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勇於自省
日本有一家很大的書店,叫「三省堂」。「三省」出自《論語》裡的一句話:「吾日三省吾身」,可見我們對日本文化確有很深刻的影響。「吾日三省吾身」是孔子的學生曾參說的。「三」代表「多數」,「三省」並不是每天只反省三次,或者反省三件事,而是每天多次反省。反省什麼呢?一、為人謀而不忠乎,替別人辦事有沒有盡心盡力。二、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跟朋友來往有沒有信守承諾。三、傳不習乎。這句話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說曾參反省老師教給他的東西,他自己有沒有做到,有沒有實踐;另一種說法是曾參自己當老師了,他自問我傳授給學生的道理,我自己有沒有去印證練習。我認為第二種說法是對的。因為曾參比孔子小四十六歲,他在社會上正式工作,跟人交朋友的時候,孔子很可能已經不在人世了。所以他當老師教學生,問自己有沒有做到,比較適合。而且曾參還是一個出名的大孝子,他在每天反省自己的行為時,卻沒有提到反省自己是否孝順,說明當時他的父母很可能也已過世了,所以這是他年紀比較大的時候說的話。
曾參自我反省,問自己是否「不忠、不信、不習」。一般人自我反省時,卻經常在問,誰害我了?誰整我了?誰對不起我了?這顯然是兩種境界。曾參是先問自己有沒有錯,而不要管別人對他做了什麼。因為如果是我自己做錯了,那就沒有人可以幫上我,只有靠自己的反省,才能夠改過遷善。這就是儒家「反求諸己」的精神。《孟子》裡也有一段話提到類似的意思: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孟子·離婁上》)
孟子說:「愛護別人,別人卻不來親近,就要反問自己仁德夠不夠;治理別人,別人卻不上軌道,就要反問自己明智夠不夠;禮貌待人,別人卻沒有回應,就要反問自己恭敬夠不夠。行為沒有得到預期效果的,就要反過來要求自己,自身端正了,天下的人就會來歸附。」
什麼意思呢?你做任何事情,如果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先不要怪別人,要先問自己是不是仁德不夠、智慧不夠、恭敬不夠。這樣一來,你才可以改善自己,使自己愈來愈好。而自身端正了,天下人都會肯定你。
不過,有時候我們對別人非常關心,也很有禮貌,希望他能夠上軌道,別人的反應卻出乎意料。我們就失去耐心了,心說我對你這麼好,你怎麼不知好歹呢。這時候,你要想到孔子說的一句話:「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裡仁》)「賢」代表傑出,「賢」有三種:第一種非常有能力,叫賢能;第二種非常有德行,叫賢良;第三種非常聰明,叫賢明。你只要看到別人賢能、賢良、賢明,有傑出的地方,就要想到向他學習,努力像他一樣。如果你看到別人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這時候也不要批評人家,嘲笑人家,而是要反省自己是否也犯了跟他一樣不好的毛病。所以交朋友首先要自我修煉。你能夠勇於自省,過錯自然慢慢地減少,德行就會慢慢地提高,也才能使別人對你慢慢肯定,最後和你交朋友。
2、做人處事
說到做人處事,這可是老生常談了。儒家在這方面給出了許多值得參考的建議。譬如「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裡仁》)君子要說話非常謹慎,好像木訥不言的樣子,做起事來卻非常迅捷有效。「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仁者,當自己要立身處世時,也要讓別人立身處世。例如我若要做個好老師,就必須好好教書。要做好老師就是己欲立;要好好教書則學生就會受到影響而變成好學生,這就是我立了學生。再如那句著名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人要能推己及人,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去為別人考慮。這些都是孔子說的話。孟子關於做人處世,也說過三句重要的話,可供參考。第一句: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孟子·離婁下》後同)
一個人有所不為,然後才可以有所作為。
人活在世界上,時間力量都很有限。如果你什麼事都要做,最後可能什麼事都做不好。所謂「十八般武藝,樣樣皆通,樣樣稀鬆」。只有懂得取捨,某些事情不去做,才能夠集中力量去做你認為該做的事情。譬如在一個團體裡,一個人平常對許多事情都沒有意見,他認為別人是專家,讓別人說吧。等到他自己認為這是我研究過的,我有我的想法時,他說的話,別人就會認真考慮。相反,如果一個人平常什麼事都要提意見,什麼事都要表達一下自己的想法,到最後別人可能就不太在意你的意見了。因為大家知道你只是喜歡說話而已,未見得真有什麼心得。所以一個人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如果什麼都要,最後可能一無所獲。這是做人處事的第一個原則。第二句話:言人之不善,當如後患何?
