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國之隋亂唐盛三百年 正文 大唐復興
    「外面為何如此騷動?」武則天問道。儘管躺在病榻上,她還是充滿威嚴的。「由於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謀反,臣等奉太子之命誅殺逆賊。」張柬之回答。

    由於皇太孫和皇孫女夫妻是因他們而被殺,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於是成為朝臣極端憎惡的對象。

    相對的,也有以阿諛張氏兄弟作為晉身之階的卑鄙小人,內史楊再思可謂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楊內史的容貌很像高麗人。」

    張易之的哥哥司禮少卿張同休說這句話時,楊內史立刻應道:「是嗎?那乾脆讓在下表演一段。」

    說完後,他立刻用紙摺成高麗式衣裳,當場跳起高麗舞,以博眾人一笑。

    某一個場合,有人以阿諛口氣讚美張昌宗的美貌:「六郎(指張昌宗)的臉真像蓮花,美極了!」

    楊再思一聽到,猛然搖頭道:「沒這回事!」

    在場的人全都因此感到詫異。因為這實在不像巴結張氏兄弟絕不落人後的楊再思的發言。

    「你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這時候,當事人張昌宗也在場。聽慣包括宰相在內的朝廷重臣經常讚美自己的張昌宗,怎麼能把楊再思說的這句話不當一回事呢?

    「六郎的臉像蓮花——此語差矣!」楊再思吸一口氣又說,「是蓮花美得像六郎呀!」

    全場無不爆笑出聲,其中透露著因安然無事而長吁一口氣的氣息。倘若因此觸怒張昌宗,他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因為得以避免一場禍難,眾人莫不感到慶幸。不過當場也有少數幾個對張氏兄弟之專橫極為憎惡的人,悄悄發出侮蔑之聲。

    宮中當然不全都是像楊再思這樣以奉承為能事的人,其中也有不惜賭命貶抑張氏兄弟的正直之士。

    張易之和張昌宗由於隨侍在武則天身邊,所以雖然專橫,卻絕不會因收賄之類的不正事件而被抓住小辮子。但他們的族人卻利用其權勢,幹著許多邪惡勾當。而居然有人敢於揭發。結果,司禮少卿張同休以及汴州刺史張昌期、尚方(帝室工房)少鑒張昌儀等張氏親族,於長安四年(公元七○四年)七月,以貪污為由被捕系獄。不過,他們很快就獲得釋放,只以左遷為地方縣丞(縣之次官,從八品)了事。

    御史大夫李承嘉和中丞桓彥范奏言道:「張同休兄弟貪污金額高達四千餘繒,張昌宗理應連坐解任才對。」

    糾纏官吏不正行為的機構是御史台,首長為大夫(正三品),次官為中丞(從四品)。他們貫徹了連武則天的寵臣也不放過的堅定態度。他們膽敢如此,當然是抱有必死決心的。

    奇怪的是武則天的態度。只因誹謗張氏兄弟她就殺掉自己的骨肉孫子,而彈劾張氏兄弟的官員卻未遭處死。

    宰相會議就御史台提出的彈劾案件進行討論時,張昌宗在席上為自己辯護道:

    「臣對國家有功,相信不應為這等小事遭罷免。」

    「昌宗對國家有無功勞?」武則天如此垂問眾宰相,大家在尷尬的狀態之下噤若寒蟬。她有意救昌宗,這一點大家都很明白;但「有過功勞」這句話,誰說得出口呢?

    有一個人啟口發言了。不是別人,正是跳高麗舞的那個楊再思。他的職務是內史,也就是中書省的首長中書令。武則天時代,中書省改名為鳳閣,首長因而被稱為內史。這是正二品官,所以當然是宰相中的一員。

    「冒宗調製神丹,聖上服用確有卓效。這是一項莫大功勞。」

    蓮花之事以及這一次的發言,以奉承為能事的楊再思,誠可謂非常富於機智。

    「哦,對!朕因服用神丹而得以無恙,這是一樁大功。兄弟不正連坐解任一事,可予免議。」

    武則天欣然做此裁決。

    此外也有鸞台(門下省)侍郎(次官,正三品)韋安石以及唐休璟等人認為張易之有罪而奏告,武則天卻調韋安石為揚州刺史,唐休璟則轉任為幽營都督兼安東都護。揚州為當時中國最大的州之一,安東都護則為東方總督,是兼辦與新羅及日本之外交的要職。所以這項人事調動並非左遷,對唐休璟而言,應算是晉陞。

    對彈劾張氏兄弟的官員,武則天只是將他們調離中央,遷到地方。然則,她為何要殺死自己的孫兒呢?

