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福王 作品相關 關於明朝火器的問題
    首先申明:本文引用自鐵血論壇,傻蛋認同其觀點,但絕不盜用人家的版權!同時,由於原標題太過直白為了不引起誤會,在這裡就偷偷地改了。之所以引用,是俺認為人家寫的比俺好,更何況傻蛋也想偷偷懶麼!以下為引用正文:

    真正能反映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尤其是在19世紀前那段通訊技術並不發達的年代裡,能真正反映一個國家科技水平的就是能否在短時間內大批量生產包括仿製並創新出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因為武器永遠是科技含量最高的東西,其涉及到的學科也最多,能否大批量生產製造也最能反映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和工業能力,如果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高的話,任何一件新式武器他都能在短時間內仿製出來並能搞出同類產品,如果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落後的話,即使給樣品圖紙都搞不出,舉例來說,二戰中的美國蘇聯科技水平強吧?有了樣品,沒幾年德國人的火箭和噴氣飛機就讓他們給弄出來了,要是換成越南、沙特這些科技水平落後的國家恐怕就是給個50年都不定能搞出來。讓我們看看明朝,明朝中期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莫過於佛朗機炮和火繩槍,明朝從一上手不到一兩年就能成萬成萬的批量生產還能大量改進。明末,世界上最先進的陸軍武器也就是紅夷炮了,明朝1621年接觸到這種武器,1625年用於第一次實戰,到了1630年就能大批量生產,僅松江一地六個月內就能生產出400門,而且不是單純的只仿製火炮,還有大量的改進研製新型火炮,此外與火炮相關的各類彈道研究等軟件都在短短十年不到的時間都大量的被搞出來並形成了系統,從中可見明朝的科技水平並不落後於當時的西方國家。如果要舉個反例的話,我們國家東面的那個倭國,自17世紀開始接觸到大炮,可是直到明治維新前也無法做到大量生產紅夷炮,甚至連佛郎機炮都無法大批量生產,所用大炮只能靠進口,儘管中國造大炮的書他們都有,所謂的巧匠也有,政府也不可謂不重視,可是就是無法大批量生產,為什麼?就是因為國家的科技水平太落後所至。

    我們就先來談火繩槍,明朝火繩槍最早是仿製倭寇的鐵炮是不錯,但那正是少量引進,並在以後能根據其原理不斷創新的絕佳範例。您知道鐵炮的有效射程才多少?不過100米不到而已,而明朝仿製並改進而成的鳥銃卻能達到120米左右,習用鳥銃的浙江兵就在萬曆年援朝戰爭中就令日軍為之膽寒。您既然知道魯密銃,可是否知道掣電銃和鷹揚銃?這兩種銃就是那位以仿製魯密銃而聞名的趙士禎根據引進武器的原理不斷創新而成,雖然採用魯密銃的發火裝置,但發射頻率卻比魯密銃高出近3倍,原因就是這種槍的裝彈方式不是前膛裝彈而是採用後裝子銃形式的火繩槍,就性能而言比之魯密銃先進得多得多。此外明朝在16世紀末到17世紀中期還造了類似於左輪槍發射原理可自動逐一發射的多管火繩槍——迅雷銃、一次點火可連續自動發射兩次的雙管火繩槍——震疊銃……這些火繩槍可都大量裝備過明軍並經過過朝鮮戰爭的實戰考驗,試問這些火繩槍哪一個是單純的僅僅是仿製?哪一個不是根據引進品的原理不斷創新創到發生質的飛躍?到了17世紀,明朝更是獨立研發出了自己的步兵用撞擊式燧發步槍——自發火銃,比之西方第一枝撞擊式燧發步槍幾乎是同步出現(之前西方只有無法大量用於步兵實戰的齒輪燧發槍)。這不正是"次要項目或少量的引進並仿製,在以後能夠根據其原理不段創新?"和"不斷大量的引進並仿製,沒有更好的創新"又扯得上什麼關係?你什麼時候見過明朝大量購買西方火槍來配備部隊了?反觀19世紀的小倭寇,他們比得了明朝的那般創新嗎?

