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遼東軍得眾將士才意識到孫臏的可怕,只是一場看似簡單的會面,卻讓燕王臣殺了自己的得力大臣蘇秦,一步步的將燕國的軍隊引入到自己預先設定的戰場,然後再對燕軍進行了最後一擊。
這場發生在天宇王國遼東府的戰爭,應該說從蘇秦與孫臏在遼河中孤島小亭的會面結束後,就已經意味著燕國在這場戰爭中已經失掉了一切。
蘇秦的被殺也與他仗著是前朝重臣,在燕國毫無顧忌的性格有關。不經燕王同意私自會見敵對勢力的大臣,無論以前他們是什麼關係,大戰在即這樣的事情顯然對任何一位君王的忍耐力、眼光都是極大的考驗。
燕王臣這位心胸狹窄、生性多疑的君王,顯然無法容忍蘇秦的私自行動,明明有機會殺掉對方的大臣,卻是沒有動手。私自做主將公主景粟像扔不掉的垃圾一樣非要嫁給天宇王國的將領,難道燕國就沒有像樣的人才嗎?
更失敗的是沒有瞭解清楚孫臏真正的用意,被孫臏放在遼河中的上千蘆桿而做出了錯誤的判斷,以為孫臏在水中埋伏了上千的軍隊,致使放棄消滅孫臏的大好時機。蘇秦自己趁性而去、失敗而歸,最終落得被燕王臣猜忌,生擒被斬的下場。
孫臏在與蘇秦會面結束後就早已料到了蘇秦的下場,面對燕軍主帥的即將發動的進攻。孫臏以退為進,讓樂間斷後,樂毅率領滿城百姓倉皇而逃,引誘騎劫進入孫臏預先設定的陣地。
騎劫雖出生將門世家,但是好大喜功,所學博雜、卻不精通,以為突破了對方的遼河防線就可以直接進攻襄平。熟不知孫臏正一步步的做好了圈套,以樂毅、樂間為餌將燕軍在遼河西岸的六十萬大軍全部調到了遼河東岸,天宇王國的遼東府內,致使燕國西岸的防線徹底形同虛設。
天宇王國以海軍起家,海軍和陸軍的實力在王國之中幾乎是相等的,蘇秦不敢貿然向全面戒備的遼河東岸發起總攻,就是害怕一旦燕軍損失慘重,遼東的海軍會趁虛而入直接進入遼河打破燕軍的遼河西岸防線。
騎劫卻不明白這些,因為天宇王國最有名的五支海軍分別在朝鮮半島南、北兩側的海域,膠東海,山東半島的外海,離燕國最近的小七的蛟龍海軍駐紮在渤海,現在卻跟隨李翔順黃河東進對秦開形成包圍,根本不會有多餘的海軍來發動對燕國的海上進攻。
事實上卻是騎劫被忽悠了,天宇王國遼東府有一支單獨的海軍,一直由降將杜海率領的遼東海軍平時在外海訓練少為人知,但是此時已經停在了遼東府營縣附近,準備隨時出擊。
跟隨孫臏先前出發由占如風率領的二軍團跟在樂毅的身後,等著三天後與樂毅一起全殲騎劫的大軍。司馬穰苴的三軍團和杜海的遼東海軍也在第三天開始對遼河西岸燕軍防線進攻。
此時燕軍後方空虛,杜海只用了一個時辰就攻下了燕軍駐守的遼河西岸防線,司馬穰苴的三軍團和杜海的海軍陸戰隊攻共計二十多萬人趁勢西進,一路之上是勢如破竹。
當樂毅再次見到孫臏時,已經是站在了遼河以西燕國的土地上,激動萬分道:「先生好謀略啊!果真三天就大破燕軍攻入遼河以西。」
孫臏搖頭道:「只是可惜了一代名臣蘇秦,若不是我不至於如此慘死。臏想建一座忠烈祠,不知可否?」
「好吧。先生也無需難過,節哀順變。此去薊即時快馬加鞭也要兩個月的時間,我先行一步,先生隨後攆上。」蘇秦與孫臏雖然是生死敵人,但是畢竟師兄弟一場,還是要為蘇秦風光大葬的,對於燕國來說他是一位不可多得帥才和忠臣。
遼河西岸燕軍六十多萬軍隊被孫臏用計絞殺與遼河東岸,致使遼東軍團從遼河攻入燕國境內,此時的燕國境內人人自危,有錢者舉家遷徙,無錢者順風而降。樂毅的遼東軍團猶如入無人之境,最多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到達燕國都城薊。
李翔是在孫臏打破燕軍遼河防守的當天就知道,燕軍以北防線即將全面崩潰的消息,就命令御林軍團和蛟龍海軍做好準備,一旦燕軍兵敗的消息傳到武陽,就開始發動武陽戰場的最後一場戰爭。
秦開此時坐在武陽的大帳之內是滿臉的愁容,秦蘇、劇辛、黎安、將渠等一干文臣、武將都坐在他的兩側回味著剛才得到的燕軍遼河打敗的消息。雖然這個消息現在還沒有大面積的傳到武陽,他們也是通過特定異人玩家上、下線的功能來得到消息。
消息的準確性是不容質疑的,這個孫臏讓秦開頭疼不已,在方城擋住了自己大軍的進攻。一去遼東就離間了蘇秦與燕王的關係,蘇秦被燕王臣斬殺,騎劫立功心切致使燕軍大敗,生死與戰場之上。
秦開沉默了許久才道:「眾位將士,五國攻宇最終的結局怎麼樣?我不清楚,我知道的是燕國就要亡國了。燕軍遼河大敗的消息,我想最多三天就會傳到武陽,兵敗如山倒,李翔最多三天就會從海、路發動進攻,武陽城人心渙散最多三天可能就會被攻陷。所以,我決定投降獻出武陽城,盡快結束燕國的戰亂。」
黎安第一跳起來反對,道:「大帥,我們目前還有三十萬的軍隊,燕國全境還有上百萬的軍隊,不一定會輸啊。」
劇辛道:「人心渙散的三十萬軍隊,根本無法作戰,一戰即潰。燕國雖尚有百萬大軍,但是無良將帶領,不堪一擊。」
劇辛簡單的幾句話,卻是將中的勝負之道說的非常清楚。將渠站起來道:「大帥自己要投降,將某攔不住,但要我投降除非殺了我。」
秦開點頭道:「人各有志,我不強留。眾位誰還想離開就請自便,兩天之後,我就會向天宇王國投降,到時各位走也走不了。」
眾將士此時都明白秦開是鐵了心得要投降,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都在為自己的將來謀劃。當將渠離座而去後,陸續有十位將士離開,幾乎是帳內一半的將領。
秦開沒有去組織他們,正像他說:「人各有志,存亡、榮辱之際,不能要求每一個都和自己是一樣的想法。」
秦開堅持投降還有另外一個無法說的理由就是,為燕國的百姓留最後一點尊嚴。一旦燕國全線敗退,李翔定然瞧不起燕國的百姓、將士,將來整個燕國很可能會被當成炮灰,在戰場的最前沿消耗殆盡。如果自己投降,手中的三十萬軍隊定然會在日後的戰爭中為天宇王國建功立業,為燕國的百姓保存最後的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