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 第一部 十二、程先生
    程先生學的是鐵路,真心愛的是照相。他白天在一家洋行裡做職員,晚上就在自家照相間裡拍照或者沖洗。照相裡他最愛照的是女性,他認為女性是世界上最好的圖畫。他對女性是有研究的,他以為女性的好時光只有十六歲至二十三歲這一段,是嬌嫩和成熟兩全其美的時候。做職員的工資都用在這上面了,好在,他並沒有別的嗜好,也沒有女朋友。他從來沒有過意中人,他的意中人是在水銀燈下的鏡頭裡,都是倒置的。他的意中人還在暗房的顯影液中,罩著紅光,出水芙蓉樣地浮上來,是紙做的。興許是見的美人多了。這美人又都隔著他喜愛的照相鏡頭,不由就退居其次了。程先生幾乎都沒想過婚娶的事情。杭州的父母有時來信提及此事,他也看過就忘,從沒往心裡去過。他的性情,全都對著照相去了。他一個人在這照相間裡,摸摸這,摸摸那,禁不住會喜上心來。每一件東西,與他都有話說,知疼知暖的。

    在四十年代,照相還算得上是個摩登玩意,程先生自然也就是個摩登青年,不過,已是二十六歲的老青年了。在他更年輕的時候,確實是喜歡摩登玩意,滬上流行什麼,他必定要去試一下。他迷過留聲機,迷過打網球,也迷過好萊塢,和一切摩登青年一樣,他也是見異思遷,喜新厭舊的。可當他迷上照相機之後,他便把一切拋光,矢志不渝了。他確是因摩登而為照相吸引,而一旦吸引,卻不再是追求時尚的心情了。他迷上照相,可真有點像迷上意中人,忽然發現以往都是錯誤的貪歡,還是無謂的訪模,多少寶貴的金錢和時光都浪費了,幸而一切發現得還早。自從迷上照相,他便不再是個追求摩登的青年,他也逐漸過了追求摩登的年齡,表面的新奇不再打動他的心,他要的是一點真愛了。他的心也不再像更年輕的時候那樣游動飄移,而是覺出了一點空洞和輕浮,需要有一點東西去填滿和墜住,那點東西就是真愛。現在,表面上看來,程先生還是很摩登的,流分頭,戴金絲眼鏡,三件頭的西裝,皮鞋豁亮,英文很地道,好萊塢的明星如數家珍,可他那一顆心已不是摩登的心了。這是那些追逐他的也是很摩登的小姐們所不知道的,這也是她們所以落空的原因。

    程先生其實是很有幾個追逐者的,他是那種正當婚齡且羅曼蒂克的小姐以及她們父母的注目的對象,他有正當的職業和可觀的薪水,還有一個很有意趣的愛好。可憐她們坐在照相機前,眉目傳情,全是對了一架機器,冰冷的,毫無人情味。程先生也不是不懂得,只是沒興趣。光顧他照相間的小姐,在他眼裡,都是假人,不當真的,一噴一笑都是衝著照相機,和他無關的。他也並不是不欣賞她們的美,可這美也是與他無關。二十六歲的人,是有些刀槍不入了,不像十七八歲的少男,什麼都是照單全收,哪怕日後再活生生地剝開,也無悔無怨的。二十六歲的心是已開始結殼的,是有縫的殼,到三十六歲,就連維也沒有了。誰能鑽進程先生心上的縫裡去呢?終於有了一個人,那就是王琦瑤。那個星期天的早晨,王琦瑤走進他的照相間,她起先是不起眼的,因為光線的緣故,還有些暗淡,但那暗淡是柔和的暗淡,興許就是這不起眼才使程先生不設防的,有點悄然而入的意思。他先還是有點不起勁,覺得王琦瑤是馬路上成群結隊的女性中的一個,喚不起創作的靈感。可每當他拍完一張,卻都覺得有一點新發現,是留給下一張去完成的,於是一張接一張的便沒了頭。直到最終,他依然還覺得有一個沒完成。其實,這就是餘味的意思了。程先生忽然感到了照相這東西的大遺憾,它只能留下現時現地的情景,對"餘味"卻無能為力。他還認識到,自己對美的經驗的有限,他想,原來有一種美是以散播空氣的方式傳達的,照相術真是有限啊!當王琦瑤離去,他忍不住會開門再望她一眼,正見她進了電梯,看見她在電梯柵欄後面的身影,真是月源脫鳥源脫。這天下午,程先生在暗房裡洗印拍好的照片,忘記了時間,海關大鐘也敲不醒他了。他懷了一種初學照相時的急切,等待顯影液裡浮現出王琦瑤的面容,但那時的急切是衝著照相術來的,這時的急切卻是對著人了。相紙上的影像由無到有,由淺至深,就好像王琦瑤在向他走來,他竟感到了心痛。

