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傳奇 正文 第九節 治國在民間
    胡耀邦到基層做調查研究,有人作過粗略統計,我國共有2200多個縣,胡耀邦到達1500多,他的足跡幾乎遍及中國大地。

    五年總書記任上,四年春節都在民間。

    他時常出現在中國的窮山大川的平民中間,與百姓共苦樂,為大眾謀財路。

    胡耀邦重返長征路,健步左搖右晃的鐵索橋,撫今思昔。

    一架銀色客機穿過濃密的雲層,降落在四川邛崍縣郊區的機場上。艙門打開了,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在霏微細中快步走下了舷梯……時間是1985年9月26日上午11點零10分。

    胡耀邦這次視察的重點是四川西北高原和隴南山區。汽車從邛崍縣城出發,沿川藏公路西去,翻過懸崖萬丈的二郎山,便進人川西北高原。首先遇到的是銀光閃閃的雪山,這裡空氣稀薄、冰封雪凍。接著是連綿百里的林區,公路兩旁古樹參天,叢林莽莽。然後是舉目無垠的草地,到處綠草如茵,沼澤密佈。再從川西北向東南行進,沿白水江畔來到隴南山區。在短短十天時間中,胡耀邦就沿著這條路線時走時停,耳聞目擊,視察了四川的甘孜、阿壩兩個藏族自治州和甘肅的隴南地區共十多個縣。

    在這次視察中,胡耀邦選擇的是一條很不尋常的路線。人們知道,五十年前,在震驚世界的兩萬五千里長征中,中國工農紅軍就是沿著這條路線翻過了雪山草地。當年的胡耀邦作為紅軍部隊的一員,也曾沿著這條路線進行過艱苦的征戰。總書記跋涉千里,重訪昔日的長征路,他這次所進行的是一次很不尋常的視察。

    9月28日,是高原多雨的秋季中難得的大晴天,胡耀邦驅車來到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的塔公草原。

    天空碧藍如洗,朵朵白雲象哈達似地潔淨。翡翠般的草原,黑色的牛毛帳篷,在熠熠陽光下分外悅目耀眼。胡耀邦坐在一座飾有民族圖案的帳篷裡,幾位身著彩色長裙的藏族姑娘走到他跟前,獻上一條條雪白的哈達,胡耀邦用藏語祝願她們:「扎喜德勒!」(吉祥如意)接著,他端起面前一碗熱騰騰的酥油奶茶,津津有味地品嚐著,連聲稱讚:「真香!

    我再喝一碗!」藏族同胞看見胡耀邦如此喜愛他們傳統的食品,高興地鼓起掌來。

    胡耀邦被群眾的歡樂氣氛所感染,彷彿變得年輕了。他走出帳篷,坐在這群藏族青年中間,接過一把弦子,滿面春風地拉了起來……

    一路上,胡耀邦也觀察和瞭解到,在中國中西部這塊面積廣達20多萬平方公里的高原山地,經濟發展水平同內地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潛在的巨大資源優勢尚未發揮出來,群眾的生活雖有很大改善,但還不富裕。他們在經濟建設中還存在種種困難。

    胡耀邦指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出現今天這個局面不容易。過去在農村無非是搞什麼「四固定」,什麼「幹部參加勞動」,總是困在這個圈子裡跳不出來。現在我們的農業從根本上進行改革,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抓住這一環,全盤都活了。這幾年就是這麼走過來的。不容易呀!

    汽車沿著雲霧繚繞的盤山公路疾駛而下,一條波光閃閃的大河突然橫亙在人們的眼前。

    湍急的河水穿過陡峭的峽谷,翻捲起滔滔白浪。這就是中外馳名的大渡河。

    五十年前,中國工農紅軍從這裡飛奪滬定橋,突破敵人的防線,打通了北上抗日的道路。毛澤東的著名詩句「大渡橋橫鐵索寒」,朱德在一副楹聯中所說「萬里長征猶憶瀘關險」,就是描寫的這個地方。

    9月28日下午兩點,胡耀邦出現在橫跨大渡河的滬定橋東的橋台上。這座橋和滬定縣西城門相銜接,建成於公元1706年(清康熙45年)。解放前,整個大渡河上只有這座唯一的橋樑,是川藏交通的咽喉要道。今天,山區久雨初晴,天高雲淡。由十三根長達百米的鐵索組成的滬定橋,像一道長虹橫跨大渡河上,使人聯想起當年紅軍戰士迎著硝煙進擊的情景。

    歡騰的人群讓開了一條路,胡耀邦踏上左搖右晃的鐵索橋,健步走過橋去。他站在橋西的石台上,望著腳下洶湧奔騰的河水,深情地告訴人們,當年紅軍戰士就是從這裡出發冒著敵人的炮火衝向對岸的。他的話把人們的思緒帶向那血與火的戰爭年月……

