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風雲 正文 第十三講 吳玠守蜀
    金軍再次從川陝地區進攻南宋,宋高宗命文臣張浚統兵抗金,但張浚和西北守軍將領曲端發生了矛盾,導致將帥失和,而武將吳玠因與曲端素有矛盾,此時推波助瀾借刀殺人,向張浚獻計害死了曲端,富平之戰張浚大敗,金軍直逼四川,張浚因此被貶職,那麼吳玠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富平之戰失利之後,金軍又連續發動了和尚原之戰,饒風關之戰、仙人關之戰,意圖奪取蜀地,而此時張浚已被貶職,因此抵擋金軍入川的重任就落到了吳玠的肩上,但當時吳玠手下只有千餘名殘兵敗將,寡不敵眾,那麼吳玠利用了一種什麼樣的特殊武器,抵擋住了金國鐵騎暴風驟雨般的瘋狂進攻呢?

    上一講咱們講宋金富平大戰之後,宋軍敗績,本來張浚是想重用曲端,結果由於吳玠獻策,曲端無辜被害,宋朝自毀長城,那麼吳玠這個人在他身上體現一個人性很複雜的一面,這個宋朝在南宋初年,有所謂的中興四將,岳飛、韓世忠、張俊和劉光世,吳玠之名並未列在中興四將之內,但是論武功,吳玠是遠超過韓世忠、劉光世和張俊的,應該是與岳飛在伯仲之間,基本上宋金交戰是兩大戰場,關陝、中原,中原以後我們會講到,是岳飛表演的舞台,關陝就是吳氏兄弟表演的舞台,吳玠和他弟弟吳璘,吳家是三代為宋朝守四川,一直到他孫子輩守四川,論武功吳玠絕對應該是名列中興四將,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是沒算進去,實際上像四將裡面像張俊未見得有多少武功,只不過他擁兵自重,他的軍隊多,劉光世是個有名長腿將軍,就是打仗只會逃跑,不知道為什麼他也名列中興四將,吳玠是絕對應該進去的,吳玠這個人實際上是在宋朝歷史上,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中國古代名將史上,都是應該值得大書特書一筆的,史籍記載,說吳玠這個人「少沉毅有志節,知兵善騎射,讀書能通大義」——《宋史·吳玠傳》,從小沉毅有志節,知兵、會統帥部隊,懂得行軍打仗的事,而且善騎射,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古代的武將最看重的是馬上功夫,騎射,不是說像我們看有一些電影或者大俠們,飛簷走壁,武將不是看重這個,所以武將他考武舉的時候,你要拉開多少石的硬弓,你射箭能射中多少,你能舉多少斤的石鎖,馬術怎麼樣,這是很重要的,你說我上馬之後,武藝怎麼樣,實際上中國古代在馬上作戰,雙方一照面,一個回合勝負立現,根本不會像評書裡說你我大戰三百回合,累就累死了,所以弓馬嫻熟是最重要的,另外呢,讀書知大義、文武雙全,吳玠就是這麼一個典型的文武雙全的將領,他在年輕的時候,就是投身西軍,北宋的西北軍,跟西夏打仗,屢有戰功,後來平河北巨盜,平方臘,論功在陝西諸將當中,排名前十名,論戰功是排前十名,靖康之變之後,他在這兒跟金軍作戰,也是頗多斬獲,應該說在戰爭當中,壯大了自己,也成熟了自己,所以富平之戰失敗,張浚後來就被貶職了,陝西、川陝一帶作戰的重任,統帥重任就落在吳玠肩上,吳玠率部退保和尚原,這個地方無險可守,吳玠造土圍子,就是土堡,豎起柵欄,列柵為計,積粟就是攢軍糧,準備跟此地死守,結果呢,有人就勸吳玠,說這個地方無險可守,是死地,我們跟這兒守下去的話,沒有好果子吃,不如退保漢中,以保全蜀地,結果吳玠說,我守此地正為保蜀,和尚原不守,我如果退守漢中,那麼當中守不住,就只能退往四川,這麼一步一步退下去,退到什麼時候啊,所以我守此地正為保蜀,我在此,金賊絕不敢越我而過,他只有這麼幾千殘兵敗將堅守和尚原,當時吳玠面臨一種什麼樣的形勢呢?

