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我反省
《老子》其實是一本難解的書。理解這本書的關鍵詞有兩個:一個是「道」,一個是「聖人」。老子所說的「聖人」和儒家的「聖人」不同。儒家的聖人強調的是德行修養達到最高的境界,最後展現出偉大的效果,所謂「化民成俗」,「大而化之之謂聖」;他們的聖人往往是古代的聖王或是一些重要的大臣,是身先天下,為百姓謀福利者。道家則不同,聖人在《老子》裡,指的是悟「道」的統治者。成為聖人有前提:第一、他必須悟「道」,悟「道」之後才能成為道家的聖人;第二,他必須是統治者,非統治者的話,效果表現不出來。道家的聖人智慧都特別高,所表現出來的作為也是一般人難以想像的。
《老子》一書八十一章,有二十四章提到「聖人」,另外還有「我」、「吾」、「有道者」這些類似的概念,合計起來,共佔了四十章——全書的一半,可知它的份量了。聖人有什麼樣的秘訣呢?首先就是要自我反省。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老子·七十一章》)
知道而不自以為知道,最好;不知道而自以為知道,就是缺點。聖人沒有缺點,因為他把缺點當做成缺點。正因為他把缺點當做缺點,所以他沒有缺點。
這段話有二十六個字,出現七個「病」字。「病」指缺點,不是生病的意思。生病是身體發生了狀況,缺點是指人的言行。為什麼「病病」可以「不病」?有一句俗話「久病成良醫」,許多人身體健康,沒生過病,一生病就一命歸西了,因為他們太大意了;反之,把病當作病,才會小心對付它。聖人之所以沒有缺點,因為他把缺點當成缺點,自然會設法避開或加以改善缺點。一般人缺點為什麼多呢?因為他不把缺點當缺點,甚至找了各種借口理由來掩飾,到最後缺點愈來愈嚴重,一輩子也改不了。
缺點是什麼呢?「不知知」,不知道而自以為知道,我們一般人都容易犯這個毛病,太過主觀、帶有成見,不容易認可別人的想法。譬如我打開電視看見某些人在談話時,我馬上轉換頻道,因為覺得他講的話很沒道理;事實上多聽幾次就會發現,他也有他的理由。不過,我也有我的立場,對我有利的話我才苟同。同樣一件事,往往只看到對自己有利的一面,然後專從負面去批評別人,而別人也採取同樣的方式來對付你,搞到最後大家都很辛苦,天下也難免混亂了。
聖人卻是「知不知」,知道了卻不自以為知道。因為我所知道的恐怕只是事物的某一部分、某一側面、某一階段而已,不自以為知道,就會不斷上進。莎士比亞說:「愚者總以為自己聰明,智者卻知道自己愚昧。」真正有智慧的人會覺得自己無知,這樣他才會不斷學習,獲得新的知識。蘇格拉底說過一句話:「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無所知。」此話一出,整個雅典黯然失色,進而震撼古今。這件事的緣由是蘇格拉底的學生去求問阿波羅神:雅典誰最聰明?得到的答案是蘇格拉底。蘇格拉底認為一定是神弄錯了,所以他帶著學生去訪問各界名人,包括政治領袖、文藝界的詩人、科學界的專家等。最後他明白了,他說:「為什麼神認為我最聰明呢?因為所有的人裡面,只有我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無所知。」換句話說,所有的人連自己不知道都不知道,只有蘇格拉底知道自己不知道,所以他最聰明。這是蘇格拉底的自知之明。