    王琦瑤有點來分程先生的心了。她不僅是程先生的照相機統治下的女性,她是有一些照相鏡頭之外的意義的,那就也要以之外的手法去攫取了。程先生並不想要去攫取什麼,他只覺得心上少了些什麼,要去找回來。於是,他就總是想著要做些什麼,這是帶有點盲目的爭取,因和果都不怎麼明瞭的。他將王琦瑤的照片推薦給《上海生活》,不曾想真的刊登出來,他等不及地給王琦瑤打電話。報功似的。可當他看見報攤和書局裡擺著這一期的《上海生活》,被人拿在手裡翻閱,卻覺得不是滋味,好像要找的沒找回,反又失去了一點。這張照片本是他最喜歡的,這時變成最不喜歡的。陳列王琦瑤照片的照相館前,他只去過一回,而且是在夜間。人車稀少,燈光闌珊,第四場電影也散了。他在照相館櫥窗前站著,裡面那人又近又遠,也是有說不出的滋味。櫥窗玻璃上映出他的面影,禮帽下的臉,竟是有點哀傷的。他雙手抄在西褲口袋裡,站在無人的明亮的馬路上,感到了寂寞。在這不夜城裡,要就是熱鬧,否則便是寂寞裡的寂寞。過後,他曾有兩次再給王琦瑤照相,他分明覺得這不是他想做的,可問題是,除了照相,程先生他又能做什麼?這兩次照相,還是沒追回什麼卻少去什麼的。其時的王琦瑤,面對的似乎並不是程先生的鏡頭,而是大眾的眼睛:一顰一笑,都是準備再上封面或封裡,是對觀眾打招呼的。因此,程先生覺著他的眼睛也不是自己的,而是代表大眾的了。之後,程先生就再不提照相的事了。

    程先生想到了約會,可卻開不了口。有一次,電影票買了,電話也打通了,可等王琦瑤來接,說的卻是另一件事,完全無關的。程先生雖是二十六,也見識了許多美女,可都是隔岸觀火,其實是比十六歲少年還不如的。十六歲時至少有勇敢,如今勇敢沒了,經驗也沒積攢,可說兩手空空。這約會的念頭,一直等到王琦瑤和蔣麗莉做了朋友,才最終實現。雖然一約兩個,可唯有這樣,程先生才開得口的。程先生有約,王琦瑤表面不露,心裡是滿意的。倒並不是也對程先生有好感,為的是好和蔣麗莉平衡。她和蔣麗莉交朋友,成日是在蔣麗莉的社交圈子裡出入,她這方面,是一個也沒有,程先生正好填了這個空白。那天,是程先生請她們看原版的美國電影。程先生先到了一步,站在國泰電影院門前等候,兩個女學生遠遠地走來,在梧桐樹葉的陽光下顯得特別有情致。天空是那樣明淨,有幾絲雲彩也是無礙的,路邊牆上的影,是畫上的那種,若靜若動的。一個先生和兩個小姐約會是多麼奇妙的人生場景,它有一種羞怯的莊嚴,鄭重其事,還是滿腹的心事。有一種下午是專門安排給這樣的約會,它有一種佯裝的曖昧,還有一種佯裝的木知木覺。這樣的下午是一個假天真,也是一個真有情。

