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電話進入了人們的生活領域。如今,各式各樣的電話,如電視電話、自動撥號電話、光電話、記錄電話等相繼出現,為人類的通訊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即使一個人基礎很差,如果他善於學習,善於觀察和發現,並立下遠大的志向,不怕吃苦,敢想敢干,不為權威所嚇倒,就一定能夠取得使人吃驚的成績。
一個自辦電視節目的主持人:很多人告訴自己:“我已經嘗試過了,不幸的是我失敗了。”其實他們並沒有搞清楚失敗的真正含義。
大部分人在一生中都不會一帆風順,難免會遭受挫折和不幸。但是成功者和失敗者非常重要的一個區別就是,失敗者總是把挫折當成失敗,從而使每次挫折都能夠深深打擊他追求勝利的勇氣;成功者則是從不言敗,在一次又一次挫折面前,總是對自己說:“我不是失敗了,而是還沒有成功。”一個暫時失利的人,如果繼續努力,打算贏回來,那麼他今天的失利,就不是真正失敗。相反的,如果他失去了再次戰斗的勇氣,那就是真的輸了!
美國著名電台廣播員莎莉·拉菲爾在她30年職業生涯中,曾經被辭退18次,可是她每次都放眼最高處,確立更遠大的目標。最初由於美國大部分的無線電台認為女性不能吸引觀眾,沒有一家電台願意雇用她。她好不容易在紐約的一家電台謀求到一份差事,不久又遭辭退,說她跟不上時代。莎莉並沒有因此而灰心喪氣。她總結了失敗的教訓之後,又向國家廣播公司電台推銷她的清談節目構想。電台勉強答應了,但提出要她先在政治台主持節目。“我對政治所知不多,恐怕很難成功。”她也一度猶豫,但堅定的信心促使她大膽去嘗試。她對廣播早已輕車熟路了,於是她利用自己的長處和平易近人的作風,大談即將到來的7月4日國慶節對她自己有何種意義,還請觀眾打電話來暢談他們的感受。聽眾立刻對這個節目產生興趣,她也因此而一舉成名了。如今,莎莉·拉菲爾已經成為自辦電視節目的主持人,曾兩度獲得重要的主持人獎項。她說:“我被人辭退18次,本來會被這些厄運嚇退,做不成我想做的事情。結果相反,我讓它們鞭策我勇往直前。”
海明威說:“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絕不能被打敗。”跌倒之後還要站起來,不論面對什麼樣的困境,你都可以在心裡對自己說:不要放棄。
一粒最普通的種子創造的奇跡:多年前,曾有一家報紙曾刊登了一則園藝所重金征求純白金盞花的啟事,在當地一時引起轟動。高額的獎金讓許多人趨之若鶩,但在千姿百態的自然界中,金盞花除了金色的就是棕色的,能培植出白色的,不是一件易事。所以許多人一陣熱血沸騰之後,就把那則啟事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一晃就是20年,一天,那家園藝所意外地收到了一封熱情的應征信和1粒純白金盞花的種子。當天,這件事就不脛而走,引起軒然大波。
寄種子的原來是一個年已古稀的老人。老人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愛花人。當她20年前偶然看到那則啟事後,便怦然心動。她不顧八個兒女的一致反對,義無反顧地干了下去。她撒下了一些最普通的種子,精心侍弄。一年之後,金盞花開了,她從那些金色的、棕色的花中挑選了一朵顏色最淡的,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種子。次年,她又把它種下去。然後,再從這些花中挑選出顏色更淡的花的種子栽種……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於,在我們今天都知道的那個20年後的一天,她在那片花園中看到一朵金盞花,它不是近乎白色,也並非類似白色,而是如銀如雪的白。一個連專家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在一個不懂遺傳學的老人手中迎刃而解,這是奇跡嗎?
當年曾經那麼普通的一粒種子啊,也許誰的手都曾捧過。捧過那樣一粒再普通不過的種子,只是少了一份對希望之花的堅持與扞衛,少了一份以心為圃、以血為泉的培植與澆灌,才使你的生命錯過了一次最美麗的花期。種在心裡,即使一粒最普通的種子,也能長出奇跡!
