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德州,下了一陣雨,天氣頓覺涼快,天色也暗下來了。室內點上電燈,我向窗外一望,卻見別有一片亮光照在樹上地上,覺得奇異,同車的一位寧波人告訴我,這是後面護送的兵車的電光。我探頭出去,果然看見末後的一輛車頭上,西邊各有一盞燈(這是我推想出來的,因為我看的只是一邊,)射出光來,正如北京城裡汽車的兩隻大眼睛一樣。當初我以為既然是兵車的探照燈,一定是很大的,卻正出於意料之外,它的光只照著車旁兩三丈遠的地方,並不能直照見樹林中的賊蹤。據那位買辦所說,這是從去年故孫美瑤團長在臨城做了那「算不得什麼大事」之後新增的,似乎頗發生效力,這兩道神光真嚇退了沿路的毛賊,因為以後確不曾出過事,而且我於昨夜也已安抵濟南了。但我總覺得好笑,這兩點光照在火車的尾巴頭,好像是夏夜的螢火,太富於詼諧之趣。
我坐在車中,看著窗外的亮光從地面移在麥子上,從麥子移到樹葉上,心裡起了一種離奇的感覺,覺得似危險非危險,似平安非平安,似現實又似在做戲,彷彿眼看程咬金腰間插著兩把紙糊大板斧在台上踱著時一樣。我們平常有一句話,時時說起卻很少實驗到的,現在拿來應用,正相適合,——這便是所謂浪漫的境界。
十點鐘到濟南站後,坐洋車進城,路上看見許多店舖都已關門,——都上著「排門」,與浙東相似。我不能算是愛故鄉的人,但見了這樣的街市,卻也覺得很是喜歡。有一次夏天,我從家裡往杭州,因為河水乾涸,船只能到牛屎濱,在早晨三四點鐘的時分坐轎出發,通過蕭山縣城;那時所見街上的情形,很有點與這回相像。其實紹興和南京的夜景也未嘗不如此,不過徒步走過的印象與車上所見到底有些不同,所以叫不起聯想來罷了。城裡有好些地方也已改用玻璃門,同北京一樣,這是我今天下午出去看來的。我不能說排門是比玻璃門更好,在實際上玻璃門當然比排門要便利得多。但由我旁觀地看去,總覺得舊式的鋪門較有趣味。玻璃門也自然可以有它的美觀,可惜現在多未能顧到這一層,大都是粗劣潦草,如一切的新東西一樣。舊房屋的粗拙,全體還有些調和,新式的
卻只見輕率凌亂這一點而已。
今天下午同四個朋友去游大明湖,從鵲華橋下船。這是一種「出阪船」似的長方的船,門窗做得很考究,船頭有匾一塊,文云:「逸興豪情」,——我說船頭,只因它形式似船頭,但行駛起來,它卻變了船尾,一個舟子便站在那裡倒撐上去。他所用的傢伙只是一支天然木的篙,不知是什麼樹,剝去了皮,很是光滑,樹身卻是彎來扭去的並不筆直;他拿了這件東西,能夠使一隻大船進退迴旋無不如意,並且不曾遇見一點小衝撞,在我只知道使船用槳櫓的人看了不禁著實驚歎。大明湖在《老殘遊記》裡很有一段描寫,我覺得寫不出更好的文章來,而且你以前赴教育改進社年會時也曾到過,所以我可以不絮說了。我也同老殘一樣,走到歷下亭鐵公祠各處,但可惜不曾在明湖居聽得白妞說梨花大鼓。我們又去看「大帥張少軒」捐資倡修的曾子固的祠堂,以及張公祠,祠裡還掛有一幅他的「門下子婿」的長髯照相和好些「聖朝柱石」等等的孫公德政牌。隨後又到北極祠去一看,照例是那些塑像,正殿右側一個大鬼,一手倒提著一個小妖,一手掐著一個,神氣非常活現,右腳下踏著一個女子,它的腳跟正落在腰間,把她端得目瞪口呆,似乎喘不過氣來,不知是到底犯了什麼罪。大明湖的印象彷彿像南京的玄武湖,不過這湖是在城裡,很是別緻。清人鐵保有一聯云:「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實在說得湖好,(據老殘說這是鐵公祠大門的檻聯,現今卻已掉下,在亭堂內倚牆放著了),雖然我們這回看不到荷花,而且湖邊漸漸地填為平地,面積大不如前;水路也很窄狹,兩旁變了私產,一區一區地用葦塘圍繞,都是人家種蒲養魚的地方,所以《老殘遊記》裡所記千佛山倒影入湖的景像已經無從得見,至於「一聲漁唱」尤其是聽不到了。
但是濟南城裡有一個湖,即使較前已經不如,總是很好的事,這實在可以代一個大公園,而且比公園更為有趣,於青年也很有益。我遇見好許多船的學生在湖中往來,比較中央公園裡那些學生站在路邊等看頭髮像雞案的女人要好得多多,——我並不一定反對人家看女人,不過那樣看法未免令人見了生厭。這一天的湖逛得很快意,船中還有王君的一個三歲的小孩同去,更令我們喜悅。他從宋君手裡要蒲桃干吃,每拿幾顆例須唱一出歌加以跳舞,他便手舞足蹈唱「一二三四」給我們聽,交換五六個蒲桃干,可是他後來也覺得麻煩,便提出要求,說「不唱也給我罷」。他是個很活潑可愛的小人兒,而且一口的濟南話,我在他口中初次聽到「俺」這一個字活用在言語裡,雖然這種調子我們從北大徐君的話裡早已聽慣了。
