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聖先賢,多是鼓勵人們風發揚厲、建功立業的。但即便在儒家典籍中,孔子也提出來君子的人格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一個人從道義出發,根據自己的道德駐守,要依照仁愛去暢行天下,但他個人的生命游於六藝,要用藝術化的生活陶冶身心,才真正能夠在這個世界上無往不勝。
在《論語·先進》篇中,孔子讓自己的學生各言其志。子路、冉有、公西華都表達了自己不同的志向,唯有曾皙一言不發,在一旁悠閒地鼓瑟。孔子對他說,你也談談自己的想法吧。
曾皙將曲子奏完,然後「捨瑟而作」,起身對老師說:我的想法跟三個同學有所不同。我內心最大的理想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這句話用現代語言表達就是:暮春三月,換上春衣,與一幫朋友,帶著幾個學生,一起去剛剛解凍的沂水邊洗洗頭髮,登上高高的舞雩台吹吹風,敞開心扉,感受大地的生機,然後唱著歌謠,踏青歸來。
這樣悠閒的夢想,連孔夫子也喟然長歎:「吾與點也!」我的理想和你一樣啊!
儒家講求內聖外王,內心首先要做聖賢,才能將君王之道、治國之道的美政理想施行於天下。內心的操守就是一種涵養,這種涵養很多時候關乎天地,關乎性情。所以,儒家希望在春風浩蕩時,去感受自然山水,而道家「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態度殊途同歸。只有天地精神入心入懷,人才會真正明白「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人在自然中,誰說只是一種散淡?在散淡中悟出深深的道理,才能夠真正享有這樣韶美的時光。
這讓我想起開頭所說的帶薪休假。現在休閒的方式有很多種,茶樓咖啡館,酒店SPA房,有各式各樣方便舒適的設施,都能提供休閒放鬆的空間,但是,如果從孟子「養天地浩然之氣?的角度看,最好的休閒還是歸於山長水闊。中國的山水對人的教育和影響,即所謂「破萬卷書,行萬里路」,讀破萬卷書,只學得知識,而踏遍萬水千山,才能頤養胸襟和心性。
什麼是閒適呢?真正的閒適,就是讓山水入懷,讓自己的生命浩蕩。
《禮記·郊特牲》裡有這樣的記載:「地載萬物,天垂象。取財於地,取法於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也就是說,大地上呈現的萬象與蒼天呼應,衣食住行等維持生存需要的東西,都是大地生長的,但是社會的法則、人生的規則是要探問於天的。
《禮記》的這個說法與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法道,道法自然」如出一轍。所謂尊天親地,就是對天要有尊崇敬畏之心,對大地要有親近愛護之情,不能為一時利益無度索取,這是從《禮記》流傳下來的中國人對於天地的看法,也構成了中國人山水觀的基礎。
陰陽五行說認為,天地山川各有對應,山川分割為地象,配星宿分割為天象,相互映照。「山環水抱必有氣」,人游的不僅僅是靜穆的山水,而且應該感觸到隱隱的山水之氣。
孟子提倡頤養的浩然之氣來自於天地,一個人只有將自己的性情涵養好,才能夠做一個頂天立地真君子。這也是一種「內聖」的修養。
人要養氣就必須親山?水,走到大自然中去。因為在行走中,眼隨景移,心隨景動,胸襟和眼界自會不同。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為什麼他會有這樣的感慨呢?因為泰山為五嶽之尊,站在泰山之巔,天下盡收眼底。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人站在矮處,視野會很狹小,站得越高,就會看得越遼闊。都市空間逼仄,唯有在山水之間,才能得到一種心靈的成全;唯有在山水之間,才能養出博大的胸懷。
蘇東坡有詞說:「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人在安靜時,內心涵養了天地浩然之氣,就會生命從容;行動起來時,乘風千里,快意人生。「千里快哉風」是何等痛快凌?!當今人們的種種煩惱,都是因為靜的時候不莊嚴,心裡總有些東西放不下,嘀嘀咕咕猶猶豫豫,動的時候自然不麻利,拖泥帶水放不開。
儒家、道家,合乎一轍都愛山水,佛家也有一說,叫做「山水禮佛」。中國佛學講究「戒」,講究「定」,講究「慧」,都可以在山水禮佛中得到修煉和參悟。
大家都知道一個佛學三境界的公案故事,講的是如何在山水之中參悟禪道。第一階段,覺得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沒什麼不同;然後再去研讀佛經,參悟佛理,再看,就覺得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這已是很高的境界了,但還有比這更高的境界。一?參透禪理,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山水依舊,但人的心境已經超越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