    胡耀邦十分關心邊遠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9月26日下午,胡耀邦聽取雅安地委書記匯報情況時,得知中央講師團有十位同志在雅安幫助當地培訓師資,工作很有成效,非常高興。他馬上派隨行同志在當晚冒雨去看望這些同志,瞭解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情況。第二天一早,又親切會見了他們。以後,到甘孜州和阿壩州,他都在百忙中分別會見了中央講師團的同志,鼓勵他們安心工作,勝利完成任務。

    豐富的資源,落後的面貌。胡耀邦認為繁榮山區經濟的首要問題是端正思想,引導群眾開闢多種勞動致富的新門路。

    胡耀邦一路看,一路問,一路思索……儘管汽車以平均每天200公里以上的進程在高山、峽谷和原野上奔馳,但長征路上的萬水千山,彷彿有情於當年的老戰士,如實地袒露現狀、展示前景,催人一步一個腳印地再展宏圖。

    在林區,他看到:採伐過的林地上,橫七豎八地倒著幾丈長的圓木,還有大量的火燒木、風倒木。任其腐朽。坐汽車跑了幾天,沿途只見有一個地方在加工木材。

    穿越一處處峽谷時,他看到:條條急流,落差很大,可建電站的地方很多,而附近的居民卻在燒柴做飯。

    在幅員八千多平方公里,擁有四十五萬頭牲畜的紅原縣,他看到:只在縣城裡建了一座奶粉加工廠,偌大的草原上看不見其他畜產品加工點。

    在被譽為「人間瑤池」、「童話世界」的黃龍山和九寨溝風景區,他發現這裡每年接待中外遊客達數萬之眾,而當地農民收人並不高。

    他還聽說,這一地區埋藏著黃金、大理石、雲母、石膏、石棉等數十種有開採價值的礦物,但富餘的勞力卻無活可幹。

    馬爾康招待所的一間會議室裡,匯報會正在熱烈地進行。胡耀邦談笑風生,其他同志也無拘無束地發表意見或插話。氣氛雖然輕鬆活躍,但討論的問題卻非常重要。

    四十歲的阿壩州委副書記周化勳,向胡耀邦匯報說,從五十年代開始,國家陸續在阿壩林區建立了十五個林業企業,共為國家生產木材四千多萬立方米,上交稅利四億多元。因為採伐過量,目前控制採伐,剩餘勞力二萬五千人,要求中央和省裡幫阿壩州卸下這個「包袱」。

    「你們不是卸包袱的問題。」胡耀邦立即抓住這一指導思想說:「要把包袱變成財富,要把現在閒置的勞力變成有用之才。總的來講,阿壩州八萬多平方公里,只七十多萬人口,是人少了。不是人多了。問題在於你這裡就業結構不合理。一面是許多人沒事幹,一面是好多事沒有人辦、許多產業根本沒有開發。」

    胡耀邦時而站起來,時而用手勢加重語氣:「大的不講,講小事情。馬爾康的雞蛋很貴,你們這裡電多,可以辦幾個養雞場,用電孵雞。你們有草山,可以養奶牛。還可以搞木材加工。林區的人民要富起來,只有四條出路:一是營林;二是加工;三是採礦;四是修建。什麼修公路、建水電站,都讓老百姓去搞。還有商業、運輸、旅館、飯店,也讓群眾去辦。總之,東方不亮西方亮嘛!」

    端正指導思想,滿懷信心地引導群眾充分認識和發揮高原、山區地域遼闊、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開闢多種勞動致富的新門路,這是胡耀邦認為繁榮山區經濟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在雅安,他提醒地委和行署的領導同志,要看到本地有利條件,很好地利用木材、竹子這一大資源,在林業、林業副產品的開發上,多做點文章。

    在號稱「遍地黃金」的甘孜州,他建議州委和州政府放手讓群眾開採黃金和其他小礦點。

    在九寨溝風景區,胡耀邦提出讓農民直接辦旅遊,由農民為旅遊的人提供副食品,發展養雞、養兔、種植蔬菜、水果的專業戶;組織群眾生產各種旅遊紀念品。

    在隴南地區森林茂密的康縣、成縣,胡耀邦要求各級領導充分依靠群眾,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創造出營林致富的新經驗。

    在視察途中,幾乎每個地、州、縣的領導都向胡耀邦反映,他們那裡缺資金、缺人才,要求中央支援。胡耀邦對他們說,黨中央、國務院對邊遠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一向是十分關懷的,盡可能在人力、財力上給予扶持和幫助。但是,作為當地的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不應該只依靠上面,而要自力更生。辦法有兩條,一條是充分發動群眾,依靠群眾集資,依靠群眾的勤勞和智慧;一條是加強橫向經濟聯繫,引進外資,吸引沿海、成都等外地的企業來投資。

