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說收藏·雜項篇 正文 第九講 方寸之間 別有洞天鼻煙壺(上)
    中國的古代工藝品中鼻煙壺是出現的門類最晚的一種,它品種齊全。為什麼說鼻煙壺出現的最晚呢?是因為鼻煙這個形式就非常晚。

    鼻煙

    晚明的時候鼻煙是作為貢品進入中國的,我們原來是不吸煙的,我們人類染上吸煙的這個習慣的歷史並不是很久遠,只有幾百年的時間。鼻煙跟我們後來吸食的煙卷是有明顯地不同的,它這個不同表現在很多方面。我們今天把香煙和鼻煙比較一下呢,還可以看出吸煙據醫生講百害而無一利,你不僅危害自己還危害大家危害環境。所以現在各國包括我們政府都積極在禁煙。但鼻煙呢,它是不燃燒的,它是經過陳化、密封、加入藥材,比如麝香。它是直接只個人吸食不會污染環境。

    鼻煙有很多種味道,過去說鼻煙大概有五種味道。第一種是酸,第二種是膻,第三種是糊,第四種是豆,第五種是甜。就是它大概有這麼五種味道。實際上還可能又酸又甜,還有各種味道相配。

    鼻煙是有各種味道的,它的功能呢,第一個功能是解乏,鼻煙是可以解乏的;第二個功能是去疾,就是解除病苦,比如感冒、發燒,小病小災的,用鼻煙是可以治療的;第三個功能是可以療傷,比如它有活血的功能。

    金星玻璃

    關於鼻煙藥用的記載,古籍上非常多,《紅樓夢》裡就有這樣明確的記載。《紅樓夢》第五十二回《勇晴雯病補雀金裘》,晴雯著了風寒,吃了兩天藥不見好,這時「寶玉便命麝月:』取鼻煙來,給他嗅些,痛打幾個嚏噴,就通了關竊。『麝月果真去取了一個金鑲雙扣金星玻璃的一個扁盒來……寶玉道:』嗅些,走了氣就不好了。『睛雯聽說,忙用指甲挑了些嗅入鼻中,不怎樣,便又多多挑了些嗅入。忽覺鼻中一股酸辣透入囟門,接連打了五六個嚏噴,眼淚鼻涕登時齊流」。鼻涕眼淚都流出來了,感冒就快好了。

    這裡提供了一些信息,比如裝鼻煙的金鑲雙扣金星玻璃的扁盒,金星玻璃是什麼呢?乾隆朝一種時髦的玻璃器,紅褐色,裡面閃著金星,又稱"溫都裡那石"。聽著就是個外來的名字,很怪。溫都裡那石在乾隆六年的時候就出現了,一般的史籍是這樣記載,僅乾隆一朝有。故宮裡現存"溫都裡那石"就是金星玻璃的器皿大概40多件,數量不是很多。

    鼻煙進入中國

    最早的鼻煙相傳是意大利人利瑪竇帶入萬曆一朝進獻給皇帝。史書上這麼相傳但也不一定,因為最早的記載往往是不清楚的,是後人補記的,不是當時確切的記載。

    明末有一個人叫張介賓,他寫過一部書叫《景岳全書》。書中說:「煙草自古未聞,近自我萬歷時出於閩、廣之間,後自吳、楚地土皆種之。張介賓本身是個醫生所以他這種可治病的植物記載應該說比較準確的。他說煙草這個東西,在萬曆以前是沒有的,從萬曆以後從福建、廣東引進,後來像湖北、江蘇才有種植。

    西方人把鼻煙進貢給萬曆皇帝的時候是裝入一個瓶裝的容器中。玻璃瓶裡頭裝著鼻煙直接進貢。他這個包裝有大小兩種包裝,大包裝一般可以裝兩斤,小包裝一般都是半斤。這種玻璃瓶一般是方的,有大的有小的上面描著金花,玻璃瓶描金。我們今天看西方有很多酒瓶子上還保留這種風格,就是透明的玻璃瓶上描金。所以這叫鼻煙瓶,俗稱大金花、小金花。這是鼻煙第一次進入中國時候的狀況。