    蔣麗莉知道程先生,卻是頭一次看見,王琦瑤為他們作了介紹,然後三人一起進了電影院。他們三人的坐法是:王琦瑤和程先生坐兩頭,蔣麗莉坐中間。其實坐兩頭的往往有著干係,坐中間的那一個,雖是兩頭都靠,實際兩邊都無涉,是作隔離,還作橋樑的。王琦瑤請程先生吃橄欖,由蔣麗莉傳遞;有費解的台詞,也由程先生翻譯給蔣麗莉,再傳給王琦瑤。看電影時,王琦瑤的手始終拉著蔣麗莉的手,就像聯合起來孤立程先生;程先生的慇勤卻一半時一半,表示一視同仁,蔣麗莉還是個障眼法。電影院裡黑漆漆的,放映孔的光柱在頭頂旋轉移動,是個神奇世界。下午場的電影總是不滿座,三三兩兩,有些心不在焉,好像各懷各的心事。影幕上的聲音也在頭頂上迴盪,格外洪亮,震人耳膜。他們三人似乎感到某種威懾,有些偎在一起的樣子。蔣麗莉能聽見兩邊的呼息聲,心跳也是近在咫尺,影幕上的故事她沒有看清,只作了身邊這兩人的傳聲筒。程先生伏在她腮邊低語,雖是說給王琦瑤的話,卻句句先入她的耳。走出電影院,來到陽光明媚的馬路,再看那程先生就是變了樣的。然後他們去喝咖啡,三人坐一個火車座,她倆坐一排,程先生坐對面。程先生的話還是對王琦瑤的,眼睛卻是看著蔣麗莉,王琦瑤也不作答,都由蔣麗莉代言了。話也不是什麼要緊的話,全是閒篇,誰答都一樣。蔣麗莉漸漸有些話多,也有了些私心。程先生明明問的是她倆的事,她只回答自己的一份,王琦瑤又是個不開口,程先生被牽著走也是無奈。最終是他倆在談心,多年的朋友似的,王琦瑤則作壁上觀。程先生的心全在王琦瑤身上,可惜分不出嘴去,又不敢送出目光去。蔣麗莉的話像流水,流出來的全是小說的字句,也叫程先生不便流連目光,只得垂下眼,盯著杯中的咖啡底,底裡有王琦瑤的影,也是不回答。蔣麗莉這才止了說話,眼也看著咖啡底,底裡是程先生的影,垂目不語的。

    從此,程先生就成了她們的晚會中人,護花神似的,緊隨其後,每次都是降到底,送回家。程先生是有些把照相荒廢掉的,照相機上蒙了薄灰,暗房也生出潮氣,他走進去,無端地就會生出感慨。他心裡的那個真愛似乎換了血,冷的換成熱的,虛的換成實的。王琦瑤就是那個熱和實。程先生原先也是晚會的積極分子,晚會填補了獨身一人的很多夜晚。晚會那一套東西他還沒熟到膩的程度,本是可以再消受一段日子,可是陪伴王琦瑤參加晚會使膩煩的一天提前到來。去晚會是為接近王琦瑤,可王琦瑤反倒遠去了。其實在晚會上,王琦瑤與他的話反是多了些,舉止也親密些的,為的是避免糾纏,可程先生倒無言以對了,說出口的都不是自己的話,大家的話似的。晚會上的一切都是公有制,笑是大家一起笑,鬧是大家一起鬧,聚散是大家的聚散。最沒有個人自由就是晚會,最沒有私心就是晚會,懷著私心來的程先生,自然是要失望了。可他還是不得不去,王琦瑤即便是個影子,他也要追隨的;這影子就是被風吹散,他也要到那個散處去尋覓。晚會上,他站在一個牆角,手裡一杯酒,自始至終。空氣裡都是王琦瑤,待他去看,卻什麼也看不著。這是苦悶的晚上,身邊的熱鬧都是在嘲諷他,刺激他,他卻不退縮。

    晚會的程先生,在蔣麗莉的眼睛裡,也成了個影子,是失魂落魄的那個影子。她想把他喚回來,就總是說東說西。程先生耳根子不得清淨,苦悶是加一成的。可他生性柔和,從來不善駁人面子,只得敷衍。因敷衍的疲累,苦悶再加一成。程先生愁容滿面,蔣麗莉越發地要散他的心。她不是看不見,而是不願看程先生的推粹為什麼,她只想:程先生就算是一塊堅冰,她用滿肚腸的熱,也能溶化它。蔣麗莉讀過的小說這會兒都來幫她的忙,教她溫柔有情,教她言語生風,還教她分析形勢,只可惜她扮錯了角色,起首一句錯了,全篇都錯。信心是錯,希望也是錯的。晚會上的程先生,是由著她擺佈,怎麼都行的,雖是魂不守舍,但有個殼蔣麗莉也滿意,殼碎了,碎的片蔣麗莉也要拾起的。蔣麗莉參加晚會,說的是為王琦瑤,其實是為程先生,她就是局外人似地,站在牆角。不是她要做局外人,是因為程先生做了,她就不得不做。程先生苦悶,她也不得不苦悶,是全心相隨。可惜程先生一點看不見,滿心的王琦瑤。每夜的晚會上,只有這兩個人是真人,其餘的,都是戴假面的。真心也只有這兩顆,其餘的心都是認不得真的。可惜這兩顆真心走的不是一條道,越是真越是木碰頭。