    史籍記載「朝問隔絕,人無固志」——《宋史·吳玠傳》,跟朝廷的聯繫都斷絕了,那會兒不像今天通迅手段這麼發達,我拍個電報,向朝廷請教一下軍國大計,沒有,四戰之地,可能都被金國人包圍,「人無固志」,很多部下打算我要麼投降,要麼開溜,吳玠在這兒率領幾於人馬死守此地,以忠義感召大家在這兒堅守,「將士皆感泣」——《宋史·吳玠傳》,願隨將軍殺敵,身死不退,不但感激大家,淪陷區的老百姓也非常感動,就偷偷地給吳玠送糧食,打仗不是主要靠軍糧,陝西那個地方開發得早,八百里秦川沃野,物產豐饒,老百姓偷偷地給他送糧食,金國人看到老百姓給吳玠送糧食非常生氣,於是就在渭河佈置騎兵,佈置游騎,斬殺送糧的百姓,殺了就把人頭掛上,或者把死屍吊上,嚇唬老百姓,但是因為老百姓感激吳玠的忠義,在渭河上用小船造橋,甚至造暗橋,趁著黑夜,老百姓人背肩扛,毛驢馱著去給吳玠送糧,數年乃止,就這麼幹了好幾年,最後金國沒辦法了,就搞連坐,保甲、連坐,五家一保,十家一大保,互相監督,如果有一家送糧被逮著,鄰里都要受牽連,但是仍然不能制止老百姓給吳玠送糧,看來吳玠這種忠肝義膽、感天動地,淪陷區的居民特別受感動,金國人一看,和尚原是眼中釘肉中刺,必須要把和尚原打下來,於是在吳玠的領導下,第一場大戰就爆發了,就是和尚原之戰。

    富平之戰失利後,和尚原就成為南宋阻擋金軍入川的首要防線,可是對於駐守此地的大將吳玠來說,和尚原既無險可守,又無兵可援,吳玠手下的千餘名殘兵敗將如何才能夠抵擋住來勢洶洶的金國鐵騎呢?

    一開始金國人沒拿吳玠當回事,幾千殘兵敗將而已,能擋住我戰無不勝的大金鐵騎嗎?這個地方又適合騎兵的馳突,所以金國的兩個偏將,兵分兩路進攻向尚原,結果吳玠呢?我不管你幾路來,我一路去,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敵人,吳玠首先打擊金軍一路,他打的時候,他也特別會打仗,我這幾千人如果一塊兒跟金國人拚命的話,他們太疲憊,這個仗有時候一打,從早上起來一直打到中午,打到下午,打到晚上,連飯都吃不上,太疲憊,怎麼辦呢?分成數隊,輪番出戰,比如我分成十隊,五隊出戰,剩下五隊休息,替補,在場外當替補,咱們埋鍋造飯,飲酒、吃肉,反正老百姓給送來糧食做替補,眼看雙方漸成僵持,我軍漸成不支之勢的時候,收兵,養精蓄銳的這幫上,輪番出陣,金國人沒見過這麼打仗的,哪有這麼幹的?我看宋軍兵少,我嘩全上來了,沒想到您後面還有替補,這樣一來,一路金軍就被打敗了,另一路金軍這時候遠道而來想配合,結果沒等他趕到戰場的時候,苦攻不下的時候,吳玠在這一路已經打勝了,馬上馳援另一路,另一路金軍也被打得慘敗,這兩路金軍圍攻和尚原的企圖失敗,金國人就非常震驚,沒想到跟吳玠這一戰,我敗得這麼慘,所以金國人非常生氣,看來吳玠這個人不好對付,不好對付怎麼辦?偏將是不行了,得主將出馬,完顏兀朮親統十萬大軍而來,你不就幾千殘兵敗將嘛,我十萬大軍而來,當然十萬也有可能是詐稱,古人說我領兵多少萬,千萬不能信,像《三國演義》說曹操領八十三萬大軍南下,全國才七百萬人,他領八十三萬大軍,官渡袁紹還給幹掉七十萬,中國就沒人了,可能史書上說就是十來萬人的樣子,但是可以對外號稱,而且中國古代如果要用疑兵之計就特別容易,今天打仗是越隱蔽越好,那個時候打仗,是越張揚越好,我要是嚇唬你的話,每個士兵舉一桿旗,看上去旗幟如林,你以為我有多少人呢?一人舉一桿,後背插一桿,我們看戲台上,武將後背上插四桿旗,當然那比較誇張,靠旗,插四桿那比較誇張,插一桿是有的,後背上插一桿靠旗,每個人都這樣,一出來無邊無沿,別害怕,完顏兀朮十萬大軍來了,在渭河,造浮橋,金軍過河,連營寨十餘里,準備跟宋軍決一死戰。

    金軍為了打通入川門戶,派主將金兀朮率十萬金兵,誓死也要拿下和尚原,面對來勢洶洶的金國鐵騎,吳玠使出了殺手鑭,用一種特殊的武器,專門對付金國騎兵,那麼這個秘密武器究竟是什麼呢?