    鼻煙壺的命名

    中國人呢在使用這個鼻煙盒的時候呢,他發現它有缺點,中國人很細心。第一個缺點:易翻撒,我們都有這種經驗越小的盒子,尤其扣得緊的時候,你開蓋的時候,稍一不注意就扣掉了。好容易皇上賜一盒鼻煙盒回去想吸,扣得又緊一摳,扣地上了,它有這個缺點。第二個缺點:易吹散,當時吸食鼻煙的人,很多時候是在室外。比如牧民他在草原上累了坐下來想吸吸煙,把這盒一打開一陣風刮去半盒很心疼……第三個缺點:易散味,寶玉不就說了嗎,"走了氣就不好了"什麼叫走了氣呢?就是這味散了,盒蓋大你一打開一會兒味道就不足了,這是它的缺點。

    中國人馬上就把這個缺點給換掉,說這缺點我克服掉,我換一個容器不就完了嗎。就拿了很小的小瓶,把它裝進去,上述的缺點立刻就沒有了。我開蓋的時候不可能全扣撒了,也不可能被除數風吹走,味道保持相對來說就好很多。中國人就發明了這麼一個小的瓶狀物。但跟著問題就出現了,名稱,我們每一個新物種的出現,首先要命名,這東西叫什麼。那很簡單了,裝在小瓶裡鼻煙瓶。問題是有大鼻煙瓶在前,大金花、小金花就是鼻煙瓶。在這裡很容易發生誤會,比如說,皇上說:"賞鼻煙瓶二斤"這行,拿一大瓶來了。如果皇上說:"賞一鼻煙瓶",大臣就犯難了,底下的太監們說是給一大瓶還是給一小瓶?弄不清楚,也不好意思問皇上,說您好說賞一瓶是多大的瓶啊?容易混淆。在這種情況下呢,中國人開始把它改名就叫壺,它不能胡改,古人命名一定要有依據要有本。我們的壺在漢代以前是沒有流的,我們講陶瓷的時候專門講過,漢代以前的壺,就是哪兒進哪兒出。西晉以後開始有嘴是不通的,東晉以後這個孔就通掉了。到了唐、宋那壺就非常成型,大進小出,這是壺的概念。那麼唐宋以後壺的概念深深影響了中國人,因為它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文化了。這個文化很深切影響到中國人,我們就把以前的壺的概念給丟掉了,鼻煙壺把這個概念重新拾起來說這就叫壺,有本可依。我們今天殘留的痕跡大家也知道,比如過去我們打熱水的那叫暖壺,這就是保留了殘留了過去古意,所以暖壺又稱暖瓶。有的大人說打兩壺開水,暖壺也說暖瓶、暖水瓶。今天使用的比較少了,我們今天商場裡去買的,都是電動暖壺,裝上水一按,水就出來了,但有在我小時候,在(二十世經)八十年代以前,大部分中國人使用的盛熱水的東西就叫暖壺。這就是殘留古漢字的本意。

    早期鼻煙壺

    什麼時候開始有鼻煙壺呢?第一個說法是清末民國初年,有一個人叫趙汝珍,他寫的是《古玩指南》。《古玩指南》上是這麼說的,他說:鼻煙初入中華時並無另行特別使用之煙壺遂多利用舊日藥瓶以盛鼻煙——趙汝珍《古玩指南》他認為鼻煙壺最早是用小藥瓶,從那兒生發過來的,這個道理成立。我們剛一開始說了,看到人家的盒不好使,我們找個小藥瓶儲存上鼻煙開始使用這個道理是成立的。第二個說法呢就是在康熙中期的時候,皇宮裡的造辦處開始設琺琅作、金玉作、玻璃廠,由他們開始製造就是說鼻煙壺是在康熙中期開始製造。