談論別人的缺點,招來了後患要怎麼辦?
「後患」在此是指:被你談論的人可能會挾怨報復。並且,既然此人有缺點被你談論,他對你又何必保留情面?孔子最討厭的,就是述說別人缺點的人。孟子也一樣。孟子喜歡辯論,辯論時難免會提到別人的缺點,但你不要故意去說一些沒有根據的八卦。如果你聽到有些人的閒話,你也跟著去說,說到最後恐怕傳來傳去變成是你說的話了,被你說的人就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說你的閒話,弄到「羅生門」,沒有人知道真相是什麼了。孔子就很強調君子要剛毅木訥,謹言慎行,說話盡量節制一點,甚至吞吞吐吐,說話慢一點都沒關係;重要的是沒有把握的話,不要輕易出口,尤其是牽涉到別人缺點的話,更要謹慎。如此一來,才能避免後患。第三句話提到孔子:孟子曰:「仲尼不為已甚者。」
孟子說:「孔子是做什麼事都不過分的人。」
孔子做什麼事都能恰到好處,因為他懂得判斷,修養不凡。人在年輕的時候,個性往往比較衝動,喜歡把事情做到底,好事做到底,壞事也做到底,到最後恐怕都過頭了。孔子說「過猶不及」,過度和不及都不好。希臘戴爾菲神殿上面刻著兩句話,第一句是「認識你自己」,第二句是「凡事皆勿過度」。第一句話跟「知」有關,認識你自己遠比認識別人更重要,你對自己不瞭解,對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都沒有搞清楚,光去知道別人的許多事情,有什麼用呢?第二句話和「行」有關,你要有分寸,要能夠自我約束。所謂「以約失之者鮮矣」,因為自我約束而在做人處事上有什麼失誤,那是很少有的。顏淵請教孔子什麼叫仁,孔子說了四個勿: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違背禮儀規範法律的事情不要看,不要聽,不要說,不要做。因為禮的作用之一即是行為規範,使之恰到好處。孔子終身以此為念,到了七十歲,自謂「從心所欲,不逾矩」,「從心所欲」每一個人都會,但是「不逾矩」就不容易了。這個「矩」字正是孔子嚴格自我約束的明證。平時我們交朋友時也希望能交到這樣的朋友。有些人慷慨激昂,當時氣氛很好,會覺得乾脆、瀟灑,事後恐怕會覺得無以為繼,不能言行配合。
孟子這三句話,首先說到我們的行動,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我們受教育的目的首先是要有所不為。第二步談到我們的言論,可以談論到公共事務,但要盡量避免談論別人的缺點或隱私,尤其不要說一些沒有把握的傳言。最後要向孔子學習「不為已甚」,凡事勿過度,能夠在言行上適可而止,自我約束。
3、五種不孝
中國人自古以來講究孝道,到了儒家的孔子和孟子,再為孝道提出經驗上及理論上的依據,使它成為可以普遍奉行的行為準則。因此,有關孝與不孝的說法不止一種,孟子曾列出世俗所謂的五不孝,值得我們參考。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材,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離婁下》)
世俗所說的不孝,有五種情況:手腳懶惰,不管父母生活,這是一不孝;喜歡賭博喝酒,不顧父母生活,這是二不孝;貪圖錢財,偏愛妻小,不顧父母生活,這是三不孝;放縱耳目慾望,讓父母蒙受羞辱,這是四不孝;喜歡逞勇打鬥,使父母陷於危險,這是五不孝。」
前三種不孝都是為了某一理由而」不顧父母之養「。我們小時候父母把我們養大,我們成年之後一定要照顧父母的生活。如果你手腳懶惰,好逸惡勞,不肯努力工作,以致父母衣食無靠,這是頭等的不孝順。像現在有些」啃老族「,自己年紀輕輕,不出去工作,在家裡吃父母老本兒。當然有的父母說,我不在乎,反正只有這一個孩子,就讓他啃吧。可是將來父母百年之後,子女怎麼辦呢?他還是要在社會上生存下去,還要成家立業養育子女,到時候怎麼辦呢?