    再談佛郎機,明朝對佛郎機的研究雖然比不上火繩槍和紅夷炮,但也並非單純的仿製。明朝最初得到的佛郎機是在戰爭中從葡萄牙人那裡繳獲來的區區二十來門用於海軍艦炮的佛郎機而已,可到了明朝手裡卻發展出了六種型號和許多經過自主創新的新"佛郎機"。比如,《大明會典.火器》中就有一種連珠佛郎機,於明嘉靖二十三年山西三關所造,設兩管,可連續發射兩次。

    對於明朝在紅夷炮上的創新我僅說兩點,第一,明朝在1636年圍剿張獻忠的時候就有人為紅夷炮加上了望遠鏡等光學瞄準儀器,而歐洲要到19世紀才辦到,第二,瀋陽故宮收藏的一門吳三桂守山海關造的銅殼鐵芯炮在17世紀造炮工藝上可謂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明朝在對待紅夷炮上來說除了在硬件上的研究外,焦勖在火炮製造、分類方面,孫元化在彈道學方面,宋應星在衝擊波研究方面,戚繼光在射擊學的三點一線理論上都有大量的成果,最為重要的是明朝還是中國古代唯一一個有著自己國家火炮設計比例表的朝代,和當時的歐洲各國處於同一水平。

    明亡後明朝的火器大多被滿清所接收,不過因為滿人的民族狹隘性和不可思議的鴕鳥思想,將中國的火槍技術給硬生生給毀了,以至鴉片戰爭時清兵用的鳥槍什麼的竟然連17世紀的水平都沒有,至於可連射的迅雷銃等火槍根本見不到,不過大炮倒是流傳了下來,雖然在滿清後來的戰爭中被損壞了相當大一部分,但在鴉片戰爭中清軍使用的大炮仍相當大一部分是崇禎年的製品,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些爺爺炮居然還是當時清軍性能最好的那部分大炮。至於匠人大部分被殺(清初在南方搞種族屠殺時殺的),只有一小部分被滿清所接手,不過那大多是工人而非匠人,至於技術則基本上在中國完全失傳了,從火炮比例設計圖、開花炮彈的製法到先進火炮的製造工藝等等等都已失傳。原因除了因為大量工匠科學家被殺外,幾乎所有的記載有明代火器技術的科學書籍因為作者的原因都在**中被焚燬,反倒在倭寇、朝鮮有大量保留。

    清順治、康熙、雍正三朝時,由於還有點明朝流下來的老工匠和一些西方傳教士,所以還能造一些性能還過得去的大炮,但已沒有明朝乃至西方任何一個強國那種火器理論、工藝、研究全面發展的景象,成為僅僅是"造"炮或者說僅是留有一層"造炮"的殼而已(當然,在個別人眼中只看到花費減少了90%,畢竟研究開發花的錢遠非製造費用所能比的)。以至於後來打台灣都是以荷蘭艦隊當主力,因為清軍火器根本不是鄭家軍的對手,否則也用不著玩遷海三策了。可等到唯一撐門面的那幫明朝遺人死光了滿清的火器就更是倒退到了令人吃驚的地步。如:清嘉慶時曾傾全國之力仿製一批明朝末年造的神機炮以裝備八旗炮隊,結果所造大炮射程竟不足原炮一半;鴉片戰爭前,關天培日記中的記載清軍當時自製的九千斤大炮(不是臼炮)最大射程只有1200米,要知道明代一千多斤的紅夷炮都比這遠得多得多;當兩次鴉片戰爭時清兵被英國開花炮彈打得暈頭轉向,對開花彈視為神物時,全然忘了他們的**哈赤就是讓明軍開花彈給砸死的,而在當時北京八旗炮庫內還有大量被蛛網密佈的明代造開花彈……

    用竇瑪利形容明朝的話來說,"歐洲所能造的東西,這個國家都能造"

    大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當時正值戚繼光抗倭,戚繼光對火繩槍的威力評價很高,認為這是殺敵最有效的兵器,並對火器的戰術使用作了很深的研究,發展出車營、三才陣等適合發揚火器威力的部隊編制和戰法。

    (野史記載,台州作戰中,倭寇精銳武士7人臨陣單挑,明軍以火器密集射擊斃之,賊大亂,證明中國人也很損。大明正德七年(1512),明軍平定南海之役,"神機營"的武器專家改進了繳獲的火器,創製出佛郎機銃,又稱為"神機炮",並批量生產,使中國的火器跨躍了一大步。但佛郎機銃是大口徑火槍(炮),需三人同時操作一門。