    以上這兩種說法呢,前者是出於情理之中後者是出於史料,史料記載明確。但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後有學者開始注意,有一種銅的鼻煙壺上面都寫著是順治的年款,都早於這個說法,早於康熙這個說法。這種銅鼻煙壺過去不重視,沒有人重視,後來有人發現多了就開始把這個鼻煙壺排隊。我們見過最早的有順治元年,那就是1644年清朝入關那一年就開始造這個銅製的鼻煙壺了。當順治的銅製鼻煙壺出現以後,我們就進行過排隊,一排隊這事兒就清楚了。

    第一銅質鼻煙壺的銅製跟明末清初的其它銅工藝品的銅質是相符合的都是一種黃銅稍微早一點比如明代晚期的銅,往往偏聽偏信紅,這時候的銅偏黃。所以它的質地相同。第二呢是它上面有一個煙碟兒我們知道這個鼻煙,有時候講究的吸食方法還應該備有一個煙碟兒把鼻煙倒在上面,然後拿出來吸。不講究就直接擱鼻子上了。這個煙碟兒跟這個壺成為一體,表明了它攜帶方便。就是直接扣到這上面然後使用。表明它是一個鼻煙壺的雛形。第三呢這種銅鼻煙壺往往上面刻有龍紋,雲龍紋。我們講青花的時候講順治這一個章節,講過順治的龍紋有一個典型的特徵是一身三現,這個壺的紋飾也都是一身三現。跟當時瓷器的橫向聯繫是一致的。第四呢是它的款識的書寫的方法,它雖然是刻出來的字,但是它跟當時瓷器書寫的方法是一致的,書寫的文字風格非常相近。第五呢就是銅製的鼻煙壺較之後來的陶瓷的、玉器的、玻璃的等到等它結實,不易打碎,它這個原始狀態非常好。我們都知道東西越做越精,一開始是講究堅固,不過分強調美麗。當你強調美麗的時候,堅固有時候就會被忽略掉。

    我們通過順治鼻煙壺的這個排隊,就有這樣一個感悟:當對一件文物不甚瞭解的時候,不能妄下結論。我們必須通過文物標型學的特徵排隊,橫向比較用證據來說話。我後來就碰見過若干個銅製鼻煙壺程榮章造的陸續買過好幾個,當時都非常便宜。這些年已經被社會被世界公認的這是中國最早的鼻煙壺,所以價格也一直在攀升。

    金胎鼻煙壺

    有銅的鼻煙壺,那金屬裡最好的材料是什麼呢?是銀是金,銀鼻煙壺也有少量的出現,金的就更少了。清代有這樣的記載:」雍正六年十二月十一日,做得金胎琺琅時時報喜、歲歲平安鼻煙壺一對。「當時做成了兩件金胎鼻煙壺,圖案也很清楚:」時時報喜「是喜鵲;」歲歲平安「是鵪鶉。

    20世紀80年代我去香港的時候,碰見過若干個金鼻煙壺,純金的,你一拿就壓手,份量非常大。可以上稱約,有多重看得清清楚楚。這批金鼻煙壺出現的時候,很多人去買。有個人買了以後給你看,我就覺得造型比較晚,通過反覆觀察分析,我覺得這個鼻煙壺不真。但買家認為絕對真,為什麼呢?他有一個道理支撐,他說誰用這麼大的成本做假?我們約過鼻煙壺,有的都100克!100多克黃金呀。我說你這個鼻煙壺賣多少錢呢?他說賣個三四萬缺錢。那麼當時的黃金,在國際市場上,大約是100塊錢一克,100克黃金大約就是一萬塊錢,誰會拿這麼多黃金作偽呢?你是這麼想,但是作偽造他站在另一面想,他也這麼想我拿這麼大成本去做偽,你肯定放鬆警惕,我不想牟求暴利。我投入一萬多塊錢,我就賣三萬塊。黃金首飾你過去在首飾店買非常簡單就是份量乘上當時的時價,加上手工費,就這點錢。所以道理是從雙方面想,我們自己有時候做事情也需要這樣,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一想,這個道理能不能說通。不要認為自己的道理是道理對方的道理不是道理。