第二種不孝是喜歡喝酒賭博,沉迷在遊樂之中,只顧自己享受人生,而忽略了照顧父母的需要。這種情況就比較可怕了,因為喝酒可以傷身,賭博說不定就會弄得傾家蕩產了。到時候不但自己無立錐之地,父母的生活也毫無保障。
第三種不孝是貪圖錢財,只顧著自己積累財富,對自己的妻子兒女很照顧,反而不管父母的生活。這會很傷父母的心,等於把你養大之後,你只顧自己的小家庭,忘記了奉養年高的父母。
尤有甚者,是第四種不孝:放縱耳目慾望,追求聲色之娛;在社會上為非作歹,違法亂紀;敗壞家聲,侮及先人,」以為父母戮「,」戮「是羞辱的意思,因為自己的行為使父母受到羞辱。中國人重視家庭,在判斷一個人的成就時,往往會考慮到他的子女的表現。子女於此,可不慎乎?
第五種不孝更麻煩:你在外面好勇鬥狠,參加幫會,動刀動槍,甚至擄人劫財,通緝在案,跟人結下冤仇;那些人找不到你報仇,說不定會找到你的父母親報復,使父母也終日危懼,寢食難安。像這樣的子女真是罪大惡極,令人傷心絕望。
由此可見,古代所謂的」不孝「,首先牽涉到父母的奉養問題,能不能讓父母安享晚年,生活無憂,這是頭等大事;其次是避免讓父母受到羞辱,不要因為你在外面做了不好的事,讓父母替你擔心,甚至被人嘲笑;最後涉及父母的身家性命問題,不要因為你在外面結仇滋事,讓父母的生命陷於危險。這五種不孝,我們都要小心避免。避開之後,再積極想辦法孝順父母。
除了這五種不孝,孟子還說過一句話,大家都很熟悉,也因此很有意見,叫做」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孟子·離婁上》)不孝有哪三樣?根據趙岐的註解,第一種不孝是」阿諛屈從,陷親不義「,父母做了壞事了,你不在乎,也不勸阻,陷父母親於不義。由此可知,如果父母做了違背社會正義的事,做子女的一定要加以勸阻,勉勵他們走上正路,否則就是不孝。第二種不孝是」家貧親老,不為祿仕「,家裡很窮,父母老了,你卻不上班不工作,使父母老無所依。這與前面所說的」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是類似的意思。第三種是不孝是」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你不結婚,搞獨身主義,或者結了婚,沒有生兒子,讓祖先的祭祀不能延續,這是最大的一種不孝。
古代的觀念,生一個兒子祭祀祖先是最重要的事情。像孔子的父親,第一次結婚生了九個女兒,第二次結婚生了一個兒子,但這兒子腿有點殘疾,第三次才找到孔子的母親,生下孔子。在孟子看來,一個人如果沒有生下兒子,就是所謂的」無後「,是非常嚴重的問題。當然,現代人已經擺脫這種觀念了,男女平等,祭祀祖先不分男女,兒子女兒一樣好;而且即使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子女,也一樣可以好好善度這一生。不過,古人這幾條關於不孝的說法,仍是值得今人戒慎的準則。為人子女者,避開不孝的作為,善盡奉養的責任,才能代代相傳,形成良好的家風。
4、易子而教
教育子女是很不容易的事。《周易·蒙卦》有一句話:「蒙以養正,聖功也。」蒙,物之幼稚階段,有如蒙昧未開的狀態,在人則是童蒙,所以小孩唸書也叫啟蒙。這句話可以理解為:在小孩啟蒙的時候,培養他走上人生正路,這是成就聖人的功業。因為一個人要想成為聖人,在啟蒙階段就要打下根基;如果第一步走偏了,將來要花很多時間來導正,等你再走上正路,恐怕就會「時不我與」,來不及了。所以教育子女,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特別用心。
