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靈2·萬事皆波瀾 正文 第三章 愁客思歸坐曉寒
    ——出自《全唐詩》一百七十八卷·李白〈觀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圖〉

    韋莊內莊,祠堂小室。

    彼得和尚這一聲「父親」喊得無煙無火,淡薄之至,也不知是佛性澄淨,還是心中存了憤懣。

    「這些年來,委屈你了。」

    輪椅上的韋定邦臉上的表情被蚯蚓般的深色瘢痕掩蓋,看不出喜怒,只能從聲音分辨出幾絲蒼涼的歎息。彼得和尚淡淡一笑,不再多說什麼,他身處密室仍舊執佛家禮,態度已經表得很明確了。韋定邦見他不願敘舊,也沒強逼,又恢復成了威嚴的族長模樣,很快轉入正題:「關於青蓮現世,究竟是怎麼回事?」

    彼得和尚把前因後果詳細一說,這一說就是一個多小時。韋定邦聽罷,閉上眼睛半天不曾作聲。過了半晌,他才緩緩開口:「這麼說,青蓮遺筆本是勢然他找到的?」

    「不錯,此人老謀深算,他這一次重新出現,必然是有所圖謀。」

    提到這個名字,兩個人的表情都為之一凜,俱想起三十多年前的那一場軒然大波。彼得和尚只是聽說,尚且心有餘悸;韋定邦親身經歷,自然更加刻骨銘心。

    韋定邦道:「青蓮不必說,詠絮筆也是罕有之物。想不到韋家經營這麼多年,還不及勢然一人之力。」他神情有些黯然,又抬頭道:「那個韋小榕,是何等人物?」

    彼得和尚搖搖頭:「我沒有見過,只是聽羅中夏轉述而已,不好妄下判斷。羅中夏還是個年輕人,他自己也是稀里糊塗,不足為憑。」

    韋定邦又道:「既然退筆塚的事是韋小榕所傳,那必然是出自於韋勢然的主使。羅中夏此去凶多吉少,你們只讓二柱子跟著,有欠考慮——何況老李既然知道青蓮的事,諸葛家一定會聞風而動。」

    彼得和尚道:「不妨,咱們撒出去尋找秦宜的人還沒回來,我已經通知了他們在沿途支援,相信不會有什麼閃失。」

    韋定邦「嗯」了一聲,忽而歎道:「這麼多年,勢然他都已經有自己的兒子、孫女啦。」言語間竟有些羨慕。彼得和尚心中一動,知道父親所說不是自己,而是另有所指。韋定邦一直對自己兒子的離開耿耿於懷,所以當秦宜自稱是韋情剛的女兒,他才不疑有詐。他已經不是全盛時期那個剛毅果決的族長,和所有的老人一樣,親情要強過其他一切。

    彼得和尚不想在這個話題上糾纏過多,他開口道:「關於諸葛家,我倒是另外有看法。」

    「哦?」

    「在法源寺的一戰,我發現歐子龍和諸葛淳兩個人言談之間,似乎是背著諸葛家來做這件事的——即使是諸葛家,也絕不會容忍殺人取筆這種大逆之事——我總覺得背後另有波瀾,搞不好諸葛家也被蒙在鼓裡。」

    「老李那個人,可不是這麼容易就會被蒙蔽的——這事你我知道就好,暫且先不要說出去……」韋定邦頓了頓,「那枝筆就是羅中夏體內的點睛筆吧?」

    「正是。」

    「……點睛、五色、凌雲、麟角、畫眉、詠絮,以往幾十年都不會出一枝,現在卻如此頻繁,難道真應了那句『青蓮現世,萬筆應和』的讖言……」老人的指頭在椅背上輕輕敲擊著,發出鈍鈍的聲音。

    「這是山雨欲來之勢啊,我總有不祥的預感……」

    「青蓮只是個開始,管城七侯只怕都會陸續復甦,無論是諸葛家還是韋家,只怕都將進入多事之秋。」韋定邦皺起眉頭,「這件事已經牽扯進了太多人,不得不慎重,看來有必要把族裡的房長和長老都召集過來開個會。」