    荷包扁

    鼻煙壺呢它管單的說分五大類,第一類呢最為廣泛是陶瓷;第二類呢比較貴重是玉石;第三類呢比較新奇是玻璃;第四類呢晚清獨創的內畫再有就是其他類五花八門。

    先從陶瓷類講起。《大清會典事例》記載:乾隆、嘉慶乃至同治、光緒,清室賞賜各國國王及使節的禮單中,瓷鼻煙壺幾乎是必備品。乾隆、嘉慶時期,宮廷大量燒造瓷鼻煙壺,然後裝盒,一盒有十個或二十個,都是作為禮品備用。這種成盒的鼻煙壺絕大部分都保留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內容有錦上添花、福慶如意、歲歲平安、富貴牡丹等等,非常漂亮。陶瓷類鼻煙壺式樣最多的有兩種,一種就叫背壺式,又叫荷包扁,是鼻煙壺最早的形狀,在清檔的記載中往往都有這個名字。另外一種叫爆竹式,也叫筒子瓶,上下一邊粗。

    背壺式鼻煙壺是最早的造型之一,特點就是便攜實用。過去老師傅常叫它荷包扁。清朝的人身上都願意攜帶一個荷包,裡面放點兒零碎物品。荷包跟背壺的形狀非常接近,都是扁的,因此背壺式鼻煙壺又叫荷包扁。

    養心殿造辦處有這樣的記載:雍正七年三月三十,」太監劉希文傳旨:著查有早交出聖祖年制款黃色琺琅中間畫壽字背壺式鼻煙壺,此鼻煙壺照樣燒造的未見交進,原樣亦未交進。再有聖祖年制款紅色一樹梅琺琅背壺式鼻煙壺,照樣燒造的見過,其原樣亦未交進。飲此「。雍正皇帝下旨說:早年讓你們燒造的鼻煙壺,仿康熙年制黃色琺琅鼻煙壺的樣子,結果燒造的沒有交進來,原來那個樣壺也沒還回來。還有一個紅色琺琅鼻煙壺,你們倒把燒造的交給我了,可是原樣也沒交回來。可見雍正對這兩個康熙年制的鼻煙壺非常的重視。

    底下人就怕了,皇上都問這事兒了,這東西在哪兒?趕緊找連夜找,」於四月初一將原樣二件,柏唐阿宋七格持圓明園交劉希文訖「。第二天就送到圓明園去了。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著這只雍正年制紅色一樹梅背壺式鼻煙壺,就是照康熙的樣子燒造的。

    鼻煙壺的變化

    從康雍乾三朝一直到道光時期,鼻煙壺一直在變化當中。這些變化有幾個規律。一、造型由簡及繁,由標準到多樣。一開始的造型都比較簡單,乾隆時期那個荷包扁你從側面看大約只有幾個毫米厚不到一公分,非常薄,但是到了道光的時候肚子至少你從側面看,至少有兩公分厚,它的容量道光時期一個背壺式的鼻煙壺是乾隆時期一個背壺式的鼻煙壺的容量的四倍,裝得很多。為什麼呢?煙癮大了。

    第二個規律是內容。鼻煙壺上攜帶了大量文化信息,乾隆時期比如經常畫的是什麼呢?四清圖,"梅蘭竹菊"雅啊!"四妃十六子"顯得生活富足。

    道光以後比較流行的題材都是什麼呢?他最願意畫的是蟈蟈兒,你看鼻煙壺畫一個大蟈蟈估計都是道光左右的,為什麼畫一個蟈蟈兒呢?

