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戈馬鐘鼓殺與盟 正文 第十節
    這句話看似讚美勾踐,其實不然。

    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應該是:可以與之共苦,但不能與之同甘。

    夙敵吳國滅亡後,越國可謂雨過天晴,迎接快樂時代。

    "大王以後一定會有所變。"范蠡做了這樣的預測。

    "此地不宜久留……"他說這句話給自己聽,開始做退隱的打算。

    實際上,他也非銷聲匿跡不可。

    因為於吳國滅亡之際,他偷偷救出西施,把她藏在自己家裡。他已深深愛上西施,而西施卻向他哭訴:"我不能在越國生活,因為人們會說我是受敵國吳王寵愛的女人。我為越國犧牲自己,這件事情除您以外沒有他人知道,這個地方是容不下我的。"

    "好,我們就離開越國吧!"

    范蠡遂帶著西施,由海路來到齊國。

    到達齊國後,他寫信忠告越國大臣文種——

    話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乃頸長嘴尖之相。這個相貌的人可以與之共苦,不能與之同甘。你應該及早離開越王。

    果不其然,越王勾踐因為疑心而命令文種自殺。

    范蠡在齊國海邊多年從事農耕和實業,成為腰纏數十萬金的大富翁。齊人懇求他就宰相職位,而他卻說:"久享尊貴名譽乃不祥之事!"遂將全部財產分給朋友,離此前往一個叫陶的地方。

    他又在陶致富,錢財達數億之多。在陶地,他以"陶朱公"自稱,後世中國人因而以"陶朱之富"形容非常富裕的人。

    附帶說明一件事,古代中國的算術,使用的是一、十、百、千、萬、億之十進法,所以,"億"指的是"十萬"。後來由於計數能力發達,"萬"和"億"之間隔遂被擴大區隔使用,中間出現十萬、百萬、千萬等單位,以至"萬萬"(即"億")。因此,在中國古文獻中看到"億"之字眼時,不可當做現在所謂的"億"。

    由於范蠡在居住海濱地區期間存錢數十萬金,因此,在陶地賺的數億,應該是指百萬金的程度。

    總之,出仕之後成為位極人臣的上將軍、宰相,下野之後成為巨億富翁,而且又得到西施這麼一位美女,范蠡的人生可謂無與倫比。

    由於范蠡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所以,一些人認為范蠡乃是未曾存在的虛構人物。

    就算不是純粹虛構的人物,將別人的傳奇事跡彙集到他的頭上,也是很有可能的。

    孔子於吳國滅亡之六年前去世。據說孔子所編的《春秋》中,有吳國滅亡之事的記載,這顯然是一件矛盾的事情。當然,這是為《春秋》做註解的左氏之補筆。

    春秋與戰國,以晉之分裂為其分界線。

    流浪之公子歸國後建立的超級大國晉,後來於公元前453年分裂為趙、韓、魏三國。這已是吳國滅亡二十年後的事了。

    由晉分成的三國,到五十年後的公元前403年,才被周王室正式承認為諸侯。

    因此,春秋與戰國之分界,有以晉事實上分裂之年為依據的公元前453年之說,和以正式分裂乃至被承認之年為依據的公元前403年之說兩種。

    現在的史界與其采春秋、戰國之分法,毋寧以奴隸制度社會和封建制度社會作為劃分時代之方法。

    雖然如此,春秋與戰國畢竟是極為重要的時代轉折點,所以不可不觸及成為其象徵的晉之分裂。

    一言以蔽之,這是"下克上"的時代。

    晉王室勢力日益衰落,代之而起的是居重臣之位的六卿勢力。

    晉之六卿為范、知、中行、趙、韓、魏六氏。這六卿相互鬥爭,自不待言。

    范及中行兩氏,首先被以知氏為盟主的四氏聯軍攻滅,而從競爭舞台上消失。餘下四氏中,勢力最強大的是盟主知氏。由於知氏有傑出領袖知伯,所以其餘三氏無法與之抗衡。

    知伯不時用以大吃小姿態,對其餘三氏有所欺凌——

    希望你們把領地割讓給我。

    第一個被如此要求的是韓氏。韓門之主韓康子當然對知氏之橫暴憤怒不已,而家臣卻對他諫言:"要是拒絕,對方一定會攻打我們。由於知氏實力強大,我們將被攻滅是難免的。請接受對方的要求吧!一旦對方食髓知味,一定也會再向其餘諸氏提出索求。結果,總會有人因拒絕而開啟戰端,這樣,我們不就有機會了嗎?"

