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凸 正文 作品簡介
    對陸天明來說,使命感,歷史,人生,這三大概念是他的小說創作的支柱。當然,這樣的概括方式很容易造成雷同化,但畢竟每個小說家有著屬於自己的創作形態,不僅題材不同,而且在審美追求上也必然會留下個性的烙印。就長篇小說創作而言,天明有過《桑那高地的太陽》、《泥日》、《蒼天在上》,還有眼前的這部《木凸》(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相比之下,《木凸》明顯不同於以前的作品。《桑那高地的太陽》、《泥日》隱含著他的人生經歷及青春時代的苦澀記憶,因為在他的生命中曾有一段「屯墾準噶爾」的歲月。

    而最為讀者熟悉的、後被改編為電視連續劇的《蒼天在上》,則揭開了新時期以來最複雜、也最富陣痛感的一頁,它涉及到了改革或治國的主旋律。如果說,這三部長篇與天明的經驗相關,或是他的具體生活感受的藝術兌現,那《木凸》則進一步撕開了中國人的生活表象而深入到了精神的層面,或有點兒尋根究底的歷史文化意味了。小說所描寫的人事並不是作者的直接經歷,而是半殖民地的舊上海的紛繁世態,是古老中國被列強的炮艦撞開大門之後的社會文化變遷,但讓人感覺到,作品中不僅貫穿著作者的根深蒂固的使命感,以及對於歷史與人生的理解,而且開始尋找一種中國人已經探索了百年的詮釋:即我們這個民族為什麼只能這樣,或只配這樣蹣跚如此漫長昏暗的生存之路。

    《木凸》是一部充滿了象徵及隱喻的小說,譬如其中的家族短命之類,而「木凸」這一象聲詞,也指涉著一種寬闊而模糊的含義。作品的結尾寫道:「那……人呢?人呢?我轉過身,突然聽到了一種古怪的聲音。木凸。木凸。木凸。」接下來則一連用了二十四個「木凸」。如此冗長、悠遠,如此遲緩、沉重,如此麻木、無奈。小說的寓意也就在其中了。

    這部小說所顯現的,的確是一種新意迭出的創作狀態。雖則依然「用力」,但明顯地注入了敘述以輕鬆自然,即便是象徵或隱喻,也是在一般讀者容易接受的「寫實」狀態中實現的——引人人勝的故事,懸念不斷的情節,複雜多面的人物個性,暢達逼真的敘述語言,都使這部被作者自稱為「並非歷史主義」的小說,更加接近歷史,也更加接近社會人性及特定的生存狀態——中國人的人性也是個性,中國人的痛苦也是痛苦,中國人的小說只能是自己描寫對象及方式,《木凸》的創作自覺意識到了這一絕非「新」或「後」可以解決的美學問題。

    應該說,使命感之於《木凸》,並不是堂·吉訶德式的一廂情願,而是經由人物的命運及必然的人物性格而獲得貫徹的。天明憑著他的經歷與對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社會文化情況的理解,也憑著他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活感受及盡可能不受干擾的審美經驗,相當成功地鑄造了諸如經易阿、譚宗三、黃克瑩這樣的人物,並由此而實現了《木凸》的題旨寓意。

    特別是經易門這個人物,在中國當代小說的人物畫廊中,其獨特的含義應該解釋為:作為某種「民族性格」的縮影,他在以往的小說創造中還沒有以如此複雜的形態出現過。經易門是第一個。他的所作所為,他的「不動聲色」,他的最後「歸宿」,都散發出中國社會特有的人性氣息。他既是「奴才」,又是「主人」。他以獨特的身份與行為,證明著他也是一種歷史的折光,或一種「文化」的生動體現,甚至就是一種從遠處開始、也不知在何時結束的。現實(經易門式的『現實』)。」他最終消失了,但他的精神方式,他的思維與判斷,他的把握世態的「精明」及無與倫比的適應性,卻依然支撐著短命而頑的「舊室」。他的命運意味深長。他不可能是譚宗三式的悲劇。他是地道的「中國貨」——其實,他仍然活著。他不可能輕易死亡。而且,依然讓人感覺到了他那種由麻木表情掩蓋下的自如(不僅僅是「累」)。實際上,從《桑那高地的太陽》到《泥日》到《蒼天在上》,我們已或多或少地瞧見了「經易門」的身照,但真正使這樣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明而含蓄的裝束走向前台,則是《木凸》的出色的創造。若說得冒險一點,經易門本身就是一種「象徵」。

    以此推論,那譚宗三這個人物也是一種「象徵」。在《木凸》中,譚宗三的個性之於小說意義,同樣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讀者可以見到,他從所謂「偽縣長」的位置上跌落下來了,那種永遠的跌落,標誌著一個時代(僅僅是時代)的終結。然而,他的精神氣息並沒有因此而如風一般地被吹去,那「木凸木凸木凸」的古怪聲音仍被傳得沉悶而悠遠,似乎活力不減。作為小說人物,譚宗三同樣留有鮮明的「國產印記」,且絕不止於「偽縣長」符號:他的命運旅程富有耐人尋味的獨特性。與經易門不同的是,他有過漂洋過海的閱歷——他雖留學英倫三島,可最終收穫一些什麼?他越來越委靡軟弱,也越來越頹傷變態,甚至在性愛上也是一個陽剛全失的不可救藥的怯懦者。他那一點兒「西學」,一旦陷入強大的傳統道德的大海,也就成為一種不識世態的乖僻與偏執,一種與時代格格不入的走投無路,或一種沒落的茫然無知,一種燃燒不起來的徹底絕望。他的結局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他的生命獲得延續,也只能是重返經易門的軌道——可他已經不可能了。但不死的人是否可能呢?

    在這部小說中,思索了很多年後的天明終於撳動按鈕,開亮大燈,讓我們看清了或感覺到了生活大廳的「生態」以及它的「近景」與「遠景」。經易門的頑強存在,譚宗三的精神狀態的出現,使斑斕而源遠流長的生活,獲得了一種歷史的或文化的或「尋根」意義上的解釋——天明說《木凸》「並非歷史主義小說」,何故?因為更重要的是,它與「現實」相關;「現實」才是小說寓意的彼岸。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