    談到人才問題,阿壩州委書記阿登向總書記說:「我們這裡條件艱苦,人家不願意來,希望中央和省裡給我們派些人來」。

    「你把關係顛倒了。」胡耀邦糾正了他的看法說:「不是給你派人來,而是你要有吸引力。你把經濟發展起來,門路多了,就能留住人,吸引更多的人來。今後我們國家越來越多地要採取招聘的辦法,吸引的辦法,而不是全靠指派的辦法,捆綁不能成夫妻嘛!」

    說得在場的人都笑了。

    通過親身體驗,胡耀邦為這裡的幹部能長年堅持工作在海拔高、氣候寒冷、交通閉塞的地區,感到由衷的欣慰。但也覺察到他們由於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學習不夠,視野不寬,妨礙了思想、工作水平提高。到甘孜藏族自治州後,他便向州委領導提出要改進工作方法的問題。胡耀邦說,你們州、縣、區三級幹部,一年下去多長時間,什麼時候下去,要作一個安排。大雪封山是下不去的,這段時間可以把幹部集中起來辦學習班,半天工作,半天學習,學理論,學文化,學技術。一年完了要考試、這樣搞上三年,大家的水平都提高了。凡是地廣人稀的地方,都可以採用這種新的工作方法。根據各地的特點,確定自己的工作方法,這就叫實事求是!他勉勵大家只有埋頭苦幹,才能再展宏圖,就像楚莊王的名言:「三年不飛,飛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則驚人。」這是胡耀邦對)I曬北高原和隴南山區的期望,也是對全國所有經濟還不發達的地區的期望,期望他們後來居上,一飛沖天!

    胡耀邦鼓勵基層同志「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必絕對服從上面的規定,要因地制宜,搞好林場。

    初冬時節,鄂南、鄂東和贛西北山區陰雨連綿,寒風刺骨,天氣顯得比北京還冷一些。

    兩輛旅行車載著胡耀邦一行,沿著崎嶇不平的泥濘公路,往來奔波於幕阜山麓和大別山麓的崇山峻嶺之中。

    這是一次日程很緊的旅行。儘管山高路滑,汽車仍以相當高的速度行駛,因為從1984年12月4日至14日這十天之內,要視察訪問兩個省十九個縣市。這是十二屆三中全會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胡耀邦第二次到基層調查考察。山區群眾對胡耀邦在寒冬歲末這樣不辭辛苦地從北京來到遙遠的深山密林看望他們,同他們共同商討開發山區的大計,無不感到歡欣鼓舞。每當胡耀邦從駐地出發時,門口總是擠得水洩不通,胡耀邦笑容滿面地向自動位候的男女老少揮手致意,歡呼的人群朝著他熱情地鼓掌。

    12月5日一早,胡耀邦一行乘汽車離開京廣鐵路附近的咸寧溫泉鎮,很快就進人山區。

    約兩小時後,汽車駛進一座小山城——通山縣城。在縣政府的招待所裡,胡耀邦一下車就召開座談會,請縣裡的同志介紹情況。胡耀邦風趣地插話說:通山通山,通通是山。你們要把山搞「通』」,把庫搞「活」,多養魚。要發揮山區的優勢,山上的樹和山裡的礦一起開發。山「通」庫「活」,山區致富就有希望。

    他還強調說,要加快山區建設,就必須進一步放開山區政策,凡屬群眾能辦的,就要大膽放手讓他們去辦。

    中共湖北省委書記關廣富、副書記錢運錄建議胡耀邦去這個縣屬的九宮山察看林木。胡耀邦欣然同意,並立即驅車前往。高高聳立於鄂贛兩省邊界上的九宮山,海拔1280多米,峰巖壁立,雄偉渾厚。據當地同志說,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兵敗後就是在這裡被地主武裝殺害的,後人還在這裡設墓安葬了他。汽車越往上爬,霧越濃,整個山嶽都淹沒在茫茫的雲海中。胡耀邦在山頂一座招待所裡會見了當地幹部,建議把九宮山闢為旅遊避暑場所。

    為了實地考察林區,次日胡耀邦到崇陽縣訪問時,特地去那裡的林科所和桂花林場進行了調查,同木場工作人員討論了包山造林等問題。在修水,他對縣裡的同志說,一路上,我看到你們這裡過代的現象比較嚴重。國營林場、集體林場應該采育兼顧。看來,林業政策要繼續抓落實,林區群眾收人少,積極性不高。要拿個辦法出來,還是國家、集體、個人一起上的好。在銅鼓縣,他說:「我認為山區林權應下放,林業管理體制要改革,要搞承包,讓林農有自主權。國營林場也要把責任制落實到家庭,長期(比如說五十年)不變。農林擴權到家庭,漁業擴權到船。只有這樣,才能搞活。他認為,山上的小村小料,什麼枝丫材、等外材、困山村等等,應該統統放開,讓林農去加工成鋤頭把、鐮刀把等等。這樣,山區的多種經營就能比較快地發展起來。他還說,他不贊成用開梯田的辦法在山上種樹。把山坡墾了,至少五年之內樹長不起來,水土就會流失,還浪費了人力。他對縣裡的同志說,如果是上面規定的,你們可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此外,我看到你們這裡水平梯田上種的是清一色的杉樹。清一色容易發生蟲災,要種混交林,既可以防止蟲害,又可以保持生態平衡。