    一方面,這可以當作武則天惜才的證明,但主要的原因,大概是為了提防自己死後,張氏兄弟被孫子殺害。皇太孫日後將成為皇太子、以至於皇帝,她不願意讓握有生殺予奪大權的人憎恨張氏兄弟。

    由於察覺情勢對自己不利,因此,張氏兄弟頗具戒心,盡可能地貼近武則天是他們的最佳保身途徑。因此,當武則天臥病不起後,張氏兄弟整日守在病房,絕不從宮中退出。他們緊跟在武則天身旁,對反張氏兄弟的朝臣而言可是一大威脅,因為這對兄弟隨時都有可能向武則天打小報告。

    在武則天病重喪失判斷能力時,假借武則天之名,對反張氏兄弟派來一次大肅清——這並非不可能的事。事實上,張氏兄弟為求保身,已經到了非如此做不可的地步。

    反對派朝臣們也密切的注意,假借武則天之名的張氏兄弟,幾時要為打開血路而發動大肅清。他們非在張氏兄弟使出撒手鑭之前發動政變不可。

    改元為神龍元年(公元七○五年)這一年的正月癸卯日,由於元旦是壬午,所以這一天是正月二十二日。正月該舉行的儀式或慶典,這時候已經差不多結束。

    「如果國老還活著,這應該是由他來做的事。」政變首謀張柬之如此說。國老當然是指狄仁傑而言。

    張柬之這時候已八十歲,他本身就是經由狄仁傑的推舉而被朝廷起用的。

    崔玄c、桓彥范、敬暉、袁恕己、王同皎、李湛、李多祚、楊元琰等人,是政變集團的骨幹。

    他們為了凸顯這個計劃的正當性,首先要請皇太子出馬。然而,皇太子卻表現出躊躇不決的態度。

    其實這也難怪,二十年前被廢帝位記憶猶新,他的懼母症依然根深蒂固。

    「請放心。內閣和禁衛軍都站在我們這一邊。誅殺那兩個小子,復興社稷,現在正是時候。」

    前往迎接的王同皎如此促請。

    「那兩個小子確實該殺,但這會使皇上不安。不能過些時候再說嗎?」皇太子李顯的口氣是,最好等到母親去世後再舉事。

    「北門(禁衛軍)諸將以及南牙(指眾宰相)都已不顧家族,拿生命做賭注。殿下難道要讓我們白白送死嗎?」

    在王同皎揮淚訴說之下,皇太子好不容易走出外面。王同皎硬使皇太子騎上馬,從玄武門(宮殿北門)衝入。

    守門將兵本來就毫無戰意。為新近出現的一對小伙子張氏兄弟賣命——這樣的事他們可不干:只是由於職責所在,所以他們還是守著宮門。

    衝進來的並不是暴徒,皇太子人在其中就是最好的證明。這成了守門將兵不交戰的口實。政變軍就在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抵抗的情況下進入宮中。

    武則天在迎仙宮內的長生殿,臥病在榻。張易之和張昌宗聽到軍隊衝入宮殿後,就連忙跑出走廊,企圖逃逸。

    「凶豎(可惡的小子)在此!速斬!」

    在張柬之的命令下,士兵們一擁而上,當場斬了這對兄弟。

    事變的主角進入長生殿病房。

    「外面為何如此騷動?」武則天問道。儘管躺在病榻上,她還是充滿威嚴的。

    「由於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謀反,臣等奉太子之命誅殺逆賊。」張柬之回答。

    武則天看到自己的兒子站在眼前,就道:「原來你也在這裡……既然已殺了那兩個小子,你快回東宮去吧!」

    桓彥范此時開口啟奏:「太子不能回去。往年,天皇(高宗)將愛子付託予皇上。太子已不再年輕,由於久居東宮,天意和人心皆仰慕李氏已久。群臣不忘太宗及天皇之德,因而奉請太子誅殺賊臣。伏請皇上速將帝位傳予太子,以順天人之願。」

