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2 第一章 落魄挨打奈何天 3.太平城裡太平軍
    道光病逝後,奕詝即位,改年號為咸豐,封奕為恭親王。咸豐之所以在親王爵位前加一個恭字,自然希望這位深受父王喜愛的弟弟對自己也能恭敬服從。咸豐對奕感情很複雜,一方面對其另眼相看,曾經把京城最好的一座宅邸賜給奕,一方面對他頗為提防,基本上咸豐在位的這些年,恭王就閒廢著,今天讓他掃墓,明天讓他守靈,整天幹這個。

    現在外敵打到這兒了,兵臨城下,皇帝自己跑了,讓弟弟去頂,多少有些不地道。咸豐死前,還留著一手,找了八位大臣看著他,所以後來為什麼恭親王跟慈禧聯合起來發動政變,把這八大臣給幹掉,跟這個事是有關的。皇帝歸天,儲君年幼,怎麼著應該叔王輔政,你弄八個不相干的人(死了三個),雖然其中有幾個遠親皇族,你都不用我,這就不合適了。

    劫難的中華

    攻佔了北京城的英法聯軍,焚燬了圓明園,那聯軍是焚搶,圓明園可沒毀,不過確實是經歷了一大劫難。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被搶後,英國《泰晤士報》稱:「據估計,被掠奪和破壞的財產,總值超過600萬英鎊,在場的每個軍人都掠奪很多,在進入皇宮的宮殿後,誰也不知道該拿什麼,為了拿金子,而把銀子丟了;為了拿鑲有珠玉的首飾和寶石,又把金子丟了;無價的瓷器和琺琅器,因為大得不能運走,竟被打碎……」搶劫一空的圓明園最終還被英法聯軍焚燒殆盡,據當年目擊者的記錄,接到焚燒命令後,頃刻間,就看見重重煙霧由樹林裡蜿蜒升騰。不久,縷縷的煙集合成彌天烏黑的一大團,萬萬千千的火焰向外爆發,眼青雲黑,遮天蔽日。看1870年的圓明園照片,尤其是西洋建築,還都存在。

    圓明園經歷了三劫,火劫,石劫,土劫。第一樁是火劫,始作俑者是聯軍,石劫就是咱自個兒人幹的,圓明園一荒廢就沒有護軍把守,誰家蓋房子都從裡面拉石料,台階、華表全給拆走,一點不留都給端了。19世紀末,土劫,老百姓進行開荒,圍湖造田,圓明園就徹底給毀了。圓明園是誰的,是皇上的,不是中國的,不搶白不搶。家天下就會出現這種結果,化國為家,老百姓就沒有國家概念,這是你們家的,我搶一點是一點,沒有人覺得是在保衛我的國家,我的民族。聯軍搶完了,老百姓大著膽子進去,拿吧,也沒人管。英法聯軍搶劫並焚燬了圓明園之後,強迫朝廷簽訂了《北京條約》。27歲的奕,對於外交事務全無經驗,卻也不得不在皇城下,處理一個王朝的命運。條約第一承認《天津條約》有效,第二增開天津為商埠,第三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第四准許華工出國。英法兩國估計缺人缺瘋了,打起了華人的主意,華工出國幹嗎?做苦力、奴隸。很多小伙子晚上一人在街上走,後面一棍子麻袋一套,一睜眼在船上了。拿那個烙鐵,燒紅了給你胳膊上燙一個P,秘魯,燙一A,澳大利亞。所以現在那邊定居的華人,說我們家四代定居在美國,都不會說漢語了,那第一代不是P就是A,都是這麼來的。尤其是美國修鐵路,大西洋通到太平洋的每一根枕木下都有一個華工的冤魂。中國人聰明能幹,一教就會,所以幹活都用中國人。賠款增加,英、法軍費各增至800萬兩,恤金英國50萬兩,法國20萬兩。《北京條約》簽字不久,英法聯軍便離開北京,因為這次令恭親王難堪的簽約之緣,英國從此竟致力於支持由恭親王為首的對外和平妥協派。

    戰爭期間,俄國趁火打劫,侵佔我國北方大片領土。19世紀的50年代末到80年代吃掉150多萬,民國初年在政權更迭時,占唐努烏梁海、科布多又是17萬。現在俄羅斯的圖瓦自治共和國,獨立的外蒙古,共計160萬平方公里土地也被俄國劃走。中國在近代史上就損失土地300多萬平方公里,占中國陸地表面積的1/4。中國的版圖原來像一張秋海棠葉,被北邊的熊卡卡一啃,就變成瘦雞一隻了。

