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官員,並不像後世那麼文官武將涇渭分明,相互抵制和排斥,也並不像後世有宋一代那般的「以文弱為榮,以勇力為恥;以清談為榮,以實幹為恥;以文治為榮,以武事為恥,以治學為榮,以尚武為恥;以鴻儒闊交為榮,以親近士伍為恥,以道德文章為榮,以從軍殺敵為恥。
武將功勳極至,也能封台拜相,文職轉事軍中,也能統帥一方。作為一個長期奉行進攻戰略的國家,要想盡職的牧守一方,不但要有合格的治政手段,也要求通曉一些武事經略,因此湧現出一大批,馬上能挽弓馬下能殺敵的文職官員,而顏真卿所代表的顏氏家族,正是其中的典型。
我幾家近期連載的《大唐忠義傳》《大唐英烈集》,文學的手法鼓吹任何敢於抗擊叛軍,並為之長期鬥爭乃至獻身的各種事跡,上至不屈事賊公卿,下至投身抗賊的斗升小民,都有著述。當然也順帶著重描寫賊軍的殘暴橫虐,以反襯之,其中很大一部分專供酒樓茶肆說古之用,是以鼓舞人心,宏揚忠義之道。說白了,就是經過官方的授意,藝術性的誇大自己,削弱敵人,用揚名天下的機會,去鼓勵誘導淪陷區的士民多多報國殺敵。而收集的眾多材料中,作為中堅力量顏氏兄弟地事跡。就佔了很重要的一個篇幅。
天寶十四年的春天,局勢波瀾起伏的,作為席捲天下的叛亂風暴的中心———河北,生了許多轟轟烈烈的事情。安祿山起兵之初,矯詔奉旨「清君側,株國賊」的旗號,利用海內久承平,百姓累世不識兵革。猝聞范陽兵起,遠近震駭。一舉蕩下河北,所過州縣,望風瓦解。守令或開門出迎,或棄城竄匿,或為所擒戮。無敢拒之者。先後名將封常清,高仙芝等領兵討伐,終不能擋之。
兵鋒至城,時任常山太守地顏卿(顏真的堂兄),力不能拒,與長史袁履謙往迎之,虛與委蛇。安祿山大悅,乃賜顏卿金紫冠帶,質其子弟,仍使守常山。顏卿自歸乃陰與部下謀起兵討安祿山事。
是時的平原太守顏真卿,知祿山且反。借霖雨防洪之名,修繕完城浚壕。慕丁壯,實倉以備其變。安祿山以其書生,素輕不已為要。顏真卿以平原、博平兵七千人防河津,又遣平原司兵李平間道上京奏之。
此時玄宗始信安祿山真的反了,河北郡縣皆風靡,歎曰:「二十四郡,曾無一人義士邪!」及河北來使李平至,大喜不識顏真卿作何狀,乃能如是!」傳告天下樹為臣范。廣授河北諸郡防禦使自募拒敵,是時顏真卿使親客密懷討賊牒詣諸郡,由是諸郡多有密應者。
後哥舒翰起復,鎮守潼關,賊軍攻而不決,安祿山分派的大同軍使高秀巖寇振武軍,卻遭遇了繞道邊境千里迂迴的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地西北軍,大敗而走,並乘勝收降原靜邊軍。
另一路大同兵馬使薛忠義再寇靜邊軍,郭子儀使左兵馬使李光弼、右兵馬使高浚、左武鋒使僕固懷恩、右武鋒使渾釋之等逆擊,大破之,坑其騎七千。進而圍雲中,以別將公孫瓊巖將二千騎擊馬邑,拔之,開東關,兵臨河北。
消息傳到河北,當時,安祿山正使其部將段子光,將忠於朝廷拒戰身死的李憕、盧奕、蔣清等人級巡遊河北諸郡,以警傚尤,至平原,為顏真卿捕誅,收李憕、盧奕、蔣清等級,編蒲為身,棺殮埋葬,喪受吊,厲兵討賊,召募勇士,旬日至萬餘人。
受其鼓舞,以常山太守顏臬卿等心懷朝廷的各路官員乘機在叛軍腹地開花,河北諸州郡相繼爆舉義,先有顏臬卿設計擒殺叛軍大將李欽,並其部,誘捕高邈、何千年,獻於朝廷。
隨後又清池尉賈載、鹽山尉河內穆寧伏斬安祿山委派的海運使劉道玄,得其甲仗五十餘船;
饒陽太守盧全誠據城不受偽命,暗使人殺偽官於道途;
河間司法李奐殺祿山所署長史王懷忠;
李隨遣游弈將嗣賢濟河,殺祿山所署博平太守馬全……
由於安祿山雖然兵強馬壯,但起事的倉促,手下缺乏治政的人才,因此不得不大量留用降伏的舊屬官吏,暗中不免有眾多心懷朝廷的,是以埋下了隱患一下子全部爆出來。
