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戰爭 第九章 逆流而動 人為製造石油危機 剪掉核玫瑰之花
    關於油價上漲四倍,筆者關注的主要一點是,如何確保這一激烈行動不會驅使全世界加速另一個已經很強的勢頭——建設核電站,這是一種效率更高、花費卻更少的替代能源。

    基辛格在哈佛時的院長,也是他短暫擔任約翰·肯尼迪政府國家安全委員會顧問時的上司麥克喬治·邦迪。邦迪1966年離開白宮,擔任美國當時最大的私人基金會——福特基金會的董事長。在任福特基金會董事長期間,他扮演了影響美國國內政策的重要角色。1971年12月,邦迪拿出400萬美元和三年時間,在基金會設立了一個新的重點項目——能源政策項目,項目負責人是大衛·弗裡曼。在1974年的石油危機中,邦迪主政下的研究報告《時機選擇:美國能源的未來》在爭議聲中發表,目的是為了在石油危機的關鍵時刻形成公開辯論。

    美國權勢集團內部第一次出現了欺騙性的論題,而且被公佈於眾:「能源增長和經濟增長是可以分開的,它們不是雙胞胎。」弗裡曼的研究提倡新奇且效率低下的「替代」能源,例如風力、太陽能光伏板和燃燒可循環廢料。福特報告對核能進行了猛烈的攻擊,聲稱與核能發電有關的技術理論上可以用來製造原子彈。報告宣稱:「燃料本身或它的副產品鈽,可以直接用作或加工成為製造原子彈或其他爆炸裝置的原材料。」

    福特報告準確地注意到,未來將挑戰石油而成為能源霸主的主要競爭者是核能,並警告:「由於核技術的發展,核能在世界上每一個地方都將快速蔓延,特別是快速核反應堆(快堆)和提煉濃縮鈾的離心分離機技術。」邦迪項目確定了美國金融機構的「綠色」反核框架。

    到20世紀70年代早期,核技術已成為未來高效發電方法的首選,比石油或煤炭更加高效(而且更有利於環保)。在石油危機的衝擊下,歐共體已經開始了大型核能開發項目。1975年,參與此計劃的成員國主張,到1985年要在歐洲大陸建立160∼200座核能發電站。

    對於1974年石油危機的影響,1975年,西德施密特政府作出了理性的反應,決定建設發電量420億瓦的核電站項目,其發電總量將在1985年佔整個德國用電量需求的約45%。在歐洲,只有法國超過了西德,法國要在1985年前建成發電量450億瓦的核電站。在1975年的石油危機衝擊中,意大利工業部長卡洛·多納特·卡廷指示意大利核能公司ENEL和CNEN草擬一個在80年代早期建成約20座核電站的計劃。甚至剛剛從佛朗哥40年的統治下擺脫出來的西班牙,也提出要在1983年前建設20座核電站的計劃。一座常規的十億瓦核設施基本可以滿足一座百萬人口的現代工業城市的所有電力需求。

    1974年石油危機發生時,歐洲的核能工業開始快速增長,尤其是法國和西德。法國和西德第一次在核出口市場成為美國的競爭對手,此前一直是美國主導著這一市場。法國方面收到伊朗國王的一封信,要求幫助伊朗建設四座核反應堆,聯邦德國電力公司也收到了同樣內容的信。而此時,法國已與巴基斯坦布托政府簽訂了協議,幫助巴基斯坦建設現代化的核基礎設施。西德政府與巴西的談判在1976年達成協議,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加強雙方的合作。協議包括由西德建立八座核反應堆和再生及濃縮鈾反應堆燃料。德法兩國的核能公司完全按照艾森豪威爾1953年「和平原子能宣言」的精神,在各自政府的全力支持下,開始與經過挑選的一些國家進行談判。很明顯,英美對能源的控制,是以控制世界主要能源資源為基礎的,如果這些相當可行的計劃繼續下去,那麼英美的地位將會受到威脅。

    戰後,與石油相比,核能更能代表技術的進步,這如同在19世紀末,當費捨爾勳爵和丘吉爾爭論是否應該把英國海軍從使用煤作燃料轉向使用石油時,石油要比煤炭更加先進一樣。不同的是,在20世紀70年代,英國及其美國兄弟牢牢地控制了世界的石油供給。特別是,如果商用快速核反應堆和熱核反應計劃得以實現,核能技術將預示著世界能源供給可能將不受限制。

    1974年石油衝擊的直接結果是,在世界核工業內部建立了兩個組織,很有意思的是這兩個組織的總部都設在倫敦。1975年初,一個非正式半秘密組織——「核供應商集團」或者叫「倫敦俱樂部」成立了。這個組織包括了英國、美國和加拿大,還有法國、西德、日本和蘇聯。這是英美早期的一種努力,目的是為了在核出口問題上自我約束。1975年5月,另一個秘密組織——「倫敦鈾學會」成立,核供應商集團得到了補充。倫敦鈾學會由歷史上的英國殖民地國家所主導,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和英國。這些「內部」組織是必要的,但卻還不足以讓英美利益集團遏制住20世紀70年代初期的核「威脅」。就像一位來自阿斯彭研究所的美國傑出反核人士所說:「我們必須把『核玫瑰之花』剪掉。」他們確實也做到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