    病榻上的武則天,已經全然沒了氣力。過去大權在握、不可一世的她,現在連一個親信都沒有。

    兩天後,武則天將帝位傳給皇太子李顯。李顯於翌日登基。

    周王朝於是被廢,唐王朝復活了。李顯再度成為皇帝,是為中宗。

    張易之和張昌宗被梟首於天津之南。昌期、同休、昌儀等張氏一族全被處斬,其黨羽韋承慶、房融、崔神慶等人則被捕系獄。馬屁精宰相楊再思卻只被貶為楊府長史。中宗還是皇太子時,楊再思就對他格外奉承,原來他所阿諛的對象,不僅是張氏兄弟。

    這次政變,目標好像過分集中在張氏兄弟頭上。按理,唐王朝李氏的中興,應該以推翻奪取唐的周王朝武氏為目標才對。

    敵人乃武氏!——這是大家原本的共識,但運動潛入地下後,曾幾何時,這個共識被替代成:敵人乃張氏兄弟!

    事實上,李氏和武氏,都為張氏兄弟吃盡苦頭。

    打倒張氏兄弟、復興唐王朝後,人們發現武氏毫髮無傷。

    「我們還沒有把武氏解決掉。」政變成功後,張柬之多次如此向中宗進言。

    然而,在打倒張氏兄弟之際,唐王朝復興派多少借重過武氏一族的力量;而且,通過婚姻關係,李氏與武氏已密切結合。由於武則天執政達五十年之久,這方面的事情已經根深蒂固。

    打倒張氏兄弟時,在幕後出力最大的是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而她的丈夫正是與武三思並列為當時武氏勢力的代表人物之一——武攸暨。

    武三思於政變後,勢力反而變得更大。

    在這次打倒張氏兄弟之戰中立功的人,將成為日後的憂患根源,非把他們的力量削弱不可。武三思甚至與中宗皇后韋氏,日夜為這些進行策劃。

    中宗即位後,決定以李重俊為皇太子。李重俊並非韋氏所生,韋氏親生的兒子只有已被武則天所殺的李重潤一人。

    皇嗣不一定要為男子。——經過武則天時代的當時之中國,有這個想法並不奇怪。也就是說,皇嗣不一定非要皇太子,皇太女也無不可。

    韋氏生的安樂公主,下嫁給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這也是武氏與皇室關係密切的一個事例。這位安樂公主企望成為皇太女。如同武則天以ど女太平公主為參謀,韋皇后也以安樂公主為研商事情的幫手。

    皇太女——這是個新鮮字眼,不過,安樂公主並沒有想當大唐女帝的意思。武則天既然能創立武氏周王朝,依此類推,韋皇后應該也可以建立韋氏新王朝。倘若如此,安樂公主就有資格當這個新王朝的第二代女帝。

    當時被稱為後宮第一才女的上官婉兒,為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擔任了一切策劃工作。上官婉兒的祖父名叫上官儀,是位硬漢型政客。

    武則天被立為皇后,專橫的程度開始令人側目時,連丈夫高宗都感到厭煩。

    「這樣下去,一定會有問題發生。不如現在就把皇后廢掉,如何?」上官儀如此進言,高宗則表示同意,並且命令他進行應有的手續。

    然而武則天探出這件秘密,逮捕了正在草擬「廢後詔書」的上官儀,此時高宗卻以「朕不知此事」見死不救。結果,上官儀一族全數被殺,只剩出生不久的女嬰在後宮被收養。這個女孩天分極高,也富於文學才華,因而成為武則天文學團體的主角。武則天格外欣賞她的才智。

    此人就是上官婉兒。

    據說,上官婉兒和武三思有過一段戀情。以罪人之子身份在後宮成長的她,為人非常慎重,對事物的看法常有自己的一套見解。她非常貼近韋後母女,卻也不是向她們一面倒。她開始採取了複雜的行動。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