一時景城河間博平諸郡縣,俱殺死偽官響應,河北十數郡,同時歸附,各有眾數千或萬人,共推顏真卿為盟主,軍事皆稟奉調遣。
諸郡又彼此通書商議,擬連兵斷賊歸路,牽制賊軍,免致西進,令叛軍四處救火,疲於奔命。最盛時,偌大的河北道,惟余范陽、北平、密雲、漁陽、汲六郡,尚屬安祿山。便是這六郡,其中也不穩當。
當時安祿山令崔乾祐自陝進兵,又遣孫孝哲安神威等繼進,待再攻潼關不下,才歸范陽。卻聞周邊驚變,時有叛軍漁陽守將賈循暗下輸誠顏卿,請為內應,斷其後路,事洩被殺。安祿山聞之大驚,始有悔起兵意,責之嚴莊、高尚等,為部屬勸止,遂使驍將史思明、蔡希德,整大軍往攻常山。
本來,眼見局勢一片大好,北有郭子儀的西北精兵不日就可南下,內有河北諸郡舉義響應,安祿山內外交困,正是平定叛亂地大好時機,但是河北官軍內部卻因為大功在即,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
當時顏卿舉義後,使其子泉明、賈深、翟萬德獻李欽湊及何千年、高邈於京師。有部將張通幽,與安祿山地心腹張通儒為兄弟,泣以功贖家門之過請同行,至太原後,投靠了太原留守王承業,乃陰授其計,扣留顏泉明等,更其表章,將河北抗戰的勝利果實,據為己功,而毀短顏卿,別遣使獻之。
而此時顏卿起兵才八日,守備未完,正逢史思明、蔡希德引兵皆至城下。卿告急於承業。王承業既竊其功,利見於城陷,遂擁兵不救。由於太原尹王承業擁兵不救,又對朝廷封蔽消息,累得卿勢孤援絕,拒戰數晝夜,終被賊兵攻入。
:r顏卿及袁履謙等送洛陽。顏卿等寧死不屈,唾面怒斥安祿山而被死。顏氏一門,除在外地顏真卿及太原諸子,三十餘口皆死節。
待到王承業使者至京師,當時玄宗大喜,還道叛亂值日可平,拜王承業羽林大將軍,麾下受官爵者以百數。又征顏卿為衛尉卿,朝命剛出,常山已陷落。
史思明、李立節、蔡希德等既克常山,又引兵擊諸郡之不從者,所過殘滅,於是鄴、廣平、巨鹿谷、博陵、文安都等郡復為賊守。惟獨饒陽太守盧全誠拒之不從,為史思明等重兵圍之。河李奐將七千人
長史李形式再度急轉直下。
正當危急,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再次擊破東徑關,由兵馬使的李光弼率蕃、漢步騎萬餘人、太原弩手三千人出井。南下再攻常山,常山團練兵三千人殺胡兵,執留守大將安思義出降。李光弼收服安思義為前驅,又於連破賊將李立節、史思明、蔡希德於嘉山、恆陽、趙郡、博陵,陣斬賊將李立節,蔡希德,史思明等僅以身免,散跣足,匆匆走脫。
是以一時間唐軍聲威再度大振,連串的大捷,也鼓舞了人心被向,朝廷的舊屬,河北十餘郡,均再度殺賊守將,奉款乞降。時新任河北採訪使、平原太守的顏真卿,乘機反攻進拔魏郡,擊敗賊太守袁知泰。北海太守賀蘭進明,與真卿合兵,受職河北招討使,攻克信郡。穎川太守來瑱,前後破賊甚眾,賊畏呼為來嚼鐵。河南節度使王李巨,亦引兵解南陽圍。這四路人馬,逐漸形成河北抗戰的中堅。
是時賊軍內部也出現了問題,因安祿山使平盧節度使呂知誨,誘殺安東副大都護馬靈察,其部署平盧游弈使劉客奴、先鋒使董秦及安東將軍王玄志等念其舊,同謀討誅,遣使登舟逾海自與顏真卿相聞,請取范陽以自效。
顏真卿乃遣判官賈載繼糧及戰士衣助之。為安其心。顏真卿時惟一子顏頗,才十餘歲,亦派詣劉客奴為質。有上表朝廷請封,朝廷聞之,以客奴為平盧節度使,賜名正臣;玄志為安東副大都護,董秦為平盧兵馬使所獲,將士家在漁陽者無不搖心。
眼見河北局勢再次露出希望地曙光,眼就叛亂將息。導致安祿山四面受敵,幾欲某出走燕北。卻傳來潼關一戰哥舒大軍覆亡,皇帝出走不明的噩耗。