西方大哲柏拉圖,一輩子沒結婚,也沒有子女,但是他對於小孩教育,觀察得很深刻。他說,你要害一個孩子,最有效的辦法是讓他心想事成。這句話我們聽了,會覺得詫異。平常都是孩子想要什麼想買什麼,我們做父母的盡量滿足,怎麼柏拉圖說這樣做是害了孩子呢?因為一個人如果總是心想事成,從來沒有體驗過挫折,會缺乏情緒上的調節能力,面對困境逆境時,會不知道如何面對和處理。而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父母也不可能一輩子把孩子置於自己羽翼之下,將來他碰到挫折怎麼辦?他有情緒問題能夠自我調節嗎?恐怕會有困難。所以柏拉圖說,父母總是讓孩子心想事成,實際上是害了他。如何進行家庭教育,孟子也說過一段話,叫做「易子而教」。
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孟子·離婁上》)古代的人是與別人交換兒子教育的,父子之間不會因為要求行善而互相責備。要求行善而互相責備,就會彼此疏遠;父子變得疏遠,沒有比這更不幸的了。
所謂的「教」是指像老師一樣,進行正式的教導。父親如果在家裡總是擺出一張老師的臉,經常不斷的、嚴格的對孩子進行教育,勢必會影響父子之間原有的親密情感。所謂「責善」,就是以善來互相要求對方。譬如父親要求兒子行善避惡,但兒子一時之間做不到怎麼辦?父子之間的親情很可能因為這種深切期待的落空而受到傷害。而且,做父母的身教重於言教。你光讓孩子做好人好事,如果自己沒做到,孩子恐怕會回過頭來問你:「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於正也。」(《孟子·離婁上》)你用正確的道理教育我,而你自己的作為未必合乎正確的道理。這一下,父母和子女恐怕就要吵架了。人生沒有十全十美的感情,家庭裡面的親情也是一樣。這時候你要有所取捨,到底是親情更重要,還是「責善」更重要?孟子認為,親情為重,無可取代;但教育子女走上正路也很重要,那就讓老師來教吧。
我自己教書三十年,教別人的孩子有一點心得,教自己的女兒就束手無策。為什麼?親情為重。我記得有一次跟她說,你在朋友背後不要批評朋友。結果過了一陣子,我在家裡跟人聊天,批評到我一個很好的朋友。我女兒立刻說,你不是說在背後不要批評朋友嗎?你現在為什麼批評你的朋友呢?我覺得非常慚愧。所以,教育孩子的那些道理說起來容易,但父母做得到嗎?每個人都有缺點,缺點有時候跟性格是連在一起,你有這樣的性格,這個缺點就很難改,而性格往往很小就固定了,除非你有心去修煉,否則很難改善。
儒家思想對於教育子女有兩個原則:第一,從孩子唸書開始,就要讓他走上正路。現在很多父母願意花錢送孩子上好的幼兒園,好的小學,這是正確的;但好的教育有時候不一定要花很多錢,譬如你有一個好的居住環境,家裡經常有一些好的朋友來往,孩子交朋友時你注意他跟哪些人互動,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做到的。
第二,要有家庭教育,父母的身教重於言教。家庭教育其實可以從看電視開始,盡量看一些適合孩子看的電視節目,這樣一來大家有共同的話題可以溝通。我的方法之一是帶孩子看電影,然後討論電影劇情,溝通我們的價值觀。這種教育是比較隱性的,能夠潛移默化。直接訴諸言語上的教育,說你應該這樣,應該那樣,到最後子女看見父母就會害怕、擔心,因為沒有做到父母的要求,感情恐怕也就慢慢疏遠了。如果一定需要言教,就讓老師來做吧。老師可以是學校的老師,也可以是親朋長輩,讓他們扮演老師的角色,教育自己的子女。萬一孩子做不到老師的要求,也沒有什麼傷害,正好可以多加鼓勵,繼續要求。同時,孩子在學校受到過重的壓力,或者因為達不到標準而自覺慚愧時,回家之後還有父母的親情可以撫慰、寬恕與期待。如果不懂這個道理,父子相互「責善」,要求嚴苛,就會使人(或是父,或是子,或是兩者)覺得自己無所逃於天地之間,連家庭裡面也沒有包容自己的餘地,那真是人生悲劇。親子之間日漸疏遠,終至離異,正是人生最不幸的事,也是令人覺得最遺憾的事。因為,一切的善,推根究源,都是以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情為基礎的。如果為了責善而傷害親情,豈非本末倒置,捨本逐末?
