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和心靈是兩回事,一個勤奮做學問的人同時也可能是一個心靈很貧乏的人。若想知道一個人的精神級別,不要看他研究什麼,而要看他喜歡什麼。一個人在精神素質上的缺陷往往會通過他的趣味暴露出來。趣味是最難掩飾的,因為它已經扎根在無意識之中,總是在不經意中流露。
感覺是虛幻的,但感覺豈非人的全部所有,而人與人之間的區別也全在感覺,在感覺的高下、精粗、深淺、厚薄之不同。
有兩種不同的複雜,一種是精神上的豐富,另一種是品性上的腐敗。在同一個人身上,兩者不可並存。
你告訴我你厭惡什麼,我就告訴你你是什麼。
厭惡比愛更加屬於一個人的本質。人們在愛的問題上可能自欺,向自己隱瞞利益的動機,或者相反,把道德的激情誤認做愛。厭惡卻近乎是一種本能,其力量足以衝破一切利益和道德的防線。
生命不同季節的體驗都是值得珍惜的,它們是完整的人生體驗的組成部分。一個人在任何年齡段都可以有人生的收穫,歲月的流逝誠然令人悲傷,但更可悲的是自欺式的年齡錯位。
關於大事和小事——
看透大事:超脫。看不透大事:執著。
看透小事:豁達。看不透小事:計較。
一個人可能超脫而計較,頭腦開闊而心胸狹窄;也可能執著而豁達,頭腦簡單而心胸開朗。
還有一種人從不想大事,他們是天真的或糊塗的。
問你:如果讓你定居,你喜歡熱鬧的都市,還是寂靜的山林?
再問你:如果身處山林,你喜歡一人獨居,還是有人陪伴?
再問你:如果有人陪伴,你喜歡她是你的太太,還是一個陌生姑娘?
「每一個問題都有兩個相反的答案。」——這句話不是我發明的,最早說這句話的是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哥拉。
人總是不斷地把老年的上限往後推,以便不把自己算作老人。
在我們的感覺中,爺爺輩的人似乎從來是老的,父輩的人是逐漸變老的,自己似乎是永遠不會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