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正文 三百七十二章 太子絞肉機(一)
    令斥候回來稟報後,幾平所有人都雷倒然

    鄭朗卻相信。

    這一戰中兵出天都山,是他首倡謀劃,老種與狄青隨後完善之策。

    真實靈感是來自章梁。

    史上平夏城西夏大敗後,梁氏還想打一個翻身仗,舉國之兵駐紮在天都山上,準備春天再次發起攻勢,扳回敗局。

    於是給了章巢靈感。

    天都山居高臨下,一直作為西夏人向宋朝發起進攻的前沿陣地,但它同樣有一個缺點,離宋朝前沿陣地太近。只是宋朝多是防守,很少發起主動進攻,這個缺點一直沒有暴露。

    章巢命令折可適率領一萬軍隊分成六路,於冬月下旬,一年中最冷的時候發起進攻。

    這一戰關健因素與鄭朗差不多,兵出不備,快。

    突然來到天都山下,宋軍此戰大破數倍於己的西夏軍隊,帶回十幾萬隻牲畜,三千多名戰俘,西夏主將嵬,名阿埋、妹勒,無數貴族,外加一名公主。

    西夏人舉國震驚,向契丹求和,契丹派了一支人馬過來,送給梁氏一杯毒酒,喝下它吧,西夏不能讓你這個瘋女人拖下水,給弄完了。

    俺們還要指望西夏替俺分一分宋朝的兵力。毒死梁氏,扶持李乾順上台。

    李乾順一邊投靠契丹,一邊與宋軍求和。

    西夏人運氣再次逆天,正好宋朝皇宮裡發生巫蠱案,牽連許多大佬落水,只好藉以無錢再戰,同意西夏人的求和。

    此戰給了鄭朗啟發,而且有數條優勢。

    這時敵人的駐軍遠不像後來那次多,攻打難度小。

    做了一些迷惑,從沒煙西峽直接發起長途襲擊,距離只有一百里路,後來那次距離達到兩百多里,潛伏難度下降。

    狄青的指揮能力有可能略在折可適之上。

    準備更充分,比如馱馬,去的時候馱拋石機部件與武器,回來後馱俘虜回來,提高撤退速度。

    對於貴人,鄭朗也做了準備。

    西夏人出身於游物民族,後來半耕半牧,但血液裡依然保存著祖先一些習慣。契丹也是,有好好的都城不呆,弄一個四季捺缽,一邊漁獵一邊隨行營處理政務。

    西夏人沒有那麼大的活動空間,但一些貴族不喜歡呆在興慶府裡,喜歡出來活動。天都山有行宮周圍還有很好的狩獵場所又有天都石窟諸寺院可以燒香拜佛,此地在折可適未破之前,是西夏貴族野外活動的最愛之一。

    狄青成功,必然會擄來許多貴族,注定野利遇乞會抓狂,所以伏擊戰才會得逞。

    但沒有想到居然有一個太子。

    看著目瞪口呆的諸位將領,郢朗精密的大腦在逐一分析。

    不考慮眼下,眼下對宋軍肯定有利。

    元昊第三子還沒有出生,但已有了兩個兒子另一個兒子也是野利皇后所生,就算失去李寧明,還有一個寧令哥,可終是自己的親侄子,野利遇乞會發瘋的。自己會更有機會,擴大勝利果實。

    關健是以後,自己將這個太子放在涇原路,會有什麼結果。若不是狄青可能抓到這個太子,鄭朗幾乎都不注意他。

    如果可能,鄭朗甚至願意扶持這個軟弱的太子上位。

    但是不可能的,即便他不練氣功,元昊也不會將國家交給這個又軟又弱的兒子手中。

    實際意義不大,大的是象徵意義。

    會極大的鼓勵國人士氣,但另一邊李元昊同樣也會發瘋。他寧肯兒子自殺,也不願意兒子落入宋人手中遭到羞侮。

    那麼會像歷史上那個瘋女人梁太后一樣,不顧國家後果,發動三十萬四十萬大軍攻擊涇原路。

    其實也是一次機會,只要舉國對自己進行支持,讓秦鳳路與環慶路軍隊對自己進行支持,再從京城調來十萬到十五萬禁軍,與大量武器物資,那麼就可以在涇原路與元昊一戰決勝負。

    關健朝廷會不會支持自己?

    即便支持,能不能迅速決定下來,否則即使派出援兵,遲了也來不及。

    還有,與西夏打了三年,兩國國力都受到傷害,契丹人要來撿便宜果實了。

    他們還是沒有勇氣出軍進攻宋朝,也怕輸,但會派出使者前來敲詐勒索。一旦兩國將所有籌碼押在涇原路之戰上,契丹人會不會乘京城兵力空虛時,向宋朝發起進攻?

