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19世紀70年代初期,在金融恐慌之後,英國開始出現了經濟大蕭條。這被看作是英國自由貿易政策的直接後果。自由貿易信條有一個假設的前提,就是英國有能力影響世界主要貿易國家採用同樣的經濟策略,但這只是一廂情願。
在1857年倫敦銀行業發生嚴重恐慌之後,倫敦金融城裡的金融機構(包括英格蘭銀行的董事們)擬定了新的策略阻止倫敦銀行的黃金外流。1857年的恐慌源於外國開始擠兌英格蘭銀行擁有的國際黃金儲備。大量擠兌導致倫敦金融城的銀行信用乃至整個國家的銀行信用崩潰。為應對這一危機,英國政府制定了一項政策,一項簡單而又危險的中央銀行政策。
英格蘭銀行是一家私人控股的銀行,當時不受政府控制,而是由倫敦金融城的金融利益所支配。貿易會使英國的黃金儲備隨時外流。英格蘭銀行認識到,相對於貿易競爭國的利率,它只需增加中央銀行貼現或者利息,達到高於貿易競爭國的利率水平,黃金的外流就會停止,黃金最終會從柏林、紐約、巴黎和莫斯科流回倫敦城的銀行。
對中央銀行來說,這樣的利率政策是一個強有力的武器,它賦予了英格蘭銀行超越對手的強大優勢,無論這種驚人的高利率給英國的製造業和農業帶來多大的破壞性。1846年《玉米法》廢除之後,在英國經濟政策中占支配地位的已經不再是工業和農業,取而代之的是金融與國際貿易。為了保住英國的國際銀行業霸主地位,這些銀行家都甘於犧牲國內的工業與投資,類似的情形在20世紀60年代肯尼迪遭暗殺後的美國也出現過。但是,英格蘭銀行的這個利率新策略使英國整個工業飽受煎熬,一場席捲整個英國的經濟大蕭條從1873年一直持續到1896年。
始於英國銀行業的金融危機,伴隨著北美洲和南美洲的鐵路建設債務鏈的崩潰,使英帝國陷入了經濟大蕭條。蕭條給英國帶來了失業率的上升和工廠的倒閉。1873∼1896年,英國的名義物價一路下降至原來的50%,到處都是失業的人群。
在1867年的國際博覽會上,英國製造業的投資不足已經表現得十分明顯。全新的機械製造產品,甚至紡織品,都是來自德國和其他地區。這無疑反映出英國製造業技術的停滯狀態,就在20年前,英國還是世界製造業的先驅。英國的鐵、鋼、煤和其他產品的出口,在這段時間也衰落了。在英國歷史上,這是一個轉折點。為了讓金融在英帝國的所有事務中起支配地位,30年前開始實施的「自由貿易」政策,與廢除《玉米法》共同作用,使英國的工業技術陷入衰退的境地。很顯然,到19世紀90年代,英國作為世界工業國領導者的時代結束了。
19世紀英帝國的自由貿易信條和她的馬爾薩斯理論注定要失敗。這一理論的基礎是,要想生存就要蠶食世界其他國家的經濟。《玉米法》廢除後,僅過了25年,英帝國就陷入了歷史上最嚴重、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蕭條。1873年以後,英國努力傳播著「英國病」病毒,亞當·斯密的絕對自由貿易「全球經濟模型」顯然是不成功的,而德國領導歐洲大陸國家開展了一系列的國民經濟保護措施,這使她們實現了兩百年來最快的工業增長。
在這個背景下,如何在迅速變化的世界中維持帝國的統治與權力,英國的精英分子就此問題展開了新一輪的爭論。在1882年,石油地緣政治被引入這一爭論中。現在爭論的是如何維持英國的海上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