    胡耀邦還注意到,差不多所有山區縣都有荒山。他不止一次對各地的同志建議:你們這裡雨水多,條件好,能不能發動群眾把這些荒山種上草,一人種十畝,一畝地兩、三年就能長几千斤草,可以養活一頭牛,這樣,還可以發展畜牧業,當年還可以賣草籽,當年就有收益。即使一時種不上牧草,種茅草也好,茅草生命力很強,可以造紙。這件事要一個村子一個村子地搞。第一搞好了,第二個就會跟上來。各地的同志聽了感到很受啟發,都說胡耀邦給他們出了個好主意。

    胡耀邦很注意考察山區礦藏的情況,他從各縣同志的匯報中得知,這一帶礦藏資源豐富,煤、鐵、鎢、銅、錳、磷、黃金、石英石、石灰石、大理石等分佈面廣。他高興地說,這是山區群眾致富的一大門路,要放寬政策,鼓勵群眾開礦。他在南昌同中共江西省委第一書記白棟材、書記許勤和、省長趙增益等座談時提出:請你們考慮,是否能夠把有色金屬礦放開?是否可以規定,除國家開採的主礦不能動之外,其餘那些小礦,還有大礦的尾礦,都可以放手讓群眾開採。在大礦的周圍也可以劃定範圍放開。有人擔心群眾開採會「破壞資源」,我看只要有國家的統一規劃和指導,有明確的紀律,並且認真檢查監督,是可以避免的。這方面也要解放思想啊!要想通一條:加快地下資源的開發,這才是真正的大局。胡耀邦還要隨行的中央經濟部門的幾位負責同志把這個問題也帶回去研究。

    農村經濟結構要進一步調整,要更大膽地加快發展鄉鎮企業,搞好農副產品的加工。

    車抵贛西北的上高縣城已是下午4時半。

    胡耀邦就把大家找到一間會客室裡,同縣委的同志一起開會。12月7日一早,胡耀邦乘旅行車從修水縣城出發,一連跑了銅鼓、宜豐、上高三個縣,中間一點也沒有休息。

    上高是江西省連續三年人均收人最高的縣。縣委書記用了一個半小時向總書記匯報了他們的情況,將他們的經驗概括成三句話:利用糧食的優勢發展經濟作物,利用種植業的優勢發展養殖業,利用農業的優勢發展工副業和鄉鎮企業。

    胡耀邦饒有興味地聽了了這些情況,他不時插話讚揚他們的成就,並且鼓勵他們再上一層樓。他一再強調,農村經濟結構要進一步調整,要更大膽地加快發展鄉鎮企業,搞好農副產品的加工。他說,我認為在這方面,應當把希望寄托在群眾自己幹起來,主要依靠家庭工業和專業聯戶,支持專業戶和專業村的發展。要放手讓農民自己發展鄉鎮企業,放手讓農民到城鎮來辦第三產業。要告訴縣、鄉幹部,不要一說辦什麼,就想自己收上來,統統抓在自己手裡。這是一個重大方針問題,必須明確。

    一路上,胡耀邦親切地會見了各地一些專業戶、專業村的代表。湖北通城縣有一個聞名遐邇的專事生產茉莉花茶的專業村——花亭大隊。帶頭創業的這個大隊的支部書記黎水保在通城匯報這些成績時,胡耀邦連聲讚揚這個路於對。他還詢問了他們1985年的打算。黎水保說,1985年準備生產和加工花茶八千擔,比1984年增加1/3。胡耀邦祝這個專業村取得更大的成就。

