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製造業和航運業的強力崛起,大有問鼎世界,取英國而代之的勢頭。但脆弱的金融體系,又使得她通往世界霸主的道路坎坷而艱難。】
1873年後,英帝國的經濟蕭條與歐洲大陸工業經濟的蒸蒸日上形成了強烈反差,其中與德意志帝國的對比更為明顯,這便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背景。石油已經成為矛盾和衝突的焦點,對此,只有倫敦、紐約銀行和金融圈子裡的少數精英分子有所的認識,其他人直到數年後才認識到這一點。
在1890年之前,針對德國工業的高速發展,英國銀行業和政界的精英人物發出了兩個警告。第一個警告是德國出現了獨立的、現代化的商船隊和海軍艦隊,這無疑對英國形成了致命威脅。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以來,英國海軍一直稱霸海上,無人能敵。第二個警告針對的是德國野心勃勃的鐵路建設計劃,當時德國計劃修建一條連接柏林與巴格達(當時屬於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的鐵路。
關於英德兩國的海軍對抗和建設從柏林到波斯灣的鐵路,對英德雙方來說,即使沒有公開表露,也可以肯定,都是為了石油。英國當局認為,英德兩國在世紀之交開戰的真正原因也在於此。我們將會看到個中緣由。
到19世紀90年代,德國的工業與農業快速發展,由此引發的技術進步,無論速度還是質量均超越了英國。與此同時,南北戰爭之後,美國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國內的發展。因此,在19世紀的最後十年裡,英國把德國工業的崛起看成是對其全球霸權的最大威脅。幾十年來,德國一步一步地採納弗裡德裡希·李斯特的經濟改革措施,建設全國現代鐵路運輸系統,給正在發展的國內工業相應的關稅保護,再加上1871年後德意志帝國穩定而統一的政治環境,自19世紀70年代以來,其經濟成就已經明顯地顯現出來。
在19世紀50年代前,效仿英國的成功模式成了德國經濟的主要策略。此外,在德國大學,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的自由貿易論,也被推崇為神聖的真理。19世紀70年代英國經濟陷入蕭條,同時影響到德國和奧地利。德國逐漸意識到繼續遵循英國經濟模式的嚴重弊端。為了本國工業和農業發展,德國開始逐漸放棄英國的自由貿易模式,調整本國的經濟策略。這使得德國的經濟有了明顯的改善。
放棄英國模式以後,1850∼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德國國內生產總值增加了五倍,人均國民收入也在同一時期增加了250%。真實工薪在1817∼1913年間翻了一番,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穩步提高。
但是,德國工業革命的實質是爆炸式的技術進步。為了為自己的工業發展培養科學和工程人才,德國效仿法國的多學科技術學校的模式建立了全國性技術學校和學院體系,德國在國內商會和行業協會的支持下建立起培養商業人材的職業培訓系統。此外,德國大學教育把重點放在了自然科學上,於是工程學和自然科學開始興旺發達。同時,德國還建立了全國性的職業培訓系統,培養有技能的貿易人才。其結果是,18世紀70年代後,德國的技術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在19世紀70年代,與英國大型工業公司相比,德國的新興企業顯得格外渺小。但是,在隨後的三四十年裡,這一格局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在1914年前的幾十年,對世界工業與運輸業燃料來源來說,煤炭是主宰。1890年,德國產煤8800萬噸,英國產煤18200萬噸,是德國產煤量的兩倍多。然而到1910年,德國的產煤量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到21900萬噸,而英國26400萬噸的產煤量僅僅領先德國一點點。
在德國的經濟增長中,鋼鐵工業處於領頭羊的地位,緊隨其後的是電力和化工。利用洛林的高磷礦石,吉爾克裡斯特·托馬斯創新了煉鋼工藝,1880∼1900年這20年間,通過使用新的工藝,德國的鋼產量增加了1000%,遠遠超過了英國。到1890年,英國的鐵產量仍然領先於德國,英國生產了790萬噸生鐵,而德國僅僅生產了460萬噸;而到1910年,德國的生鐵產量達到了1460萬噸,比英國的1000萬噸產量多出了50%。與此同時,德國的煉鋼成本也比19世紀60年代降低了90%。到1913年,德國的生鐵產量幾乎是英國生鐵產量的兩倍了。
工業產品的迅猛發展極大地增加了運輸需求,鐵路基礎設施成為德國第一次經濟奇跡的主要推動力。德國鐵路系統的第一次擴張始於19世紀40年代至50年代,在李斯特關稅同盟及國家鐵路計劃的影響下,1870∼1913年間,國家支持的鐵道系統的鐵軌長度以公里數計算整整延長了兩倍。
在奧斯卡·馮·米勒等人的技術發明推動下,集中發電和遠程輸變電能力得到了長足發展,德國電力工業從1895年僅擁有26000名員工的幼小產業發展到1913年佔整個國際電力貿易量一半的主導產業。在尤斯圖斯·馮·李比希等天才研究人員的推動下,德國化工業也從遠遠落後於英國和法國,發展為苯胺燃料、醫藥品和化肥產品的世界巨頭。
馮·李比希等人還引進了農業化工的概念,使得這一時期德國農業的生產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在19世紀早期,德國還處於饑荒和農產品產量不足的狀態,不得不從俄羅斯和阿根廷進口廉價的糧食。然而到19世紀90年代,德國開始徵收保護性關稅,控制廉價糧食進口。
1882年,德國的收割機僅有二萬台,1907年,增加到了30萬台,農業機械化步伐大幅邁進。儘管德國的土壤質量低劣,含沙量大,但是,化肥的利用極大地提高了產量。德國於1887年開始大規模使用化肥,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糧食產量較以前增長了80%。作為比較,我們考察戰爭爆發那一年,俄羅斯比德國多用300萬英畝的耕地,卻少收穫了1900萬噸糧食。到1913年,儘管人均豬肉消費比1870年增長了兩倍,德國本國生產的豬肉自給率卻達到了95%。相比之下,英國豬肉需求的45%依賴進口。19世紀初,德國還是一個移民輸出國,得益於工農業的大力發展,到世紀末時,德國已經變成了一個人口增長較快的國家。1870∼1914年間,德國人口從4000萬增長到了6700萬,幾乎增長了75%。在發展工業方面,德國創造了新的「德國模式」,即大銀行與大工業企業相互參股,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19世紀80年代,德國的大型工業通過與德國的銀行(如德意志銀行)的共生共榮關係得到了加速發展。
1870年後的一段時期,德國的「銀企共生」大量出現。後來所說的從戰爭的毀滅性破壞中或是從20世紀50年代的經濟蕭條中恢復過來的工業,在很大程度上,只不過是恢復了19世紀80年代到1914年期間打下的工業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