    中國把創製成功的火繩槍,稱之為"鳥銃",《武備志》說:"後手不棄把,點火則不動,故十發有八九中,即飛鳥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又因其所安裝的彎形槍托形似鳥喙而被稱為"鳥嘴銃",也有人稱其為鳥槍,成為當時明軍戰鬥中的"利器"。明軍裝備的鳥銃射程可達120米,槍管用熟鐵製作,底部有火孔與火藥池(放引火藥)相連,池上覆蓋有銅蓋,可以遮擋風雨,搠杖(通條)插在槍管下的木托上,用於填送彈藥,槍管底部用螺栓封固,便於取開擦洗槍管。

    從明初的洪武手銃到以後的永樂手銃,造工越來越精細。永樂手銃口徑14-15毫米,誤差不得超過1毫米;長度為35-36厘米,誤差不得超過1厘米。由現存火器上的出廠編號做最保守的估算,當時明銃至少也有十六萬四千多支。明軍當中已經編成有專職使用火槍的部隊,號稱神機營。明式的火繩槍叫鳥銃,有弧狀把手和準星,利於三點一線射擊。到大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明軍大致已經有了1萬多支鳥銃。嘉靖四十年(1561),明軍又在鳥銃的基礎上發明了子母銃。1支鳥銃帶4支子銃,可依次連續發射,射速大為提高。到了1598年,明代火器研製者趙士楨在土耳其火繩槍的基礎上又改進出魯密銃。這種火器彈藥裝填量高、射程遠,威力比同期歐洲火繩槍大,更比當時倭寇戰國時代的火繩槍輕便,因此在明軍中大量裝備。明支援高麗李朝的戰爭中打垮豐臣秀吉的倭寇聯軍,應該少不了子母銃跟魯密銃的功勳。戚繼光在平倭時期還發明了一種虎蹲炮。底盤有鐵釘,可抓牢地面從而減少後座力、提高命中率。1炮能打出百多彈丸,是實施高密度面積打擊的利器。而且該炮體積輕巧、機動力強,對潛進山區的倭寇作戰成效顯著。1568年,戚繼光甚至把它裝備到騎兵營,作為必備的騎兵炮作用跟現代的小型迫擊炮相似。更為聞名的紅夷大炮,最初是明代天啟年間從澳門葡萄牙人手上買來。紅夷大炮就是長管加農炮,廣泛為英國跟荷蘭人使用在戰船上。澳門葡萄牙人的30門炮也是從英國船上掠奪而來。明廷得到這30門炮,一部分用於軍事仿製,(直到明朝滅亡,共造出大小紅夷炮達500餘門)一部分則用於實戰,佈置在關外。袁崇煥寧遠大捷就是靠這幾門從葡萄牙人處買來的紅夷大炮,把自許平生百戰無敗跡的清太祖**哈赤炸得狼狽而逃,最後跟豐臣秀吉一樣,憤懣成疾,鬱鬱而終。1635年,另一個明代火器研究家畢懋康更發明了燧發槍。燧發槍配有火石自動打火裝置,不怕風雨並不須事先火繩點火,發射速度與精確度大為提升。相對於火繩槍是一項意義重大的變革。明代燧發槍的自行研製並不比歐洲人晚多少。

    對於明朝在紅夷炮上的創新我僅說兩點,第一,明朝在1636年圍剿張獻忠的時候就有人為紅夷炮加上了望遠鏡等光學瞄準儀器,而歐洲要到19世紀才辦到,第二,瀋陽故宮收藏的一門吳三桂守山海關造的銅殼鐵芯炮在17世紀造炮工藝上可謂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明朝在對待紅夷炮上來說除了在硬件上的研究外,焦勖在火炮製造、分類方面,孫元化在彈道學方面,宋應星在衝擊波研究方面,戚繼光在射擊學的三點一線理論上都有大量的成果,最為重要的是明朝還是中國古代唯一一個有著自己國家火炮設計比例表的朝代,和當時的歐洲各國處於同一水平。