5、以德論交
交朋友要考慮德行,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子曰:「德不孤,必有鄰。」一個有德行的人是不會孤單的,必定會得到與他立場一致、堅持道德的人的親近與支持。這也強調了道德是做人和交友的根本。孔子又說:「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當你選擇居住環境時,若不選擇洋溢著仁德之風的住宅區,又怎麼能算得上智慧呢?這說明人會受風氣的影響,朋友之間也會互相影響,耳濡目染。
孟子的學生萬章有一次問孟子:「敢問友?」請問您交朋友的原則是什麼呢?孟子的回答是:友其德。以德行為基礎。
孟子曰:「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於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挾也。」(《孟子·萬章下》)
孟子說:「不依仗自己年紀大,不依仗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的成就。所謂交朋友,是要結交他的品德,所以不可以有所依仗。」
這句話聽上去比較尖銳,但立場鮮明。孟子說,交朋友要以品德為重,而不是看年齡、地位、成就這些外在的條件。孟子舉例說,孟獻子是一個擁有一百輛馬車的大夫,他有五個朋友。但他與這五個人來往時,心裡並沒有自己是大夫的想法;而這五個人如果心裡有孟獻子是大夫的想法,也就不與他交往了。為什麼?朋友來往,看重的是品德,而不是對方的身份、地位。孔子的孫子子思給魯穆公當老師。有一次魯穆公對他說,我現在跟你做朋友,應該可以傳為美談吧。為什麼?因為一個是國君,一個是普通讀書人;國君和平民交朋友,難道不是佳話嗎?但子思怎麼回答?子思說,論地位,你是國君,我是大臣,怎麼敢跟你做朋友呢?論德行,我是老師,你是學生,怎麼能跟我做朋友呢?意思是你雖然貴為國君,但我子思是有德行的人,有德行的人交朋友只有一種考慮:德行相當。兩個德行相當的人做朋友,才能夠相互勉勵,讓彼此的德行更高;而不是看你年紀多大,地位多高,或者兄弟有什麼功績,我就願意跟你做朋友。所謂「用下敬上,謂之貴貴;用上敬下,謂之尊賢。貴貴尊賢,其義一也」,地位低的敬重地位高的,叫做尊重貴人;地位高的尊重地位低的,叫做尊敬賢人。孟子說,尊重貴人與尊敬賢人,其中的道理是一樣的,都是以「友其德」為基礎,再尋求實現共同的理想。
「友其德」有什麼好處呢?《孟子》裡還有一段故事,提到的幾個人名都是四個字:尹公之他、子濯濡子、庾公之斯。尹公之他是一個射箭高手,他的老師是子濯濡子。子濯濡子年紀大了,奉命去討伐衛國。衛國派出的是尹公之他的學生,也是射箭高手的庾公之斯。子濯濡子是老將軍,庾公之斯是年輕將軍。老將軍年紀大了,打仗打到一半,發現自己風濕痛犯了,不能拉弓,只好逃跑,說「吾死矣夫」,今天我活不成了。逃跑的過程中,子濯濡子問駕車的人,後面追趕我的人是誰?駕車的一看,說後面追趕的人是衛國的神射手庾公之斯。老將軍一聽,說那就沒事了,我今天不會死。駕車的就奇怪,說庾公之斯是衛國最好的射手,百發百中,怎麼會沒事呢?子濯濡子說:「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孟子·離婁下》)我的學生尹公之他是個正人君子,他交的朋友、教的學生也一定會是正人君子;正人君子不會乘人之危,因此這位年輕將軍也一定不會利用我老病復發,不能拉弓的時機來對付我。結果真被子濯濡子說對了。
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不為執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曰:「小人學射於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射於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雖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廢。」抽矢扣輪,去其金,發乘矢而後反。(《孟子·離婁下》)庾公之斯追來了,說:「先生為什麼不拿弓?」子濯濡子說:「今天我舊疾發作,不能拿弓。」庾公之斯說:「我向尹公之他學習射箭,尹公之他向您學習射箭,我不忍心用您傳授的技術反過來傷害您。但是,今天的事是國君交代的,我不敢不辦。」說完就抽出箭來,往車輪上敲,去掉箭頭之後,發射四箭就返身回去了。
這真是一個感人的故事。照理說,交戰的時候,碰上敵手出了問題,正好乘虛而入,乘勝追擊。但是庾公之斯不忍心這麼做,因為他的老師尹公之他是一個正人君子。他會覺得,既然老師當初看中了我,收我做學生,是因為我跟他的個性理想接近,也是正人君子。既然要做正人君子,就不能乘人之危,所以我今天必須放子濯濡子一馬。子濯濡子因此保住了性命。不過,歸根到底,還是子濯濡子有眼光,因為他收到了尹公之他這樣的好學生,以至於在危難關頭,逃過一劫。
6、守經達權
