民國財長宋子文 第22章 遇刺之謎 (1)
    事情無獨有偶。亦言禍不單行。

    如果說1931年是南京國民政府「天災人禍」的一年,那麼說該年7月23日又是宋子文「禍不單行」的一天。

    這一天,母親在青島溘然去逝;亦是這一天,宋子文又在上海北站遇刺。

    究竟是怎麼回事?需從中原大戰說起。

    早在1930年下半年,一世梟雄蔣介石逐鹿中原,幾個有力的對手接連敗北,趕走麥城。至此中國實現南北「統一」,蔣介石暗感「上帝恩賜,助吾成功」。他認為這是上帝的安排。上帝在哪裡?先前在他向宋美齡求婚時,岳母曾給他講過《聖經》、基督的故事,並勸他入教。蔣介石也滿口答應下來。如今炮火停止,硝煙已散,南北「大同」。似乎又有一隻基督的神手向他伸出來——暗助他榮登總統寶座。如果當初他還半信半疑的話,這時他才徹底由疑轉信,祈禱上帝早日助他成功。中原大戰一結束,他便向宋美齡提出入教之事。在宋美齡的安排下,10月23日,夫婦攜手回到上海,拜見了倪老夫人,然後在宋家老宅,由美籍傳教士江長川牧師主持儀式,為其洗禮入教,並向新聞界發佈了消息,然後投入「剿匪平共」的戰爭,為實現他那總統夢幻,掃除一切障礙。

    蔣介石入教,並不僅僅是信仰問題,另外還有一個政治問題。明眼人一看便知,那是為討好宋家,因宋家與美國交情甚篤,眼下小日本靠不住,靠近美國必須親近宋家。這是其一;其二,在前他與宋子文在抗日上因有不同政見,關係好生緊張,入教也是緩解這種矛盾;其三,大姐宋靄齡和其姐夫孔祥熙當年是其紅娘。入教也能取得他們政治上的信任,穩定政權,收買人心,為其榮登總統寶座創造資本。

    在這個遮人耳目的幌子下,他的權利慾極度膨脹。比如他提出早日召開「國民會議」,制定訓政時期的「約法」,實際上是他想登基總統寶座的第一步。關於「約法」,早在1930年孫中山之子孫科便一針見血地提出:「蔣氏實欲於國民會議提出總統,不敢明言……擬收買雲貴及長江以南之各省豬仔代表,於開國民會議時臨時提出修改約法,加入『總統』一詞。其目的昭然若揭。」

    立法院院長胡漢民,這位國民黨最有資格的要員竟與孫科看法不謀而合。同時蔣介石的獨裁,早使胡漢民不滿。再說蔣、胡之鬥已有時日。他竭力抵制蔣介石的這個提議。

    一次胡漢民公開發牢騷,意思也是傳給蔣介石聽:「有一次,在中央黨部開會,立議了什麼案?這案議決了,陳立夫說:還得問問介石的意思。這時蔣介石在前方。我聽見立夫這麼說,先站起身說,祖燕(陳立夫)向來最圓通。大家也忍不住了,慨然說:既然黨部的決議還不能作準,又何必提出來?有一次,我在中央黨部告訴立夫說:其實什麼機關都可以不要,只存一個陸海空軍總司令部便可以了。既簡捷又經濟,這樣一實行,對於減少目前的財政恐怕也不無小補!介石是不是什麼事都要聞問,我不得而知。但陳立夫、陳果夫等,對任何事件,總說:介石不知意思如何如何……難道在政府黨部之外,又有一個太上政府和太上黨部,總持一切嗎?」

    胡漢民力持不能由國民會議制定約法,目的是反對蔣介石權位欲的無限膨脹。

    果然有人將此話傳給「剿共」前線的蔣介石。蔣介石雷霆大發:「娘希匹,你胡漢民不就是立法院長嗎?不行我撤了你!」

    後來又有人把此話傳給胡漢民。胡漢民傷心淚下:「我胡漢民出於公心,以黨國利益為重,好像我這個立法院長是他封的!獨裁!最大的獨裁!他不仁我不義!」

    難免後來蔣介石從江西回到南京,二人為「約法」之事動起肝火,舌槍唇劍,互不相讓。蔣介石甩掉了帽子,胡漢民拍紅了巴掌。多虧宋子文等人出面相勸,此場風波才算平息。

    可是蔣介石卻耿耿於懷,記恨心頭,必除之而後快。於是又發生了下面一幕,也是人們極不願看到、極其痛心的事。

    1931年2月28日,天狗吞吃了月亮,夜黑如墨。

    胡漢民正在家中看報,隨著敲門聲,突然闖進兩個膀大腰圓的軍人:「蔣總司令邀先生赴宴。」隨呈上蔣的手書。

    「深更半夜的請人吃飯,我們已經吃過了飯。」胡太太聽到說話聲,情知凶多吉少,直向丈夫使眼色,勸胡不要去。「這,這……」胡也猶豫。

    「這是命令!」說完那兩位軍人連推帶拉地把胡漢民帶到了門外,塞進一輛早已準備好的吉普車裡,送到了總司令部作戰室。

    「你們不是說司令宴請我嗎?」胡當場質問。

    「是,司令宴請你。這是菜單,你看看吧?」一位軍人隨即呈上一封指責胡漢民的信件。信上加了蔣介石的許多紅筆批注,構成了胡漢民的所謂罪狀。重要的有:

    一是勾結汝為(許崇智);

    二是運動軍隊;

    三是包庇陳(群)、溫(建剛);

    四是反對約法;

    五是破壞行政;

    ……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胡漢民幾乎昏了過去。連聲大罵:「這是栽贓!無中生有!」

    「什麼栽贓!」說話間蔣介石進了屋。

    「總司令,你們這樣不擇手段地整人,不是栽贓是什麼?我胡漢民還能幹下去嗎?我辭職!」胡漢民也出言不遜。

    蔣介石冷笑一聲,立時因勢利導:「胡先生能辭職,很好。但不能不問事。除我總理外,最尊敬的便是胡先生,今後遇事,還是要向胡先生請教,今晚胡先生火氣太盛,我又不會說話,講什麼事,向來辯不過胡先生。不過我蔣中正斷不肯冤枉胡先生。」

    蔣介石一面說,一面拍胸脯。

    二人理論持續到天色大亮。

    從此這位中華民國的「國會議長」,被人稱為「最尊敬」的政治家元老,便被蔣介石幽禁於湯山,猶如籠中鳥一樣失去行動自由。

    胡漢民被囚,黨內要員嘩然。人們懾於蔣介石的淫威,「議案」無一人反對順利通過。

    但天下並不以蔣介石的意志為轉移,國民黨內並未從此太平無事。黨內各派反蔣又抬頭了。先後,胡派的中委和孫科派的中委,離開政府,相繼南下;新任命的立法院長林森,亦棄職離京,遠走高飛;原司法院長王寵惠遠走國外;桂系、汪派、西山派以及唐生智、李烈鈞、唐紹儀和陳友仁等一些受蔣介石打擊或對蔣不滿的人,都相繼起來四處活動。「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些人到了廣州,因為陳濟棠自代李濟深主政廣東以後,手握重兵,為他們提供了反蔣物質基礎。有道是:「亂世英雄起四方,有槍便是草頭王。」此是後事不講。

    再說胡漢民被扣押的消息傳到家中,急死了其妻。妻子為迎救丈夫,披頭散髮地找到了老親家林煥庭商量。本來林煥庭對老蔣早就有成見,聽到此事更使他火上房。一個計劃在他心中孕育。於是林煥庭便連夜邀請好友李少川,暗中疏通王亞樵,借刀除掉蔣介石,解救胡漢民。

    因「約法」之爭,導致國民黨內部分裂,孫科等便在廣州舉旗設營,與南京的蔣介石政府分庭抗禮。

    孫科聞知此事,極力支持。暗殺可使南京失主斷梁,變成無首之府,而廣州政府可乘虛而入,取而代之。

    再說王亞樵自從北伐結束後與蔣介石鬧翻臉,險遭老蔣的暗算,欲報一箭之仇,暗殺也是他早有的主意,只是勢單力薄,沒有實施罷了。聽了此事,一口應允下來,並接受了廣州政府孫科的20萬元的巨款。當一手立字據一手交款的時候,這筆「買賣」便成交了。

    王亞樵手下有兩員得力大將,非常能幹。一是鄭抱真,一是華克之。由他們組成了「鐵血鋤奸團」。王亞樵自任總指揮,總部設在大上海。根據蔣介石的行跡而經常穿梭於南京、廬山兩地,鄭抱真去南京,華克之去廬山,偵探行蹤,以便下手。

    說幹就幹。這天傍晚鄭抱真帶著他的「鐵哥們」乘車去了南京。經過關係偵探得知,蔣介石近日乘軍艦沿長江去廬山,下榻太乙峰別墅,立馬回上海稟報王亞樵。王好生高興,連夜派華克之、陳成等去廬山。

    華克之走後,王亞樵又生怕槍支子彈不夠用。經過一番密謀,買了金華火腿,用刀將其挖空,把兩支手槍和子彈封裝裡面,火速派人送上廬山。好雨知時節,槍到便有用。

    這天,蔣介石一行正好趕到廬山。

    夕陽西下,蔣介石吃過宴請,便到太乙峰前的竹林裡消食散步。

    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青翠的竹林,被夕陽的餘暉染透,在廬山的濃霧裡,發出紫紅色的光環,放射出千萬道金針銀線,令蔣介石心曠神怡。蔣介石每到這裡時,總免不了感歎一番。

    殊不知今天的竹林已今非昔比,格外的沉寂,連鳥的叫聲也聽不到了。那竹林的後面已露出黑色的槍口,目標正對著吟詩的蔣介石。

    「叭——」一聲槍響,打破竹林的沉寂。

    「誰?」侍從官拔出槍來,警惕地巡視著四周。

    又有侍從躍撲在蔣介石身上。

    這一槍是陳成所開,但在慌忙之中,陳成又轉移到一棵竹子後,接著又是一槍。兩槍均未命中目標,陳成被發現了。侍從先他扣響了扳機,子彈射中陳成的頭部,倒地身亡,而蔣介石安然無恙。

    行刺沒有成功,華克之等急忙撤回上海。

    蔣介石著實虛驚一場,而後加強了防備。每到一地警戒森嚴,前呼後擁,使鄭、華無從下手。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