    宋軍的軍械裡面有一種東西對付騎兵是最有效的,什麼呢?床子弩,床子弩厲害到什麼程度,它並排放五支箭,每一支箭都有幾米長,箭頭就是一個長矛,比長矛的矛頭可能還要寬大,人是不可能拉開的,用絞車絞開,絞開這後交排放五支箭,這五支箭一出去,人馬俱碎,那東西就不是用來射人的,射城牆,射城牆的垛,據說能到什麼程度呢?你藏在城牆後面射箭,我用床子弩射你,能穿透城牆,把你釘在城牆上,你想這個東西有這麼強勁的戰鬥力的話,如果用來射活人,射騎兵,你身穿多少層重甲,管用嗎?一箭連人帶馬釘在地上了,可能拔都拔不下來,戰鬥力這麼強勁,金國人一看,吳玠真是不好對付,他不出戰,他老拿箭射我們,這怎麼辦?我設奇兵,我繞過去,繞道去進攻吳玠,我從你背後進攻,吳玠早料到金軍這一點,沒等金軍部隊到達,吳玠在這兒埋伏的部隊就殺出來了,金軍又是大敗,金軍一敗就要後退,因為到這個時候,金國的部隊已經不像當年靖康之變,南下時候的金國的部隊了,隨著金軍南下戰領中原很多地區,金國的軍隊民族成分也就發生了變化,本來在金軍當中女真人就不佔多數,還是以漢族的兵士為主,漢族士兵包括契丹兵,包括渤海兵,這些漢化已久的士兵,他不能說牽著自己的馬嚼著肉乾喝著酸奶就能跟你打仗,所以他要有糧草的供應,有後勤的給養,這樣一來就出現一個什麼結果呢?

    就是金國原來的戰爭優勢就不具備了,你戰爭成本低的優勢就已經不具備了,戰爭成本低的優勢一不具備,雙方就都有短處握在對方手裡,我如果切斷你的給養,掐斷你的糧道,不戰自敗,因此吳玠就派人偷襲金軍,想掐斷金軍的糧道,金國人亂成一團,糧道被掐斷了,亂成一團,然後就在這兒設圍、堅守,熬到天黑,因為那個時候,沒有什麼夜視器材,一般一到天黑,雙方誰也看不見誰,就要鳴金收兵,等天亮再戰了,好不容易熬到了天黑,金國人歇了口氣,一天了,打了一天仗,體力消耗這麼大,水米都沒打牙,歇口氣,結果吳玠夜襲金營,我就是敢於夜戰,這地方我熟,可能有老百姓給我帶路,這個地方我熟,我敢於夜戰,縱兵四出,打得金軍大敗潰輸,完顏兀朮就要逃,他怕被人認出來怎麼辦呢?拔出佩刀,把鬍子割下去,我們看中國古人是特別強調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男子一成年,必須要蓄須,沒鬍子是太監,所以他必然得蓄須,因此你要是說對這個人侮辱最大,你把他的鬍鬚拔掉,或者燒燬,這是對人絕對的一種侮辱,得跟你拼老命,完顏兀朮這時候為了活命,我自個兒把鬍子割下去,然後才逃跑,和尚原一戰,吳玠大獲全勝,這一戰算是保住這個地方,幾千軍隊打敗完顏兀朮號稱十萬大軍,但是這一仗取得很大勝利,這一仗勝利之後,金國人要捲土重來,爆發了饒鳳關之戰。

    金國人不甘心和尚原的慘敗,於是重新派出一員大將來頂替金兀朮繼續對宋作戰,這個人就是被稱為啼哭郎君的撒離喝,他曾經是吳玠的手下敗將,但是這次撒離喝為了洗刷掉啼哭郎君的惡名,設計迷惑吳玠,企圖避開和尚原,從宋軍防守薄弱的饒鳳關入川,那麼吳玠會不會上撒離喝的當呢?