    提議競選"上海小姐",是程先生向王琦瑤獻的一點慇勤,蔣麗莉的熱烈附議,一半對王琦瑤,一半對程先生。這段日子,王琦瑤雖然難熬,倒是程先生和蔣麗莉的好時光。他們三個幾乎隔日一見,見面就有說不完的話。等到王琦瑤住進蔣麗莉家,程先生開始上門來,連蔣麗莉的母親都有幾分歡喜。她家的客人是成群結伙的,熱鬧是連成片的,冷清也是連成片,而程先生這樣的常客,是將熱鬧冷清打勻了來的,是溫馨的色彩,雖然是客,卻是家庭的氣息。蔣家的男人又長期在外,一個兒子未成年且百事不曉,程先生是還能幫著拿主意的,就是不拿主意,往客廳裡一坐,本身就是個掂量。競選的日子裡,程先生和蔣麗莉的癡心得到了暫時的宣洩和轉移,都是愉快的心情。他們因有著共同的目標,便也有了共同的語言,王琦瑤卻出於地位不同,要與他們唱些反調,是彆扭曲折的心曲,不得不唱。那兩個則是團結一致的,越是要討她喜歡,越是要同她把反調唱到底。他們三人站成了兩派,王琦瑤一個對付他們兩個,心裡曉得兩個都是幫她,也是含了些嬌癡和任性,還有點討他們保證來堅定信心。所以這三人兩派其實是一條心。這一條心裡有著些陰差陽錯的情愛,還有些將錯就錯的用意。

    一個先生兩個小姐是一九四六年最通常的戀愛團體,悲劇喜劇就都從中誕生,真理和謬誤也從中誕生。馬路上樹陰斑斕處,一輛三輪車坐了一對小姐,後一輛坐了一個先生,就是這樣的故事的起源,它將會走到哪一步,誰也猜不到。

    臨近決賽的日子裡,王琦瑤對程先生的上門是真歡迎的。萬事未決之中,程先生是一個已知數,雖是微不足道的,總也是微不足道的安心,是無著無落裡的一個倚靠。倚靠的是哪一部分命運,王琦瑤也不去細想,想也想不過來。但她可能這麼以為,退上一萬步,最後還有個程先生;萬事無成,最後也還有個程先生。總之,程先生是個墊底的。住在蔣麗莉的家,有百般的好處,也沒一件是自己的。雖也是仔細地過日子,過的卻是人家的日子,是在人家日子的邊上過歲月。拿自己整段的歲月,去做別人歲月的邊角料似的。而回到自己家中,那雖是整段的歲月,卻又是看不上眼,做面子做襯裡都夠不上的,還抵不上人家的邊角料的。但總還是不甘心。而程先生是這邊角料裡的一個整匹整段,是一點不甘。動也甘心。在。已裡最委屈的時候,王琦瑤單個兒和程先生出去了一兩回,是程先生陪她回家拿東西。程先生不進弄堂,找個咖啡館候著。隔著窗玻璃看那馬路上的行人,程先生對自己說:這一個小姐後面該是王琦瑤了,或者,這個先生過去,王琦瑤就過來了。咖啡在杯裡涼了,他也不知道。電車當當地過去,是安寧白晝的音樂,梧桐樹葉間的陽光,也會奏樂似的,是銀鈴般的樂聲。王琦瑤走過來時,是最美的圖畫了,光穿透了她,她像要在空氣裡溶解似的,叫人全身心地想去挽留。程先生不由激動起來,有點具酸了。他的照相間的灰越積越厚,暗房水池殘留的定影液也變了顏色,他已有多少日沒有進去了啊!程先生也感到了委屈,他幾乎是連後路都截斷的,一味地向前,他感到了咖啡杯的涼意。這時,王琦瑤已在了眼前。看見王琦瑤,那委屈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滿心的願意。王琦瑤坐都不坐,立即要走,坐一坐便是允諾了什麼似的。雖知道這是個萬事萬物的底,可畢竟遠不是退的地步,只不過前途茫茫,穩住心即可的。再有一層,則是為了蔣麗莉。