    上帝愛瘋狂

    洪秀全,原名洪仁坤,廣東花縣人。他爹是鄰近諸村的保正,家裡薄有田產,社會地位和經濟條件在當地是好的。他有兩個哥哥,三兄弟中唯有他讀書求功名。洪秀全7歲入本地私塾讀書,從13歲考到30多歲,考了四次,都未能考上秀才。洪秀全學問太陋,總是達不到小學畢業水平。1857年太平天國刊印頒行的經典官書之一《天父詩》,收選了500首天王大作,其中476首是洪秀全進入南京頭三年中寫給后妃的,叫妻妾宮女們背誦。我們可以學習一下天父的詩,是洪天父訂的「十該打」條規:

    服事不虔誠一該打。硬頸不聽教二該打。

    起眼看丈夫三該打。問王不虔誠四該打。

    躁氣不純靜五該打。講話極大聲六該打。

    有喚不應聲七該打。面情不喜歡八該打。

    眼左望右九該打。講話不悠然十該打。(詩17、詩18)

    起眼看主是逆天,不止半點罪萬千。(詩197)

    看主單准看到肩,最好道理看胸前。(詩237)

    因何當睡又不睡,因何不當睡又睡。

    因何不顧主顧睡,因何到今還敢睡。(詩294)

    看畢天王創作的這些詩歌,大家就會明白他為什麼四次參加科舉都考不上。天王在一再落榜到公開造反期間,不止一次坐館當私塾先生,教小孩識字和基礎文化知識,私塾先生是當時相當多老童生所從事的不固定職業。一般說來,此類老童生的收入比普通農民好不了多少,只是身份不同罷了。

    1837年洪秀全第三次參加科舉,並再次落榜。這個一向自視極高並被族人寄予厚望的人,這回現大了。精神、心理受到巨大打擊的洪秀全,回到家裡,隨即大病一場,發燒做夢,據說夢見了上帝。洪秀全夢裡的上帝是個黑袍,背一把龍泉劍的白鬍子老頭。進過教堂的人看見過耶穌像、聖母像,上帝是什麼模樣?上帝是個靈,沒有形象。洪秀全見到的大概是太上老君。全知全能的上帝,也不知道用什麼語言跟他交談,沒準上帝也會講客家話。反正就這麼個人,把龍泉寶劍交給他,讓他到人間斬邪留正,並且跟洪秀全說你是我的二兒子。上帝唯一的兒子應該是耶穌基督,他非說是上帝的二兒子,這容易讓上帝解釋不清楚,人品敗壞,滿口誑語嘛。燒糊塗了的洪秀全依稀記得一本宣揚基督教的小冊子上有天主上帝幾個字,經過本土改良,他開始小範圍傳播他的「教」。這應該是強烈刺激造成的輕度精神病變。

    不過,洪天王勇氣實在可嘉。1842年,洪秀全第四次參加了科舉考試,卻依舊不盡如人意,榜上無名。一起落榜的馮雲山出於對考試的極端不滿,從星相術角度看出洪秀全「多異相」、「有王者風」,鼓動洪秀全造反。馮的勸說,符合洪秀全燒糊塗時的夢幻,於是洪天王徹底斷了科舉仕進的念頭。老洪決心造反之後,正式改名為洪秀全。據學者潘旭瀾分析,洪先生改名是很費一番心思的,秀全拆開,是「禾(吾)乃人王」。回顧洪天王走過的這些路,簡括地說,進不了學,考不上秀才,是造反的決定性原因,造反是為了做人王。做了人王,不但可以實現「等我自己來開科取天下士」,還能夠「手握乾坤殺伐權」,殺盡所痛恨、憎惡的人。當然不只是造反、報復,更重要的是佔有和享受:佔有一切,「禾乃玉食」,「世間萬寶歸我有的了」。這些早期直言不諱的言志,說明了洪走上「革命」道路的初衷。

    太平天國真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幕滑稽劇。甭管什麼宗教都是博愛不殺生,洪秀全卻不,他就創立這麼一個教,叫做拜上帝教,目的是反政府。

