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大全集 第3章 家史風采——從世代書香到逃難入港(3)
    這時李明山已經五旬開外,再也不是當年從河南許昌向福建逃難時的年輕人了。從莆田來廣東的一路上,他和家人幾乎奔波了半年,終於在清朝初年的入冬時分,來到了東晉時期就小有名氣的古城潮州。這次他選中的落腳點,是在距潮州不遠的海陽縣城。海陽同樣物阜民豐,在李明山眼中,無論潮州還是海陽,都是他從沒見過的人間天堂。如果說在許昌生活讓李明山得到了中原文化的熏陶,在莆田暫居讓這位民間才子獲得了來自社會中下層人民的生活經驗,那麼在物華天寶的潮州海陽,學富五車的李明山則飽嘗了南粵文化的靈秀。

    李明山之所以投奔海陽,其原因也像他當年從許昌遷往莆田一樣,因為此地有一批同從許昌故里南遷的鄉親們。早在海陽安家立命的許昌親友們,對既有才華又有人情味的李明山的到來,當然是熱烈歡迎的。他們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交給這位老秀才來教,而李明山也渴望再像從前那樣重執教鞭。不幸的是,經過從中原到閩南,再從閩南輾轉來粵東的長途跋涉,等他到達了海陽,已經變得骨瘦腰軟,纏綿病榻。

    不過,李明山喜歡潮州的山山水水,尤其是那條蜿蜒流過古城的韓江,碧藍透明的江波幾乎可以照見他不再挺拔的身影。再看城外的筆架山和金山、葫蘆山,三峰相連,巔連雄踞;城外群巒蒼翠,樹木蓊鬱,把這個在東晉九年建起的古城環繞得如同盆地中的城郭。這在李明山眼裡正是人傑地靈的好地方。

    李明山不能再以塾師為業,每日以藥代食,自知來日已不多。所幸他看見李家的子女們都已長大成人,而且三個兒子都像他當年一樣,雖然生活困難重重,倒也個個知書達理,學問不遜其父。就在李明山落戶海陽的當年冬天,這位生於河南的秀才究撒手塵寰,駕鶴西去。不過他的後裔們卻從此在這片粵東大地上繁衍,成了一方頗有影響的望族。

    李明山就是李嘉誠的先祖。他是李氏家族在粵東繁衍發跡的始祖,尤其是李嘉誠在香港商界的歷史性崛起,給從河南遷徙而來的李氏家族帶來了新的榮耀。李氏家族第十代傳人李嘉誠,在香港富可敵國,並躋身於世界華人富豪的行列,毋庸置疑,李氏的先祖李明山功不可沒。李明山以後的六代人,當地史冊幾無記載。這是歷史的遺憾,但延至李明山的第七代孫——李鵬萬的時候,一度默默無聞的李氏家族忽然再度生輝。

    詩禮傳家拔京官

    如果說當年李明山率家人來粵東初期,僅是一個人脈豐厚的大家族的開始,那麼到了清朝咸豐九年,李氏家族的後繼者李鵬萬就再不是這書香門第中以教書為榮的普通塾師,而是成為名震潮州的著名學士。

    李鵬萬自幼天資聰穎,讀書萬卷,並過目成誦,是海陽縣當時有名的學子精英。尤其是他的書法作品,龍飛鳳舞,頗有古人蘇軾之遺風,在潮州地區人人皆知。每年元宵節總有人上門求其手書對聯,鄉民們每每以有李鵬萬親筆對聯張貼於門楣而引為至榮。等到李鵬萬考取朝廷貢官而風靡粵境之時,廣東地方各縣所建牌坊之上,多有李鵬萬手書楹聯鏤刻其間。現在仍可在粵東各地覓見其陳年遺墨。

    李鵬萬作為李明山的第七代後裔,他的成功在於接連兩次在鄉試中以名列前茅的成績成為佼佼者,並破天荒在大清的年考中成為可進京城為官的進士。須知,那時的進士不同於普通的舉人和秀才,也不是一般在大考中成為官員的學子,李鵬萬的全優試卷是在經過皇帝的御覽朱批之後,才從全國數以百計的優秀考生中脫穎而出的,這在邊遠的粵東更是鳳毛麟角。所以,當李鵬萬中了進士的消息傳至海陽時,全城轟動。整座潮州古城都為這位給鄉親們增光彩的李鵬萬張燈結綵,燃放爆竹,接連慶祝了三天三夜。真可謂潮州地區古來罕見的喜事!

    詩禮傳家的優良祖訓正是從李鵬萬開始得到了生動的體現。李氏家族前後經歷七代人的艱苦努力,最終才贏得史無前例的巨大成功。可以說,李鵬萬的成功發跡繼承了其祖先李明山的衣缽。不過,李鵬萬儘管進京做官,並且平步青雲,可他並沒有滿足於已得的官位。又經過幾年的努力,品貌兼優的李鵬萬在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不久,即參加了同治二年(1863年)在紫禁城文華殿舉行的大考。這時咸豐新歿,慈禧開始染指朝政,更加喜歡鼓勵朝臣奮進向上。這12年才有一次的宮廷內官的考試雖是大清禁宮多年的慣例,但李鵬萬趕上的這次大考,具有讓他一展才氣的誘惑,因為慈禧已經親頒聖諭,凡考中者均可連升三級。李鵬萬知道,如若滿足一般的京官生活,完全可以止步不前,但他早就暗暗立志要以他出類拔萃的生花妙筆撰寫奇文,一定要在那些小視自己的孤傲京官中名冠群雄。李鵬萬果然筆著奇文,震驚紫禁城,他再一次成功了!李鵬萬以其寓意深刻的文章,出人意料地摘取了文華殿上的桂冠,成為讓所有京官羨慕的文官八貢之一。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