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難忘的歌 正文 儺戲面具
    在前面的行文中,我已經提到,在「文化大革命」中偷偷看「跳神」的一小節文字。但仍得實事求是地說,儘管即使在那種年頭,地戲也沒有滅絕,但是畢竟是在那樣特殊的年月,決沒有人公開地談及「地戲」或是「跳神」的。在我插隊的十年歲月中,也有人大起膽子悄悄地跳過,結果被公社幹部發現了,硬是被拖去辦了「學習班」,還陪著專門騙人錢財的「迷信頭子」挨了鬥。

    事情奇就奇在這裡,一旦說要跳地戲,恢復傳統的民間娛樂形式,馬上就有人將苦心冒險保存下來的面具獻出來。

    有了原始的面具樣式,早就縮手不幹了的能工巧匠又挺身而出,重新雕出式樣各異的種種面具,供寨鄰鄉親們選用。

    當地人把這一類面具稱作「臉子」或「臉殼」、把雕臉子的漢子稱為「雕匠」。隨著出訪法國和歐洲,儺戲大盛,一時間,雕匠頓時也跟著聲名遠揚,大受歡迎,被四鄉八寨的老百姓請了去,酒肉款待是不消說的。他們也便紛紛發揮著自己的聰明才智,盡力創造著新的品種和樣式。於是乎,用白楊木、丁香木雕刻而成的醜鬼、道人、女將、小軍、忠臣良將等千奇百怪的臉子就在方圓數百里內的村村寨寨傳了開去。

    有了臉子,講究的地戲班子,喜歡攀比競爭,遂而就逐漸配齊了包頭的黑布或是黑紗,黃花背旗野雞翎,大紅繡花的背板和水紅上衣,淺綠的戰裙,黑底繡花腰帶,甚至於扇袋、香包、銀鈴鐺、竹骨扇,一應齊全,披掛整齊。

    有了配備齊全的行頭和五顏六色的「臉子」,就可以演地戲了。

    開演地戲,封箱的「臉殼」在開箱之前,必須得依照幾百年傳下來的規矩點蠟燭燒香,供滴血雄雞。進了場,還須「掃開場」,演出之後還得「掃收場」,連帶著祭土地,給村寨上的家家戶戶招財進門,所謂「日落黃金夜落銀,牛成對來馬成群」。並保佑全屯堡的良民百姓平安富足,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如此重大的場面和活動,豈能不造成聲勢和影響?只消哪個屯堡的地戲一開鑼,四鄉八寨都有人趕了去湊熱鬧,就如同城裡人看燈會、廟會、逛小吃街的心情一樣。

    安順的地戲如同出土文物一般揚名於世界。在鄉間的地戲紛紛揚揚越鬧越紅火的那幾年中,安順附近的黃果樹瀑布、犀牛洞、天星橋和龍宮等引起世人矚目的景點,正被有計劃地闢為西線風景區,吸引眾多省內外、國內外的遊覽者。先是那些被一股一股西洋風吹得暈暈乎乎的美術界人士對「臉子」發生了興趣,其中一些頗有見地的美術家們被那些返樸歸真的「臉子」所吸引,忽覺得那不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的寶貝嘛!於是乎仿造者有之,受此啟發舉一反三運用於砂陶、雕塑、繪畫創作中有之,很快地攜自己的美術新作衝向世界藝壇的也有之。

    最大量的,則是在全國各地的旅遊景點,都能見到各種各樣的「臉子」在出售。滿街比比皆是,四處氾濫。這一現象,究竟是喜是憂,我也說不清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