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大全集 第61章 英才輩出——從溫室幼苗到商業鉅子(4)
    在上中學的時候,李澤楷反叛的性格就逐漸顯露出來。中學一年級時,與同學上課煮飯吃,當時正在上課的中文老師憤怒地把他及一班肇事同學趕出教室,罰坐在垃圾筒上。

    在美國讀書時的李澤楷嗜好是快艇、飛機及潛水打魚,這些都是父親認為極危險的運動,常勸他少玩。他曾於17歲時潛水打到一條五尺多長的鯊魚送給了父親,逗得父親非常開心,並把鯊魚製成標本收藏。

    他現在香港擁有一隻20多米長的豪華快艇,平時用來招呼生意夥伴,出海談生意;假日則留給自己,帶著文件揚帆輕鬆一下。另外,他有一隻身價約一百萬的Cessna滑翔機停泊在新加坡,由於工作忙碌,很少用。

    回港後,李澤楷在父親的監督下過了一段儉樸而寂寞的日子,他獨居普通屋村,以日本小房車代步,與打工族無異。但沒過多久,李澤楷就顯出「吊帶公子」的德性,父親批評他,他反駁道:「是花我自己賺的錢。」

    香港記者屈穎妍在一篇文章中稱李澤楷頗具鬼佬(洋人)作風,說「受過西方思想熏陶的Richard,始終注重生活品位,身上的穿戴完全不像父親李嘉誠。據說,李嘉誠一套西裝可穿10年,久經乾洗略呈『吊腳』的褲子依舊穿完又穿。

    「反觀Richard,則喜用名牌,特別鍾情於雙襟西裝及吊帶,非常洋化。

    「他又愛在文華酒店Pienot餐廳用膳,每每選坐在近門口的位置(不怕曝光)。

    「Richard平日雖然只以一輛豐田佳美房車代步,但在車頭玻璃上卻貼滿各類會所停車證,如馬會、深灣遊艇會、皇家高爾夫球會……林林總總,不下10個(不怕招風)。」

    李澤楷為擺脫「家庭束縛」,早就萌生獨住之念。1990年母親莊月明去世,不久深水灣道李家大宅轉到其兄李澤鉅名下,李澤楷就以上班近為理由搬出家宅,在金鐘康域酒店租房住下。其後遷往太古屋村,再稍後又在山頂道租下兩個單元。頻頻搬遷,頗似美利堅馬背上的民族。

    李澤楷認識深刻:「我覺得我很幸運,可能是其他人想不到的,我們生活是那樣簡單,不是說簡單就叫做非常好,而是簡單原來就是非常幸福。」

    李澤楷最初獨居都沒有請傭人,只是請了深水灣老家的一名工人,每日前來為他打掃。空閒時,他會自己洗衣服,有一次竟然將口袋裡的護照洗模糊了。

    以前,他的服飾很講究,尤其是最初主理衛視時期為了「扮大個(裝成熟)」常穿仔襟金鈕意大利名牌Zegna(傑尼亞)西裝,希望給人成熟感覺。

    李澤楷一向沒有形象顧問,我行我素的他進入科技行列後連形象也改變,貫徹硅谷風格,常以Timberland(天伯倫)便服示人。

    小超人對食物的要求不算高,早餐與午餐多在公司吃三明治,而且喜歡嘗試新口味。例如他聽人講,在太古廣場新開的「夜上海」水準不錯,便馬上訂位子相約朋友吃飯。

    他最愛去的飯店是尖沙咀天香樓,他認為天香樓的杭州菜是全港最好的中菜,最愛吃那裡的蟹粉撈面,每次去都會叫一個小份與女友聊天、飲紅酒。另外,他最愛吃魚,不過由於小時候曾「鯁骨」,現在只吃魚骨較大的海水魚,所以天香樓的桂花魚,是他最愛點的菜式。

    1995年初,李澤楷終於有了自己的「巢」。他以1.2億港元購得大浪灣石澳道12號獨立洋房。該區只有23座獨立豪邸,不增不減,業主委員會很看重住戶的地位及身份——非富即貴,李澤楷兩者兼有之。

    花宅以前是英資大班聚居地,而且數目稀罕,是身份的象徵。他這個大房子,原有花園兼泳池,他花了三年時間來拆卸原屋及平整地基,準備重建為自己的夢想屋。

    由於他喜愛原始自然的美國西部感覺,所以全屋設計以木料為主,設計建築費預計達9000萬,毫無疑問是全港最貴的「木屋」。負責設計的莊聖民是香港名師,曾替鄭家純、包陪麗及杜輝廉設計家居。

    李澤楷的花園洋房佔地2.2萬平方英尺,擁有正東南海景、花園,獨立車房兩個。美中不足的是沒游泳池。有記者推測,李澤楷必會在室內建大型日本浴室,以供他與日本女友嬉戲。此際,衛視行政總裁陳慶祥在NHK的新聞節目中發現加留奈,試圖挖角,欲讓她做專門採訪外國人的記者。加留奈到香港工作過幾次,與李澤楷重逢,兩人關係深了一層。

