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安葬耶穌,《馬太福音》的記載是:傍晚時分,從亞利馬太來了一個名叫約瑟的富人,他本是耶穌的門徒。他去見彼拉多,討要耶穌的屍體。彼拉多便吩咐士兵把耶穌的屍體給他。約瑟得到耶穌的屍體,用新麻布裹好,放進一座從未使用過的新墓穴裡,那墓穴是他在一塊岩石中開鑿出來的。然後他滾來一塊大石頭,堵住墓口,查看沒有問題了,才轉身離去。當時抹大拉的馬利亞和另一個馬利亞正坐在墓穴附近,親眼目睹了這一切。
那天被稱為預備日,是安息日的前一天。第二天,也就是星期六,祭司長和法利賽人去見彼拉多,對他說:「閣下,我們記得那誘惑人的耶穌在世時曾經說:『三天之後我就會復活。』請你下令一定要嚴守墓穴,直到三天之後;否則,他的門徒會盜走他的屍體,然後告訴人們『他從死裡復活了』。這件事對人的蠱惑會更嚴重。」
彼拉多說:「帶些士兵去,用你們知道的最佳方式去看守耶穌之墓吧!」
於是,猶太人就帶了士兵去看守墓地。他們在墓穴入口處的巨石上貼上封條,派士兵嚴加把守。《馬太福音》強調彼拉多派出士兵看守墓地,以防不測,這件事為隨後的耶穌復活埋下伏筆。
另據《約翰福音》記載,法利賽派猶太人尼哥底母也曾參與安葬耶穌。他為人懦弱,初信基督時信心不堅,為避免觸怒猶太教公會的同僚,曾在耶路撒冷夜間密訪耶穌,聽他講重生之道。現在,他帶來沒藥和沉香的混合物大約一百斤。
眾人抬走耶穌的屍體,按猶太人的喪葬習俗用細麻布和香料包裹好。耶穌被釘死的地方有個園子,裡面有個新墓,從未安葬過任何人。因為星期五是猶太人的預備日,那塊墓地距離又近,他們就把耶穌安葬在那個墓穴裡。
《路加福音》對安葬耶穌的記載大同小異:耶穌在十字架上停止了呼吸。當時有個名叫約瑟的人,是猶太教公會的成員,為人善良而正直,家居亞利馬太城。他不贊成公會的決定和做法,一直等待著上帝之國的降臨。
約瑟去見彼拉多,向他討要耶穌的遺體。他把耶穌的屍體從十字架上卸下來,用細麻布包裹好,然後安放在岩石間的墓穴裡。那個墓穴鑿成之後,還從未安葬過任何屍體。那天是星期五,安息日馬上就要到了。
那些從加利利開始就一直跟著耶穌的女人們也隨著約瑟來到這裡。她們看到了墓穴,目睹了耶穌的遺體怎樣安放在墓穴裡。隨後,她們回家去準備香料和香脂。
次日是安息日,她們按照摩西律法的規定休息了一天。
耶穌在耶路撒冷傳道期間,贏得一些猶太社會上層人物的同情,他們雖不敢公開承認是耶穌的弟子,卻信服耶穌,真誠地等待著上帝之國降臨。亞利馬太的約瑟和尼哥底母就是兩位這樣的人士。他們按猶太習俗安葬了耶穌。具體地說,他們把耶穌的遺體用細麻布加上沒藥和沉香包裹好,安放在一個新墓中。
在《馬可福音》中,亞利馬太的約瑟從十字架上取下耶穌的屍體後,用亞麻布包裹好,放進從岩石上鑿出的墓穴裡。然後,他滾過一塊大石頭,擋住墓門。抹大拉的馬利亞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都看清了安放耶穌的地方。
據分析,安葬耶穌時天色已經暗下來,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匆忙中完成的。遺體存放於何處?地點難以確定。如果繼續拖延,他們也許會觸犯安息日不得工作的戒律。安息日始於週五日落之後,按照律法條文,從那時起人們就只能休息,直到次日日落時。當時的門徒尚無明確的「基督徒」意識,依然小心翼翼地遵守著摩西律法的規定。
他們決定臨時安葬一下。不遠的園子裡有個新近從岩石裡鑿出的墓穴,還沒有使用過,其主人或即亞利馬太的約瑟。當時安葬單獨屍體的墓穴都是一個小墓室,屍體放在下部的長槽中,或從牆壁上鑿出的臥床上,墓室上方是半圓形的拱頂。因這類墓穴鑿在傾斜岩石的側面,人們從底處便可進去;穴中堵有很難移動的大石頭。
耶穌的遺體就臨時安放在一個這樣的洞中,洞口堵了一塊大石頭,門徒還想再來為他舉行更完備的葬禮。由於第二天是個嚴肅的安息日,葬禮便拖到第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