    她當然是知道蔣麗莉的心。像王琦瑤這般聰敏仔細,又沒叫感情遮住眼,什麼看不見呢?她甚至還能看出蔣麗莉的母親的心。這一個無能的女人,以往大事小事都是問王琦瑤,如今則是問程先生了。上回親戚中有人結婚請喜酒,她竟借口王琦瑤有些不舒服,要程先生陪她們母女會赴宴,這笨拙又露骨的用意是叫王琦瑤好氣好笑也可憐的。逢到這種情形,王琦瑤總是自行退讓,給她們方便。可她不去,程先生也不去。為了蔣麗莉母親的面於,最後是四個人都去。一晚上,王琦瑤總是候在蔣麗莉母親身邊,左右不離的,空出程先生邊上的位子讓蔣麗莉去填。王琦瑤這麼撮合蔣麗莉和程先生,有一點為日後脫身考慮,有一點為照顧蔣家母女的心情,也有一點看笑話的。她再明白不過,程先生的一顆心全在她的身上,這也是一點墊底的驕傲。看著蔣麗莉心甘情願地碰壁,雖也是不忍,卻還是解了一些心頭委屈似的。程先生怎麼也摸不透她的心,這顆心太過複雜,是境遇的複雜所造成,也將他推進複雜的境遇中。他總是身不由己地,奔了王琦瑤去,結果卻落在了蔣麗莉手中,走入迷魂陣似的。程先生是個直心的人,沒有左顧右盼的,對蔣麗莉只覺得她熱心,蔣麗莉母親也熱心,雖是有些過頭,也不生疑的,總以熱心回報,不料誤入了歧途。

    蔣麗莉為程先生,已不知哭過了多少回了。程先生對她在意一點和忽略一點,都是回到房裡流淚的理由。那房間重新收拾過了,書本是清潔整齊棵好的。茶杯天天洗;唱片呢,去舊換新,很羅曼的小夜曲;床頭掛了些手繡的香包,是王琦瑤的女工;衣櫃裡也新添了顏色鮮亮的衣服,是程先生的眼光。這房間裡有了一股欣欣向榮的氣象,是溫順和婉的好脾氣,還是翹首以望的心情。她寫了許多不給人看的字句,日記本外面包了紅綢子。她看不清形勢,一半是因為愛的糊塗,另一半也是有權利心的。她對王琦瑤有權利,對王琦瑤的朋友也有了權利似的。對這權利她也是有些糊塗,不明白哪部分是名,哪部分是實,哪部分當然歸她,哪部分則是有前提的公平交易。這也是從小養成的任性使然,到頭總是吃虧。蔣麗莉被這感情折磨得不行的時候,便向王琦瑤傾訴衷心。是小說式的傾訴。其中那些上句不接下句,辭不達意的地方,才是真感情。這真是叫王琦瑤為難,不知該說什麼好。潑她的冷水不對,鼓勵更不對,形勢是無法分析,真相也不便告訴。她也只能隨她去,什麼態也不表的。可經不住蔣麗莉一個勁地追問她的意見,只能說程先生人不錯,再要問,便不得已地說:人可是有點呆。蔣麗莉卻說,這不叫呆,而叫不俗。王琦瑤見她執迷不信,有時就用話來暗示,說凡事都要憑緣分,倘若沒有再用心也是白用。蔣麗莉聽了這話,不由喜形於色,說:這就對了,我自己常想,事情偏偏這樣巧,偏巧我和你好,你又帶來一個程先生,這巧其實就是緣分啊!王琦瑤一邊暗中歎氣,一邊覺得自己已盡到責任,餘下的事再與她沒有干係。