    沒想到吳玠不上他這當,然後自己親帥主力日馳三百里,一天跑了三百里,趕到饒風關戰場,吳玠很厲害啊,到了這個地方之後,就派了使者去給撒離喝下書,他不像張浚跟你約好哪天打仗,那太幼稚,吳玠下書的時候,帶了好幾大筐橘子給撒離喝送去,同時附書一封,「大軍遠來,聊以止渴」,你來一趟不容易,給你點橘子吃,這是我們四川特產,聊以止渴,「今日決戰,各忠所事」——《續資治通鑒》,你看吳玠這種胸襟,你來了我給你橘子吃,你今的這件事,咱們倆是各為其主,各忠所事,所以把橘子一送去,撒離喝魂飛天外,以杖拄地,拿手仗敲這個地,吳玠怎麼可能來得這麼快,這不可能,不應該啊,吳玠這心理戰術玩兒得很成功,我送你幾筐橘子,把撒離喝嚇得魂飛魄撒,他怎麼可能,他幾百里之外,怎麼給我送橘子來了,撒離喝,仗還沒打呢,金國兵的氣勢就矮下一點了,這個時候撒離喝,他為了把自個兒的啼哭郎君的恥辱洗淨,他也是豁出去了,拼了命了,攻打饒鳳關的時候,他怎麼攻打的呢?一人先登,兩人擁後,一個人進攻的時候,兩個人在後邊跟著,前面死了,後面踩著同伴的屍體往上上,墊著死屍往上上,不惜一切代價,我不要傷亡數字,我只要饒鳳關,取吳玠之首,這是我的第一要務。

    所以金軍開始猛烈進攻,吳玠親自登城指揮,拄著戰刀,在城樓上指揮戰鬥,萬弩齊發,很危險,箭在頭頂,耳畔飛過,吳玠屹立不動,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念,你主帥不怕死的話,底下的士兵就跟著你玩兒命,指揮官打仗的時候,什麼樣的口號最應該喊,是跟我上,最不能喊的是給我沖,最能能喊這個,給我沖,給你沖,你呢?跟我上,我先身先士卒,我們看名將都是這樣,吳玠拄著刀我不怕,那你怕什麼?宋軍又開始強弓硬弩,射擊金軍,它不是山城嘛,台地山城,有的是防守器材,就地取材,山上的石頭往下推吧,推下山坡,一下咱就把金軍軋成肉醬,吳玠事先也做好準備,我可以做草垛子,用草堆成垛,堆成垛幹嘛呢?綁成圓球,一打仗點燃,推下山,這個東西守山城是最有效的,躲不開,一大火球奔你過來,你想想你第五個反應是什麼?你有它跑得快嗎?巨石你能躲開,這個東西火星四濺,金國人的制服皮毛為主,沾火星就著啊,所以金軍一看,沒見過這種打法,你有本事你下來,咱兩陣對圓,堂堂正正,你瞧你這叫什麼?沒見你這種打法,兵書上沒教過,於是金軍慘敗。金軍慘敗,撒離喝就豁出去了,我人多我不怕死,撒離喝也親自上陣指揮,於是金軍冒死強攻六晝夜,死屍積山,死屍堆得跟山似的,不退,吳玠一看這麼下去不行,我的火球快用光了,能揀的巨石也快用光了,弓箭也快射光了,他這麼跟我玩兒命,他這麼不拿人當人,我不行,我這麼跟他耗下去的話,你用兵再高強,中國古代有這句話,殺人一萬,自損三千,你這麼耗下去的話,不行啊,怎麼辦?

    饒鳳關一戰,金軍使出渾身解數,誓死也要贏得此戰,吳玠雖率領所部頑強抵抗,但畢竟力不及彼,寡不敵眾,實在難以抵禦金軍的瘋狂進攻,此時的宋軍已經人困馬乏,彈盡糧絕,身處絕境,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吳玠會想出什麼辦法來應對呢?