    他的臉色變得有些蒼白,這場談話消耗了太多體力,讓這位老人有些衰弱。他虛弱地揮了揮手,示意談話差不多可以結束了。

    屋外門屏響動,剛才的護士少女走進屋子來,看也不看彼得,乾淨利落地為老人又吊上了一瓶藥水,挽起他的袖子,在靜脈注射了一針。

    彼得鞠了一躬,轉身離開,韋定邦忽然睜開眼睛,又叫住了他:「彼得。」

    「唔?」

    「這一次的筆靈歸宗,你還是參加吧。以你的資質,相信能選中一枝靈筆,家裡也多一份力量。」

    彼得和尚微微一笑:「諸法空相,一切都是空,都是拿星啊。」

    「拿星?」

    「拿星就是nothing,就是什麼都沒有了。」

    說完他消失在門口,不曾回頭。

    ※※※

    當天晚上,韋家的幾位長老和諸房的房長都來到了內莊的祠堂內,黑壓壓坐了十幾個人,個個年紀都在六十上下。祠堂裡還有幾把紫檀椅子是空的,前一陣子因為秦宜的事情,族裡派出許多人包括曾桂芬去追捕,來不及趕回來。

    韋定邦坐在上首的位置,韋定國和彼得和尚一左一右。電燈被刻意關掉,只保留了幾枝特製的紅袍蠟燭,把屋子照得昏黃一片。

    聽完彼得和尚的匯報以後,長老和房長們的反應如同把水倒入硫酸,議論紛紛。也難怪他們如此反應,青蓮現世這事實在太大,牽涉到韋家安身立命之本,是這幾百年來幾十代祖先孜孜以求的目標。長老、房長們從小就聽長輩把這事當成一個傳說來講述,如今卻躍然跳入現實,個個都激動不已,面泛紅光。唯有韋定國面色如常,背著手站在他哥哥身旁默不作聲。

    「關於這件事,不知諸位有什麼看法?」韋定邦問道。

    「這還用說,既然青蓮筆已經被咱們的人控制,就趕緊弄回來!免得夜長夢多!」一個房長站起來大聲說道。他的意見簡潔明快,引得好幾個人連連點頭。

    這時另外一個人反問道:「你弄回來又如何?難道殺掉那個筆塚吏取出筆來?」

    那個房長一下子被問住,憋了半天才回答道:「呃……呃……當然不,韋家祖訓,豈能為了筆靈而殺生!」

    那人又問道:「既不能殺生,你抓來又有何用?」

    房長道:「只要我們好言相勸,曉之以理,他自然會幫我們。」

    「他若不幫呢?」

    「不幫……到時候不由得他不幫。」

    「你這還不是威脅?」

    另外一位長老看兩人快吵起來,插嘴道:「就算青蓮筆塚吏不能為我所用,只要不落在諸葛家手裡,也是好的。」

    又一人起身道:「青蓮遺筆關係到我韋家千年存續,茲事體大,不可拘泥於祖制,從權考慮才是。」

    又一人道:「且先莫說得如此篤定,韋勢然捲土重來,咱們到底能否應付得了,可也未知呢。」

    前一人忽地站起身來,怒道:「當年他殺傷族里長老,連族長都身受重傷。現在他既然出來了,就該設法把他擒回來受家法處置。」

    他對面的人冷冷道:「如今是法制社會,你還搞那老一套。再說到底是青蓮筆重要,還是韋勢然重要?趕緊回到正題吧。」

    就這麼吵吵嚷嚷了十多分鐘,也沒有個結論。韋定邦疲憊地合上眼睛,也不出言阻止。忽然一個聲音插了進來:「我來說兩句吧。」眾人紛紛去看,發現竟是一直保持沉默的韋定國。韋定國操持韋莊村務十多年,把整個村子管理得井井有條,威望卓著,所以他這無筆之人,地位並不比身上帶著筆靈的長老房長們低。他一開口,大家都不說話了。

    韋定國看了一眼自己的哥哥,韋定邦點了點頭,於是他走上一步,用平時開會的語氣說道:「經驗告訴我們,走中間路線是不行的。想要做一件事,就要做得徹底,不留一絲餘地,猶猶豫豫、搖擺不定,都不是應有的態度,會有損於我們的事業。」

    說到這裡,他噹的一聲把手裡端著的陶瓷缸子擱在桌子上,嚇了眾人一跳。

    「我在這裡有兩個想法,說出來給大家做個參考。」

    韋定國環顧一下四周,看大家都聚精會神,輕咳了一聲,徐徐道:「第一,既然青蓮筆是開啟筆塚的關鍵,那我們韋家就該排除萬難,不怕犧牲,以奪筆為第一要務——至於那個退筆之法,古所未聞,擺明了是韋家叛徒的陰謀。我的意見是,咱們傾闔族之力,趕在他們到退筆塚前控制青蓮。至於羅中夏的生死,我想不該因婦人之仁而壞了大事。」