    韓康子冷靜思考的結果,覺得這名家臣言之有理。"好,就把萬戶之縣割讓給他們吧!"

    食髓知味的知伯,又向魏提出同樣的要求。魏桓子與家臣商討的結果,二話不說,同樣割讓萬戶之縣。

    最後被要求的是趙氏。知伯所以把趙氏留到最後,是因為趙氏之主趙襄子乃相當了得的人物,因而不得不對他保持戒心。

    趙氏有一名臣叫張孟談。會議結果,趙決定拒絕此項要求,並準備據守晉陽,與之交戰。

    之所以選擇晉陽的理由是,這個地方的賦稅最為輕微,在善政之下,住民無不心服的緣故。

    "非給他們顏色瞧瞧!"

    知伯當然下了動員令。動員對像不只是知氏軍隊,連魏氏和韓氏也被邀請出兵。實際上,這不是邀請,而是命令。

    魏氏和韓氏都不敢不聽知伯的這個命令——

    沒收趙氏領地後,由我們三氏來瓜分吧!

    知氏邀請出兵時,用這句話作為利誘,而魏氏和韓氏當然不會天真到相信這樣的話。他們雖不敢抱以期待,卻也在被迫之下派兵協助。

    晉陽守備得異常堅固。他們以圍牆灌木削製成箭,更以宮殿廊柱部分之煉銅鑄成箭頭,在攻防武器上並不缺乏。

    攻城達三個月之久,晉陽遲遲沒有陷落。

    晉陽乃現在的山西省太原市。這是海拔約一千公尺的地區,迤邐的汾河流經其間。這一帶的河川有多處農民利用農閒期間建造而成的水壩。

    急得發怒的知伯,遂引汾河之水流進晉陽。這是水淹戰法。

    城內住民被迫移至高處設置炊事,甚至在樹上起居,最後由於缺糧,改以吃幼小孩童之肉度日。不過,他們畢竟不忍吃自己的孩子,因而"易子而食"(《史記》所載)。

    雖然有過善政實績,但人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何況這次的戰爭是領地之爭,與人民絲毫無干。

    我們為什麼非這樣受罪不可?我們難道沒有反抗的權利嗎?

    原本馴良的晉陽住民,有了即將造反的情勢。

    趙襄子很快就察覺到這股氣氛。有此動向的,不只人民而已,群臣似乎也蠢蠢欲動。這一點,趙襄子由人們對他的態度看得出。人民確實不再以禮對待主子了。

    對我依舊執禮甚恭的,只有高共一個人……趙襄子知道這個局面要是再不打開,結果只有毀滅一途。

    不慍不火的方法絕對無法達到起死回生的目的,得採取非常手段。

    連馴良的晉陽住民都會叛變,由此可以推測對方陣營之內的情形亦相差無幾。韓氏和魏氏原本就是被迫出兵的,根本沒有忠心可言……這不是可乘之隙嗎?做此判斷的趙襄子,立刻派遣張孟談,暗中向韓氏、魏氏進行說服工作。

    "倘若趙氏被滅,將呈現知氏一門獨大之局面。到時候,韓氏和魏氏的下場一定和我們趙氏一樣。我們三氏只有合力對抗知氏,才能共存共榮啊!"

    這是極其明顯的道理。

    知氏勢力自非其餘兩氏所能對抗。而韓、魏二氏亦很清楚趙氏被滅後,接著輪到的將是自己。

    "我們合力就能打贏知氏嗎?"韓康子問道。

    問題就在這一點上。三氏合力擊倒知氏,就不會再有被迫割讓領地之虞,因此,共存共榮是可能的事情,至少情形會比現在好。而這一切,都以討伐知氏之勝算如何為前提。

    "只要貴氏肯合力,我們一定能打贏的!"趙氏使者張孟談以肯定語氣說。

    "準備用怎樣的作戰方式呢?"

