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任誰也沒有再吃下去的興致了。
老威馬上結了賬,也忘記打包帶走。估計先前被罵的那位服務員小姐,現在會鄙夷地想——沒本事吃,點那麼多幹嗎,燒包!
我們慌不擇路,奪門而出,差一點兒撞倒其他的客人。
一出門,老威馬上吩咐:「這事你甭管了,下午先去忙你的。我拉著李詠霖趕回去。如果有什麼情況,立刻通知你。」
於是,我上氣不接下氣地站住了,也對,去那麼多人沒有用,何況已經過了一夜,要出事大概早就出了。
我不敢往深處想,也沒大吃飽,悻悻地轉身。
時間尚早,也就不需要煩勞家長過來接我。我自己坐著公車,出著汗,慢悠悠地來到位於雍和宮附近的參差咖啡館。
這裡的老闆,是個五十歲上下的中年漢子,姓段。以前是搞人事工作的,陰差陽錯的機會認識之後,就一直來往不斷。
像今天下午這樣,許多家長因為同一問題需要研討的時候,便往往借用他的場地。對他來說,誰好意思不點飲料,提供了客源,算是一種共生關係。
輾轉來到參差咖啡館,接近下午兩點。家長們懷揣著各自的問題,提前來了,等候多時。
「小艾,昨晚上沒睡好吧?」段老闆招呼我,「先坐下,我給你弄杯冰水。」
眾家長見我來,一起都站起來,每逢這個場面,總是搞得我心中很不是滋味。
中國的家長,是最為可憐的一類人,我趕緊請大家落座。
「各位大哥大姐,咱們這兒好多都是我的老客戶,誰也用不著客氣。咱們先聊幾句,大家定定神,這天氣太熱了!」通常,面對熟人們,我是不必囉嗦的,可今天心裡惦記著瑤瑤的安危,我竟一時間忘了自己是來幹嗎的,所以拿些廢話來壓壓場。
「最初接觸我的家長,大概對我有所質疑。我有多大?30歲,撐死了也就這樣。實際上,我只有27。一個27歲年輕人,自己還沒結婚,沒養過孩子,卻要來教大家如何進行家庭教育,你們會有所懷疑,也是很正常的。不過,請大家注意一個問題,心理學是一門科學,教育學也是一門科學,就像醫學一樣。假如某人的家屬,得了胃炎,我們到醫院去,總不會這麼問醫生吧?『大夫,您家裡有人得過胃炎嗎?如果沒有,那您治不好這病。』不會的,沒有人會這麼傻傻地問醫生。所以,心理問題,心理障礙,也包括青少年教育,也是一樣。我沒有孩子,但我會用專業知識幫助你來理清家庭教育中的困惑。所以,如果您相信我,請留下,如果不信的話,聽了也沒什麼意義。」
這是我工作中常常面對的一個困境,提起醫生來,人們總是更願意相信那些白鬍子白眉毛的老醫師。至於心理學這個難以檢測的新興學科,人們所持有的疑惑則更深。
國內國外,有許許多多的心理和精神類專著,它們極具指導性,擁有非常嚴格的學術體系。它們會為初學者提供各種各樣的病例和講解,幫助咨詢師瞭解他的病人,有效地提供專業服務——然而到頭來,我還從未發現過哪本書能告訴咨詢師,他該如何面對難纏的病人家屬……
這是心理工作、精神工作都不可逃避的問題,在中國,顯得尤為突出。作為此類病人,他們往往喪失決定能力,可以決定他們命運的,反而是家屬。是家屬決定病人該去找心理醫生,還是去看精神病大夫。然而這個最為緊要的環節,卻缺少指南。
所以,我重複著類似的開場白,好讓家長們明白,你有需要,也有必要,相信我的做法。
還好,一如既往地,沒有人質疑,眾人交頭接耳,似乎一直認為我的比喻很有道理。
這個下午的主題,是關於他們的孩子——也就是青少年吸煙的問題。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這都算不上心理問題,卻是我經常需要處理的工作。
我和咖啡館段老闆早有默契,他把筆記本電腦拿過來,屏幕上展現出我事先準備好的圖案:那是一個圓,圓心分出兩根指針,一個長,一個短,跟表盤的樣子差不多,只不過上面沒有標刻度。長針指向12點位置,短針指向4點的位置。
我請各位家長看清了,然後問:「這是啥?」
「表。」雖然有人納悶,但大家還是不約而同地回答。
「我看也是塊表。那麼,現在幾點啦?」
「4點……」這兩個問題如此簡單,反而讓他們產生了遲疑。