    他這番發言苛烈之至,就連持最激進態度的長老都瞠目結舌,面面相覷。

    韋定邦道:「定國,你的意見雖好……可現在不比從前,擅自殺人可是要受法律制裁的,韋莊可不能惹上什麼刑事麻煩,這點你比我清楚。」

    韋定國慢慢把陶瓷缸子拿起來,咕咚咕咚喝了一大口水,才笑道:「既然族長您有這層顧慮,我還有另外一個想法。」

    他背起手來,開始繞著桌子踱步。他忽然伸手拍了拍其中一位房長的肩膀,問道:「青蓮筆對我們家族的意義是什麼?」那個房長沒料到他忽然發問,一下子竟不知如何回答。韋定國也沒追問,自顧說道:「或者我換個方式問,沒有了青蓮,我們韋莊的生活是否會有所變?」

    彼得和尚暗自挪動了一下腳步,表情在紅燭照映之下顯得有些奇怪。

    「不,不會改變什麼。」韋定國自問自答,「奪取青蓮筆,就能開啟筆塚,而筆塚中有什麼東西?誰也不知,說到底,咱們也不過是為了完成祖先的囑托罷了,維繫我們的理由蒼白得很。韋莊從建立起時就沒有青蓮,一樣延續到了今天。我的第二個建議就是:索性忘掉青蓮,忘掉筆塚,就像一個普通的村子一樣生活。現在我正在和一個公司談韋莊的開發,以我們這裡深厚的人文氣息和古鎮風貌,絕對可以做得很大,全村人都能受益。其他的事,不要去理。」

    這一番發言,比剛才更讓人震驚,彷彿在祠堂中央瞬間噴射出液氮,把在座者連人帶思想都完全凍結。筆靈本是韋莊安身立命之本,如今竟然被完全否定,實屬大逆不道,可韋定國說的話卻又讓人覺得無可辯駁。

    「要麼盡全力去把青蓮筆追回來,不惜賭上整個韋家的命運;要麼乾脆放棄,從此不理筆靈,安心生活。我的意見其實很簡單:不能搏二兔。」

    韋定國說完,剛好圍著桌子轉了一圈,回到原位。祠堂裡一片寂靜,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注視著韋定邦,雖然他們現在分成兩派,但哪一派都沒有韋定國提議的那麼激進,只好默默地把球踢給族長。

    韋定邦卻是一臉平靜,好似對他弟弟的這番言論早已瞭然於胸。他平抬手掌,兩側的紅燭猝然熄滅,在短暫的黑暗之後,祠堂裡的日光燈大亮。所有人猝不及防,一下子暴露在光亮之下,還沒來得及調整原本隱藏在黑暗中的真實表情,顯得有些狼狽扭曲。

    韋定邦掃視一圈,口氣虛弱而堅定:「此事關係重大,容我再仔細考慮一下。今天我身子有些倦,明天早上再請諸位來議。」他雙手操縱輪椅朝後退了一段距離,轉了半個圈,又回頭道:「定國,你隨我來。」

    於是韋定國推著他哥哥的輪椅,兩個人一前一後進了祠堂裡間。眾多長老和房長目送他們離開,彼此交換了一下眼神,紛紛離去。沒有一個人跟彼得和尚打招呼,反而躲躲閃閃,彷彿故意迴避他似的。彼得和尚聳了聳肩,這種冷遇他早習慣了。很快祠堂裡空蕩蕩的只剩他一個人,他仰起頭,看了看供在正中的筆塚主人畫像,畫中人神態安詳,清風明月,有飄逸之姿。

    彼得和尚忽然想到他當年遊學歐洲時在大英博物館看到的十字軍遺珍,基督本意慈愛眾人,後世卻以此為名,大行殺戮。筆塚主人本欲使天下才情不致東流,後世門人卻因筆靈屢起紛爭,事有類同,真是叫人不勝欷歔。

    「算了,就讓筆塚的歸筆塚,定國叔的歸定國叔吧。」

    彼得和尚低下頭,被自己的這句俏皮話逗笑了。他一拂僧袍,離開了祠堂。

    本來村裡特意給他安排回自己小時候住過的屋子,不過他謝絕了這個建議,而是去了外村的招待所。

    對於韋莊來說,他現在算是一個外人。

    而他自己也是這麼覺得的。

    ※※※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大清早,忽然有人敲招待所房間的門。彼得和尚開門一看,原來是昨天載他去內莊的司機。開門以後,司機跟他說:「彼得大師,族長找您過去,讓我來接您。」