    12月13日,在鄂東大別山下的黃梅縣,當地三位專業戶代表一起來到招待所向胡耀邦匯報他們的成就。胡耀邦同他們親切握手,請他們坐下,並—一詢問了他們的生產情況。張福村四十七歲的農民張令松聯合本村另外兩戶農民大規飼養甲魚(即無魚)和黃鱔,是黃梅縣有名的專業聯戶。胡耀邦問:「你們養了多少2銷往什麼地方?」張令松說,甲魚八千斤,黃鮮五千斤,都是在我們自己挖的水池裡人工繁殖的,主要是銷往浙江溫州一帶。今年僅甲魚就賣了一千斤。他還告訴胡耀邦,他通過三年的摸索,現在人工繁殖的技術已過關了。他們三戶還自籌資金和貸款,買了一輛東風牌載重汽車、一輛拖拉機和一輛三輪車,從事長途和短途運輸。胡耀邦說,「你們這裡交通方便。甲魚、黃鱔生命力強,可以直接運往上海。」被人們譽為一農民工藝家」的盧登橋有一手精製麥桿畫的好手藝。1981年,他組織七個人辦起了「工藝美術廠」。他們利用棉花、麥桿、鋸屑粉,精心製作各種人物、風景、禽獸等玻璃屏畫,模式新穎,栩栩如生,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他向胡耀邦匯報後,還用自己的照相機為胡耀邦拍了幾張照片。糧食專業戶嚴均先匯報了他全家承包湖田走向富裕的情況。胡耀邦同志高度評價了他們的成績,鼓勵他們帶動更多的農民勤勞致富,並同他們合影留念。

    從上高來到錦江畔的高安,這個縣鄉鎮企業和多種經營搞得都比較好。縣委書記向胡耀邦匯報時談到,為了搞活流通,全縣設了37個小集,使農民每三天能趕一次圩,每次參加趕圩的人有三、五千至二萬不等。縣委認為這是個好辦法。

    胡耀邦沉思了一下,說:「你們想了沒有,一塊方圓二十華里的地方,東南西北十公里,騎自行車要花費多少時間?」有的答三十分鐘,有的說要四十分鐘。胡耀邦接著說:

    「如果經過若干年努力,按照對群眾方便的距離,把小城鎮星羅棋布般地建設起來,對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會有什麼好處?我建議我們探討一下。」於是,展開了一場熱烈的討論。

    縣委書記翟時達說,有了小城鎮,產品可以隨時推銷出去,需要的貨物可以隨時買到,可以促進文化交流,可以傳播技術帶動周圍農村。胡耀邦點點頭說,農民趕集,你們叫趕圩,不管幾天一次,總要花一天的時間,這是低商品生產的產物,是商品經濟不發達的結果。歐洲許多國家的小城鎮很發達,人們並不羨慕大城市。我們也要逐步把小城鎮搞起來。他強調說,隨著經濟的發展,建設小城鎮將是改變城鄉關係,改變勞力結構和產業結構的一項大措施。

    12月14日,胡耀邦一行結束了鄂贛山區之行。這次的行程是:鄂南的咸寧、通山、崇陽、通城、贛西北的修水、銅鼓、宜豐、上高、高安、奉新、定義。南昌、九江,從九江渡長江到廣濟、東鄂的黃梅蘄春。浠水和黃石。

    面對甘肅中部十八個乾旱縣的窮困面貌問題,胡耀邦深夜找來王兆國,商討對策。

    八十年代初以來,胡耀邦的足跡印遍了中國的西部——西藏、新疆、雲南、青海和內蒙古的一些地方。一整套發展西部的特殊政策,在中央的主持下制定出來。中國西部地區,正在發生著使人喜悅的變化。西部地區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區,這裡的繁榮富裕關係著中國大局的安定、團結、興旺。

    在甘肅,1983年7月胡耀邦共停留七天,先後訪問了隴南的天水地區、隴東的慶陽地區、中部西南的臨夏回族自治州和蘭州市。他過去曾不止一次出人甘肅,對這裡的情況比較瞭解。他認為,甘肅從地理、氣候、面積、土質方面說,發展林業牧業有全國第一流的好條件,解放後又建立了可觀的工業基礎。因此,甘肅應當成為將來開拓大西北的一個重要基地。然而,就目前來說,由於歷史上生態平衡破壞嚴重,乾旱頻頻,甘肅一些地方比較窮困。他這次來考察,著重去一些比較窮困的地區,同當地的同志一起研究怎樣治窮致富並為將來的開拓準備條件。

    胡耀邦對如何改變以定西地區為代表的甘肅中部十八個乾旱縣的窮困面貌問題,特別關心。這裡雨量稀少,生態破壞嚴重,糧食產量低,幾乎年年要靠國家救濟。去年夏天趙紫陽來這裡考察後,國務院決定每年撥出專款幫助這些地區恢復和發展生產。胡耀邦7月ZI日到定西地區的臨挑後,特地把這些窮困縣所在的定西、平涼兩個地委的負責同志請來,共同商討如何使這些地區快一些在經濟上徹底翻身的問題。同時還派了幾位隨行的同志去定西地區最困難的社隊的一些村莊,逐戶瞭解農民的生活。在座談中他說,你們這十八個困難縣怎.樣才能較快地恢復過來,什麼時候能翻身,都要認真搞點調查,在這個基礎上採取切實的措施。要力爭盡快消除歷史上帶來的嚴重後果,恢復生態平衡,使惡性循環變為良性循環。逐步走上安定富裕的道路。他要求這兩個地區的五萬多名幹部帶頭種草植樹,每人每年種兩畝草、栽十棵樹。他說,就是要幹部帶頭,多干實事,不能含糊。