因此,真正的知識來自「我知道自己不知道」,然後才會開始有真正的瞭解。像孔子說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最後那個「知」是明智的意思;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認不知道,實事求是才是明智的。所以,聖人如果有什麼秘訣,第一個秘訣就是能夠自我反省,把「不知道而自以為知道」當作缺點,避免犯這種錯誤。
2、被褐懷玉
聖人的另一個特點是:「被褐懷玉」,外表穿著粗布衣裳,內裡卻懷揣美玉。這個詞可以代表老子的「聖人」在大眾心目中的形象。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老子·七十章》)
我的言論很容易瞭解,也很容易實踐。天下人卻沒辦法瞭解,也沒辦法實踐。言論有宗旨,行事有根據。正是因為無知,所以不瞭解我。能瞭解我的很少見,能傚法我的很可貴。因此,聖人外面穿著粗衣,懷裡揣著美玉。
老子說我的言論很容易瞭解,也很容易實踐。什麼樣的言論呢?減少慾望。不要有過度的慾望,知足知止,一切順著本性和稟賦去發展,一切回歸到自己如此的狀態;你做所的,只是「無心而為」與「無所作為」,由此延伸出柔弱、順從、不爭的表現,確實可以說是易知,易行。可惜,「減少慾望」很少有人能做到,許多人一輩子都陷於慾望的追逐之中,但得到之後會快樂嗎?不一定。譬如我們經常有一些執著,看到好東西就想據為己有,得到之後卻棄之如敝屣毫不在乎;隔一段時間又會出現更想要的東西,心態一直處於變化之中,飽受不安定之苦。反之,如果能與根源結合的話,世界就沒有非要不可的東西,世間的一切榮華富貴就好像《莊子》寓言裡提及的「如觀雀、蚊虻相過乎前也」,看著鳥雀、蚊子從眼前飛過,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現代人對「道」太陌生了,不僅遺忘了「道」,連「德」(本性與天賦)也一併迷失了。社會上許多人以「德」為工具去換取外在短暫的利益,即使他成功了,也是不可替代的失敗,因為他的所作所為完全背離了「道」。所以老子感歎說,天下沒有人可以瞭解,也沒有人可以實踐。當然這句話說得過於誇張了,至少老子之後,莊子就做到了。像孔子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其實他的學生顏淵就能做到。顏淵怎麼可能喜歡美色超過美德呢?不可能。所以,老子和孔子這麼說,是為了強調它的重要性,而不在於它合不合邏輯。
接著,「言有宗,事有君」,說話要有宗旨,做事要有根據,這六個字可以當成座右銘。人年輕的時候,經常意氣用事,說話時常不假思索就脫口而出,往往對人對己造成傷害。說話有宗旨,也指言簡意賅,不要說廢話,和別人相處才不會產生太多困擾。「事有君」,做任何事都有根據,有原則。人做一件事必定有其道理,而不是非這樣做不可。如果可以選擇這樣做或不這樣做,就表示沒有理由非這樣做不可,那麼他人也不妨有他人的做法。
老子的言論宗旨在於為世人展示「道」,而他的行事原則是保存天賦之「德」。「道」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的,當然很難理解。不理解「道」,就容易忘記萬物的起源及歸宿,困陷於人間相對的價值觀中,做徒然無謂的掙扎,並在最後留下各種遺憾。所以老子說,能瞭解我的很少見,能傚法我的很可貴。最後,他說出四個字「被褐懷玉」,聖人的外表和平常人一樣,好像很平凡,沒什麼特別,但他的內在不同凡響,懷揣著一塊美玉——智慧,只是不輕易顯露出來,免得被不識貨的人糟蹋了。