    決賽的日子是萬事的目的地一樣,到了那一日,什麼都可見分曉的。所以都是一心往那裡奔。奔到眼前,抬起頭來,才發現事事皆非。不過這一抬頭,是將幾年當一瞬間說,甚至幾十年當一瞬間說的。蒙在鼓裡還要有一段。那天晚上,他們三人一個台上,兩個台下,多日的努力和激動,都歸成一個聽天由命,有點悲慼,也有點感動。滿台的小姐,台下兩個只盯著一個看,他們由於立場和代價的關係,已難以進行比較,也難作判斷。他們三個全是束手待斃的,等待命運降臨。到第三輪出場,看著穿了婚服的王琦瑤,程先生的眼淚都要湧上來的。這是他朝思暮想的一幕,是唯願不醒的夢。蔣麗莉的眼裡也是含淚的,婚紗下面的不是王琦瑤,而是她自己,她卻是不把它當夢,而是當未來。這一時刻,他們三人,台下台上,是淚眼相向,各是各的情懷。最後的關頭,蔣麗莉情不自禁地抓住程先生的手,程先生沒有拒絕也沒有響應,注意力全在台上,身子都是木的,別說是手。待到宣佈第三名王琦瑤時,程先生也情不自禁起來,回握一下蔣麗莉的手,然後抽回來,全身心地鼓掌。蔣麗莉也是鼓掌,心更是像擂鼓一般,臉也紅了。這一個晚上,初看起來,真是如意夜晚。雖不是頭等的榮耀,可位居第三似更可靠,兩個有情的則都看見些曙光般的希望。這晚,王琦瑤她們在台上照相留影,接受來訪,程先生和蔣麗莉在前廳等候。廳裡的康乃馨到底有些枯萎了,紅和白都不那麼鮮明,枝葉也開始凋零,東一片,西一片的,是收場的樣子。廳前的燈火,是最後的輝煌了,人意闌珊的氣氛。車馬稀了些,餛飩挑子卻在路邊悄然出現,是靜夜的景致了。

    第二天早上,程先生光了臉,穿了整潔的衣服,來到蔣麗莉家。那兩人晨妝已畢,早就坐在了客廳。三個人的眼睛都熬了夜的,有些血絲,還有些浮腫。太陽有些潮到,照在打錯地板上,蠟也像要化似的。蔣麗莉的母親親手佈置條點,連她也換了新衣服。這有點像大年初一的那種早晨,轟轟烈烈的除夕夜過去了,滿地的炮仗紙掃盡了,年節雖才開始,也帶了點倦意。那喜慶之氣是要照耀一整年,就有些勉為其難的意思。他們回顧昨天晚上,你一言我一語,互相補充和糾正,要使情景重現似的。昨晚的燈光和康乃馨在這樣的潮天的太陽裡顯得不很真切,恍恍憾館。他們就加把勁地回顧,好把它喚回來。一個上午過去了,他們的討論還保持到餐桌上。桌上也是過年一樣的菜,新換的桌布,年節用的碗碟。,餐桌上的熱鬧卻含了一些失落,一天過去了一半,可事情沒新發展。午後總是倦怠的,有些提不起勁,都是歪著的。陽光裡的灰塵也是就滯的,光線是顯得有些灰。坐著無話,蔣麗莉便起身到角落彈鋼琴,東一句,西一句,琴聲淙淙,畢竟是一點鼓舞,也是一點推動。是為找事做,程先生也走到鋼琴邊,倚著琴站著,問蔣麗莉會彈這還是會彈那。蔣麗莉就用鋼琴回答他,都不全會,又都會一兩句,因此有求必應,兩人都有了些興致。鋼琴邊一站一坐的兩個年輕男女,是這類客廳裡最貼切的情景。王琦瑤在另一角的沙發上,看著他們,忽然發現她做主角的日於過去了。昨夜的那光榮啊!真是有些滄海巫山的味道。那鋼琴是刺她耳的,還制她的心,是專挑她過木去的來。坐在鋼琴前的蔣麗莉雖然姿色平平,可卻很優雅,無形中與她拉開了距離,程先生也是有距離的。王琦瑤忽有些悲傷,這是大喜過後常有的心情。那大喜總是難免虛張聲勢,有過頭的指望。王琦瑤望著落地窗外冬日的花園,丁香花枝糾成一團,解也解不開的。太陽卻開始蓬勃起來,空氣也爽利了,昨天的夜晚都已經按下不想了,是輕鬆,也是空落落。上海灘的事情就是這樣,再大的熱鬧也是一瞬間。王琦瑤甚至想到,是該回家的日子了。這時,程先生回頭說:王琦瑤,來唱一曲吧!王琦瑤不由心頭火起,臉紅著,卻笑道:我又不是蔣麗莉那樣的藝術人才,會唱什麼?蔣麗莉還自顧自彈著琴,程先生則有些不放心,走過來提議:我們去看電影好嗎?王琦瑤負氣似地說;不去、程先生又說。我請二位小姐吃西念王琦瑤還是稅不去,這回是將頭扭過去,眼裡含了淚的。程先生真是知心的體貼,。可正是這體貼,碰到了王琦瑤的痛處。;兩人默默無語地坐著,蔣麗莉的琴聲不再刺耳,是很柔和地揪心。

