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戰爭 第十章 各個擊破 壓制一切獨立的發展力量 不結盟運動
    科倫坡會議在短暫的奏樂聲中開始。它與無休止爭論、充滿花言巧語的許多前殖民地國家會議其實沒有什麼區別。但是,班達拉奈克總理是一位經驗豐富到的政治家,她在早期與英國和美國殖民者的的鬥爭中積累了豐富經驗,在60年代早期又剛剛沒收了英國和美國的石油公司,因此,她決定將8月的峰會開成對不斷惡化的發展中國家經濟進行干預的會議。基辛格搞的石油危機已經造成了這種惡化不僅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也在嘗試尋找一種替代辦法,緩解20世紀70年代石油衝擊的債務壓力。在1977年初發表的建議中,日本三菱研究所所長中島政喜提議建立一個他所謂的「全球基礎設施基金」。他建議:

    石油危機之後的這些年裡,受到世界經濟衰退的困擾,世界上的每個國家都在尋找擺脫危機的辦法。這裡建議的全球基礎設施基金就是日本考慮的一種承擔國際責任的概念……這個建議將使這個國家產生5000多億美元的需求……假定所有工業化國家和石油生產國互相配合……瞄準開發新的能源和增加糧食產量……實施這裡提出的各種「超級項目」,一定會導致對製造業需求的平衡增長……在發達國家,技術進步將替代軍火生產……現在是人們堅持一個富有想像力和長遠目標的時候了。

    所長中島政喜列出的大項目單子裡包括了綠化薩哈拉沙漠,用於農業生產;喜馬拉雅山脈水利灌溉工程;在乍得和剛果修建中非湖;在南美建造系列水壩。在日本工業聯盟的支持下,1990年的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對所長中島政喜的建議進行了討論。

    科倫坡會議在1976年8月20日發表的最終宣言,與其他任何一次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在戰後制定的文件都不同。這次由85個不結盟國家參加的會議主題為公開宣佈的「公平公正的經濟發展」。宣言認為,「經濟問題已經成為國際關係中最艱難的方面……發展中國家已經成為世界性危機的受害國」,這場危機正在阻礙這些國家消除飢餓、疾病和文盲的努力。

    宣言中,提到了自1973年石油衝擊發生以來已經接近翻番的外債負擔,以及原材料出口貿易條件災難性的惡化。宣言提出了建立一種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幾個具體步驟。

    宣言正確地指出,現有秩序已經崩潰,而且它也是導致限制性的保護主義政策、蕭條、通脹和失業的原因。因此,宣言主張:「對國際貿易體系進行根本性的重組,以改善貿易條件……對工業生產進行世界性的重組,讓發展中國家以更加優惠的條件獲得工業產品和技術轉移。」在提到現有佈雷頓森林體系的混亂情況時,宣言提到了「匯率浮動的無政府狀態」,主張對國際貨幣體系進行一次徹底的修改,以確保將足夠的投資資本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但是,從紐約和倫敦金融機構的觀點看,科倫坡宣言最讓人擔憂的一個方面,是呼籲對「公共債務問題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特別是對那些最不發達和受到嚴重影響的國家)」。外債這個爆炸性的問題第一次擺到了談判桌上,這不是由一國政府提出,而是85個國家的集體行動。

    班達拉奈克領導的斯里蘭卡(前英國殖民地)和英·甘地總理領導的印度為在大會上進行85個國家參與的辯論仔細準備好了議程,並與另外一個位於南美洲東北岸的前英國殖民地國家圭亞那達成一致。圭亞那在科倫坡會議上的主要談判代表是外交部長弗雷德裡克·威爾斯。值得注意的是,三個新獨立的前英國殖民地國家領導人領導了科倫坡倡議,該倡議主張並創建了一個新的聯盟,這一聯盟很可能把工業化和發展問題提上優先考慮的日程。

    對不結盟倡議來說,最重要的是確定了下一步行動計劃。一個月後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年度大會將是一個論壇,在這個論壇上,她們將向全世界提出她們的建議。1976年9月末,威爾斯被指派作為科倫坡會議的代表。在小心翼翼地宣佈與戰後兩大超級大國集團「不結盟」之後,威爾斯繼續向大會代表宣佈近期通過的科倫坡宣言。