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精神能夠造就生命的奇跡。只要我們堅守自己的信念,只要我們心中有一顆希望的種子,只要我們不放棄努力,就有成功的希望。
學會忍耐:夏天是催人欲睡的季節,教徒們被牧師又長又臭的布道轟得個個昏昏欲睡。只有一個紳士,上身挺直,專心聽道,跟四周的人完全不一樣。他不是別人,正是當時鼎鼎大名的英國首相格萊斯頓。
有人好奇,問他:“為什麼您那麼用心地聽?”
他笑著說:“老實講,我也很想打瞌睡。可我又想,何不用這件事來試試自己能忍耐到什麼程度?我聚精會神地從頭聽到尾,剛才還告訴自己:忍耐得好,以這種耐心去面對政治上的種種難題,還有什麼不能解決的呢?今天的講道,對我的好處和啟示,可真是太大了。”
當“智能”隱遁無蹤,“天才”無能為力,“機智”與“手腕”失去作用,其他各種能力都束手無策、宣告絕望的時候,如果還有“忍耐”存在,就有希望使“不可能”成為“可能”。
發展一套新課程的夢想:凌晨5點,瑞克·李特開車時睡著了,車飛過了10尺寬的堤防,撞毀在一棵樹上。接下來的6個月,他拖著受傷的背部生活。此時,瑞克有很多時間來仔細思考自己的生命,這是過去13年的教育沒有教他的。出院兩周後的某一天中午,他回家去,竟發現他母親因為吃太多安眠藥,半昏迷地躺在地板上。瑞克又再次體會到正規教育的不足,過去他並沒學到如何處理生命中人際及情緒方面的問題。
接下來的幾個月,瑞克開始醞釀出一個想法,那就是發展一套課程,以使學生獲得更高的自我價值感,學會處理人際關系及應付沖突的技巧。當瑞克開始研究這樣的課程應包含什麼內容時,他剛好看到了一篇國家教育會所作的研究報告。在這個研究裡,有100個30歲的受訪者被問到,他們是否覺得高中教育有教給他們活在這世上所需的技能?超過80%的人回答說:“絕對沒有。”
這些30歲的受訪者也被問到,他們現在希望過去能學到什麼技能?最頻繁的答案是處理人際關系的技巧——如何和居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的人處得更好?如何找到工作而且不被炒魷魚。如何處理沖突?如何做一個好父母。如何了解一個孩子的正常發展狀況,如何管理財務及如何以直覺獲知生命的意義。
瑞克有一個構想,那就是開創出一套傳授以上技能的課程。受到此構想的激勵,瑞克遂中斷大學的學業,以便到美國各地去訪問中學生,搜集資料以便確立此課程內容,其間,他問來自120所中學的2000多名學生同樣的兩個問題:
1如果你要為學校設計一種課程,以用來協助你因應目前或以後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時,這個課程應該包含那些內容?
