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曲沒有終止符:非正常離世作家非常檔案 第1章 高啟(中國·明)
    傳略高啟,字季迪,長洲人。博學工詩。張士誠據吳,啟依外家,居吳淞江之青丘。洪武初,被薦,偕同縣謝徽召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覆命教授諸王。三年秋,帝御闕樓,啟、徽俱入對,擢啟戶部右侍郎,徽吏部郎中。啟自陳年少不敢當重任,徽亦固辭,乃見許。已,並賜白金放還。

    啟嘗賦詩,有所諷刺,帝嗛之未發也。及歸,居青丘,授書自給。知府魏觀為移其家郡中,旦夕延見,甚歡。觀以改修府治,獲譴。帝見啟所作上梁文,因發怒,腰斬於市,年三十有九。

    明初,吳下多詩人,啟與楊基、張羽、徐賁稱四傑,以配唐王、楊、盧、駱雲。

    ——《明史》

    高啟(1336—1374),元末明初文學家。字季迪,號青丘子,晚號槎軒,長洲(今江蘇蘇州)人。高啟出身富家,童年時父母雙亡,生性警敏,讀書過目成誦,久而不忘,尤精歷史,嗜好詩歌,與張羽、徐賁、宋克等人常在一起切磋詩文,號稱「北郭十友」;與宋濂、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同時,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初唐四傑」。他也是明初十才子之一。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張士誠據吳稱王;淮南行省參知政事饒介守吳中,禮賢下士,聞高啟才名,多次派人邀請,延為上賓,招為幕僚。座上都是巨儒碩卿,時高啟年僅16歲,他厭惡官場,23歲那年藉故離開,攜家歸依岳父周仲達,隱居於吳淞江畔的青丘,故自號青丘子,曾作有《青丘子歌》。

    明洪武元年(1368),高啟應召入朝,授翰林院編修,以其才學,受朱元璋賞識,覆命教授諸王,纂修《元史》。

    高啟為人孤高耿介,思想以儒家為本,兼受釋、道影響。他厭倦朝政,不羨功名利祿,因此,洪武三年(1370)秋,朱元璋擬委任他為戶部右侍郎,他固辭不受,被賜金放還,但朱元璋懷疑他作詩諷刺自己,對他產生忌恨。高啟返青丘後,以教書治田自給。

    蘇州知府魏觀修復府治舊基,高啟為此撰寫了《上梁文》;因府治舊基原為張士誠宮址,有人誣告魏觀有反心,魏被誅,高啟也受株連,被處以腰斬而亡。

    高啟著作,詩歌數量較多,初編有5集,2000餘首;後自編為《缶鳴集》,存937首。景泰元年(1450)徐庸搜集遺篇,編為《高太史大全集》18卷,今通行《四部叢刊》中,《高太史大全集》即據此影印。高啟的詞編為《扣舷集》,文編為《鳧藻集》,另刊於世;《鳳台集序》保存在《珊瑚木難》中,是現存唯一評論高啟在金陵的詩歌論文。

    「自知清徹原無愧」——高啟之死把高啟送上刑場的是一篇《郡治上梁文》。古代平常人家蓋房子上大梁時,都要擺上豬頭祭神,點上爆竹驅鬼,大戶人家的建築,則要請當地名士作一篇上梁文。時任蘇州知府的魏觀,便請當時隱居在此地的高啟來為他新建的府宅作上梁文。這本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卻犯了朱元璋的忌諱。其一,魏觀修建的知府治所恰好在張士誠宮殿遺址,而張士誠正是朱元璋當年的死對頭;其二,高啟寫得那篇《上梁文》上,有「龍蟠虎踞」的字眼,犯了朱元璋大忌。

    按照朱元璋的邏輯,「龍蟠虎踞」之地當為帝王所居,而高啟把知府宅所並且是舊敵張士誠住過的地方也稱「龍蟠虎踞」,豈非大逆不道,「有異圖」?真是欲加其罪,何患無辭!那麼,朱元璋為什麼會抓住高啟的「小辮子」,非要置其於死地呢?據《明史·高啟本傳》透露:「啟嘗賦詩,有所諷刺,帝之未發也。」高啟曾寫過一首《題宮女圖》的詩:「女奴扶醉踏蒼苔,明月西園侍宴回。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宮禁有誰來?」這本是一首針對元順帝宮闈隱私的閒散之作,但朱元璋認為高啟是在借古諷今挖苦自己,「有所諷刺」,所以記恨在心。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朱元璋授予戶部侍郎之職,高啟堅決推辭,退隱青丘。朱元璋對於他的不合作,頗為不滿。就是說,《上梁文》中的敏感字眼,只是高啟被殺的導火線,而真正的禍根其實早就已經埋下了。

    高啟學生呂勉回憶高啟和王彝被執送南京時,「眾洶懼喪魄,先生獨不亂。臨行在途吟哦不絕。有『楓橋北望草斑斑,十去行人九不還』,『自知清徹原無愧,盍請長江鑒此心』之句。」

    據有關史料記載,高啟被行刑時,是朱元璋親自去監斬的,這在歷史上是不多見的。

    朱元璋大概是要親眼看著這位不合作、多次用詩文來諷刺自己的文人是怎樣一點一點死去的。歷代「屠夫皇帝」的凶殘程度,莫過於此。高啟被腰斬後,並沒有立即死去,他伏在地上用半截身子的力量,用手蘸著自己的鮮血,一連寫了三個鮮紅而又刺眼的「慘」字。高啟事件是明初文人不依附朝廷必須付出的代價,可以說是朱元璋殺雞儆猴的犧牲品。

    高啟,這位當時年僅三十九歲、極有聲望的詩人被腰斬處死,不是一個一般意義的刑事案件,更是一個政治事件,這是朱元璋向那些不願順從、不向新朝妥協的士人發出的明確、冰冷的高壓警告。正是高啟被腰斬這一慘劇,才切實加速了明初士風的轉變和明代文人心態的巨大變化。

    婚戀高啟居在還未正式娶周仲達之女時,一次,周仲達生病高啟前去探望,「仲達拿出《蘆雁圖》,讓高啟題詩,於是高啟運筆成賦,曰:『西風吹折荻花枝,好鳥飛來羽翼垂。沙闊水寒魚不見,滿身風露立多時。』仲達看了笑道:「是子欲偶之意亟矣!」於是選取吉日把女兒嫁給了他。(參見《元和唯亭志》)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