    兔子見到鷹

    中國民族革命的洪流,起伏約200年,太平天國最終成在兩廣地區,成為洶湧的波濤發展起來有其深層次原因。英國在廣東受了多年壓迫,對於廣東政府和人民怨氣頗深,好不容易打了勝仗,對於此地人民的盤剝便開始變本加厲。此處積怨最深。加之,廣東人民族觀念強,性情剛毅,從第一次鴉片戰爭起,廣東人民便自發地組織三元裡平英團抗擊英軍。而地方官吏不能處理,壓抑人民順外夷,廣西同廣東交界,所以兩廣地區的人仇英仇官便是常事。

    作為最早受到資本主義壓迫的兩廣地區,人民一方面要抵抗外力,一方面要反抗政府,轉而發展成為一種自覺。兩廣成為革命的策源地,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兩廣地區,民間自發組織的抗英活動不斷,民間流傳著「百姓怕官,官怕洋鬼,洋鬼怕百姓」的說法。

    廣東相對來說比較發達,廣東人見過真的基督教,人家不信洪天王那一套,於是他輾轉到了廣西深山裡傳教。兩廣地區對於朝廷和洋人的仇恨,可謂一觸即發,洪秀全起事的時機比較成熟。1851年老洪金田舉事前,朝廷得到密報,派前雲貴總督林則徐前去平定叛亂。當時林則徐正生病臥床,接到命令後星夜兼程,病情加重。其子心疼老爸,勸他休息,林則徐回答:我在新疆,兩萬里冰天雪地裡尚且隻身持戈從來沒有說過苦,現在又怎麼會害怕勞累?林則徐並隨口寫了一聯:「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繼而繼續趕路。帶病急行的林則徐最終死於半路。得知林文忠公要來的洪秀全一夥本準備作鳥獸散,結果沒想到林文忠公半路離世,這下子一場大戲就開始上演了。

    財色與天齊

    金田起義後,洪秀全建號太平天國。剛弄一村就建國,這也太失策,一下子把朝廷的注意力吸引過來。這可不是小流氓偷雞摸狗的行為,這可是性質嚴重的反革命顛覆政府的大動作,朝廷立馬調集重兵進行*。

    洪秀全在轉戰中攻下一鄉,就自稱天王。就是這個打了一個村就建國,打了一個鄉就稱天王的主,稱天王的時候,光嬪妃就有36人,什麼叫邪教,就在這裡,不光騙財還得騙色,不過那個地方的色大概也沒什麼。到最後洪秀全80多個妃子,都認不全,只能編號,一號妃二號妃,完全實現數字化管理,清朝嬪妃最多的乾隆爺也只有50多個。

    太平天國實行一夫多妻制。天國重要領導人楊秀清公開承認:「兄弟聘娶妻妾,婚姻天定,多少聽天。」天王洪秀全擁有的妻妾是有準確的數字記錄的。據太平天國多位人士供認,洪秀全耽於女色。1864年湘軍收復南京,「幼天王」洪天貴福被俘後稱:「我現年16歲,老天王是我父親。我88個母后,我是第二個賴氏所生。我9歲時就給我4個妻子。」天王有88個后妃,已經超過了歷代封建帝王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后妃的人數,天王可以日日醉臥溫柔鄉了。

    攻下南京後的洪天王,滿足於半壁江山到手,全心投入自己的天子生活,天王從41歲進南京,到1864年6月52歲時自殺,11年中從未邁出過京城一步。正值壯年的洪秀全大小事務全部交給了底下人,既不指揮殺敵,也不過問朝政。進駐南京後,洪天王每做生日,部下蒙得恩就要為他獻上美女6人;每年春暖花開之際,蒙得恩還要在天京13道城門口為洪秀全選美女;後來乾脆明文規定:所有少婦美女俱被天王選用。1861年太平軍進取蘇浙的時候,洪秀全又從李秀成選送到京城的3000名美女中挑出180人收入天王府。天王府宮中有橫直均八尺的大雕花床,幹什麼用的,不言而喻。

    洪秀全一共擁有多少個女人,恐怕永遠難以準確統計。據一本叫做《江南春夢筆記》的書說,天王府連太監也不設,妃嬪加上服役的女官,總計有2300多名美女,陪侍洪秀全一個男人。