    鄭朗也不大好說。

    若是再過幾年,契丹人得到好處,另一邊李元昊來了一個當頭棒喝,也許情況是兩樣的。

    現在的契丹又怕死,又自大,很難保證他們最終不會出兵。

    或者將這個實際沒有作用的太子押到京城,那個麻煩更大,好不容易將兵力聚在涇原路,但元昊會舉國之兵,攻打延郿路與環慶路,反正兒子討不回來,不如拿宋人洩憤。更是兩敗俱傷。

    鄭朗精密的大腦反覆地在推算。

    算來算去,皆難有很好的結果。激怒元昊,必定是玉石俱焚。

    但最先焚的是自己與涇原路百姓。

    種種後果推算後,寫了一封奏折給朝廷,有可能會捉住西夏人的太子,要麼依我的主意去做,將他的想法說了一遍。要麼留下太子,但必須將他留在涇原路,朝廷讓秦鳳與環慶兩路出兵對自己進行支持,還要立即從京城發來十萬以上的軍隊,並且元昊從麟府路撤離後,將張亢、張用、折繼閔、王吉與王凱五人,以及延麟路的王信,環慶路的楊文廣,全部調到涇原路,讓我指揮。

    說明鄭朗的穩妥性。

    從他的政治思路也能看出這一點。

    雖然看似激進,那是後世的知識,讓他比任何人看到宋朝的弊端。

    政治理論並不是真正的激進派,王安石的冒險做法他反對,司馬光的保守做法他同樣也反對。

    軍事上范仲淹的穩妥做法鄭朗不贊成,韓琦的做法鄭朗認為是躁進。

    這次反擊依然與激進無關,只是看到元昊出擊府麟路損兵折將所產生的缺,才鑽這個巨大的空擋,與任何激進並無關係。

    大勝之功也許沒有,但首先會將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並且宋朝的富裕,人口眾多,為他這種穩妥打法,提供了底子。

    明處什麼也沒有說,實際是提朝廷選擇了答案,只是答案鄭朗沒有寫,而是讓趙禎與諸位大佬寫下,省得以後有人拿來找麻煩。

    畢竟是一個太子!

    寫好後,不顧深夜時分,用八百里加急,送向京城。

    又用眼睛掃視了一下諸將,許多將領在瞠目結舌之後,全部歡呼起來。只有老種皺著眉。

    鄭朗心定了定,這反應老種的智慧。

    確實有這個人在身邊,鄭朗覺得很安心。

    不能誇大老種,不一定比李元昊軍事才華高明,但至少比野利遇乞要強。說道:「種將軍,我怕野利會瘋。」

    「鄭相公,我也擔心這件事,最好還是派一員猛將前去天都山支援狄青。」

    鄭朗看了看諸人,其實能用的將領也不過景泰、趙詢與劉滬數人而已,其他的武將,不用看他們的表現,看看在定川磐的表現,即可知道他們的能力。

    有葛懷敏的失誤,也有諸將的無能。

    能用的大將只有少數幾人,派出一員大將,接下來的埋伏戰就會少用一員大將。

    然而鄭朗咬了咬牙齒,說道:「景泰將軍,你馬上率領四千騎兵,馳援狄青將軍。」

    「喏。」景泰領命出去,事關重大,不顧現在是將近三更時分,立即點集人馬,向天都山出發。

    得搶時間,從好水川出發,趕上狄青部隊,有可能要到明天中午了。並且一夜的急行軍,人馬也會出現一些困乏,但出現太子的新變化,不得不這樣做。

    一切全部亂了套。

    鄭朗又用眼睛盯著趙詢,本來是讓景泰率領伏軍進入石門峽,景泰一去,只能交給趙詢率領。老種是智將,但不是衝鋒陷陣的勇將,中軍也要他坐下來側應,配合自己指揮三軍,出謀劃策。

    趙詢重重點了一下頭,那意思說,鄭相公,請放心我吧。

    鄭朗有些猶豫不決,按照史書記載分析,趙詢的能力在景泰之上,然而平定叛羌一戰,讓鄭朗嗅到一絲危險。

    這一戰趙詢是立下大功,但對手只是一群散亂的叛羌,己方無論士兵數量或者戰鬥力,均勝過對方。換劉滬率領這支軍隊,同樣可以做到。結果最後自己增加一萬兵力,劉滬在後方依然遇襲。

    說明穩妥上,趙詢還有欠缺之處。

    後來喊來他議策,與老種相比,又能看到趙詢的差距。

    對手不是叛羌,而是野利遇乞,性質完全不同。

    在諸將當中,趙詢已經算是好的,而且勝在年輕,有成長的空間,鄭朗還是有些不放心,於是說道:「趙將軍,景泰那支軍隊便交給你了。另外劉滬將軍也隨行作為副軍,相互側應。」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繼續用劉滬相互配合,彌補一些趙詢的不足。

    「喏。」趙詢挺起胸脯答道。

    鄭朗又與老種進行商議。

    范純佑說道:「鄭相公,要不要我回去,讓父親派出一支援軍。」

    此時在築細腰城,環慶路出的主力軍隊,不但有楊偕,還有也被范仲淹看中所賞識的楊文廣。

    不得不承認,范仲淹很有識人之能。

    葛懷敏不行就是不行,所推舉的狄青、楊廣文、郭遣等,皆成為名將。

    他離開延州,將楊文廣也帶到身邊。

    此時就在細腰城,與滅藏三部交戰時,楊文廣又再次立下大功。

    但對范仲淹,鄭朗始終有些不信任,猶豫片刻說道:「好,你立即回去,讓你父親最好能派出楊文廣與一萬以上的人馬,對我這邊支援。」

    范純佑領命離開。

    再次商議,不得不改變計劃。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