    加留奈最終未加盟衛視,新加坡ABN發現這個具有古典氣質的女孩,有意培養她做主持人,於是讓加留奈去了獅城。

    李澤楷將盈科轉到獅城發展,加留奈隨後趕到。似乎是天意安排,兩人每週都能見上一面,感情如膠似漆。在新加坡總統王鼎昌舉行的國宴上,李澤楷帶加留奈首次在獅城最豪華的萊佛士酒店亮相。

    在此之前,李嘉誠對次子的婚事正式表態:「兒子交女友,是他的自由,當然最好是亞洲人,生活習俗都差不多,生下的孩子是黃皮膚黑頭髮。」李嘉誠對次子交女友守口如瓶,但實際上是贊同次子的選擇。

    李澤楷與加留奈公開亮相後,香港及東南亞的報刊,充斥「小超人與小美人」的照片。有人說加留奈活脫脫斯文版的宮澤裡惠,也有人說她極像日皇太子妃小和田雅子。

    《壹週刊》評價在新加坡獨闖天下的李澤楷,說他「除了擁有他一手打下的江山,還有一個心愛的美人。」

    無奈情花不結果,加留奈眼見李澤楷永遠忙得不可開交,於是抽身離去,兩人於1998年初正式分手。「小超人」為此曾傷心了好長一段日子,直至KarenLam出現。

    KarenLam年約二十七八歲,是小超人旗下盈科亞洲的MarketingManager(相當於市場拓展經理)。

    她早年留學澳洲,中、英文相當流利,回港後進入和黃參與銷售海怡半島,當時李澤楷雖然已是和黃副主席,但Karen與小超人並不熟悉。

    後來,小超人自立門戶,開設盈科集團,Karen也轉到以新加坡為基地的盈科亞洲負責市場工作,但她主要在香港的公司上班。

    微軟主席蓋茨迎娶了旗下公司的MarketingManager梅琳達為妻,無獨有偶,李澤楷也與女下屬萌生情愫。

    Karen在盈科內屬靚女一族,舉止斯文,曾有幾位男同事欲展開追求,不過顯然都成為大老闆的手下敗將。

    都說李澤楷是工作狂,他也直認不諱:「不喜歡的事我不會做,我以前說35歲前不婚姻。」不過,說完卻又笑言:「不過,都快35囉。」

    其實,李澤楷數年前做衛視,坦言「衛星電視是我唯一的寶貝」。現在做盈科,他也是一樣熱愛兼投入:「盈科是我的寶貝,而且我特喜歡,又是出生不夠一年,很多可以發展。」

    盈科高級副總裁梁胡雪姬也透露:「李澤楷對工作好狂熱,陳方安生結婚當日,李澤楷參加完酒會,晚上八九點還返回公司。去雪梨公幹,一定要搭夜機返香港,等自己第二天可以一早返工。」

    另外,很有趣的是,雖然李澤楷無心談情說愛,但從來不缺少因為對他心儀而明追或暗追的女孩子。李澤楷到大學演講,惹來女大學生以三國語言推介自己,務求奪得小超人注意。盈科招聘人,也惹來眾多年輕女士應徵,而且開門見山:「想入盈科,因為老闆是李澤楷。」

    李澤楷自立門戶

    中國引進外資的重要渠道和集資場所——香港,作為金融中心,擁有巨大的資本市場,地處北美和歐洲之間,當倫敦、紐約兩大金融中心停市時,交易可以繼續在此進行,因而在時差上構成了世界金融活動的重要一環。特別是港英當局1973年解除外匯管制;1974年撤銷「根本上黃金出口條例」,開放黃金市場;1978年廢除簽發銀行牌照的禁令,放寬外國銀行在香港開設銀行的限制以後,對國際資本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使香港金融業進入了大發展時期。

    國際金融資本雲集香港。據統計,在全世界一百家最大銀行中,有七十多家在香港建立了分行和附屬機構。這裡幾乎不存在資金短缺問題,只要信譽好,交付利息有保證,就可以籌到充足的資金。港元也可自由兌換任何國際承認的貨幣。香港金融業已經浸透到社會經濟的所有領域,不僅大財團和較大的商業活動都要靠銀行貸款進行,就是一般私人購買住宅和高檔商品也向銀行貸款支付(分期還本付息)。香港的股票市場規模相當龐大,交投十分活躍,引起香港和海外投資者的濃厚興趣。如今,香港已經成為第四大國際銀行貸款聚集所、國際外匯市場遠東交易中心和世界第三黃金市場。

