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澄道:「皇上先削周王,斷其手足,使其首尾不顧,再削齊王、代王、湘王、珉王四位王爺,如今朝廷削藩之意,四海皆知。若是這時陛下有所猶豫,一旦燕王得了喘息的機會,只怕一燕王的雄才偉略,一旦揮兵南下,後果不堪設想!「
齊秦道:「黃大人所言極是,如今燕藩三子皆已回燕王府,如今燕藩只怕是去了後顧之憂,大有破釜沉舟之勢, 此刻陛下千萬不可心生善念!「
黃子澄望了一眼齊泰,剛才齊泰提起燕藩三位世子的事情,黃子澄多少有些不悅,當初燕王進京,順帶三位世子也來了京城,如此好的機會,倒是讓黃子澄喜出望外,同齊泰、方孝孺二人一番商量,決定趁機將燕王三子扣留在京城,以此作為人質,待朝廷的削藩旨意下達,朝廷數萬大軍開入北平,燕王縱是剛毅,卻不可不顧三位兒子。豈料扣留三位世子沒多久,朝廷的一干勳戚們大肆干戈的為燕藩三子陳情,還趁勢向想建文帝和自己發動了攻擊,一番下來,建文帝和黃子澄有些吃不消了,黃子澄當然不想放燕王三子回歸北平,傻子都能看得出,有三子在手,燕王起兵多少有些顧忌,況且燕王三個兒子確實非同一般人,朱高熾文采出眾,更為難得的仁厚謙讓,頗得朝廷一干大臣的歡心,二世子朱高熙雖不似大哥那般文采出眾,但此人長得身高馬大,一身武藝不再任何人之下,況且此人跟隨朱棣南征北戰數十載,軍事才能無凝質疑,在一干武將之中,頗有威望,三世子比起兩位兄長雖有些不餘,但籌謀劃策也是一把好手,放眼朝廷,比之這三人厲害的也只有李景隆、劉璟、徐增壽、徐輝祖幾人而已,如此重要的三位人質,黃子澄豈會願意放虎歸山,若是方在先前,他想也不想,自是不答應,繼續將三位世子扣留便是,豈料,恰逢前些時日,朝廷削藩手段果然殘忍了些,加上齊泰、李景隆等人有些操之過急,方才使得湘王自焚,得之湘王自焚的消息,朝中一些有機之人頓時利用輿論,對建文帝和自己施加壓力,如此一來,弄得黃子澄一時也慌了手腳,建文帝更是驚訝的將黃子澄、齊泰等人一頓喝罵。這一頓喝罵,讓黃子澄慌了手腳,他自己也沒料到削藩竟會削出個親王自焚出來。這是自古從未有過的事情,儘管建文帝為了削藩大局,將此事壓制在朝,但畢竟此事也給陛下蒙了上一層羞辱,在朝廷落得一個「不念叔侄情分」的嫌疑,黃子澄是求全之人。在他看來,因削藩而損朝廷清譽並不是什麼好事,他希望能有個十全十美之策,所謂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同時兼得。
本以為此事就此作罷,豈料朝廷的一干大臣不依不饒,此事鬧得沸沸揚揚,不曾想一下子傳到了呂太后的耳裡,呂太后乃是太子朱標妃,生了建文帝朱允炆、衡王朱允熞、徐王朱允熙三子,建文帝登基後,方才晉陞為太后,聽聞湘王舉府自焚的消息,這位呂太后非常生氣,二話不說,將建文帝招進坤寧宮,明的是說家常話,實乃暗勸建文帝對諸位叔叔不要太過,免得既傷了親情,又落得個壞名聲。
呂太后的一番話,讓建文帝登時有些猶豫,恰逢,這一日遠在大寧的太祖十七子,不知從何得知湘王自焚的消息,趁著朝廷一干大臣發難之際,也跳出來,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將黃子澄、齊泰二人一頓喝罵,並上書彈劾二人,心懷不軌,殘害太祖子孫,離間陛下和諸位叔叔的叔侄情分,請建文帝嚴辦二人,寧王本就是一個善於謀略之人,這一番話明的是為湘王所說,實乃是怕齊泰和自己在收拾了諸位王爺之後,對他下毒手,這才藉著湘王自焚的事件,先下手為強。
如此一來,朝廷本對燕王十分同情的一干外戚大臣,見寧王如此說,便一哄而上,目標均直指主持削藩的齊泰、黃子澄,將什麼「離間宗藩、殘殺親王「之類罪名一股腦兒的全扣於二人頭上。一時朝野風雲變色。
瞧滿朝文武如此,建文帝生怕將事情弄得不可收拾的地步,方才讓黃子澄酌情放三位世子北歸,恰好燕王病重的消息送到京城,建文帝感到事態嚴重,特命黃子澄放了三位堂弟北歸,黃子澄本覺得不妥,但又怕朝廷的一干外戚和寧王趁機發難,如此一來,削藩大勢便會大減,到時候再想辦法整治自己,削藩之事便就此付諸東流了。
鑒於此,黃子澄這才同意了放歸燕王三位世子。
聽齊泰如此一說,建文帝皺了皺眉頭,方才道:「 「兩位愛卿,不必爭論,如今耿瓛已掌北平都司事,都御史景清為北平布政司參議,山海關外有宋忠三萬精兵盾守,雖是以備邊為名,但一旦燕王有變,有張芮、謝貴率兵進入燕王府擒王,四叔雖勇猛過人,但終究寡不敵眾,二位還有何不放心?如今這歌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的訂閱是小景寫書兩年來最多了一天,也是小景最為欣慰的一天,所以今晚依舊是萬字更新。同時也謝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是你們讓我有繼續更新的勇氣,是你們讓我有萬字更新的動力,希望你們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一如既往的支持首訂,支持首訂哦!小景再次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