    洪秀全在后妃的管理上,有他過人之處。他的88個后妃,一律沒有封號,統稱為妻。因妻妾太多,洪秀全自己連姓名都記不住,怎麼傳喚享用呢?洪秀全來了個古今中外後宮史無前例的創舉,數字化依次編號,於是就有了第25妻、第73妻等曠古未聞的名目。至於上千個如花似玉的宮女,更是比妻妾還要等而下之的備用享樂工具,所以連個數字編號都攤不上。洪秀全不理朝政,把精力放在了管理後宮上。後宮女人不敢惹惱天王,太平天國成立之初,「天下多男子全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儘是姊妹之群」的口號,多少有些可笑。曾國藩捉摸不透他的這位對手,也絕對想不到自己處心積慮剿滅的對象,日日坐享榮華,夜夜在後宮與嬪妃娘娘飲酒笙歌,生活竟是這般模樣。

    天國要燃燒

    在永安,洪秀全重賞手下,封了五個「王」,這封王的詞估計是老洪從戲台上學來的。文盲楊秀清為「東王」,「管制東方各國」,應該包括日本,東方各國都歸他管;幫會頭子蕭朝貴為「西王」,管制西方各國,不知道英國聽不聽他的。軍師馮雲山為「南王」,當然包括馬來西亞都歸他管了;地主韋昌輝是「北王」,這包括俄羅斯的地界都歸他管;最後「翼王」石達開,石達開是太平天國裡學歷最高的,武舉出身,據說還能寫兩筆詩,應該不是秘書代筆。洪秀全智商太低,沒有駕馭群雄的本領,他的朋友洪大全,謀士馮雲山,勇將蕭朝貴都戰死,更使他失去了靈魂。洪秀全讓楊秀清獨掌大權,其他人都受他節制。天王稱萬歲,東王稱九千歲,西王八千歲,南王七千歲,北王六千歲,翼王五千歲。這就是所謂太平天國的「首義六傑」。

    太平天國繼續北伐,洪秀全的人馬佔領南京,改為天京,定為都城。據說這個時候的洪秀全是擁兵50萬,戰艦上萬艘,估計這50萬一半是家屬,你想他有多少個家屬?這個時候,從廣西那麼個山旮旯裡邊打到了南京,應該怎麼樣,北上,直搗黃龍!

    洪秀全若是全軍北上,拿下京城,不是不可能。問題是洪秀全哪有如此政治智慧,他到了南京。南京是六朝古都,文章錦繡地,溫柔富貴鄉。洪秀全到那兒眼珠子都不夠使,小天堂,天堂路就跟這兒開始,該開始造了。洪秀全蓋起了豪華天王府,佔地面積與北京紫禁城相彷彿,紫禁城可是1300萬平方公里的帝國皇宮。洪秀全只佔了三座城市,南京、鎮江、揚州,就建這麼大一個天王府。老百姓講話叫小人乍富,就忘了自己幹什麼的,完全是暴發戶心理。建了天王府的老洪,終日不理朝政,在天王府裡,陪著那些個妃子,業餘時間,編一些「天書」。他不見大臣,一見大臣,大臣就該明白天王的水平。朝政就歸東王楊秀清等人來管,這*的程度也算得上是驚為天人。

    蚊子銜秤砣

    太平天國最低的官叫兩司馬,一共管25個人,出門要坐4人抬的轎子。25人去掉一半女人,剩下11個男人,裡邊還有4個得給他抬轎子,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找到那轎子,不行八仙桌倒過來就扛著走。清朝七品知縣兩人抬的小轎,總督是8抬,皇帝是16抬,皇帝出殯的時候,那個梓宮是128個人抬的。洪秀全的轎子是64抬,楊秀清48人抬,他們一出來南京城就全城*,老百姓都得背對著他們的儀仗隊,跪在路邊,如果你衝撞他的儀仗隊,斬首不留。再厲害點的,凌遲,點天燈,把你熬成油,這事多了去,洪秀全的想像力多豐富,濫用私刑。要知道清朝謀大逆才是凌遲,一般人享受不到這個待遇。