    "準備利用水!貴氏軍隊佈陣的領域內,不是有汾河大堰嗎?"

    攔住汾河之水,使之流入晉陽城內之事,都在這個大堰操作。

    "你的意思是,停止對晉陽灌水,好讓趙氏軍喘一口氣?……光做到這一點,哪裡能打倒知氏呢?"韓康子搖了搖頭。

    趙氏軍民由於受灌水之苦,所以戰力低落許多。

    請停止灌水,好讓我們恢復戰力——韓康子認為趙氏要求的是這一點。

    趙氏恢復戰力,而後再與韓、魏兩氏合力,如此就能打倒勢力強大的知氏?——韓康子搖頭的原因是不認為事情如此簡單。

    "知氏實力比想像還要大得多。趙氏戰力稍微恢復,也還是無濟於事的,除非有辦法削減知氏軍力……"

    韓康子站起來。這個動作表示無法接受趙氏之提案。張孟談趕緊對他說:"請等一下。我正要說削減知氏軍力的方法呀!"

    "是什麼樣的方法?"韓康子面露訝異之色。

    "這個方法是,將韓氏管轄區內的大堰之水,轉個方向,向知氏軍陣地大量放出……"張孟談道。

    "什麼?"韓康子不覺錯愕地叫了一聲。

    這的確是奇策。

    大堰是蓄水量巨大的水潭,水門設在面對晉陽城的方向。利用這個水潭對晉陽進行灌水作戰,當然極其方便。但從相反方向放水,會遭灌水的是知氏陣地。只是,這一邊並無水門。但堰水並不是要有水門才會流出,破壞堰堤也會使水決堤溢出。

    在韓氏軍隊管轄領域內的大堰,知氏當然派有警備士兵。不過只是小型部隊,隨時可以加以突襲,使之全滅。這件事的勝算很大,甚至可謂有絕對的把握。

    "我們就這樣幹吧!"韓康子大大點了一下頭。

    趙氏另外也派密使到魏氏陣營。魏桓子滿口答應參加此一陰謀。

    堰堤被破壞,被攔住的汾河之水以萬馬奔騰之勢衝進知氏陣地。

    韓、魏兩氏軍隊同時由左右雙方發動突襲。

    由於做夢都未想到會有此事,知氏陣營頓時陷入極大混亂。

    這時候,正面晉陽城城門大開處,趙氏軍隊以猛虎撲羊之勢攻打過來。

    在這之前,趙襄子將隱匿糧食全數分給全軍將兵。

    "城內糧食至此告罄!我們今後只有在城外覓食了!"

    他於是對吃飽了的軍隊發下出擊命令。

    勝敗在頃刻後揭曉。

    結果,知氏軍隊一敗塗地。原本不可一世的知伯不但被俘,後來甚至被斬。

    滅亡的是四氏中勢力最強大的知氏。

    其餘趙、韓、魏三氏將知氏領地瓜分為三,分別併吞,勢力因而愈趨強大。由於三者勢力均衡,共存局面達兩百年。

    比起這三卿的如日中天,晉王室反而在搖搖欲墜狀態之下,隨著三名重臣羽翼愈豐,為主的晉相對地弱化,三卿不但沒有覲見之事,晉公反而得定期輪流向三卿問好。

    晉王室之直轄領地只剩宗廟所在地的曲沃及首都絳。到靜公二年(公元前376年),晉王室更被三卿攻滅,僅剩的領地也被瓜分。

    由於名義上的天下之主周王室已承認趙、韓、魏三氏為諸侯,所以,這三名晉國重臣,遂可以對等之諸侯身份攻滅舊主晉了。

    水攻晉陽城之戰(公元前453年)代表春秋時代的結束,同時也揭開戰國時代的序幕。

    這已是家系不管用、一切以實力為本位的時代。面子已掃地,人們重視的是裡子。

    中國思想於這個時代開花。被稱為諸子百家的中國學術思想,於戰國時代躍登舞台。

    "混賬東西!你竟然撒謊?龐將軍說根本不認識你這個人,更否認聘請你當參謀這件事!你這不是誣告嗎?""啊!"孫臏不覺驚叫出聲。

    山東省南部有一個叫臨沂的城鎮。臨沂南方約一公里處有兩座山丘,一座是金雀山,另一座是銀雀山。1972年4月,在銀雀山上挖掘出兩座前漢時代古墳。這項調查報告於不久前發表。