    由於香港在過去的20年中始終沒有搭上電子列車,影響了香港金融界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削弱了香港的實力,令一向相當自豪的港人也倍感難堪。隨著香港地產業、製造業、金融業以及國際貿易的迅猛發展,信息業也隨之空前發達起來。這裡形成了普遍使用電腦的,以國際聯機信息系統為基礎的,多層次、多功能、多形式的四通八達的信息網絡,從而保證香港在世界市場激烈競爭中具有特別靈活的適應性,能時刻瞄準世界市場的需要,不斷改變經營方向和生產內容,在經濟騰飛的基礎上不斷前進。

    資訊產業的來臨,使香港已經開始奮起直追,「數碼港」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擁有李家血統的李澤楷當然不會放過大好的商業契機,在入主盈科拓展後,立刻展開與Intel合作,成立PCC亞太網路服務公司,著手準備香港新硅谷「數碼港」計劃。1999年3月比爾?蓋茨香江之行時公開表示支持李澤楷的「數碼港」計劃,這也表現出這位將門虎子的聲望與魄力。

    李澤楷的「數碼港」計劃於1998年6月正式向香港政府提出。李澤楷說:「香港已經錯過了硬件浪潮,數碼港可推動香港趕上軟件浪潮。為此,數碼港應能提供和外國其他科技城市相比有競爭力的租金,借此吸引有實力的高科技公司和軟件公司來港投資。」用硅谷概念來包裝大地產項目,在香港還是第一單,李澤楷稱,「數碼港」建成後,香港可望在軟件工業中心開發上取得長足的進展,這對香港經濟與將來無疑是個好消息。

    有不少有識之士在香港經歷亞洲金融危機後呼籲,香港傳統的轉口貿易由於受到周邊地區經濟危機的影響而不斷下降,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受到威脅,建立香港自己的高科技環境可以刺激新的經濟增長。香港政府檢視自身在20世紀60年代~80年代的發展,確認香港除了發展金融、運輸、地產等傳統項目外,更應當著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這與李澤楷建設數碼港的初衷不謀而合。

    於是,這個耗資130億港幣的超級項目,歷經多方磋商,經過小超人的特別推銷而獲前特首董建華的支持,終於花落盈科。

    1999年3月,李澤楷取得「數碼港」項目發展權,成了他事業騰飛的起點。數碼港將是一個融資訊廣場、辦公大樓、高層住宅及獨立洋房為一體的大型社區,地址就選在香港大學旁。在數碼港項目中,港府以26公頃土地作價60億港幣作為資本投入,李澤楷的盈科集團則投資70億。預計整個項目獲利為68億,盈科可分得37個億。

    儘管香港眾多地產商對數碼港項目大表懷疑,認為港府偏袒李家,但對李澤楷能發掘出這一時髦概念並說服港府參與的技巧仍大為佩服。

    出道以來一直以大手筆見長的小超人,畢業於地處硅谷的斯坦福大學,對硅谷的發展歷程自然十分熟悉。家族的地產背景加上個人的「硅谷概念」,促使他醞釀出建設「香港硅谷」即數碼港的設想。

    香港《壹週刊》為此詳細報道了李澤楷遊說香港政府的內幕。

    小超人李澤楷成功取得「數碼港」發展權,130億大計成了囊中物,過程一波三折。

    1999年,他向政府提此計劃,但高官反應冷淡,至2000年初,政府卻來了個180度的大轉變。原來,李澤楷向董特首採取緊迫埋身戰略,加上為發展計劃做出高技巧包裝及推銷,結果獲董特首及曾財爺支持。

    建成後的數碼港可容納30家僱員為100∼500人的大、中型資訊科技公司,以及100家僱員小於50人的小公司。可應用各種新資訊科技,進行多媒體創作和內容創作,以及發展軟件應用系統。

    本身畢業於斯坦福大學的李澤楷,對位於該校附近的硅谷如何發展出來十分熟悉。該區本來一無所有,20世紀30年代,一批斯坦福畢業生在區內開創新科技生意。經數十年發展,終於形成高科技工業中心。

    李澤楷在1998年初就開始構想香港如何建立像硅谷的工業城,並曾親自跑去薄扶林、渣甸山和西貢等區視察,覺得在香港大學旁邊又近中環的薄扶林,最有條件成為「香港硅谷」。

    這年3月,他與美國最大半導體公司Intel的老闆安迪?格魯夫(AndyGrove)談妥發展亞太區數碼互動資訊的合作計劃後,就更加雄心勃勃。一來他已成功在美國高科技界打響了名堂,有利於日後牽引國際的Hitech公司來港,二來他也更有條件向政府推銷這一宏圖大計。

    當時港府官員受亞洲金融風暴困擾,無心考慮李澤楷的建議,對他向港府提出建設「科技城」的想法一口拒絕。

    三個月後,他再行前一步,向剛上任的資訊科技局長官鄺其志提交第一份正式建議書。

    那時他提出的大計,與之前公佈的大不相同。他建議政府負責所有興建「科技城」的資金,而他的盈科集團只是負責牽頭租用,並介紹其他公司進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