    當天晚上,胡耀邦把隨行的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王兆國找去,商量發動全國,主要是北方青少年義務採集草種樹種支援甘肅改變面貌的問題。王兆國當晚就打電話給團中央進行籌劃,回到北京後,他很快就召開電話會議,向各省、自治區的團組織佈置任務,並向全國青少年發出了號召書,雷厲風行地落實了這件事。

    一支疾飛猛進的車隊。衝破盛夏悶熱的氣浪,揚起滿天飛舞的塵上,駛向海拔2700米的高原新城——龍羊峽鎮。在這裡,清清的黃河水如同白鏈一般,在懸巖陡壁之間呼嘯奔突,瀉人一片平湖之中。這是它漫長旅途中的第一個階梯,也是我國重點工程之——龍羊峽水電站工地。總書記胡耀邦來了,陪同他們來的還有蘭州軍區第一政委肖華,青海省委書記趙海峰……

    「。胡耀邦一行是1985年7月23日下午6時到達龍羊峽鎮的。他們不顧旅途勞頓,六時半到工地視察,晚八時聽取匯報,龍羊峽水電站是一個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水庫總容量為240億立方米,電站建成後,每年可發電六十億度,每年可節約原煤240萬噸,供電範圍除青海和甘肅兩省,還可與西安、華北聯網,對於發展工業、農業、畜牧業,將會發揮巨大的作用。這一切中央領導同志自然是瞭如指掌。胡耀邦在聽取匯報時說:工程不要講得那麼細,簡單幾個大數給我們知道一下。原來總書記更為關心的是人。他—一詢問了幾位工程局負責人的情況、年齡、籍貫、文化程度,問得很細。

    胡耀邦說:「英雄終究會有人知道的,真正的英雄終究有一天總會有人知道的,壞蛋總會有一天破產。『四人幫』不是破產了嗎?要相信這一條。」

    胡耀邦在聽取匯報時反覆強調說:一件事情,要麼就不幹,要干領導就要自己帶頭,這叫打硬仗,幹部帶頭,自己過得硬,才有資格去評論人家。

    胡耀邦說道:公道自在人心。做了好事,人民忘不了。

    7月28日,胡耀邦一行,就要離開龍羊峽了。清晨,胡耀邦走出招待所的大門,在招待所門前,親切地接見了等在那裡歡送的數百名龍羊峽人。

    胡耀邦一面和工人們握手,一面熱情地大聲說:同志們,你們好!我們是來看望大家,問候大家,大家辛苦了。我向根治黃河,造福中華民族的同志們致敬!

    山東農村,胡耀邦瞭解農民的衣、食、住、行,提出在吃飯問題上也得來個「改革」。

    1984年Ic月ZI日晚,胡耀邦乘船到達煙台。緊接著就乘車東行。到膠東農村去了。

    訪問的第一個村子,是牟平縣寧海鎮的西關村。胡耀邦一下汽車,一排身著西裝,打著領帶的村鎮幹部熱情地迎上前去。在一間擺滿沙發和紅木茶几的客廳裡,村黨支部書記李德海向胡耀邦匯報了西關村的變化。

    西關村原是一個窮村。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村子裡辦起了木材加工廠、吹塑玩具廠。

    電子儀器廠,在縣城開辦了大型商場和飯店。

    1983年集體純收人比1978年增加了八倍多,連續三年人均分配一千元。農民先是搬進了排房,之後,又搬進了樓房。如今,別墅式的

    「第四代住房」正在興建。村裡有花園和動物園,花園中建起游泳池、體育場,蓋起了影劇院。他們還投資五十萬元與深圳一家公司搞產銷聯營,投資四十萬元與長島縣搞水產聯營,預計今年集體純收人可突破一千萬元。

    聽到這裡,胡耀邦插話說:你們生產年年大發展,逐年適當增加一點積累是應當的,但為什麼分配老是一千元?搞「封頂」可不好啊。封了頂,會影響農民的積極性。每年增加幾十元,或者分階段,幾年增加一次。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對群眾也是個鼓舞。

    李德海解釋說:近幾年分配雖然沒有增加,農民實際收人卻增加了。買一台彩色電視機,集體補貼20%的錢;從小學到初中,都不收學雜費;村裡還出錢給上學孩子做校服。

    胡耀邦問李德海,你們一人有幾套衣服?

    李德海說,春、夏、秋、冬的衣服都有。胡耀邦說,一年四季,衣服要多搞幾套,穿得好一點。接著,話題又轉到了「一日三餐」。他問李德海,農民三頓飯都吃些什麼?有沒有牛奶?