    洪秀全暴虐無度,他還沒有當天王時,就經常將妻子打得要死,進入南京後,參照天王的佳作《天父詩》,天王反反覆覆地強調,惹他發火就是死罪,他發火就要殺人,眾人要一齊跪求息怒,不求就別怪洪天王大開殺戒。洪秀全對妻妾、宮女尚且如此,對他所敵視所不滿的人就更不用說了。他從決心造反開始,作詩言志,訂條規下詔書,動不動就是殺、誅、斬首不留、一同皆斬、該誅該滅、放膽殺妖,可以說是念念不忘,殺聲連天。由於他不斷號召、明確規定和直接命令,部下官兵在非戰鬥場合,隨便殺人也如同割草。太平軍打進南京清除妖人的做法令人髮指。清朝官員、僧尼道士、商人、儒生乃至醫生、店員、藝人,都被當為妖人,擄掠屠殺不在話下。「凡擄之人,每視其人之手,如掌心紅潤,十指無重繭者,恆指為妖,或一見即殺,或問答後殺,或不勝刑掠自稱為妖殺,或競捶楚以死。」不少漢族大小官員、紳士、讀書人,逃不掉又不願死在太平軍手裡的,全家便一同自殺。洪秀全就在這種血腥恐怖中,在太平軍的跪迎之下,無限風光地進入「天京」。

    王多如牛毛

    天朝的人事任免制度自然就是洪天王說了算。太平天國本是有首義六傑,可是內訌不斷。韋昌輝殺掉楊秀清,接著韋昌輝被處死,繼而石達開率領精銳部隊出走,天國幾乎是朝中無人。生性多疑的洪秀全估計被爭鬥、猜忌傷透了心,乾脆任人唯親,用自家人。「安王」、「福王」分別是洪秀全的兩個哥哥洪仁發、洪仁達擔任,自家人名雖掌權,實則是洪秀全借此希望壓制、監視石達開。不過這兩人實在太荒唐、愚蠢了,洪秀全迫於滿朝反對,不得已取消兩個昏庸兄長的王位。為不引起事端,這兩個哥哥雖不做王,但洪秀全依舊對他們言聽計從,後來又再改封為「信王」、「勇王」,二人一直干預朝政,掌握實權。在太平天國,自家人還是最受信任。洪秀全也敢大膽提拔一些年輕將領,天京危急之時,洪秀全更是明確宣佈,朝政由洪仁玕執掌。洪仁玕,是洪秀全堂弟。因為本家人可靠,又不像兩個老哥那樣粗鄙,就立馬三級飛昇。洪秀全家族十多號人,一概封王。洪秀全外甥幼西王蕭有和,很受洪秀全喜歡,洪臨死前不久,封他為前台發命者。洪秀全的女婿鍾萬信、黃棟樑、黃文勝,同樣受寵信,個個封王。這些皇親國戚,都不會打仗,不會辦事,幾乎個個貪暴凶橫,粗鄙野蠻,胡作非為,在各地太平軍中也廣被厭惡卻又都無計可施。

    不僅是任人唯親,太平天國全無章法可言,完全是由洪秀全說了算,任其恣意妄為。本來太平天國逼走石達開後,洪秀全把軍事、行政大權攬在一身,既是皇帝又是軍事長官。可是這傢伙智慧有限,腦容量有限,軍事、行政他一樣都管不好,抓在手裡也無計可施,過兩天就嫌煩,而且為這些事情操心費神,不符合洪天王的秉性,轉而甩手交給他人。最可怕的是,太平天國的官爵混亂到了一定地步,甚至開始大肆甩賣。等東、南、西、北、翼王分配完畢後,又出現義、安、福、燕、豫、侯六爵。1857年洪秀全曾宣佈永不封王,但只過了一年多,就封洪仁玕為「干王」。反正幹盡這些出爾反爾、言而無信的事。為了安撫人心,消除諸將領的不滿,洪秀全封陳玉成、李秀成等主要將領為王。洪秀全一方面想削弱李秀成的力量,一方面想多撈些銀兩,竟然讓自己的哥哥接受犯了罪而懼怕李秀成懲處的陳坤書賄賂,賣給陳一個王位,是為護王。此舉一發便不可收拾,其後,王爵大甩賣,一毛錢十一個。「昭王」黃文英說,佔領區不多的城鎮,有王爵的人「多如過江之鯽」,達到2700多個。洪秀全兄弟甩賣王爵,將搜刮合法化,大建王府,大搞*。這種自毀前程的事,恐怕也只有洪天王能夠幹得出,而且覺得自己賺翻了。天國完全沒有章法、制度可言。上層因為毫無鬥志,貪圖享受,追求這些華而不實的爵位,而且互相爭鬥,攻伐不休。下層軍民則不堪搜括之苦,不勝負擔之重,苦不堪言。洋洋得意的洪秀全不過是在自掘墳墓而已。