    在過去的那些年裡,為了發展經濟,發展中國家不斷地進行嘗試,這也符合工業化國家經濟安全的利益,說到這裡,威爾斯扔下了一顆政治炸彈: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佈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必須為其他可供選擇的組織機構留有發展的空間,比如各類國際開發銀行,這類機構的目的不是歐洲的恢復和重建,也不是為了市場經濟發展而設置的優惠協議,而是對不平等的全球經濟體系統中的收益進行公平分配。

    威爾斯總結說:沉重的債務和償債問題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地步。正如在科倫坡會議中提到的,如果不採取某些形式的債務調整或延期償還,發展中國家就沒有能力滿足最基本的要求。我們必須盡一切努力來反對通過「一事一議」分裂我們的企圖。我們決不允許讓我們的子孫替我們背負沉重的債務包袱和毀滅性的債務償還。延期償付債務的時候到了。

    科倫坡宣言和聯合國宣言相結合產生的影響是直接的。在華爾街,交易商們開始討論起「信心危機」。美國銀行的股價開始下滑,特別是那些參與歐洲美元市場、把錢大量借給發展中國家的銀行——花旗銀行、摩根擔保銀行、銀行家托拉斯和大通曼哈頓銀行。聯邦儲備銀行被迫進行干預,支持不斷下滑的美元。發展中國家對美元債務協調一致的行動暗示,已經把這場衝擊滲透到了整個金融體系。

    但是,威爾斯代表85個不結盟國家在當年秋天的聯合國大會上提出的科倫坡解決方案,只是某個可能正在迅速形成的聯盟的一部分,即主要產油國與某些歐洲工業國家(可能還有日本)形成的聯盟——這是一種從沒有過的,能對英、美佈雷頓森林體系秩序發起決定性挑戰的聯合。

    回顧1976年發生的事件,威爾斯若干年後告訴本書作者:當人們知道什麼是第三世界時,約80%的人類生活在超級大國的對立一方,他們為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的加工經濟提供原材料,而且努力想成為第一世界市場經濟中的延伸市場。

    然而,當時第三世界的政治家們對他們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政治獨立僅僅只是增長和發展道路上的一個實質性步驟。他們尋求普遍的科技進步,這些技術進步應當與農業的多元化和能夠促進工業化的基礎設施建設關聯起來,從而彌補三個世界之間的巨大差距。

    威爾斯繼續解釋了如何實現上述行動:由英國和法國領導的第一世界經濟理論家認為,第三世界的出口收入將決定她們發展的快慢和質量,而且,當發展的速度和質量不盡如人意時,就應當求助於佈雷頓森林體系,其機制建立於20世紀40年代後期。最重要的是,這意味著請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同意,而且要接受該組織的一系列苛刻甚至粗暴的條件,這些條件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干預的依據。

    這就是1976年斯里蘭卡科倫坡不結盟國家峰會的背景。世界在呼喚一種新的基金機構——國際資源銀行來替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公平的新殖民主義。同時,還呼籲減少第三世界國家對英國、法國和美國經濟的縱向和結構性依賴,增加第三世界國家之間的橫向聯繫,並呼籲建立地區性的關稅同盟或海關聯盟,以保護第三世界工業,並呼籲開展技術轉讓,以緩解不發達國家的嚴酷形勢。

    聯合國被選定為期待中即將出現的全球合作新時代的舞台。這些期待從沒有實現過。第三世界的傑出倡導者們一個接一個地在他們各自的國內鬥爭中被趕下了台,而且他們之間的團結被慣用的「各個擊破」原則破壞殆盡。出口收益和進口價格仍被操縱,造成巨大的收支缺口,第三世界國家被告知,在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許可之前,任何國家或私人機構不得預付任何貸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堅持以貨幣貶值為基礎的緊縮計劃,這增加了第三世界國家的苦難;它應對疾病的蔓延負直接責任,還慫恿了毒品的種植,因為這些不幸的國家追求來錢快的經濟作物,以此作為醫治她們捉襟見肘的財務狀況的萬應靈藥。

    關於第三世界的石油出口國,威爾斯繼續補充道:第三世界在經濟領域中唯一受歡迎的原材料就是石油了,但大部分的石油儲量都集中在中東。對阿拉伯國家之間和阿以衝突的操縱,加上灌輸對贏得威望的項目的偏好,不切實際地追求好項目,意味著第三世界石油儲量無法成為第三世界發展的推動因素。通貨膨脹和饑荒在一個又一個第三世界國家接連發生。由於相伴而來的是低壽命和高嬰兒死亡率。坎寧和卡蘇裡、皮特和狄斯雷裡〔均為殖民主義時期的英國首相或高官。——譯者〕的舊秩序依然如故。