    據說,從這兩座古墳挖出的東西中有《孫子兵法》及《孫臏兵法》之竹簡。

    《史記》列傳有孫武和孫臏之事跡記載。

    而於三國時代,由曹操加以註解而流傳至今的兵書《孫子》卻只有一本。這本書的作者是孫武抑或孫臏,是自古以來的疑問。由於兩者之間相隔百餘年,所以,有人持後者為前者之著作予以潤筆之說。甚至有人持更極端的看法,認為孫臏為了提高自己的權威,因而虛構出以孫武為名的大兵法家。

    這次的考古研究證明:孫武和孫臏分別有其各自的著作,流傳至今的《孫子》則為孫武所著。

    孫臏兵書在隋代之前散失。所以,這樣的竹簡被發現,是世紀性重大新聞。竹簡已經整理出兩百二十二枚之多,因此,《孫臏兵法》的輪廓,相信不久之後會被公之於世。

    孫武是春秋末期出仕於吳王闔閭之下的將軍。

    復仇魔鬼伍子胥急欲攻打楚國時,屢次以"時機尚未成熟"為由,勸他少安毋躁的就是這個孫武。這是充分觀察敵我人力而後提出的主張。此外,孫武對外交關係也非常留意,一直到發現楚為唐、蔡等諸國痛恨的事實後,才叫伍子胥採取行動。他絕不是暴虎馮河型的將軍,由十三篇構成的《孫子》,蘊含了深邃的人生哲學。

    《史記》中有"孫武既死,後百餘歲而有孫臏"之記載,孫武死於何時則至今不詳。

    吳攻楚而伍子胥鞭屍洩恨時,孫武確實尚在人間。那是公元前506年之事。

    第二個孫姓兵法家孫臏揚名的馬陵之役,發生於公元前341年。

    這兩個確實的年份之間有一百六十五年間隔。因此,視孫臏為孫武之孫之說,似乎難以成立。假若對楚交戰時的孫武將軍年紀為二十五歲,而於四十年後的六十五歲得子,而其子也於六十五歲得子,馬陵之役時的孫武之孫則年已六十。以常識判斷,孫臏只有可能是孫武之曾孫。總之,孫武為春秋武將,而孫臏則為戰國武將,這一點應該沒有錯。

    如前所述,春秋與戰國之差異在於前者為尊重門閥之時代,後者則為實力本位之時代。這是由奴隸制度社會進入封建制度社會的轉變期。

    在尊重家系的春秋時代,兵法曾經是家傳秘法。但進入實力主義的戰國時代後,兵法及其他各種學問和技術,都可以在私塾學到。

    孫臏雖然有位著作《孫子》的名兵法家祖先,但光靠祖宗名氣生活是不可能的事情。

    實際上,當時的實力主義還不是十分徹底,家系和出身多少也還受到尊重。

    孫臏是自尊心極強的人,不欲借祖先顯耀自己的身份。學兵法時,他為了不願因家門關係而受到特別待遇,所以不在故鄉齊(祖先孫武雖然出仕吳國,原本為齊國人)就讀私塾,而特地到趙國去。

    趙乃晉分裂為三的其中一國,首都為邯鄲。孫臏在邯鄲一處兵法私塾就讀。

    "哦!你姓孫?不是和一百年前的孫武同姓嗎?你又是齊國人……你是不是和孫武有關係?"