這句話很深刻,耶穌在《聖經》裡說:「你們不要把聖物給狗,也不要把你們的珠寶投在豬前,怕它們用腳踐踏了珠寶,而又轉過來咬傷你們。」什麼意思呢?宗教裡的教義是很珍貴的,不要輕易對別人說;如果輕易地說了,可能會引來別人嘲笑或侮辱。任何宗教都一樣,向沒有準備好的人宣傳教義,往往會招來一些輕慢的話。所以「聖人被褐懷玉」,亦即我們有什麼珍寶或心得的時候,不要急著讓他人知道,否則他人不懂得欣賞,反過頭來說一些輕蔑的話,那就很可惜了。
3、不為物役
我們生活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注意力大多被分散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常因為外在的誘惑而引發自己的困擾。聖人會從自身著手來化解這些問題,自己先「去甚、去奢、去泰」,採取防禦措施,避免被外物所役。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二十九章》)
想要治理天下而有所作為,我看他是不能達到目的了。天下是個神妙之物,對它不可以有為,不可以控制。有為就會落敗,控制就會失去。所以,一切事物有的前行,有的後隨;有的性緩,有的性急;有的強壯,有的瘦弱;有的成功,有的失敗。因此聖人要去除極端,去除奢侈,去除過度。
「天下」指天下萬物,也包括人在內,但是談到聖人,由於他是統治者,所以這裡的天下是指人間所構成的整體。如果統治者有心治理,那麼結局一定難以周全,不是顧此失彼,就是無法久安。譬如現在是要保存農業,還是發展工商業?發展工商業不但得犧牲農業,甚至還得犧牲環保,很難全面兼顧。為政者雖然看得長遠,百姓圖的卻是眼前的利益。歷代以來多少帝王將相、政治領袖,沒有人可以面面俱到,一定是某些階級滿意,另外一些階級就抱怨,因為資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滿足每一面的要求。所以最好是無心而為,順其自然。
「夫物或行或隨」的「物」是一切事物,在此特別指涉「人」的世界。世間一切各有其特色,在參差不齊中保持了整體的均衡,這就是「神器」的妙用。前行、後隨;性緩、性急;強壯、瘦弱;成功、失敗——這八種狀況兩個一組,合而觀之就是一種均衡的狀態。有些人生下來適合當領袖,那就當領袖,何必跟他爭?有些人生下來就適合在別人後面善後,又何必跑到前面去呢?有些生下來個性緩慢,反應慢半拍;有些人個性很急,事情還沒發生,就跑到前頭去了。這一切沒有對錯,只要能夠互相配合,人活在世界上就是一個搭配的問題。
老子說,聖人因為明白了這一點,所以去除極端,去除奢侈,去除過度,只是想要回復自然如此的狀態。因為極端、奢侈、過度,必定會有後遺症,樂極生悲、縱慾傷身,自古即有名訓。這個道理可以聯想一般人對古董的態度,如果沒有佔有慾,欣賞過後讚賞一番,放在一旁再給其他人看;一旦起了佔有的心思就麻煩了,不知又有誰家的祖墓要遭殃了。
有個故事,古時候有個有錢人,家裡有好幾座倉庫都堆滿各種金銀珠寶。他的窮朋友對他說:「你的金銀珠寶能不能借我一看?」他說:「當然可以,不過你不能拿。」窮朋友答應絕不拿,這個人就帶他的朋友進倉庫看。出來之後,窮朋友對他說:「我現在跟你一樣有錢了。」他嚇了一跳:「怎麼會呢?你什麼都沒拿呀,怎麼會跟我一樣有錢呢?」窮朋友說:「你這些財寶是用來看的,我進去看了一遍之後,不就跟你一樣有錢了嗎?」這話很有道理,我們想一想,當初這個有錢人的財寶,現在在哪裡呢?當然早已落在別人的手上,或許由他的子女繼承了;或許子孫不孝,富不過三代,家產被變賣;又或者打仗時,全被人搶走了;或是陪葬後慘遭掘墓而遺失各處了。那麼,為什麼還一定要去追求呢?
