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歎 正文 絲路旅棧
    每天清晨在伊朗高原上行車,見到的景象難於描述。首先搶眼的是沙原明月。黎明時分還有這麼明澈的月亮,別的地方沒見過。更奇怪的是,晨曦和明月同時光鮮,一邊紅得來勁,一邊白得夠份,互不遮蓋,互不剝蝕,直把整個天宇鬧得光色無限。這種日月同輝的美景悄悄地出現在人們還在酣睡的時刻,實在太可惜了。正這麼想,路上車子密了。仔細一看,一車一家,都在向我們招手。晨光月光同時輝映著他們的臉,顯得特別明麗。這也許是伊斯蘭世界獨有的風景吧,全家剛剛結束晨禱,便『起擁有了個完整的早晨。

    為什麼全家大清早要在離城很遠的沙原裡趕路,這不清楚,但這種情景無論如何是令人羨慕的。

    接下來晨曦開始張揚。由紅艷變成金輝,在雲嵐間把姿態做盡了。我們平時在城市看日出總是狹窄匆迫.哪會有這樣的寬天闊地,慢慢地讓它調色鋪彩?等了很.久,旭日的邊沿似乎要出來了,卻湧過來一群沙丘,像是老戲中主角出場時以袖遮臉。當沙丘終於移盡,眼前已是一一輪完整的旭日。

    此時再轉身看月亮,則已化作一輪比晨夢還淡的霧痕,一不小心就找不到了。我看於表,正好七點。

    一路奔馳,過中午就到了伊斯法罕。這個城市光憑一句話就讓人非去不可了,那就是:「伊斯法罕,世界之半。」

    對於剛剛走過那麼多國家,自己的國家又那麼遼闊豐富的我們一干人米說,這句話顯然是.無法接受的。我對同伴們說,這是一種藝術語言,就像中國古人說天下第一樓、第二泉之類,或者說天下幾分明月,揚州佔了幾分等等,不必過於頂真。但無論如何,伊斯法罕也總該有點底氣,足以把這句話承擔數百年吧?

    伊斯法罕的底氣,主要來自十七世紀沙法維(S川遠vid)王朝的阿巴斯(A卜b,)國王。這個年代對歷史悠久的波斯文明而言實在是太晚了,因此我的興趣一直不大。但到了這兒一看,發現正由於近,一切遺跡都還虎虎有生氣,強烈地表現出阿巴斯的個人魅力,很準躲避。

    他在治國、外交上很有一套,這裡按下不表,光從遺跡看,他很有世俗清趣和親民能力。

    例如橫穿市區的薩揚德羅河七有他主持建造的兩座大橋,不管以古典目光還是以現代目光看,都了畏美。尤其是那座哈雞(Khaju)橋,實際上是一個蓄水工程。橋面和橋孔之間有一條長長的雨道,、走在甭道中只見左右是水,腳下是水,頂部遮蔭,十分涼爽。據說在盛夏季節,阿巴斯國王還曾在這條雨道中與平民互相潑水。現在這條雨道仍保留著極世俗的氣氛,變成了一溜茶廊。喝茶在次,主要是吸水煙。進門就有一撮撮白色的煙土賣,越往裡走煙香越濃,一支支水煙管直往你嘴裡塞。

    除世俗情趣外,他又有一份高雅,證據就是他的離宮「四十柱廳」(ChehelsotunP習二。e)。雖經外侵者破壞,今天一看仍像巴黎郊區的離宮楓丹白露,只是比楓丹白露小一些罷了。我到這裡,總算看到了燦然的紅葉,濃濃的秋色。一路過來不是沙漠就是鬧市,哪裡領略過男口麼純淨的季節信號?

    當然更令人注目的還是對伊斯蘭教的弘揚。伊斯法罕最老的清真寺叫星期五清真寺,我們去看了一下,有點陳舊了,而在阿巴斯時代建造的國生廣場,則把伊斯蘭文化的優勢充分集中了起來。

    廣場很大,據說比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大七倍,我回憶了一下聖馬可廣場,覺得不到七倍,大概四五倍吧,反正也是夠大的。廣場邊上有兩座清真寺,四周樓房的二層陽台全是清一色的觀禮台,廣場中央則是寬大的水池、草地和石路,石路上緩緩地駛過一輛輛馬車。到了宗教節日,整個廣場會聚合起很多人,把宗教與世俗、朝廷與平民、禮拜和歡樂全都結合起來。阿巴斯國王自己的觀禮台現在還在,雕木結構,像個中國的舊戲舞台。只是在這裡端坐和朗笑的主角,退場已久。

    我們住的旅館就是以阿巴斯國王的名字命名的,走廊上掛著幾個世紀前西方畫家在這裡寫生的複印件,可知現在的建築樣式與當時基本沒有區別,只是翻新了。再早一點,這.兒正恰是絲綢之路的重要旅棧,中國商人大多到此為止了,由波斯商人把買賣往西方做。也有繼續走下去的,那麼這J公猶是一個歇腳點。

    據說當時的旅棧拴滿了大量的駱駝,東西方客商雲集的景象熱鬧非凡,至今沒有變化的是隔壁清真寺的藍色圓頂。

    今夜我也聽著從那個藍色圓頂傳出的禮拜聲酣然人睡,做著與古代中國商人差不多的故園夢。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伊斯法罕.夜宿Abbasi旅館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