    清順治、康熙、雍正三朝時,由於還有點明朝流下來的老工匠和一些西方傳教士,所以還能造一些性能還過得去的大炮,但已沒有明朝乃至西方任何一個強國那種火器理論、工藝、研究全面發展的景象,成為僅僅是"造"炮或者說僅是留有一層"造炮"的殼而已(當然,在個別人眼中只看到花費減少了90%,畢竟研究開發花的錢遠非製造費用所能比的)。以至於後來打台灣都是以荷蘭艦隊當主力,因為清軍火器根本不是鄭家軍的對手,否則也用不著玩遷海三策了。可等到唯一撐門面的那幫明朝遺人死光了滿清的火器就更是倒退到了令人吃驚的地步。如:清嘉慶時曾傾全國之力仿製一批明朝末年造的神機炮以裝備八旗炮隊,結果所造大炮射程竟不足原炮一半;鴉片戰爭前,關天培日記中的記載清軍當時自製的九千斤大炮(不是臼炮)最大射程只有1200米,要知道明代一千多斤的紅夷炮都比這遠得多得多;當兩次鴉片戰爭時清兵被英國開花炮彈打得暈頭轉向,對開花彈視為神物時,全然忘了他們的**哈赤就是讓明軍開花彈給砸死的,而在當時北京八旗炮庫內還有大量被蛛網密佈的明代造開花彈……

    中國裝備火器的軍隊編制出現的很早,也很健全。早在元朝至順年間,軍隊中就已裝備了發射口徑為20毫米以上鐵彈丸的金屬火銃,從而誕生了中國最早的火炮,並出現了"炮手軍"和"炮手萬戶府"的建制。之後由於火器的蓬勃發展,明軍更是普遍裝備了火器,戰爭的主要武器轉向了使用火器。

    朱元璋在位時,明軍首創火銃與冷兵器依次攻擊敵船的水攻戰術,各地衛所駐軍已有10%裝備火銃。明永樂八(1410)征交趾時,明成祖還在京軍中組建了專門的槍炮部隊——神機營,這種獨立槍炮部隊建制在當時中國乃至世界各國都首屈一指;明成祖在親征漠北之戰中,提出了"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的作戰原則,神機營配合步兵、騎兵作戰,發揮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應用更趨專業化,神機營已成為軍隊的一個兵種。

    自生火銃:明代末年開始試造的一種燧發槍。南京戶部右侍郎畢懋康發明的。它的構造和性能與前述鳥銃無大差異,主要是改進了發火裝置。自生火銃的出現,將我國使用了兩百多年的火繩點火法,改進為燧石發火。這是我國火器史上一個大革新。因為使用火繩點火,有很多缺點,遇到風雨的天氣,火門裡的火藥不是被風吹走,就是被雨打濕,以致不能發射;有時還沒有瞄準好,就過早地誤放了。畢懋康記載的是撞擊式燧發槍,扣板機龍頭下壓,因彈簧。的作用與火石磨擦發火。這樣,不但克服了風雨對射擊造成的困難,而且不須用手按龍頭,使瞄準較為準確,並在各種情況下,隨時都可發射。

    偏廂車:

    明代宗朱祁玨(景泰帝)在位的時候,郭登在大同曾造用於防守的偏廂車。轅長1.3丈,寬0.9丈,高0.75丈,廂用薄板,上置銃,編配10人使用,出則左右相配,前後相接,鉤環牽互,車載衣、糧、器械並鹿角。之後成化、嘉靖、隆慶年間均造過偏廂車,隆慶三年(1569年),戚繼光在薊州曾造過偏廂車。其式——只用向外面一廂,每輛重600斤以上。

    不久明軍守遼東廣寧時,魏學曾又作改進——每2輛中設拒馬槍1架,填塞間隙,車架上下用棉絮布帳圍之,可以防避矢石,車上載佛朗機2挺,下置雷飛炮,快槍各6桿,每架拒馬槍上樹長槍12柄,下置雷飛炮,快槍各6桿,每車用卒25名。孫承宗車營所用偏廂車大致與之相同。

    再次申明:傻蛋的書是小說,是穿越小說,不管怎麼說這都不是史書。而明朝離我們已經太遠,現在的不少資料都是被韃子或其子孫篡改過或正在努力篡改的,要想真正撥開歷史的濃霧去探詢那個歷史上最具血性的時代,傻蛋還做不到。傻蛋能做的就是在逃票逛完軍博,網上下載並翻看了幾篇《武備志》後,憑自己的推測讓小胖子在前期能依靠當時的科技水平做出超時代的武器!至於小胖子第二次出關後才整出來的麼……俺就是不說,讓你們著急去!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