    吳玠就出招了,招募敢死隊,賞銀千兩,下山殺敵,而且吳玠招募敢死隊的時候他是有原則的,什麼原則,父子兄弟同在軍中的,就是父親留下,兒子回去,如果是兄弟同在軍中的,沒結婚的回去,一般就是弟弟沒結婚,就是弟弟回去,我不要,我就招那些已經是結了婚有孩子的,結果這招募來的這些敢死隊,經常是父子兄弟在一起,我們不回去,我們願隨將軍殺敵,打死無怨,我們沒關係,不傳後代沒關係,只要大宋國朝能夠保住,我們自有後來人,所以我們不害怕,吳玠非常感動,開銀箱,搬銀子,賞賜給士兵,士兵哈哈一笑,命都不要了,要這銀子幹什麼啊,將軍,您留著吧,將來還用得著,結果敢死隊整裝待發,準備一戰成功,可惜的是吳玠軍中一個小校犯法,下級軍官犯法,依律當斬,結果這個小校趁看管不嚴,正招敢死隊,正誓師喝出征酒呢,他趁看管不嚴,下山投奔金軍,就把宋軍部署的虛實就都告訴金軍了,這樣一來的話,金軍就沿著這個小路就爬上來了,這個小路鮮為人知,宋軍可能都沒設防,本來宋軍人數就少,他就是乘高憑險,居高臨下,才能夠守住,現在天險一失,金軍從天而降,宋軍就支撐不住了,所以饒鳳關失守,吳玠邊打邊撤,退到三泉這個地方,準備在這兒會和其他餘部抵抗,金軍佔了饒鳳關以後,損失慘重,這種勝利就屬於一種慘勝,不夠本,完全是撒離喝的面子問題,我以前哭過,我現在讓你哭,完全是面子問題,但是吳玠人家也沒哭,人家退回去,所以金軍一看,沒有辦法了,於是撤軍北去,吳玠一看你跑了,該我顯顯身手了,吳玠就率軍進攻,繳獲了金軍大量的輜重,據說金軍這一次墮山澗死者數以千計,掉到懸崖裡就死了上千人,人馬損失很重,等於最後的結果就是饒鳳關雖然有失,最後的結果仍然是吳玠取得了很大的勝利,金軍沒有佔到什麼便宜,於是朝廷晉封吳玠為少保,充立州陝西路制置使,就變成了當地最高的指揮官。

    吳玠所部的誓死抵抗,再一次打破了,金軍入川的計劃,金軍豈能夠善罷甘休,於是捲土重來,再次派出金兀朮,率領大軍攻蜀,拉開了仙人關大戰的序幕,這一次金軍為了一舉拿下仙人關,調整了戰略,但是吳玠早有設防,誓死捍衛仙人關,那麼面對吳玠的頑強抵抗,金軍會採取哪些新的進攻策略呢?

    金軍一看,打仙人關屢攻不克,不好打,不好打怎麼辦呢?就用雲梯去往城牆上搭,派士兵手持雲梯沖,用撞車撞,撞車就跟城門樓子一樣高,它前面是一個大的木錐去撞城門,甚至去撞城牆,樓子裡面也有碉樓,士兵藏在碉樓裡,用牛皮張起來,做成巨盾,護住自己的身體,吳玠一看賊易破,雲梯拿撞桿給它撞碎了,或者把開水和熱油給燒開了,一鍋一鍋油往下一澆,人首先就燙熟了,這個甭說了,雲梯上沾了油,火箭一箭就著了,撞車都不用澆油,那不是牛皮嘛,拿火箭一射就著了,所以金軍慘敗,吳玠他老是這麼幹,他老玩兒火,這誰受得了,攻山頭他給我拿大火球,打城他用火箭,這受不了,數個時辰打下來之後,雙方還是戰了一個平手,這個時候完顏兀朮作為百戰名將,也有點失去理智了,命令金軍將士,現在你們一隊人,用繩子把自個兒連在一起,進攻的時候一隊人都得上,同生共死,但是同生的可能性不大,只能共死啊,你想你一隊人,身披鐵甲連成一塊兒,你爬雲梯,第一個掉下來帶著一串全往下掉,完顏兀朮按說他也是百戰名將,也不知道怎麼出了這麼一招,同生共死,如果這一仗再失敗了的話怎麼辦?按照我們現在的話講,這一隊失敗,軍隊最小編製,比如今天軍隊最小編製是班,一個班抽籤殺一個,所以金軍也玩命,宋軍也玩命,雙方僵持到什麼程度,最後又是出現什麼結果,金國人踩著死屍往上衝,不用雲梯足夠了,踩著死屍往上衝,完顏兀朮打得很艱苦的時候,撒離喝騎著馬繞著城轉,我有什麼辦法來打敗宋軍呢,忽然間他心生一計,宋朝守軍西北那個地勢的敵樓,好像防守比較空虛,所以我把敵樓給打塌,從那兒進攻,金國人用拋石,巨石打敵樓,吳玠一看敵樓要塌,傾覆了,親自趕到一線,命令士兵,拿繩套住,拽正,然後咱們跟這兒死守,絕不能讓金國人攻上來,金國人一看,你不是會玩兒火嘛,我也會玩兒火,我射箭,射火箭,縱火,把這個敵樓燒掉,宋軍早防著這招呢,我就是玩兒火的,你拿火燒我,水一澆,滅了,金軍沒辦法了,沒法打了。