    這裡應該提一提英國19世紀外交大臣卡蘇裡的方法,這位英國外交藝術大師在1815年維也納會議上運用了均勢外交,那位利用美國政府和情報系統的權力和經濟影響力,打擊1976年科倫坡會議的倡議人——美國國務卿亨利·基辛格正是卡蘇裡的一位虔誠的信徒。

    當歐共體的外長們在1976年開會討論與不結盟運動國家開展合作的可能性時,基辛格給與會代表發了一封電報,警告說:美國認為,工業化國家加強與世界經濟合作大會(也是南北大會)和歐佩克之間的聯繫是危險的。許多歐佩克成員國的發言人希望公開澄清,油價的最終決定很大程度上依賴工業化國家向世界經濟合作大會的讓步。這樣將造成我們想要的(與歐佩克國家的)聯繫向相反方向發展,從而使歐佩克國家與其他不發達國家的關係得到加強。

    基辛格遮遮掩掩的威脅,成功地干擾了歐洲國家對歐佩克和不結盟運動國家的任何可能的支持。親自參與了這些談判的外交官們稱,當時對合作最開放和響應最積極的兩個國家就是意大利和聯邦德國。1967年12月12日,意大利報紙報道了一場由政府、工業界和貿易協會主要代表參與的會議。德國和意大利政府主辦了此次會議,主題是針對不穩定的石油美元帶來的破壞性影響而建立一個歐洲的防禦體系。據報道,施密特領導的德國政府曾經與華盛頓有過一次私下會談,華盛頓稱,如果波恩膽敢以任何嚴肅的方式接受不結盟國家的建議,美國將撤走軍隊。安德雷奧蒂領導的意大利政府被孤立了,它不可能單獨行動。基辛格的「各個擊破」戰術至少在當時是再一次得逞。

    科倫坡不結盟宣言的主要戰略家們,在數月內就都被迫下台了。按基辛格的話說,這也是「一事一議」。在印度,總理英·甘地被迫參加1977年2月的選舉,而在選舉過程中,以賈格基萬·拉姆為首的幾個國大黨重要人物公開變節,決定與激進的人民黨成立一個新的反對黨聯盟。爭論的關鍵問題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主導的國內緊縮政策。同年3月,也就是不結盟運動在聯合國發表宣言後不到六個月,甘地下台。1月初,在斯里蘭卡,一個與工會有聯繫的由「托洛茨基分子」領導的政黨發起了一輪罷工,使得班達拉奈剋夫人執政的自由黨和整個國家陷入癱瘓,傳聞該黨與英美情報機構有密切的關係。當時,班達拉奈克作出的恢復秩序的努力毫無作用,她指控有「外國勢力干預」。到1977年5月,班達拉奈克被迫下台。1978年2月14日,也就是情人節那一天,在圭亞那,在不斷受到外部壓力的情況下,總理福布斯·伯納姆和外交部長弗雷德裡克·威爾斯也被迫辭職,威爾斯是不結盟運動國家經濟發展倡議的第三位重要戰略家。

    根據熟悉情況的外交情報來源,每一次的權力更迭都有基辛格插手。觀察家稱,「這也是與英國人密切合作的結果」。「要知道,英國人是非常狡猾的。他們很樂意讓美國在前面干髒活和背黑鍋,而他們自己卻小心翼翼地躲在後面行動。這種事情不像是吉姆·卡拉漢這樣的人幹的。而只有『查達姆之家』裡面諸如邁克爾·霍華德、賽西爾這樣的人和軍情五處這樣的情報圈子裡的人才會採取這樣的行動反對科倫坡。」關於基辛格承認在他擔任國務卿期間與英國外交辦公室有非常密切的聯繫,詳見本書第9章的相關註釋。

    很顯然,第三世界針對英美秩序和反抗英美通過石油美元向全球徵稅的鬥爭被鎮壓了。倫敦和紐約的主要歐洲美元銀行開啟了防洪閘,借更多的錢給選定的服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嚴厲條款的第三世界國家,來彌補後者的石油赤字。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