2列出10個你生活中的首要問題,而且你希望這些問題能在家中或學校裡被處理得較妥當。
不管受訪的學生是來自有錢的私立學校或市內的種族區,是來自鄉下或郊區,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的答案都如出一轍。孤單及不喜歡自己是名單上出現最頻繁的問題。除此之外,他們希望學到的技能也和那些30歲受訪者所列出的一樣。
瑞克整整兩個月都睡在車上,只靠60元過活,大部分的時間,他都吃餅干夾花生醬,有幾天他甚至沒東西果腹,瑞克所擁有的資源很少,但他對自己的夢想非常執著。
瑞克的下一步就是列出一張表,這張表登錄了國內咨商界及心理界的頂尖教育家及領袖人物。他起程去拜訪每個在名單上的人,向他們請教,順便尋求支持。雖然這些人對瑞克直接去問學生他們想學什麼的作法非常感動,但所能提供的幫助卻微乎其微。“你太年輕了!回去念大學吧!把學位拿到,去念研究生,那你就可以走這條路了。”他們簡直是在潑冷水。
但瑞克卻堅持到底,當他快20歲時,他已賣掉了車子和衣服,而且向朋友借貸,負債達3200美元。有人建議他去找基金會籌錢。
首次和當地的一個基金會面洽便令瑞克大失所望,當他走進辦公室的時候,瑞克害怕得發抖,這個基金會的副總裁是個體形魁梧、發色偏暗、面帶峻色的男子。當瑞克掏心剖肺地講述他的母親、2000個孩子,及有關發展一套中學生新課程的計劃時,這位副總裁整整半小時就坐在那裡,不發一言。
當瑞克講完之後,這位副總裁抽出了一疊檔案。他說:“孩子,我在這裡已經快20年了!我們為這些教育計劃提供資金,每個都失敗了!你的計劃也會面臨相同的命運,至於失敗的原因為何?答案十分明顯,你才20歲,你沒有經驗、沒有錢,也沒有大學文憑,什麼都沒有。”
瑞克離開基金會的辦公室之後,他發誓一定要證明這位副總裁所說的話是錯的。瑞克開始研究哪些基金會有興趣為服務青少年的計劃提供資金,然後他花了數月的時間,從早到晚撰寫資金補助申請提案。瑞克整整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不眠不休地寫,每一份提案他都小心地針對每個機構的宗旨和要求撰寫。瑞克抱著很高的期望寄出所有提案,但每份提案卻都被退回了!
一封一封的提案被寄出去了,但也一封一封地被退回來。最後,當瑞克的第155封資金補助申請書也被拒絕時,所有支持瑞克的人都開始動搖了!瑞克的父母哀求他回去念大學;特別辭去工作幫瑞克寫提案的老師——肯恩·格林也說:“瑞克,我現在一毛錢也不剩了,而我還要養活老婆和孩子,我只能再等一份提案的結果,如果還是被打回,我就必須回塔樂多去教書了!”瑞克還有最後一次機會,他在熱望及信心的激勵下,設法說通了幾位秘書,才得以和家樂氏基金會的執行長羅斯·莫比博士一起吃午餐。路上,他們經過了一個賣冰激凌的小攤子。莫比問瑞克說:“要不要吃個冰激凌?”瑞克點點頭,但他實在太焦慮了,以至於把手上的冰激凌筒壓碎了,巧克力冰激凌汁流滿了他的指縫間。瑞克試著在莫比博士察覺此事之前,偷偷摸摸氣急敗壞地想甩掉手上的冰激凌汁,但莫比博士還是看到了,他撲哧一笑,走回小攤子替瑞克拿了一疊紙巾。
年輕的瑞克爬入車內,面紅耳赤,可憐兮兮。連一個甜簡都拿不好,他怎麼能請別人贊助他的新教育課程呢?
兩周後,莫比打電話給他說:“你要求55000元的贊助,但我們很抱歉,董事會的成員否決了你的要求。”瑞克覺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兩年來,他一直為一個夢想努力拼搏,到頭來卻是一場空。
“但是,”莫比接著說,“董事們卻一致決議要贊助你13萬元。”
瑞克掉下了眼淚,他激動得連一句謝謝你都說不出來。
從那時候起,瑞克·李特已為他的夢想募到了1億美元,目前在32個國家及全美50州裡的3萬多所學校都有教授“逐夢技巧訓練課程”。因為一位19歲青年的執著,每年有300萬的學童得以學習到重要的生活技能。
1989年時,因為逐夢課程的驚人成就,瑞克·李特擴大了他的夢想,創立了國際青年基金會,而且得到6500萬美元的贊助金,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二大筆的贊助金,此基金會的目的就是要在全世界支持且擴編成功的青年課程。
別人放棄,自己還是要堅持;他人後退,自己還是要向前。只要能執著遠大的理想,且有不達目的絕不終止的意願,便能產生驚人的力量,取得驕人的成績。
一個敢於執著於遙遠夢想的人:瑪麗·哥羅達小時候學不會閱讀和寫作,專家們斷定她智力遲鈍。青少年時期的哥羅達又得到一個綽號:“無可救藥的家伙”,並被送去教養兩年。可就在教養所這個禁閉之地,瑪麗開始奮起學習。她每天伏案攻讀16個小時。老天有眼,她終於拿到了高中畢業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