    這天以後,王琦瑤開始和程先生約會了。她對蔣麗莉說四名一己家。出了弄堂就掉了個頭的。有兩次,看完電影回來,夜已深了,沒進門就聽見蔣麗莉的琴聲,在空曠的夜空廣有點自吉省、語的意思。這些天,蔣麗莉重新拾起鋼琴課,終於找到程先生一個喜歡似的,也為了傾訴心聲。王琦瑤走上樓梯時,總躡著手腳,可還是會被蔣麗莉叫住,要告訴她心中的感受。落地窗外有著大大的滿月,也在抒發著感受。蔣麗莉找定了王琦瑤做她的知心,王琦瑤是逃不脫的。她曾經提出搬回家住,蔣麗莉聽都不要聽,說王琦瑤回去,她也跟回去,反正是不分離。蔣麗莉的感情總是誇張,可到底不摻假,王琦瑤不能不當真的。她想她雖然沒有承諾程先生什麼,可畢竟是侵佔了蔣麗莉的機會,她要不知道蔣麗莉的心意還好,而蔣麗莉偏是第一個要讓她知道。王琦瑤的感情不是從小說裡讀來的,沒那麼多美麗的道理,可講的是平等互利的原則,有來有往,遵義守信。她心裡對蔣麗莉抱愧,行動上便對她好過從前,把她當親姐妹一般。有一回,蔣麗莉說:程先生最近怎麼不來了,那若有所失的樣子,使王琦瑤只得拒絕程先生的邀請,程先生只得再上門來。蔣麗莉大喜過望,王琦瑤自知是作孽,除此又無他法,只有一個念頭在安慰她的良心,就是那個不承諾。這時候的王琦瑤就靠著這個不承諾保持著平衡。不承諾是一根細鋼絲,她是走鋼絲的人,技巧是第一,沉著鎮靜也是第一。

    這一天,程先生帶著羞怯和緊張,向王琦瑤提出,再到他的照相間去照一次相。這請求裡是有些含義的,倘若裝不懂也可矇混過去,要拒絕反倒是個挑明,水落石出了。王琦瑤要的就是個含糊,什麼樣的結論都為時過早。心裡的企盼又開始抬頭,有些好高騖遠,要說也是叫程先生的一片癡心給寵出來的。程先生的癡心是集天下為一體,無底的樣子,把王琦瑤的心抬高了。再去程先生的照相間,也是個禮拜日。前一天已經收搶過了,擦去了灰塵,梳妝桌上插了一束花,兩朵玫瑰合一蓬滿天星,另一角則立了一幀王琦瑤的小照。是那頭一次來時照的,看上去,像比現在年輕好幾歲,沒有成熟的樣子,其實不過就是前年。再看窗外,依然是前年的景色。這兩年的時間,似乎只記在了王琦瑤的身上,其它均是雁過無痕。花和小照,都是歡迎的意思。尤其是那照片,竟是不由分說,不來也要來的味道,是老實人的用心,一不做,二不休的。王琦瑤總是裝不看見。她略施脂粉就走出了化妝間,走到照相機前坐好,燈亮了。兩個人共同地想起前年的那個禮拜日,也是這樣的燈光,人卻是陌路的人,是樓下那如蟻的人群中漠不相關的兩個。如今,雖是前途莫測,卻總有了一分兩分的同心,也是世上難得。他們已有很久沒有一起照相。可並不生疏,稍一練習便上了手,左一張右一張的。上午總是短促,時間在厚窗慢後面流逝,窗裡總燈光恆常。兩人也不覺得肚饑,沒個完的。他們一邊照相還一邊扯著閒篇,許多趣事都是當時不覺得,過後才想起。他們先是說著兩人都知道的事情,然後就各說各的,一個說一個聽,漸漸就都出神,忘了照相。兩人坐在佈景的台階上,一個高一個低,熄了燈,天光就從厚慢子外面透過來一些。程先生說他在長沙讀鐵路學校,聽到日本人轟炸閘北便趕回上海,要與家人匯合。一路艱辛,不料全家已經回到了杭州,再要去杭州,上海卻已寧靜,開始了孤島時期,於是就留下,一留就是八年,直到遇見了王琦瑤。王琦瑤說的是她外婆,住在蘇州,門前有白蘭花樹,會裹又緊又糯的長腳粽,還去東山燒香,廟會上有賣木頭雕的茶壺茶碗,手指甲大小的,能盛一滴水,她最後一次去蘇州是在認識程先生的前一年。