六月一日,在「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濟南城內。
之三
六月二日午前,往工業學校看金線泉。這天正下著雨,我們乘暫時雨住的時候,踏著濕透的青草,走到石池旁邊,照著老殘的樣子側著頭細看水面,卻終於看不見那條金線,只有許多水泡,像是一串串的珍珠,或者還不如說水銀的蒸汽,從石隙中直冒上來,彷彿是地下有幾座丹灶在那裡煉藥。池底裡長著許多植物,有竹有怕,有些不知名的花木,還有一株月季花,帶著一個開過的花蒂:這些植物生在水底,枝葉青綠,如在陸上一樣,到底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金線泉的鄰近,有陳遵留客的投轄井,不過現在只是一個六尺左右的方池,轄雖還可以投,但是投下去也就可以取出來了。次到趵突泉,見大池中央有三股泉水向上噴湧,據《老殘遊記》裡說翻出水面有二三尺高,我們看見卻不過尺許罷了。池水在雨後頗是渾濁,也不曾流得「汩汩有聲」,加上周圍的石橋石路以及茶館之,覺得很有點像故鄉的脂溝匯,——傳說是越王宮女傾脂粉水,匯流此地,現在卻俗稱「豬狗匯」,是鄉村航船的聚會地了。隨後我們往商埠游公園,剛才進門雨
又大下,在茶亭中坐了許久,等雨霧後再出來遊玩。園中別無遊客,容我們三人獨佔全園,也是極有趣味的事。公園本不很大,所以便即游了,裡邊又別無名勝古跡,一切都是人工的新設,但有一所大廳,門口懸著匾額,大書曰「暢趣游情,馬良撰並書」,我卻瞻仰了好久。我以前以為馬良將軍只是善於打什麼拳的人,現在才知道也很有風雅的趣味,不得不陳謝我當初的疏忽了。
此外我不曾往別處遊覽,但濟南這地方卻已儘夠中我的意了。我覺得北京也很好,只是大多風和灰土,濟南則沒有這些:濟南很有江南的風味,但我所討厭的那些東南的脾氣似乎沒有,(或未免有點速斷?)所以是頗愉快的地方。然而因為端午將到,我不能不趕快回北京來,於是在五日午前二時終於乘了快車離開濟南了。
我在濟南四天,講演了八次。範圍題目都由我自己選定,本來已是自由極了,但是想來想去總覺得沒有什麼可講,勉強擬了幾個題目,都沒有十分把握,至於所講的話覺得不能句句確實,句句表現出真誠的氣氛來,那是更不必說了。就是平常談話,也常覺得自己有些話是虛空的,不與心情切實相應,說出時便即知道,感到一種噁心的寂寞,好像是嘴裡嘗到了肥皂。石川啄木的短歌之一云:
不知怎地,
總覺得自己是虛偽之塊似的,
將眼睛閉上了。
這種感覺,實在經驗了好許多次。在這八個題目之中,只有未了的「神話的趣味」還比較的好一點;這並非因為關於神話更有把握,只因世間對於這個問題很多誤會,據公刊的文章上看來,幾乎尚未有人加以相當的理解,所以我對於自己的意見還未開始懷疑,覺得不妨略說幾句。我想神話的命運很有點與夢相似。野蠻人以夢為真,畢開化人以夢為兆,「文明人」以夢為幻,然而在現代學者的手裡,卻成為全人格之非意識的顯現,神話也經過宗教的,「哲學的」以及「科學的」解釋之後,由人類學者解救出來,還他原人文學的本來地位。中國現在有相信鬼神托夢魂魄入夢的人,有求夢占夢的人,有說夢是妖妄的人,但沒有人去從夢裡尋出他情緒的或感覺的分子,若是「滿願的夢」則更求其隱密的動機,為學術的探討者,說及神話,非信受則排斥,其態度正是一樣。我看許多反對神話的人雖然標榜科學,其實他的意思以為神話確有信受的可能,倘若不是竭力抗拒;這正如性意識很強的道學家之提倡戒色,實在是兩極相遇了。真正科學家
自己即不會輕信,也就不必專用攻擊,只是平心靜氣地研究就得,所以懷疑與寬容是必要的精神,不然便是狂信者的態度,非那者還是一種教徒,非孔者還是一種儒生,類例很多。即如近來反對太戈爾運動也是如此,他們自以為是科學思想與西方化,卻缺少懷疑與寬容的精神,其實仍是東方式的攻擊異端:倘若東方文化裡有最大的毒害,這種專制的狂信必是其一了。不意活又說遠了,與濟南已經毫無關係,就此擱筆,至於神話問題,說來也嫌嘮叨,改日面談罷。
六月十日,在北京寫。
(1924年6月作,選自《雨天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