人的一生經常被外在的刺激引發熱情,清醒的時候,已經人過中年。譬如為了看世界盃足球賽,可以徹夜不眠;事過境遷之後會發現這只是一種熱情的發散。社會上也有很多事情,讓大家跟著起舞。真正自由的社會應該維護一個人基本的生命尊嚴,讓人有更多時間善度自己的生活,可惜現在不是,反而放任各種傳播媒體,讓每個人都忘記內心的需求。幾年前報紙刊載,台灣每三個小時就有一個人自殺,為什麼自殺問題這麼嚴重?因為大家注意的往往是外在的成就,而忽略了對自己內心的瞭解、反省、訓練和培養,於是一碰到挫折就無法承受。這時候,如果我們能夠回歸內心,想得遠一點,考慮老子所說的「去甚、去奢、去泰」,減少外界的干擾,不讓心靈被外物所困,人的生命才有可能達到一種智慧的解脫。
4、內在覺悟
「不出戶,知天下」這句話,在今天看來不是難事。打開報紙、電視,或者上網就知道了嘛。甚至有些人被叫做「宅男奼女」,很少出門,照樣知道全世界發生了什麼事。但是在兩千多年前沒有報紙、電視、互聯網,信息交流很不發達的年代,老子說出這樣的話,不是很奇怪嗎?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老子·四十七章》)
不出大門可以知道天下事理,天下的事情跟道理;不望窗外可以看見自然規律,走出戶外愈遠,領悟道理愈少;因此聖人不必經歷就知道,不必親自見到就明白,不必去做就成功。
「不出戶,知天下」是針對人間而言。古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何以知道天下的事理?答案很簡單,人與人相處的困難從家庭開始,家庭的人際關係是最複雜的。以前的大家庭常見三四代同堂,如何與眾多親人和諧相處,是一大挑戰。因此,只要留意自己與家人相處的情況,推到天下去看也是大同小異。換句話說,天下人怎麼過日子,其實你從一家人裡就可以知道了,整個國家社會的縮影就是一個小家庭。老子的觀念是整體的,宇宙叫做大宇宙,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小宇宙。譬如我怎麼瞭解別人呢?先真正瞭解自己,瞭解自己的喜怒哀樂,自己有什麼樣的慾望,自己這一生的奮鬥目標,就會知道我自己這樣想,別人也大同小異,所以要能夠體諒和理解別人。而一個家庭裡人與人的相處,推到社會上去也差不多,每個人都希望受到尊重、肯定,希望找到合適的機會發展自己,所以可以由近觀遠,不必到外頭,即使關在屋裡,也能通過觀察和內省,來通曉天下的事理。
第二句話「不窺牖,見天道」是針對自然界而言。「牖」是窗戶,我不用看窗外就知道宇宙的運行規則。就好像西方哲學家史賓諾莎說的,你給我一片小小的木頭,我就可以知道整個宇宙。為什麼呢?因為一塊木頭是從一棵樹來的,木頭上的年輪和印跡,可以反應出這棵樹的生長過程;而一棵樹反映出一座山;一座山又反映出一個地球;一個地球反映的是全宇宙。換句話說,你把一片小小的木頭瞭解透徹了,整個宇宙的情況都知道了。「一粒細沙看世界」絕不是詩人的想像,而是事實。老子在兩千多年前,能有這樣一種思想境界,真是讓人佩服。他說的道理跟我們現代人用高科技研究出來的一樣。從一個小分子裡就能知道宇宙萬物的結構。你把小事情研究透了,大事情的規律也就掌握了。所以,身邊的任何事情,留心就是學問。
老子接著說,走出戶外愈遠,領悟到的愈少。我經常拿這句話當借口,很多朋友問我要不要去旅遊,去參觀某個景點,我就用「其出彌遠,其知彌少」來迴避。為什麼?一方面我的時間緊湊,總覺得有許多工作要做,很難輕鬆地去旅遊;另一方面如果我去旅遊,會先做準備,把當地的歷史背景、地理環境、人文特色全部瞭解之後,再去看一看,就懂了。否則旅遊的時候只是浮光掠影,走馬觀花,回來之後問你看到了什麼?不知道,留下幾張照片而已。相反,我在家裡查查百科全書,認真搜集資料,說不定比去當地旅遊還能瞭解的更多。當然,很多人說「百聞不如一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都沒意見,只不過要記得老子的提醒,不管怎麼做,人的「知」一定要以自我內省為前提,從內在去把握自己看到聽到的東西,瞭解事物深刻的部分;若是沒有「自知」,其他一切實在是可有可無。
