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特別是黨的高中級幹部,在施展自己的抱負時難免會遇到這種那種的阻力,難免會有反對意見,掃除障礙的方法千萬種,但切不能借助自己的權力搞「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五十
董作為不再是焦點,桂為民也成了過去式,人們把注意力集中到林漢水身上。
林漢水在南集任專員一年多時間,給老百姓印象不深,原因是桂為民太霸道——大權獨攬,小權不放,給林漢水拋頭露面的機會不多,即使有拋頭露面的機會,報刊、電台、電視台也只能輕描淡寫,稍有突出,報社社長、廣播電視局長就要挨批評。
南集報社社長黃變生就吃過一次大虧。事由記者引起,他負有領導責任。地委、行署召開地直機關整頓市容市貌動員大會,會議由林漢水主持,桂為民作重要講話。桂為民看了當天的報紙,讓孫秘書把黃變生找來,見面他就問黃變生,是書記大還是專員大。黃變生說黨委領導一切,當然是書記大。
桂為民將報紙扔到他跟前:「你自己看看!」
黃變生看了一遍,沒有發現錯誤。桂為民說他沒有一點政治敏感,怎麼能把林漢水擺在他的前面,應該是「桂為民作重要講話,林漢水主持會議」。黃變生還想說,按照邏輯順序主持會議的人應該放在前面,但桂為民已經下令,收回所有報紙,重新製版……
本來老百姓還不知道這件事,這一興師動眾收報紙比這個排名影響更壞,老百姓認為桂為民過分點。
老百姓有老百姓的想法,書記、廠長的排名不是顛過來倒過去就能影響的,排名應該不分先後。有人就此事狀告到省委,鄧中康卻打電話給桂為民,支持桂為民做得好。雖說浪費了幾萬元印製費,但是維護了宣傳紀律。
風波過後,報刊電台電視台更加突出書記桂為民的形象。
林漢水不是阿斗,他看得清,心裡明,只不過不說而已。非常時期鋒芒不能太露,大智若愚甚至還糊塗一點不是不好。這不,連林漢水都沒有想到桂為民的書記生涯會如此短暫,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現在可以鋒芒畢露了,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平息董桂之爭帶來的一系列不良反應,把人們的注意力轉移到南集經濟建設上來。辦法很簡單,就是把董作為放出來。
但是不能說放就放,關董作為是省委的意見,雖然桂為民起了很大作用,但是放董作為也得徵求省委意見。為慎重起見,林漢水決定親自跑一趟省城。先不見鄧中康,而是去見見王嘉駒,他想知道老書記是什麼意見。
他與王嘉駒是老熟人,可以這樣說,沒有王嘉駒就沒有他林漢水的今日。
十年前的一次偶然機會,林漢水在討論農民賣糧難的問題上引起時任省委書記王嘉駒的注意。當時林漢水的身份是農學院農經系的講師。王嘉駒覺得他的發言資料翔實,觀點新穎,建議合理。當時全國賣糧難相當嚴重,谷賤傷農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黨和政府一時又拿不出切實可行的辦法。王嘉駒想在全國率先解決這個棘手問題,於是召集全省農業經濟專家座談,林漢水是被邀請的對象之一。林漢水在會上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放開糧價,二是建立國家儲備糧,三是民代國儲。當時是計劃經濟,放開糧價與大政策相悖,沒有人敢提。他提了,並且說出四條理由。會後王嘉駒留下林漢水深談……一次不過癮兩次……談到第五次時,王嘉駒指示省委組織部把林漢水調到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工作……
王嘉駒從省委書記崗位上退下後,林漢水去看過他幾次。每次見面兩人只談農業經濟問題,不談政治。林漢水知道他與新任省委書記鄧中康不和……
這次林漢水是以南集地委書記、專員的身份看望老領導,邀請老領導到南集指導工作。王嘉駒喜歡南集,在董作為任地委書記時,他一年要去七八次。近兩年卻一次都沒有去過……現在南集終於換了他喜歡的人,沒有不去之理。
話題很快扯到董作為身上,王嘉駒態度鮮明,認為是冤案,是鄧中康和桂為民聯手製造的冤案。他的理由是——查了、規了、關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也沒有查出董作為的問題……抓賊抓贓、捉姦捉雙,法律注重證據,證據不足就得放人。
林漢水不接嘴,等王嘉駒把話講完後這才說明來意。他的來意就是要放董作為出來。
王嘉駒說,這才是實事求是。
有了老領導這句話,林漢水在見到鄧中康時就不用繞圈子了,直敘來意。
鄧中康也同意。不放不行,這件事已鬧得滿城風雨,北京也有傳聞,說鄧中康在打擊壓制王嘉駒的人……不承認不行,董作為的問題至今沒有一個有力的證據證明他犯了罪……越關越被動,越拖越被動,他有被桂為民利用的感覺。
臨走時鄧中康告誡林漢水,千萬不要有桂為民的工作作風,特別是在處理幹部的問題上不能有過急的行為……董作為的案子證明,過急只能求得一時痛快,卻傷害了黨同幹部、人民的感情。他還說,幹部,特別是黨的高中級幹部,在施展自己的抱負時難免會遇到這種那種的阻力,難免會有反對意見,掃除障礙的方法千萬種,但切不能借助自己的權力搞「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林漢水取到「尚方寶劍」後回到南集,立即通知紀委書記黃文潔把董作為的材料整理出來,地委要開會研究。
黃文潔把任務佈置下去,卻讓寫材料的人為難。地委要研究什麼,是處分人還是放人?在沒有領會領導的意圖之前動不了筆。黃文潔說,有什麼寫什麼,是什麼寫什麼,一分為二,實事求是。
材料寫出來,完全是按照處分幹部的格式所寫,先是寫董作為的基本情況,接著是羅列他所犯錯誤,最後是處分建議。
黃文潔看了一遍認為可以,於是加蓋紀委公章交給林漢水。
林漢水看完黃文潔送來的報告三擺頭,怎麼能把沒有定性的東西羅列進來?法律重證據,黨紀處分也重證據,不能因為黨紀的嚴厲而藐視黨員的權益……對董作為的定性最好是由權威機構即法律機構確定。
他撥通陶檢察長的電話,請他過來面談。
落座後林漢水說:「請你來是想瞭解董作為案子情況。」
陶檢察長面露難色,說他不知道。
怪事,檢察長不抓大案抓什麼?
不是他不抓,而是桂為民不讓他抓。
董作為一案是省、地紀委辦過後移交地區檢察院,桂為民當著檢察委員會全體成員的面宣佈,該案由黃文潔親自負責、華楚天具體承辦,案情進展直接向地委匯報……
林漢水明白了,通知華楚天到他辦公室。
華楚天畢恭畢敬地站在林漢水面前。幾天前他還是趾高氣揚的派頭,如今後台老闆走了,他不得不裝乖賣傻。
「華秘書長,」林漢水稱他新職務,「請你把董作為的案子寫成材料,地委要開會研究。」
「好的……好的……我馬上照辦。」華楚天點頭哈腰,「地委的意思是……」
「是討論。」林漢水說。
討論什麼?華楚天想問明白,見林漢水不再理他,便告辭了。
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他想了一陣還是摸不清林漢水的意圖,於是打電話請教桂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