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韓秋 正文 傳說與國民性
    經常與韓國人打交道的中國人,最頭疼的事情之一是某些韓國人不大守信用。約會遲到或者不到是常事,說過的話轉眼就不算數。朝令夕改,變卦食言,他們做來就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而且他們這麼做,並非是對你有什麼惡意,完全是一種習慣。他們有時也會說對不起,說完了依然故我,令你哭笑不得。日本人誇張地咒罵韓國人是「天天撒謊的民族」。中國在韓國的某個組織告誡初到韓國的中國人的第一句話就是:「對於韓國人答應你的事,不要當真。」我想,一個民族倘若給人家留下這樣的印象,的確臉上無光。但是,一種習慣既已成為普遍的國民性,那就可能與這個民族的歷史文化有著密切的關聯。我在韓國古代的傳說中,試圖探詢一點其中的奧秘。

    韓國現存最早的一則寓言是著名的「龜兔之說」。當年百濟進攻新羅,新羅重臣金春秋出使高句麗求援。高句麗王乘機索要新羅領土,金春秋拒絕,於是被扣留,命在旦夕。金春秋賄賂高句麗某寵臣,那寵臣便給他講了龜兔之說:東海龍女生病需要兔肝,一個大龜上岸,騙兔子說海中有仙島,它馱著兔子游到深海,才講出實情。兔子說,我是神兔,沒有肝也能活,只是剛才把肝拿出來洗了,還放在岩石上呢,我們回去取吧。一上岸,兔子就跑了。金春秋聽後,就答允了高句麗王的領土要求,等被送出高句麗國境後,才說我的話不算數,我只是想救活自己而已。後來,金春秋又去大唐求救,在唐朝幫助下,滅了百濟、高句麗,統一了朝鮮,並成為第29代新羅國王。

    韓國人一直把這個傳說當作「智慧」的典範世代流傳,後來還出現了《兔子傳》等各種形式和版本。但他們可能沒有想到此中隱藏的負面因素。這個傳說實際上包含著一個危險的邏輯:為了生存,可以撒謊。龜和兔,高句麗王和金春秋,都是把生存放在信義之上,他們只有智力上的差別,而在道德上是一樣的實用機會主義。相比之下,中國的傳說主題多數是「信義重於生命」。答應的事情,犧牲再大也要兌現。尾生為守約,抱橋而死;商鞅為立信,一木百金;項羽不守約定,失掉天下;陳世美非法再婚,人頭落地。從先秦漢唐到新中國,以信義立國始終是中華民族之本。當然,中國是泱泱大國,其仁義寬厚的王者之風也是歷史形成的。韓國自古是一個苦難深重的國度,一向在大國強國的夾縫間求生存,有時耍點小聰明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今日的韓國,已經在經濟上飛躍到世界排名20名以內,目前又在不遺餘力地宣揚「世界最優秀的韓國文化」,所以在這一新世紀的背景下,韓國人民似乎應該以更加寬闊的視野,棄龜兔之小智,慕鴻鵠而高翔。這對於韓國人形象的改善,韓民族地位的進一步提高,對整個東亞乃至整個世界的進一步團結合作,都是極其重要的。

    (關於韓國歷史上的「欺詐」行為,材料甚多。據本人所讀韓國史書,除龜兔之說和金春秋騙高句麗之外,如金堤上詐降日本以放走新羅王子,乙支文德詐降隋軍而毀約反擊,國王用《薯童謠》詐娶妻子等,都是著名的事例。而韓國一律以「智慧」看待。)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