    宋軍在夜裡又開始劫營,明晃晃的長刀,大斧,據說宋軍的首領武藝高強,手持那種長把的陌刀,當其刀者,人馬皆碎。一刀上去連人帶馬,砍成兩半,有一個這麼敢幹的,宋軍的士氣佔了優勢了,所以宋軍一下在士氣上佔了很大的優勢,這樣一來的話,金軍大敗,金國人這次來,老婆、孩子、傢俱、僕人,全帶來了,是準備幹嘛,準備滅了吳玠之後就進蜀地,就跟這兒安家,我們家的傢俱,我常用的東西,老婆孩子全帶來了,結果這三戰全都失敗,進蜀地是不可能了,老婆孩子沒準都被俘了有可能,金國人認識到吳玠守這個地方看來是天塹,難以逾越一步,怎麼辦?金國人想明白了,咱們這兒開荒種地吧,於是金國人開始在陝西這一帶種田,屯田了,做好了跟宋朝長期對峙的準備,所以等於是宋金在陝西這個地方就開始長期對峙下來了,它就沒能夠攻入蜀地一步。

    和尚原之戰、饒鳳關之戰,仙人關之戰,金軍不惜血本,一次又一次地發動入川戰役,究竟是為什麼,川蜀之地又為什麼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呢?

    看後來南宋滅亡,忽必烈滅南宋就是先攻蜀地,都得這樣,打下蜀地來,順著長江上游順流而下,你只能這樣平江南,但是金國再也沒有這個機會了,你直接進攻江南,江南卑濕水熱,地域廣大,是不行的,所以吳玠可以講為保住宋室的半壁江山,甚至可以說這種話,中興武功第一,要不是他三戰三捷,死守四川的話,死守蜀地不失的話,形勢就非常危險了,因此宋廷拜吳玠為少師,封節度使,史籍記載,說吳玠「與敵對壘且十年」,將近十年的功夫與敵對壘,「常苦遠餉勞民,屢汰冗員,節浮費,益治屯田,歲收至十萬斛」——《宋史·吳玠傳》,他覺得如果徵收賦稅,讓老百姓交糧餉的話,老百姓的負擔太重,於是「屢汰冗員」,就是我的軍隊裡,每一個人只要是穿軍裝的,就是能夠上陣殺敵的,能夠不用的人我盡量就不用,所以老百姓非常擁護他,而且他讓軍隊屯田,歲收至十萬斛,一年能收十萬斛糧食,並且他「御下嚴而有恩,虛心詢受,故士樂為之死」——《宋史·吳玠傳》,雖然是慈不掌兵,但是你在樹威的同時,也要注意到恩威並用,吳玠是很注意這一點的,吳玠他守蜀多年,也是屬於英年早逝,死的時候47歲,他死了之後,他的弟弟吳璘,前面也是一員名將了,繼承了他的職位,宋朝在這個時候也看到了,吳氏兄弟實在是勞苦功高,而且只有他能保四川的局面不失,所以讓吳璘來繼承他的職位,吳璘駐守四川將近三十年,比他哥哥要長得多,病逝的時候他給孝宗皇帝上遺表,說「願陛下毋棄四川,毋輕出兵」——《宋史·吳璘傳》,我們沒到那個份上,不要動不動嚷嚷北伐,宋朝後來幾次北伐都是失敗的,毋輕棄四川,保住江南半壁,所以吳氏一門,可以說對宋朝忠心耿耿。由於吳氏兄弟的死戰,川陝以保不失,那麼金國人在這個地方沒能成功,於是就又把注意力或者鬥爭的矛頭,轉向了中原,而中原大戰就成為名將岳飛表演的舞台!這個我們下一講再講。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