    李德海回答說:油條、豆漿、雞蛋、點心,這是早餐;想喝牛奶,天天都有新鮮的;午飯晚飯自己做,許多人家裡都有電話,來了客人,一個電話到飯莊,「幾菜一湯」就送來了。

    胡耀邦聽了,非常高興。他說:中國人的體質,還得多增加點高蛋白,要多吃點肉和巧克力。跑馬拉松,人家是二小時八分多一點,我們今年的最好成績是二小時十五分十一秒。

    田徑、游泳、足球搞不上去,與我們的體質很有關係。要引導農民多吃肉。干八個小時的活,累得不得了,回到家裡,切上一盤牛肉,說聲:「拿杯酒來!」豈不痛快!

    幾句話,引得一屋子的人哈哈大笑。

    在榮成縣石島鎮南車村,黨支部書記王祖民告訴總書記,明年村辦企業純收人要翻一番,人均收人可達一千五百元。

    胡耀邦說,一千五百元就是好幾百美元,你怎麼消費呀?收入多了,要鼓勵農民吃有營養的東西,逐漸改變食物構成。他看了看坐在旁邊的胖墩墩的王祖民,風趣地說:看起來,你的身體比我好;但論體質,還是不行。你吃的澱粉太多了。要減少澱粉,增加一些奶、魚、肉、蛋。要捨得吃。每月吃上五十元,一年才六百元嘛!

    胡耀邦說,在吃飯問題上,我看也得來個

    「改革」,要廢除那些不好的習慣。第一,要改變「暴食暴飲」。平時捨不得吃,逢年過節,十幾個菜,大吃大喝,結果,反而把身體吃壞了。「暴食暴飲」對我們民族的體質損害太大。第二。要廢除不衛生的吃飯方法,提倡分食,放點刀子、叉子,多買點盤子,同桌分吃,中餐西吃,這樣可以避免傳染病。第三,要改變烹調方法中那些落後的東西,講究營養,講究衛生。第四,要逐步改變人民的食品結構。如果用一代人即三十年時間,使我們民族的食物構成改變為以肉、奶為主,那就是一大勝利,這關係到中華民族體質的根本好轉。農業部門,還有衛生部門,都要很好地研究這些問題。衛生,不光是治病,首先還應當注意增進人民健康。

    在膠東半島,胡耀邦看的是農民的衣、食、住、行,但他思考的領域卻遠不止此。胡耀邦對陪同訪問的山東省委書記蘇毅然說:我腦子裡想的,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農村的電氣化。不搞電氣化,鄉鎮工業發展不起來,勞動生產率提不高,農民的消費也上不去。目前,這個問題還沒有引起有關部門足夠的重視。近幾年,家用電器進了農家,一戶每年需要多少電,一個縣每年需要多少電,電源從哪裡來?一定要有一個總體設想。你們山東農村有五百萬千瓦電,夠不夠?

    蘇毅然說:我估算了一下,大約要二百五十萬到四百萬千瓦。

    胡耀邦說,就算四百萬千瓦,只需四十億元就可以搞起來。像山東這樣大的省,由群眾集資辦電,行不行?

    蘇毅然說,我們準備用集資的辦法,多采一點煤,搞火力發電。胡耀邦對這個辦法表示讚賞。他說:你們山東的煤炭儲量是一百四十億噸,一年開採一億噸,還可以開採一百四十年嘛。山東能不能提前實現農村電氣化?全國總得有那麼幾個省、市搞試點,爭取1995年以前基本實現農村電氣化。實現了電氣化,農村的文化、教育、環境、衛生都會起變化。要充分認識農村電氣化的意義。

    一個普通的星期天,生性好動的胡耀邦一日巡視三個縣,行程一千多里。

    1982年4月18日,星期天的早晨,一架草綠色的直升飛機,披著和煦的陽光,穿越湛藍的晴空,從北京向河北省易縣飛去。這是胡耀邦到河北保定地區訪問乘坐的飛機。易縣是他今天出訪的第一站。

    昨天,胡耀邦忙碌了一天,他剛剛送走了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總統尼古拉·齊奧塞斯庫一行;明天,還要參加另一個重要會議。今天,他應該休息一下,像北京普通的居民一樣,過一個恬靜的星期天。但是,他告訴身邊的工作人員,給他安排這樣一個日程:利用星期天的時間,到河北保定地區的易縣、安新、雄縣農村去看一看。

    8時叨分左右,胡耀邦乘坐的直升飛機飛到易縣上空,沒有馬上降落。它從易縣東北部轉向西南部的狼牙山,在易縣上空轉了兩個大圈,細細地觀察著從東北向西南蜿蜒而去的太行山的綠化情況。