最後老子還是把聖人提出來了。他說聖人不必經歷就知道,不必親見就明白,不必去做就成功了。而我們一般人一定要自己親自經歷、看到、實踐,才能瞭解事情是怎麼一回事,事非經過不知難。聖人為什麼跟我們不一樣呢?因為他可以從自己身邊的事情,從微小的事物當中去推演、瞭解和深入觀察,從而想見人間社會和自然的各種運作規律。
這就是道家跟儒家思想的差別。儒家重視德行的修養,追求從真誠到行善;道家重視智慧的覺悟,做不做善事是另一回事,先覺悟什麼是善,一旦覺悟,行為自然會改變了。所以道家是把焦點從外面拉到內在,先求內在覺悟,從身邊許多小事情、小地方瞭解透徹之後,再推擴到整個天下宇宙萬物,因為在「道」的層面,一切都是相通的。
5、處下居後
在老子看來,人的社會是一個群體,人與人之間要分工合作,有人當領導,有人被領導。聖人就是悟「道」的領導者。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成為百川歸往之處,是因為它善於處於低下的位置,這樣才能夠讓百川歸往。因此,聖人想要居於人民之上,一定要言語謙下;想要居於人民之前,一定要退讓於後。如此,聖人居於上位而人民不覺得有負擔;站到前列而人民不覺得有妨礙。於是天下人樂於擁戴他而不會嫌棄。因為他不與人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夠與他爭。
老子很喜歡水的品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萬物需要它,水就設法去配合。在這裡老子先用江海做比喻,江為什麼源遠流長呢?海為什麼廣大無邊呢?因為它們的位置最低。位置低,別的支流才能夠流進去。聖人要學習江海的品質,如果想居於人民之上,就要說話謙虛,愈謙虛百姓愈喜歡。《易經》裡有一個「謙卦」,六爻「非吉則利」,卦象上面是地,下面是山,亦即高山深藏於大地之下。山本來非常高聳,需別人仰望,現在到地底下去了,表現出跟大地一樣的特色,柔和而順從。人也是一樣,一個人越是自視卑下,別人越尊重他;一個人地位愈高,言語愈要謙和。因為你已經處在很高的位置了,何必還要那麼狂妄囂張呢?
另一方面,聖人居於人民之前,站到最前面的位置,就要退讓於後,請別人先走,有福大家先享,不與民爭利,這才是高明的統治。《論語》裡孔子和四個學生談志向,子路第一個說話,他說如果讓他治國,一定可以讓國家在幾年之內富強安樂。孔子聽完,笑了一下,其實是笑他太天真了。孔子說治理國家要以「禮」,「禮」的本質是「讓」。你既然要治國,自己就先要禮讓;那你現在說話一點都不謙虛,豈不是違背了這個原則?《孟子》裡提到心有四端: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辭讓之心」就代表「禮」,你光是行禮如儀還不夠,必須心中有所辭讓,能夠恭敬,才是「禮」的內涵。
聖人是悟道的統治者。他覺悟了什麼是「道」,然後按照「道」的啟示來統治老百姓,這種統治就是「無為而治」,老百姓自己就改變了,自己就走上正路了。所以老子說,聖人站在上位,人民不覺得有負擔,不會覺得他一來,我們就有壓力了;聖人站在最前面,人民不會覺得有妨礙,還是照樣過自己的生活,做自己的事。
《莊子》裡講到有一個人請教老子該怎麼修養。老子說,我看你這一路上,到了旅館,別人看到你都讓座,對你很尊敬,旅館老闆還送毛巾讓你擦臉,這說明你外表跟別人差別太大,一定要裝出好像一個大官的樣子,或者富貴人家的派頭兒,這樣是不對的。因為你修養到最後,應該讓別人覺得你跟大家完全沒有分別。這個人聽了很受用,就開始修煉。後來他去住旅館,別人和他搶位置坐,因為沒有把他看成大人物,不會覺得在這個人面前,我要特別謹慎小心。老子認為,這個時候你的修養就成功了。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跟別人打成一片,大家跟你在一起好像沒有什麼壓力,也不需要特別的警惕或戒備,這樣一來,當然皆大歡喜。因為人本來就在一個宇宙裡面,大家都一樣,只是扮演不同的角色,有不一樣的功能而已。