儒家講求擇善固執。擇善之後,還要固執。固執就是堅持原則,決不妥協。但固執所堅持的是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而不是外在的表現方式。譬如我堅持對父母的孝心,但是表現方式卻要依實際情況而定,不能頑固。孔子說:「無可,無不可。」他不是頑固的。孟子也說,絕不能執迷不悟,一定要守經達權。「經」指規則、規範,「權」指變通。一個人堅持原則沒錯,但在具體做事的時候,也要能加以變通。否則你光固守原則,而不知靈活變通,到最後恐怕就窒礙難行了。《孟子》裡有這麼一段故事:淳於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
孟子曰:禮也。
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孟子·離婁上》)淳於髡說:「男女之間不親手遞接東西,這是禮制的規定嗎?」
孟子說:「是禮制的規定。」
淳於髡說:「如果嫂嫂掉進水裡,要用手去拉她嗎?」
孟子說:「嫂嫂掉進水裡而不去拉她,就是豺狼了。男女之間不親手遞接東西,這是禮制的規定;嫂嫂掉進水裡則用手去拉她,這是變通的方法。」
淳於髡是齊國有名的辯士。古時候的禮制規定普通男女之間不能接觸,譬如把一本書交給一個女孩,不能直接給她,要放在桌上,請她自己來拿,避免手碰到手。而且不但陌生男女之間授受不親,甚至叔嫂之間見面也不能多說話。因為古代人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要嚴格防備男女之間任何可能的誤會。淳於髡就問了,假設嫂嫂掉進水裡快淹死了,我這個做小叔的能不能用手去拉她呢?意思是,一方面她是女的,一方面她又是我嫂嫂,雙重限制,該怎麼辦?孟子說,嫂嫂掉到水裡而不去拉她,那簡直是豺狼野獸,毫無人性了;因為一個不認識的女孩子掉到水裡都該去拉她,何況是你的親人呢?你怎麼能為了守住禮的規定,而居然狠心看著親人淹死,這不是殘忍的豺狼嗎?孟子說,男女授受不親,這是禮;嫂溺援之以手,這是變通。因為這時候救人是第一位的,應該通權達變,不必拘泥古禮。
人活在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規範,這些規範維繫著社會的秩序,但是人的現實處境卻個個不同,因此要培養判斷的智慧,既能遵守常規,又能做到變通。譬如一個年輕男子在路上走,旁邊一個小姐走過來,後面突然開來一輛車,這時候為了救這個女孩子,要一把把她拉過來。這時,小姐不但不會怪你拉她,還感激你救了她。相反,如果後面沒有車,也沒有任何危險,你突然去拉人家,不就變成性騷擾了嗎?所以禮儀的規定是一個常態,是正常情況下不能做的事情,但是碰到非常情況,就要懂得變通。好像我們學習文法一樣,學外語的人都知道,有些日常習慣用法是不合乎文法規定的,可是照樣用。
其次,「禮」的原意是要提供一套社會規範,使我們內在的感受得到表達的方式。不過,禮一旦形成後,也可能成為桎梏,處處限制人,所以「禮」一定要有內心的「仁」做基礎。「仁」則是出於真實的感受,兩者配合起來,才能使一個人的行為恰到好處。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禮必須以人真誠的心意為前提。孟子強調「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採取立場必須權衡輕重,懂得變通,否則會因噎廢食。
所以,儒家的思想既有原則,又能變通,這裡面需要智慧的判斷,而判斷的基礎在於真誠的良知。佛教裡也有一個類似故事。老和尚攜小和尚過河,碰到一位女子想過河又不敢過,老和尚主動把她背過去了,然後放下女子,繼續趕路。小和尚就問,師父,你犯戒了,怎麼背女人呢?老和尚說,我背過就放下了,你到現在還沒有放下!儒家的思想也是這樣,我真誠的願意幫助別人,只看他是否需要幫助,而不要問他是什麼性別,什麼身份,什麼角色,什麼地位。在急難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應該真誠的伸出援手,對於別人、對於天下人都是一樣。
在這段對話的最後,淳於髡又問孟子:「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現在天下人都掉到水裡去了,您卻不肯伸手,為什麼呢?等於他知道孟子是個人才,很有本事。現在天下政治敗壞,世事無道,他責怪孟子怎麼不出手相救。孟子回答:「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天下的人掉到水裡,要用正道也就是「仁政」去救;嫂嫂掉在水裡,要用手去救。你難道想用手去救天下的人嗎?也就是說,國君必須覺悟,啟用人才來幫忙,實施正當的措施,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才能救天下。但孟子只是一個學者,國君不任用他,不給他信任,不給他權力,他是沒有辦法去做造福百姓的事的,這超出了他的能力。孟子用這個比喻來說明,淳於髡的想法太幼稚,太狹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