    當時按照南方人的發音,北方人聽南方人的話是"官""蟈"不分啊,這個蟈蟈就是官,當官、官運亨通,比較功利。你看前面是非常雅致,後面就比較功利。

    再有呢我們見過道光時期的鼻煙壺,正面畫英雄鬥志,背面畫什麼呢?狂犬吠日,畫一狗衝著天上一個太陽使勁兒的叫。英雄鬥志呢表明了人的一個遠大志向。狂犬吠日就是小人得志,它在鼻煙壺中帶有這樣世俗的信息表明當時社會的一個世俗的狀態。

    大獨釣與教五子

    鼻煙壺由於是手中所持之物,它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種炫耀的功能。我們今天非常願意炫耀的往往是身上佩戴的,首先首推首飾,過去手錶,今天也有這個情況。

    手錶很重要,一伸手看你那手錶,為什麼很多名牌表還要鑲鑽呢?就是它要炫耀,滿足你內心的一種虛榮,或者是滿足你內心的一種滿足。

    當時的人呢,拿這個鼻煙壺多少還有一點比試,比如有人拿在手裡,拿一鼻煙壺,說您拿什麼壺?他說我這大獨釣。我第一次聽見這詞我也不明白,北方人音變,他應該準確發音大獨釣。畫一老翁獨釣一個人在水邊釣魚,這肯定是柳宗元那首《江雪》來的: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他就用獨釣寒江雪作為畫面,說我玩兒的是大獨釣。對面來一人,說您那是什麼啊?我這是教五子跟大獨釣對著,你看我這教五子。教五子從哪兒來的呢?我們現在是不怎麼讀《三字經》了,《三字經》有這麼一段:」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竇燕山是五代人,有五個兒子,他是家法嚴格這五個兒子先後全考上進士。我們後來說的五子登科,五子奪魁都是從這個典故上來的。你是你的大獨釣,我是教五子文化信息都是靠這樣的小事中傳播。人都在比試什麼呢?拿出來了說大獨釣境界,我這什麼境界。這個呢說我這教五子,追求!我這什麼追求啊,每個人都有內心的一個世界。

    都通過這個小小的鼻煙壺來展現我們的文化有很多時候是靠不經意傳播的,不是刻意設計刻意傳播的。我們過去很多人並不具備很高的文化素養,他依然可以傳授這個文化。就是把文化變成一個非常通俗的東西。我們今天有時候一說這事東西通俗,就徹底俗了,但有的學者也可以大俗即大雅。所以有的事特別俗也未必不是個好事。

    炫耀的情趣

    在鼻煙壺的使用當中很多和炫耀的是一種極為特殊的情況。比如康熙時期有一種瓷鼻煙壺叫"多年兒"。我第一次聽見也不知道啥意思,我就問,什麼叫做多年兒?就是底下寫的這個款識一般都寫成化年制,這個年字寫得非常草,猛一看像多字,所以就形成了一種叫多年款鼻煙壺。就是這年字寫的像多字。其實是把這個字寫壞了,寫歪了寫成畸形了。我們過去講審美的時候講過,一旦這種畸形的病態的美被推廣出去的時候它就會風靡。

    鼻煙壺在使用當中每個人在炫耀的時候有的做得非常巧妙。在炫耀當中,我一定要在情趣上高你一等。比如說有這樣的鼻煙壺,我見過青花釉裡紅,紅的是畫的梅花,青花畫的是喜鵲。兩人走一塊兒了,把鼻煙壺一掏出來多少年來有點比試,說您看我這個青花釉裡紅。數數幾個喜鵲?四個,四喜臨門。您那個呢?我這個青花釉裡紅。您好也數數幾個喜鵲,也四個。今兒什麼日子啊?四月初四,是吧倆人比試完了,說得了,沒什麼高低都一樣了,就回去了。