    同窗學友相問時,他搖頭回答:"在齊國,姓孫的人多的是。我和孫武無關。"

    "哦……也對,孫家在齊國設有兵法私塾,如果你是孫家子弟,就不必遠道來趙國就學嘛!"這位學友有所領悟地說。

    孫臏的父親在齊國設有一處兵法私塾。他由父親親自啟蒙兵法教育,卻從未在學塾上過課。之所以如此,為的是不願被學友另眼看待。

    在邯鄲兵法私塾的一群學友中,只有一個人知道孫臏的來歷。這是被孫臏父親之私塾勒令退學、後來到邯鄲的龐涓。雖然塾主的兒子不到教室上課,但教室就在住宅院子裡,孫臏當然有可能被其他學子見過。實際上,龐涓對孫臏有印象——

    豎子(小子)!

    龐涓內心裡以此稱呼對方。因為他遷怒於孫臏。

    他是被這個"小子"的父親勒令退學的。退學的理由是偷竊。他曾經企圖偷竊老師家傳秘籍的兵法竹簡,結果當場被逮。這當然是他自己不對。只是,孫臏的父親當時當著他的面說了這樣的一句話——賤骨頭就是賤骨頭!

    出生於中原的龐涓,是稍有名氣的名門子弟。不過,他是妾所生。這一點,說起家名,人們都知道。因此,他是不能提起家名的。

    在龐涓的觀念中,"身為名門嫡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實際上,雖然他生於名門,卻非嫡子,而是庶子,這是他最懊惱的一點。

    龐涓之所以看不慣少年孫臏,對方身為名門嫡子卻隱瞞家世也是原因之一——

    實在太做作了!

    龐涓有此想法。

    羨慕往往會帶來憎惡。

    這個小子未免太做作,非好好整他一下不可!他開始有了這個念頭。

    龐涓畢竟是有志於兵法的人,所以一旦有了目標,便立刻著手研究戰術。

    他採取的第一個步驟是:以前輩身份接近孫臏。不懷好意之事,他當然不會讓對方察覺。

    孫臏對龐涓一點也沒有印象。這是因為父親的學生為數眾多,而他也盡量不接近教室的緣故。因此,在邯鄲兵法私塾就讀期間,他做夢都沒有想到對自己格外親切的龐涓有所企圖。

    龐涓原本是以"好好整他一下"為目的而接近孫臏的,這個念頭後來修正了。這個傢伙不是整一下就可以,非徹底扳倒不可!

    對方不只是名門出身而已,課業之優秀更是令人讚歎!有這個傢伙在,自己日後絕無希望成為天下第一兵法家!現在,他對對方的羨慕不僅是出身,而是連才華也包括在內!

    學業完成後,龐涓到魏國就職。魏國首都梁,是現在的開封市。當時的魏國國君為惠王。

    春秋時代,南方楚、吳、越諸侯都以"王"自稱,中原諸侯則礙於周王室之情面,僅以"公"自稱。到戰國時代,中原諸侯才先後公然自稱為"王"。

    "天無二日,地無二王"之語,此時已不適用,地上之王不止兩個,更到了俯拾皆是的地步!正因如此,"王"這個稱號的價值貶低許多。後來,秦取得天下,就不再以貶值了的"王"自稱,而使用"皇帝"這個新稱號,將皇子及功臣封為"王"。

    在北方系諸侯中,第一個以王自稱的是孫臏故鄉的齊國威王,第二個就是這位魏國惠王。

    龐涓爬升得很快,成了魏國將軍。他於是悄悄派人拜訪還在邯鄲兵法私塾的孫臏——

    我想聘請你當魏國參謀。

    使者帶來這個口信。

    這時候的孫臏,在兵法私塾擔任相當於今日大學助教之職務。而龐涓表示要聘請他為魏國軍事參謀——

    怎麼會有這樣的好事呢?

    遇到這種情形時,身為兵法家的人應該有所懷疑才是。

    而孫臏卻不疑有詐。派人來的是向來對他友善的龐涓。這個人最瞭解他的才華,所以派人來招請,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本來應該派地位較高的使者,帶著厚禮,備豪華隊伍前來迎駕。只是,龐將軍剛晉陞就職,國內一些舊家臣心存不平,招聘之事宣揚出去,怕會受到阻撓,所以我才悄悄前來。希望您體察龐將軍苦衷,悄悄前來魏都。

    使者又說出這樣的話。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