    老虎住進城

    太平天國王多,排場也大。所有受封為王的,不論等級,不分有職無職,一朝受封,立即修王府,選美人,辦儀仗,出門時前呼後擁。天國最低級別的兩司馬都是乘四人抬的黑轎,開個會,王爺多得數不過來,門口的車位更是沒法安排,王爺們轎子找個地方停靠大概不會方便,抬轎子服侍的人員可是多如牛毛,那場面何等威風。至今浙江還流傳侍王李世賢出門坐54人抬的龍鳳黃轎,轎上可以召集部下開會。因為當時王爺太多,百姓們迎不勝迎,流傳出民謠:「王爺遍地走,小民淚直流。」

    這麼多的王爺需要大量的雜役服侍,於是就抓兵拉夫,招降納叛。反過來為了養兵,為了營造安樂窩,他們又巧立名目,橫徵暴斂,諸如店捐、股捐、月捐、日捐、房捐、局捐、灶捐、禮拜捐、門牌稅、人頭稅、犒師費等達二三十種。田賦則由天朝初時制定的每畝一斗七升五合,兩年中即增加到每畝七斗。

    不怪農民要跟天國鬧,天國定都以後,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廢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每戶留足口糧,其餘歸國庫。國庫就是聖庫,全交給他們家,要不然他怎麼弄那麼大的皇宮,88個媳婦,靠什麼養活?那麼多王,還有王的美人拿什麼養活?那些歷來為人們歌頌的天國制度和口號不可信,「有田同耕,有飯同吃,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給你地還不收糧,不收糧他吃什麼,而且還得比你吃得好,滿朝文武靠什麼養?無非是讓太平軍領導,讓農民成為戰時打仗,平時勞作的工具,農民除了自己的口糧,其他一切都要上繳國庫,盡最大可能地剝奪底層勞動人民的成果。洪秀全想通過這個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社會。按照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如果要建立,就是原始社會,那是開歷史的倒車,中國要是這麼實現了,麻煩了,就回到中世紀了。

    不管是地皮刮下來,還是糧食,財寶,都進了大小王爺和地方官的腰包,太平軍的各個領袖都是財大氣粗,到處都是大興土木,講究排場,奢侈糜爛,有人曾經記錄下在太平天國王府的見聞,那些人的吃穿用度遠非農民可以想像,據說筷子、叉、匙羹均用銀製,刀子為英國製品,酒杯為銀質鑲金的。「忠王有一頂真金的王冠。以余觀之,此真極美精品也。冠身為極薄金片,鏤成虎形,虎身及虎尾長可繞冠前冠後;兩旁各有一小禽,當中則有鳳凰屹立冠頂。冠之上下前後復鑲以珠寶,余曾戴之頭上,其重約三磅。忠王又有一金如意,上面嵌有許多寶玉及珍珠……凡各器物可用銀者皆用銀製,刀鞘及帶均是銀的,傘柄是銀的,扇子、鞭子、蚊拍其柄全是銀的,而王弟之手上則金鐲銀鐲纍纍也。」短短時間內,太平天國的「王爺」們個個富可敵國。

    家家都關門

    太平天國幹的事現今依舊無法想像。太平軍所到之處,沒別的,孔廟、岳王廟、關帝廟、佛寺一掃無餘。尤其是洪秀全傾盡全城之力營造天王府,幾乎將六朝以來的古建築拆光,舉世聞名的南京大報恩寺塔,是被炸掉的,明代故宮被拆毀得只剩一座破城門。好多名家藏書樓藏書全給毀了,書不是燒了,就是澆了,或者扔糞坑裡,中國數千年禮儀人倫、詩書典冊掃蕩殆盡。中國文化徹底給連根刨,多少名家藏書樓藏書毀於一旦。洪秀全對於中華傳統文化,完全是仇視的。除了極少數他所需要的,其餘不分良莠一概加以掃蕩。洪秀全掃蕩中華傳統文化,並不是不要文化,而是要用自己的一套取而代之。而洪天王推崇的一套就是自己的那套《天條書》、《天父詩》,如此之流。洪天王大量地造字,造詞,採用了很多的方言俚語,而且洪天王一直有一個宏願便是自己出題考別人。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