    半年多以後快到年根兒了。倆人又見面了,一見面又掏出來了,說您看我這個,青花釉裡紅。您數數我這喜鵲,一數12個喜鵲。什麼日子口了?臘月了,我這叫月月見喜,我們家有十二個。我一月份正月我一個喜鵲,我四月四個喜鵲,我臘月我十二個喜鵲。上回是跟您撞上四月初四所以咱倆沒什麼高低。這個說那您數數我這個。那說您那還十三個月不成嗎?我數數,一數13個。說我這個叫日日見喜,今天什麼日子?臘月十三,我們家有三十個,初一拿一個,初四拿四個,今兒十三,我就十三個,到大年三十,除夕夜咱倆見面我是30個。我這叫日日見喜,滅了你那月月見喜。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煙海文化是由一點一滴構成的點滴都是文化符號——馬未都我們有時候覺得,這都是彫蟲小技不算什麼,但是正是一點一滴的彫蟲小技才積累了我們如此浩瀚的一個文化。

    乾隆、嘉慶時期瓷鼻煙壺宮廷大量燒造。然後裝盒,一盒十個、二十個。這種成盒的鼻煙壺絕大部分都保留在台北故宮。比如內容中有錦上添花、歲歲平安、富貴牡丹等等。我們可以看一下圖,非常漂亮。誰家有這麼一盒20個,都是當年送禮的。這是乾隆時期的,可能是四清圖。

    聯對得煙壺

    第二類的鼻煙壺是玉石類,首先是白玉最多,其次還有其它色澤的比如碧玉、黑玉墨玉就是。它的工藝跟清代的整體工藝,區別不大。我們講玉器講過,所以在這兒不專講它的工藝了。

    宮廷中當時大量的製造這種白玉鼻煙壺。也是十個一盒,有折方壺,有背壺式的,有茄式的,有籽玉的非常漂亮,美不勝收。我們看看茄式的鼻煙壺,像茄子,做得非常巧妙,它用碧玉做上茄上的蒂。有一個把,把一個蓋打開,就是鼻煙匙,就是挖鼻煙的釣。

    玉的鼻煙壺非常適合雕刻。所以有很我在上面,雕有山水和文字。《宣南隨筆》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乾隆的時候,乾隆召開紀曉嵐,就為煙壺的事,我這有一鼻煙壺,上面刻著11個字。"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說你紀曉嵐這麼大本事。不是善於對對嗎。你能不能結我對上?紀曉嵐就說這個好對,我給您對上。"若周之赤刀大訓天球河圖"。乾隆一聽就愣了,高興得不得了。就把手中這個煙壺當時就賜給了紀曉嵐。

    乾隆為什麼高興啊?紀曉嵐對的高。乾隆說的上聯出自《蘭亭集序》我們都非常清楚。"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紀曉嵐對的呢出於《尚書》。《尚書》中呢有這樣的記載:宗器先世所藏之重器若周之赤刀大訓天球河圖之屬也——《尚書》他只需要把中間這段話截下來"若周之赤刀大訓天球河圖"他就是把這幾個字截下來,跟"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嚴絲合縫地對上了。這裡還暗拍了乾隆的馬屁。為什麼乾隆高興啊?赤刀、大訓、天球、河圖是周代最重要的祖宗的重器,估計都是玉石一類的寶物,所以乾隆高興,把手中的鼻煙壺這邊刻著山水,那邊刻著文字,當時就賜給紀曉嵐。

    瑪瑙鼻煙壺

    玉石類非常重要的一類就是瑪瑙,瑪瑙鼻煙壺裡有一種極為特殊的就是在鼻煙壺中間橫著一條玉帶。這都叫腰橫玉帶,這種鼻煙壺數量不算太少,非常地有意思。過去說頭戴烏紗,身穿蟒袍,腰橫玉帶,腳蹬朝靴。他是為官宦畫一幅像。腰橫玉帶的意思就是說你有官運亨通,他也隱含這樣一個含義。

    瑪瑙壺可以掏得非常的薄,薄到什麼程度呢?薄到水上漂,扔到水裡就是漂著的。清道光有個人叫沈預,他在《秋陰雜記》中這樣記載:鼻煙壺起於本朝,其始止行八旗並士大夫,近日販夫牧豎無不握此壺。」這一段記載很明確,到了清代的中期偏晚的時候,鼻煙壺已經風靡全國。我們下一講接著講鼻煙壺的其它幾個門類。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