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到一定程度,就會對人力產生極端無助的感覺。事實上作為個人命運,這完全不是主觀、客觀、先天際遇或個人努力能夠達成的順理成章,也不是有付出就一定有收穫。您在這邊廂「鞠恭敬瘁死而後已」,人家那邊廂已經「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到最後怎麼不可能產生對命運的敬畏以及無助的慨歎……尤其是女人,無論您相貌如何、聰穎幾許、家世怎樣,或非要聯繫情商、學識、能力或其他隨便什麼吧,戀愛和婚姻,對一個女人來說,依然還像一場賭博。您不知道最後的結果會是怎樣,假如您看過無數多的女人傳記,就會發現一切皆有可能;同時,您也會發現,其實任何一本關於個人經歷和命運的書籍,都很難對當下、個體存在指導意義。所以,要麼您就會把這本書當作獵奇,要麼,您就會徹底地淪為泛神論者,開始相信冥冥中早就各有安排的命運軌跡。
有個段子是這麼說的:我們農民才吃上肉,你們城裡人又開始吃素了……很多書籍叫人無法不產生這種聯想。當港台和大陸的愛情小說或連續劇裡女主角受傷的時候,她們往往會拖一大旅行箱乘飛機離去,在那遙遠的歐洲(或特指巴黎、羅馬)靜靜療傷然後開始新生活。不過在發達國家嘛,女性同樣也有各種問題,她們就像吃膩了肉的城裡人,開始朝相對「神秘、原生態、落後」的地方跑,來尋求心靈安慰,帶著歐美人特有的優越感去那些地方找回自信。《探戈之戀》是說一姑娘從美國跑到了阿根廷跳探戈的故事,《一輩子做女孩》講的是一姑娘從美國先跑到羅馬饕餮了一番但是沒解決問題,於是跑到了印度參研宗教,然後去了巴厘島探討身與心平衡最後找到了愛情的故事——你們覺得這樣貌似傳奇的東西,真的可以幫助女性自身成長嗎?然後,我就看到了無數帽子大得嚇死人的媒體,《時代》啊《洛杉磯時報》啊《GQ》啊《紐約客》啊對此進行了毫不吝嗇的熱情洋溢的讚美,但是,真的一輩子保持「女孩」特質,就是女性最終的救贖之道?
書的原名叫《EAT,PRAY,LOVE》,即美食、祈禱、愛。我相信這是一個女人自我救贖由淺入深的道路。改成了《一輩子做女孩》,無疑是尋求暢銷的緣故所以不惜將智商朝下拉了N點。其實女人的一生,大多經歷過無數次重塑——從小受教育而來的世界觀、成年以後經過自我思考而重塑的世界觀、因為愛情和婚姻被改變的人生新感悟、因為孩子帶來的全新人生觀……大部分女人都會從夢幻的公主墜入現實,一路磕磕絆絆但總歸順理成章地變成理智現實而強大的女人。只是,這本書告訴我們,有些女子,是天生在情感、性靈方面過於晚熟、過於浪漫、過於挫敗,就好像軟件中的BUG一樣一定要打破日常生活的軌跡,她們作為脆弱女性的樣本,比別人用了更多的力氣去追求心靈的平靜,沒想到反而成了其他女性的標本,這根本就是個荒謬的命題:就好像優秀生考了90分並不值得表揚一樣,而頑皮的學生從40分進步到60分就值得大書特書。
用美食來消解人生,我知道有很多人得了暴食症;用祈禱用宗教來消解苦難,歷史上的女人都是這麼做的;至於愛,只有愛才能治癒一個女人的整個世界。在書中,女主角最終找到了一段愛,可那還是男人。女性主義總強調女人要獨立於男人,但這個世界,本身就應該是男女不可或缺的和諧才是真實的。否則,終歸還是到底意難平。所以,女主角命好,她不過是用了那些無數女人曾經用過的辦法,最後居然找到了歸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我只看見了命運的手,看不到其他可以鼓舞另外女人的東西——看看那個女人吧,她即使是要幫助那個無家可歸的大姐都要遭到對方狡黠的戲弄,連基本人情世故都不熟練的人,她的人生新感悟又能如何呢?
至於祈禱這事,多年前氣功中有一種叫自發功的東西,完全沒有經過任何訓練的人都可以通過冥想來調整自己。於是,很多人出偏了,走火入魔,出現幻聽、幻視,最後被診斷為癔症的一種。現在,應該是銷聲匿跡了。所以,我從來不主張沒有任何宗教經驗的人自行進行祈禱或冥想。即使是暢銷書寫的,也一樣。從文章的開始,我就看到,也許,小莉會有輕微的幻聽出現。這,其實是個嚴重的問題,如果不信請大聲朗讀此段落給精神科醫生。當然,女主角是運氣好的,至於其他,像我一樣正常在大都市裡打拼的女人們,還是找點其他的方式來解壓吧。我相信宗教、性靈或其他,對我們的人生有某種程度上的指導意義,只不過——她筆下的那些,描述得並不能讓別人信服而已。或者說,其實,她最終是走出了自身構築的虛妄——那麼這本書總算可以讓看的人由衷高興一下了。但是,其他人的生活,還是要咬緊牙關自己堅持過來,否則,你就會淪為形式化的矯情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