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通過太空望遠鏡找到了太陽系內主要的行星。目前我們能夠確定,離太陽最近的是水星,最遠的是海王星(冥王星於2006年8月24日被降級為「矮行星」)。長期以來,人們並不確定太陽系大家庭中是否還有其他行星的存在。然而新星的發現難度極大,需要科學家們經歷反覆假設和求證的過程。科學家們根據行星運動的規律,推測冥王星之外還應當有一至兩顆行星。但是由於冥王星之外的區域到達太陽的距離太過遙遠了,處於一片異常的黑暗之中,因此難以觀測得到。人們將視線轉移到近處,尋找水星和太陽之間是否還有未發現的小行星。
19世紀40年代,法國年輕的天文學家勒維耶通過自己一年的艱苦努力,推斷出天王星之外還有一顆行星,並計算出了這顆行星的運行軌道。1846年9月23日晚,柏林天文台的加列在寶瓶星座內,距勒維耶所標明位置不遠處,非常順利地發現了太陽系的第八顆行星──海王星。人們將這一巨大發現看做是萬有引力定律的巨大勝利。勒維耶沒有停止努力,他試圖編寫一個星表,把行星間的引力作用都計算進去。然而在編製過程中,勒維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即根據牛頓的理論推論出的開普勒橢圓軌道,水星的運動軌道出現了異常,這與理論上得到的結果有偏差。
勒維耶沒有放過這一細小的線索,而是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思考。他認為偏差一定是由於某個離水星較近的未知行星引起的。既然水星和金星之間沒有行星存在,那麼水星到太陽之間興許存在這麼一個小行星。根據成功發現海王星的經驗,勒維耶推測水星與太陽之間存在一顆行星,並計算出了它的位置和運動軌跡,將其命名為「火神星」。天文學家們非常重視火神星,他們進行了長期的觀測和演算。遺憾的是,火神星始終沒有被發現。1859年,法國的一位天文愛好者累卡爾博在太陽表面看到了一顆很圓的黑點,他興奮地認為自己找到了火神星。但是,當勒維耶和他再次進行指定地點的觀測時,曇花一現的火神星卻再也沒有出現。
19世紀初,人們開始從理論上重新解釋這種偏差。1915年,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提出了廣義相對論,他認為如果把太陽看作一個絕對圓球,那麼由於太陽質量較大,水星受它的引力作用也較大,在其附近的空間發生了較大的「彎曲」。科學家們觀測的結果也證實了這種「彎曲」,因此火神星的存在從理論上被否定了。
科學家們也開始確信水星之內是不可能存在小行星的。他們認為,由於過於靠近太陽,溫度之高不是一個小行星所能承受得了的。而且,巨大的太陽所產生的引力也使得離它過近的小行星岌岌可危,不能正常運轉。
然而,科學的發展總是在不斷質疑權威中進步的。1982年,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天文學家們向全世界宣佈:太陽並不是絕對圓的,其赤道直徑比極向直徑大0.0017%。這一極其微小的差值就表明了廣義相對論把太陽看做一個絕對圓球是錯誤的。那麼,從理論上來說,火神星又有了存在的可能。至於它究竟身在何方,還需要科學家們通過不懈的努力去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