「可能是4點吧。」我沒有給出答案,「好吧,這個問題咱們待會兒再說。既然你們是為了孩子抽煙的問題而來,現在我有一個問題在先。請大家說說,你覺得自己的孩子為什麼會抽煙。」
答案是五花八門的,但萬變不離其宗,和媒體或教育宣傳差不多,老是那幾樣:「結交不良朋友」,「學著父母的樣子」,「特立獨行以此反抗老師」,等等。
這些答案經典,但不一定準確。心理教育問題的解決,和其他所有問題一樣,如果你不知道為什麼,那麼你就會無從下手。在這一點上,解決楊潔的自殺問題,與解決青少年吸煙問題,擁有相同的本質。
等到大家眾說紛紜已畢,我這才問:「現在再看看這圖案,你們覺得是什麼?」
「還是4點啊!」家長們摸不著頭腦。
「為什麼不是8點呢?」
有的家長已經反應過來,是的,我們有習慣性的認知,就像把這圖案當做一隻表盤,那麼表盤上,我們當然會順時針地看時間。
可生活,不同於鐘錶,它不一定只有一個方向。
如果只知道依照經驗,依照腦子裡固有的條條框框,那麼我們只會看到4點的刻度,而丟失了剩下的8個時間。
我試圖給家長以提醒:「你有沒有想過,在你觀察不到的那8個鐘點刻度,才是孩子吸煙的本質問題。我打個比方,你的孩子正處於青少年期,他會急於表現自己的成熟,那是因為家裡人會把他當做孩子。那麼,他需要用某些手段來證明自己的成熟,抽煙,可能就是其中的一種辦法。那麼在調節這個問題的時候,你就需要讓他明白,你尊重他是個成熟的人,而抽煙與否,與成熟沒什麼關係,更何況抽煙還是一種物質依賴,反而表現為吸煙者缺乏自控能力。有時候,激將法就能派上用場。再比如說,對青少年來說,抽那麼幾支煙,並不意味著他一定有煙癮。他的行為,很可能是被動的。比如,他會有一個小團體,其中的小夥伴都抽煙,那麼他該怎麼辦,從眾心理是個很好的辦法。那麼,你只需要限制他的吸煙頻率和數量,並培養他的獨立意識,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我的意思是說,並不能只從答案出發,選擇最快捷的方式,將鐘錶的概念永遠記住,看看那8個小時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在這樣的啟發下,家長們逐漸暢所欲言。有的人承認是自己的吸煙習慣,影響了孩子,以至於孩子大放厥詞「如果你戒煙,那我就戒;如果你抽,那我還抽,你都做不到的事情,為什麼勉強我?」也有的家長承認師生關係緊張,也許是促使孩子吸煙的原因,由於老師不喜歡孩子,所以孩子也專門去做老師反對的事,以此來獲得解脫;還有觀點認為,也許他覺得抽煙的樣子很酷,可以吸引女孩的注意;或者他從自己與眾不同的行為中,體會出一種優越感……
跳出家長固有的思維,以社會的觀點來看待問題,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手段。放下家長的架子,和孩子平等溝通,達到一些合適的協議,既能讓自己安心,也能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
這一場討論熱烈而有趣。最後,我安排下一次的談話:「一個月之後,我們還會再來這裡。之所以拖這麼長的時間,是因為瞭解孩子,幫助戒煙的過程很漫長。下一次,我們會看看誰與孩子的交流方式最成功,他會和大家分享成功經驗,幫助其他還在努力中的家長。不過請注意,別忘了你們是因為有問題才來這裡的,所以,請不要自欺欺人,為了面子,去掩蓋問題,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這一次的團體咨詢,在家長的掌聲中落了幕。還有些家長圍著我問這問那,都是些老生常談,關於孩子學業的問題、不服管教的問題等。
我有些煩躁不安,時間拖得這麼久了,仍沒接到老威和李詠霖的來電。
莫非瑤瑤真的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