    彼得和尚一看時間,才早上七點。他聳聳肩,「Well」,也沒多問,跟著司機出去。車子沿著昨天的小路,仍舊開到通往內莊的小橋處停住。彼得和尚下了車,舉步進了內莊。

    與昨天不同,這一大早內莊裡卻多了一番生機勃勃的氣象。朝日初上,遠處的草坪上可以看到十幾名各式裝束的少年,他們穿著長衫、運動服或者跨欄背心,有的捧書朗讀,有的舞刀弄槍,有的練柔身體操,甚至還有的手持碩大鐵筆懸腕在空氣中疾寫。

    他們個個英姿勃發,氣完神足,只是彼此之間隱約有些緊張氣氛,各顧各的,很少見他們互相交談。彼得和尚微微一笑,這些都是韋家「熔」和「裁」字輩兒的少年才俊,都在為筆靈歸宗大會積極地做著準備,幸運的就可以一躍龍門,成為家中驕子。他不由得想起當年的一段往事,唇邊浮起一抹奇異的情緒。

    這一次他沒去祠堂,而是徑直去了位於內莊深處的族長居所。那位護士少女打開門,把他帶到族長臥室,然後退出去。

    只見韋定邦坐在輪椅上,身上還穿著一件淺藍色的睡衣,雙手垂在扶手兩側。大概是昨天晚上並沒有睡好,他面色看起來比昨天還蒼白,深褐色的老人斑和眼袋都很顯著。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彼得和尚覺得他看起來不光是肉體上,甚至魂魄也開始衰弱。

    「您找我?」彼得和尚問道。

    「你跟羅中夏很熟嗎?」韋定邦忽然無緣無故地問了一句。

    彼得和尚答道:「不及俞、鐘,但好過管、華。」他和羅中夏雖然認識時間很短,卻一同經歷過一場大戰,這麼說並不為過。

    「很好。」韋定邦示意他去書桌。這張書桌通體以一塊樹根雕刻而成,上端平整如鏡,下面卻盤根錯節,糾葛千回。彼得和尚看到桌面上擱著一個封好的信封,裡面有一張薄薄的信箋。信封上面被一方宣州硯台鎮住。

    「把這封信和這方硯台收好,給青蓮遺筆的寄主。」

    彼得和尚心中詫異,也沒多問,把信封和硯台都一起揣到懷裡。

    「如情勢不允許,那信你也可拆開來看,然後傳話給他;但那硯台,一定要親手交到他手裡。」

    彼得和尚心裡卻大不以為然,心想等到羅中夏退了筆,這些事情就是多餘的了。但他沒說什麼,只是點頭表示明白了。

    韋定邦表情看起來寬心了不少,他虛弱地抬起手,試圖伸到彼得和尚臉邊。

    「你的兄長不在,若你能回來幫我該多……」

    話未說完,韋定邦突然被電擊一般,四肢無形中嗖的一下子抻直,雙目圓瞪,整個身體開始劇烈地擺動。彼得和尚大驚,連忙衝過去按住他雙肩。可韋定邦的抖動幅度絲毫未減,雙眼已經開始渾濁,嘴痙攣般地張大,發出「荷荷」的呻吟聲。

    彼得和尚沒得選擇,只得雙手一切,按住他脖子兩側,通過頸部動脈把「力量」注入韋定邦體內,試圖壓制住這股來歷不明的衝動。這是相當冒險的行為,彼得和尚身無筆靈,貿然把力量打入一個筆塚吏的身體,極有可能遭到筆靈的反擊——何況還是韋家族長的筆靈,威力勢必極大。可事到如今,已不容他猶豫了。

    可他的手剛搭到脖子上,彼得和尚就驟然覺得自己按空了,一個踉蹌險些摔倒。他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重新試了一回,力量仍舊透過老人空蕩蕩的殘破身軀流失一空,就像是對著一個網兜兒潑水一樣,涓滴不留。

    彼得和尚額頭冒出了一滴汗水。

    這種現象只有一種解釋——韋定邦體內沒有筆靈!

    彼得和尚卻無法相信眼前的事實。要知道,韋定邦是韋家不世出的天才,二十三歲那年就已經與煉自杜甫的秋風筆神會一體,實力超絕,在被他兒子韋情剛所傷之前未嘗一敗。這是整個韋氏一族都一直景仰的傳奇人物。

    現在要讓他接受,原來韋家的族長竟沒有筆靈在身,這豈非是個笑話?

    但事實就擺在眼前,不容他不信。

    疑問如潮水般紛紛湧來,把彼得和尚的神經回路深深浸入驚疑之海:

    他人尚還在世,筆靈卻去了哪裡?人筆兩分,怎能獨活?