    兩個人由著氣氛的驅策,說到哪算哪,天馬行空似的。這真是令人忘掉時間,也忘掉責任,只顧一時痛快的。程先生接下去敘述了第一次看見王琦瑤的印象,這話就帶有表白的意思,可兩人都沒這麼看,一個坦然地說,一個坦然地聽,還有些調侃的。程先生說:倘若他有個妹妹,由他挑的話,就該是王琦瑤的樣。王琦瑤則說倘若他父親有兄弟的話,也就是程先生的樣,這話是有推托的意思,兩個人同樣都沒往心裡去,一個隨便說,一個隨便聽。然後,兩人站起身來,眼睛都是亮亮的,離得很近地,四目相對了一時,然後分開。程先生拉開窗慢,陽光進來了,攜裹了塵埃,星星點點,紛紛揚揚在光柱裡舞蹈,都有些睜不開眼的。望了窗下的江邊,有靠岸的外國輪船,飄揚著五色旗。下邊的人是如虹的,活動和聚散,卻也是有因有果,有始有終。那條黃浦江,茫茫地來,又茫茫地去,兩頭都彬在天涯,僅是一個路過而已。兩個倚在窗前,海關大鐘傳來的鐘聲是兩下,已到了午後,這是個兩心相印的時刻,這種時刻,沒有功利的目的,往往一事無成。在繁忙的人世裡,這似是有些奢侈,是一生辛勞奔波中的一點閒情,會貽誤我們的事業,可它卻終身難忘也難得。

    過了一天,照片就洗印出來了。這是完全打破格局的,因是邊聊天邊照相,雖木是張張好,卻留下一些極為難得的神采,那表情是說到一半的話和聽到一半的話,那話又是肺腑之言,不與外人說的。這照片是體己的照片,不是供陳列展覽的。兩人看照片是在咖啡館裡,他們看一張,笑一張,當時的情景和說話都歷歷在目,程先生就說:看你這樣子!王琦瑤則笑:怎麼會這樣子!然後認真地回憶,終於想起了說:原來是這樣啊!每一張都是有一點情節的。是散亂不成邏輯的情節,最終成了成不了故事,也難說。王傳璃總算一張一張看完,程先生又讓她翻過來看背面,原來每一張照片的背後都題了詞的。有的是舊詩詞,有的是新詩詞,更多的是程先生自己憑空想的。是描繪王琦瑤的形神,也是寄托自己的心聲。王琦瑤心裡觸動,臉上又不好流露,只能有意岔開,開了一句玩笑道:看上去倒像是蔣麗莉的作派。兩人想起蔣麗莉,忽都有些不自在,沉默下來。停了一會兒,程先生問道:王琦瑤,你不會一直住在蔣麗莉家吧?這話其實是為自己的目的作試探,卻觸到了王琦瑤的痛處,她有些變臉,冷笑一聲道:我家裡也天天打電話要我回去,可蔣麗莉就是不放,說她家就是我家,她不明白,我還能不明白,我住在蔣家算什麼,娘姨?還是陸小姐的丫頭,一輩子不出閣的?我只不過是等一個機會,可以搬出來,又不叫蔣麗莉難堪的。程先生見王琦瑤生氣,只怪自己說話不小心,也不夠體諒王琦瑤,很是懊惱,又覆水難收。王琦瑤見程先生不安,也覺自己的脾氣忒大了,便溫和下來,兩人再說些閒話,就分手了。

    然而,才過幾天,王琦瑤搬出蔣家的機會就來臨了,只是到底事與願違,是個大家都難堪。有一天晚上,王琦瑤又不在家,蔣麗莉為了找一本借給王琦瑤的小說,進了她的房間。小說沒找到,卻在她枕邊看到了那一些照片,還有照片後面的題詞。程先生對王琦瑤許多明顯的用心都為她視而不見地忽略了,這些照片卻終於撥開迷霧,使她看清了真相。這其實也是長期以來存在心底的疑慮,有了一個突破口,便水落石出。這一真相摧毀了蔣麗莉的愛情,也摧毀了她的友誼。這兩種東西都是蔣麗莉掏心掏肺對待的。因是一廂情願,那付出便是加了倍的,不料卻是這樣的結果。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