    9時30分,飛機降落在清西陵附近的一塊空地上。胡耀邦走下飛機,便同等在這裡的易縣縣委的同志們親切地交談起來。胡耀邦說,從飛機上看,安格莊這面山上有樹,西南面山上都是光禿禿的,西邊的安格莊水庫周圍也沒有樹。一定要多植樹多造林啊!易縣面積是二千五百多平方公里,三百八十二萬畝,你們一年造林面積只有三萬畝,十年三十萬畝,這樣的造林速度,一百年也綠化不了。他說,綠化太行山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大事。不把太行山綠化起來,不僅太行山的面貌改變不了,整個河北也翻不了身。

    最後,胡耀邦看到來易縣西陵遊覽的人很多,便提出了一個饒有風趣的建議。他說,可以發動遊覽的人植「紀念樹」,給他們準備好林苗、工具和肥料等,讓他們上山植樹,自己掛上牌子,寫上名字,作為紀念。胡耀邦接著說,天津、保定、北京來遊覽的,歡迎他們栽五棵樹、八棵樹……,第二年,第三年他還可以來看看自己栽的樹長大沒有?前來遊覽的外國人如有興趣植樹留念,也歡迎他們栽幾棵樹。中國的名山很多,泰山、華山、衡山、峨嵋山、狼牙山都可以這樣辦。

    4月18日下午2時,胡耀邦乘飛機抵安新縣白洋澱湖畔,飛機降落在宋莊大隊一塊湖中葦灘上。胡耀邦下了飛機,便提議同縣委的同志在湖中灘地上席地座談;縣委的同志建議上機動小木船,到白洋澱裡看看,胡耀邦欣然同意了。他們登上機動小木船,出了與葦灘相通的水道,向浩蕩的「大鴨圈澱」駛去。四月,雖然不是豐水季節,但白洋澱卻水天一色,一碧萬頃。那被樹叢圍繞的是一個一個澱中村莊,那青綠成片的是剛長出一尺多高的葦田。小船在發動機推動下,催開浪花,向前行進。胡耀邦時而舉目遠眺,時而轉身同坐在身邊的縣委書記王傑交談:

    胡耀邦問:「葦田實行了責任制沒有?」

    「實行了責任制,而且包了產。」

    「包了好,包了好!」

    這時,從蘆葦叢中游出一大片白洋澱著名的「湖鴨」,胡耀邦看了異常高興,用手指著鴨群問:「養鴨是不是也實行了責任制?」王傑答:「實行了大包干!」耀邦同志說:「包了好,包了好!」

    小船在波中轉了一個大圈,約行八、九里,回到了岸上,胡耀邦邀請安新縣委的同志到飛機上談話。在談話中,他幾次問到了群眾生活水平怎麼樣;縣委的同志們回答說,群眾生活逐年有所提高,原因是認真實行了生產責任制。胡耀邦聽了這句話,馬上指出,實行責任制,要進行民主評議,不能讓幹部搞優親厚友,厚此薄彼,這個問題不只農村幹部有,縣裡幹部也有,這要查一查,主要是教育的問一題,要及時發現及時糾正。

    在談到發展多種經營時,胡耀邦談起白洋澱得天獨厚的水產資源。他一個一個地數著,發展淡水漁業、肯定前途很好,青蝦、螃蟹是白洋澱的特產,聞名全國,可以人工飼養;葦田要發展,產量要提高;把樹種起來,要種果樹,也要種楊柳林,發展柳條編織業。三年後,你們讓社員的收入翻上一番,好不好?

    下午3時,胡耀邦來到了雄縣。河北第一書記金明已經先一步趕到雄縣,等候胡耀邦到來。胡耀邦對雄縣是很熟悉的。這個縣在十年動亂中,由於兩派鬥爭激烈,反覆多,工作和生產長期上不去。這次胡耀邦到了溫泉招待所會議室,第一句話就問:「雄縣的派性問題從思想上解決了沒有?」縣委書記李桂鈞匯報說,全縣出現了安定團結,生產向上的好局面。胡耀邦聽了笑著問:「是真從思想上解決了,還是一時銷聲匿跡了?胡耀邦接著說,河北黨組織是有功績,有光榮傳統的,但也要講兩點論,它也有長期留下來的盲目的山頭、宗派情緒和盲目的自滿情緒。這兩個盲目情緒把黨的是非搞混了。共產黨是講是非的,是對人民負責的。不要以人劃線,要以黨性劃線,以黨的原則劃線,誰是誰的人啊,都是黨的人!」

    太陽快落山了。在這十一多小時裡,胡耀邦乘坐直升飛機四起四落,行程一千多里。所到之處,他既要考察現場,又要聽取匯報,先後同省、地、縣幾十個幹部座談,並就大家關心的許多重大問題談了意見。這個普通的星期天,胡耀邦就是這樣度過的。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