    彼得和尚越想越心驚肉跳,雙手不知不覺收了回來。韋定邦沒了束縛,全身抖得愈加厲害,如颶風中的一張樹葉,梳理好的白髮也完全散亂,有如狂暴的海草,嘴邊甚至開始流出鮮血。

    他忽然意識到,這是來自於筆靈的攻擊!

    彼得和尚像受驚的貓一樣四下看去,試圖發現攻擊者的位置。膽敢在韋家內莊攻擊韋家族長,這個人膽子相當大。這時,韋定邦的瘋狂抖動突然停止了,整個人癱軟在輪椅上,幾似敗絮。彼得和尚撲過去雙手仍舊按住他脖頸,同時在屋子裡展出一圈波紋,試圖探測出是否有人藏在附近。

    就在這時,護士少女在外面聽到響動,推開門進來。她一見屋內彼得雙手按在族長脖子上,一聲尖叫,整個人癱軟在地板上。彼得和尚衝她「噓」了一聲,護士少女卻看到了韋定邦嘴邊的鮮血,顫聲道:「你,你殺了族長?」

    彼得和尚還想分辯,護士少女已經開始大聲呼救:「來人啊,有人掐死了族長!」他暫時顧不得分辯,去探韋定邦的脈搏和心跳,發現兩處均悄無聲息。一代族長,已經溘然逝去。

    他心中一酸,幾乎不忍抽手而去。

    這時門外傳來紛亂的腳步聲,還有少年人的喘息和叫嚷。此時天色尚早,最先聽到護士呼救的,是那些晨練的韋家少年們。

    彼得和尚露出一絲苦笑,他知道這種形勢之下,無論如何解釋都是無用,眼下只有先逃出去才行。他曾經發下誓言,一世不為傷人事,所以專心修煉守禦逃脫之術,功力甚至能與筆塚吏一較長短。逃走對他來說不算難事。

    但是,那個殺死族長的兇手一定就藏在附近,隨時可能暴起發難,他不得不提防這一點。

    於是他身形一矮,把散佈在屋子裡的氣息收斂到週身,屏息凝氣。等到少年們衝到臥室門口,一腳踢開房門的一瞬間,彼得和尚騰空而起,雙腿如彈簧一般蹬踏而出。

    那群少年們驟然見一個黑影衝出臥室,都下意識地紛紛閃避。彼得和尚趁機從人群縫隙中左轉右旋,來回穿插。幾個來回他就已經突破了走廊,衝到了院門口,動作如行雲流水。

    他一出院門,正趕上另外一波族人匆匆趕到。這回是幾個住在附近的長老,看他們的裝束,都是聽到呼喊後匆匆起床趕來的。

    彼得和尚認出其中有兩個人是有筆靈在身的,如果被他們纏住,只怕就逃脫無望。他心轉如電,甫一落地腳尖一旋,整個人朝著另外一個方向飛去。那幾位長老尚不明形勢,反應不及,竟來不及出招阻攔,被他從反方向逃走,很快就失去了蹤影。

    很快,整個內莊都被驚擾起來,得知族長遇害的村民紛紛聚集到村口祠堂前,議論紛紛。這實在是韋莊五十年來前所未有的大變。

    韋定國也從外村匆匆趕來,他一來,全場立刻都安靜下來。一位長老把整件事跟韋定國說了說,他皺了皺眉頭,卻仍舊面沉如水:「彼得呢?」

    「逃走了,現在應該還在村裡。」

    韋定國沉穩地擺了擺手:「內莊三面圍山,只有村口一條路,咱們派人把橋截住,一層一層搜進去,不怕找不出他來。」

    ……

    彼得和尚感覺到有些絕望,原本他想趁亂衝出莊去,可現在村民層層推進,環環相連,連一絲空隙也沒有,逐漸把他逼至莊子深處,走投無路只是早晚的事。眼前的路越走越窄,而且再無岔路,兩側都是高逾十米的石壁與翠竹,身後是整個內莊的村民。

    彼得和尚無路可走,只好深吸一口氣,自己誤闖的這條小路不能回頭,只好硬著頭皮朝前逃去。走了不知幾個一百米,這條窄路的終點豁然開朗,眼前視野一片開闊。

    眼前是一處赤灰色的高聳峭壁,石壁上有一個看似極深的半月形洞窟,洞口距地面足有十幾米,還用兩扇墨色木門牢牢關住。遠遠望去這個洞窟隱有異氣,就連空氣流動都與週遭環境大為不同,彷彿一個連接異空間的入口。

    這裡彼得和尚只來過一次,但是印象極深。

    洞口兩側是一副楹聯:印授中書令,爵膺管城侯。

    洞眉處有五個蒼勁有力的赤色大篆:

    韋氏藏筆閣。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