自此二度舉義的十多路官軍再度全線崩潰,失去了國家的象徵和中央的主心骨。河北軍心民心大潰,各郡防禦使紛紛不戰棄城而走。原本待奔襲合擊河北叛軍老巢范陽,郭子儀的朔方軍雖然精悍善戰,也不免孤懸敵後獨立難支,不得不轉而分而退守太原。
而李光弼圍博陵史思明部未下,就聞潼關不守,也不得不解圍而南。史思明踵其後追擊,為李光弼擊卻之,乃引兵退入井,留常山太守王輔將景城、河間團練兵守常山。而反正的平盧節度使劉正臣奔襲范陽的人馬還在路上。未至就為史思明引兵逆擊,大敗棄妻子而走。士卒死者七千餘人。河北戰事,再度陷入愁雲慘淡地低潮中。除了顏真卿等人退走河南依舊堅持抗戰外。大多數人已然看不到朝廷的前景。
期間,一個叫張巡的小小縣令卻已然開始嶄露頭角,叛軍重新平定河北後,分兵四出攻略,當時郡太守楊萬石以郡降安祿山,逼真源令河東張巡使為長史,西迎賊。張巡至真源,帥吏民哭於玄元皇帝廟(老子廟)。誓師起兵討賊,地方吏民樂從者數千人;張巡乃選精兵千人西至雍丘。雍丘令令狐潮以縣降賊,賊軍委以為將,使東擊淮陽救兵於襄邑,被張巡所破,俘百餘人,淮陽兵乘機反正殺守者,唯令狐潮棄妻子走。
隨後令狐潮又引賊精兵攻雍丘;太守賈賁出戰,敗死。危急時張巡接掌其部眾,力戰卻之。
三月,令狐潮再度與賊將李懷仙、楊朝宗、謝元同等四萬餘眾奄至城下;眾懼,莫有固志。張巡曰:「賊兵精銳,有輕我心。今出其不意擊之,彼必驚潰。賊勢小折,然後城可守也。」乃使千人留守城;自帥千人,分數隊,開門突出殺入賊陣。張巡身先士卒,直衝中軍,人馬辟易,賊遂退。
隔日,賊軍復進攻城,設百石砲環擊城,樓堞皆毀盡;張巡於城上立木柵以拒之。賊軍蟻附而登攻,張巡使軍民束篙灌脂,焚而投之,煙燎燒灼賊始不得上。時乘賊隙,常常出兵擊之,或夜縋斫營。積六十日,身經大小三百餘戰,帶甲而食,裹瘡復戰,賊終不支遂敗走。張巡乘勝追之,俘獲胡兵二千人而還,軍聲大振。在中原戰場的一片敗亂的低潮中,算是一個難得的閃光點。
不過也引起了諸多品秩皆高於他地上官們的一些疑忌,既不給予名分,還留難剋扣其資用,若不是因為某些緣故,意外的得到一些的援助,面對戰後的破敗殘亂,又缺少糧草輜重過冬的局面,他憑一腔熱血好容易聚攏起來的人馬,可能就這麼重新散去了。
河北的局面,直到新君策立的赦書和太上徼文,通過游擊軍活動的擴大,冒險攜蠟丸藏書越敵境而北傳。至為河北採訪使真卿獲,轉頒下諸郡,又遍傳河南江淮,諸道方知兩君俱安,重新振奮,人心漸固。
再加上後來武關易手,打通了迂迴河北地道路,時下在河北艱據抗戰的官軍幾大主力,河南節度使兼宗室王李巨,河北採訪使兼平原太守顏真卿,河北招討使、北海太守賀蘭進明,穎川太守來瑱,相繼上表,聯繫朝廷,才通傳情形。我也因此才和印象中那位大名鼎鼎地書法家兼名臣顏真卿有了一點點的交集,不外乎,就是一些物資輸送過境地往來。
眼下太上老皇帝的千秋聖壽將近,雖然下了國事危難,不要大操辦的誥喻,但天下除了淪陷區外,江南諸道,還有嶺南、中乃至安南大都護府的奏進官、奉賀使們,還是照足了往昔的禮數,都已經出在路上了,作為河北戰場的官軍領袖人物,派代表過來,並不奇怪,但顏真卿派他來專程拜會我,卻是很意外的事情
依照我對河北的關注,這個顏真卿地代表李萼,雖然年紀輕輕只是個參軍,卻也是個大有來歷的人物。據說他客居清河郡,時逢國家喪亂,郡人推舉前往乞師,在局勢危難中,隻身去見第一次河北舉義後,敗退博平地河北採訪使真卿顏,分析厲害,獻諸良策於上,遂為顏倚為心腹之謀。
待他恭敬的奉了書信上來,我又是一陣的激動,看著那一列列張舞飛揚的豎體行書,那個感動啊,這便是後世書法界拜如泰山北斗,刻在碑林上供無數人臨摹學習的,顏書柳體的手書真跡啊,隨便一張殘紙破碑就可以賣上數千萬的,絕對要收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