老子最後說,這樣的人,天下人樂於擁戴他而不會嫌棄,因為他不與人爭,所以天下沒有人可以跟他爭。《莊子》裡有「讓王」的故事。國君要把王位讓給別人,結果很多人逃都來不及,為什麼?因為他不要當王,他喜歡當老百姓。真正的領袖不會讓老百姓覺得他在統治大家,真正的領袖一定讓自己處在最低的位置上,這樣才能夠海納百川,無所不容。所謂「宰相肚裡可以撐船」,宰相尚且如此,何況是真正的領導者。其實不見得當領導才這樣,我們每一個人都一樣。
6、為而不爭
《老子》最後一章也提到聖人: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老子·八十一章》)
聖人沒有任何保留,盡量幫助別人,自己反而更充足;盡量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自然的法則,是有利萬物而不加以損害;聖人的作風,是完成任務,而不與人競爭。
這段話讀來很令人很感動。請問什麼樣的東西是盡量幫助別人,自己反而更充足的?盡量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的?如果是物質,假設我有十塊錢,給你五塊,我剩五塊,怎麼可能給了之後更多呢?所以一定不是物質,而是精神。譬如愛心,一個人愈關懷別人,他的愛心就愈豐富,助人的能量就愈大,這個能量不是從外面得來的,而是從內在開發出來的;相反,一個人如果從來不去關心別人,他的愛心就根本沒有能力湧現出來,當他看到別人有困難時,也不知道該怎麼幫忙。西方有一句話說得好:「物質有時而窮,精神愈用愈出」。衣服穿久了,舊了;東西用久了,壞了,這叫「物質有時而窮」;精神愈用愈出,很多人讀書都有這種體會,剛開始看不懂,後來越看越懂,越喜歡讀書越不覺得勞累,讀書也是一種精神作用。再譬如特蕾莎修女,她在印度幫助窮人時,每天付出那麼多關懷,雖然身體疲憊,但是精神的力量源源不絕。愈關懷別人,愈知道怎麼關懷是對的,從關懷少數人,到關懷每一個人,都覺得綽綽有餘,因為這本身變成了靈性生命的展現。
由此可知,老子對「道」的理解,也是從靈性方面來考慮的。「道」等於是超越界,靈性就是人類身、心之上超越的部分。這個超越的部分並不排斥身、心,而是完全讓身、心適當地運作。身、心都會有勞累和限制,但是靈可以完成它們的目的,讓它們永遠不覺得勞累。聖人既然領悟了「道」,就不會吝於與人分享心靈方面的資源,就會盡量關懷和給予別人,這樣一來,自己反而更充足。
接下來,老子說聖人傚法的是「天」,「天」代表整個自然界的法則,「天之道,利而不害」,只幫助人,不損害人。因此聖人的作風是做該做的事,完成任務而不與人競爭。《莊子·天道》說:「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平。」其含義就是不要積存,不要保留,不要停滯,一切都在活動之中。譬如現在擁有的事物,以前可能沒有,將來也可能消失;有多就有少,有得就有失,有來就有去。所以,要讓萬物不斷的運作、活動,就不必想要積存什麼。類似的意思,《老子》裡也有一段話: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老子·七十七章》自然的法則,是減去有餘的並且補上不足的。人世的作風就不是如此,是減損不足的,用來供給有餘的。誰能夠把有餘的拿來供給天下人呢?只有悟「道」的人能夠如此。因此,聖人有所作為而不仗恃己力,有所成就而不自居有功,他不願意表現自己的過人之處。
天之道,是損有餘而補不足,要保持自然生態的平衡。春夏秋冬就是最明顯的例子;熱,熱到頭了,秋天來了;冷,冷到底了,春天來了。人的世界正好相反,是「損不足,以奉有餘」,「西瓜偎大邊」,愈窮困愈沒人理會,愈富有愈有人捧著,到最後貧富差距越拉越大,人世間不公平的狀況愈來愈嚴重。聖人的作為是傚法「天之道」,可以把多餘或用不完的財產分給天下人。「天之道」為什麼接近「道」呢?因為自然界沒有經過人為的污染。一旦進入人的世界,用人的標準來衡量,一切都走樣了,到最後變成「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人間多數的困擾都是人類自己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