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句話說出來,在場之人無人不點頭。就連朱高熾也楞了一下,一時也想不出反駁的話語,怔在了那裡。就在這時,另一個聲音喝道:「簡直胡說八道!」話音一摞,原先的三間廂房最左側的一間廂房大開,人影一閃,一個人影落在了涼亭前,目光直直的盯著在場的陳文琦,面露怒色,蕭琴順聲望去,才注意了那個人,他身上是一襲灰色的舊長衫,長衫被清洗的發白,散發著陣陣的香味,似如院中的桂花,他 二十七八,或許還要大一點的年歲——也許,限於他久經日曬的那種銅褐色的膚色使人很難猜測出他的年歲。
一頭長髮倒似經過一番刻意的打扮,理成了最簡單的老百姓髮飾,前額的流海由前額輕輕的垂直下來,遮住了半邊臉,將近七尺的身材,配著一張鬱鬱神采的臉,說是丰神俊朗一點都不為過。
「好一個英俊美少年!」蕭琴不由的喝彩一聲。
那人目光一一在眾人臉上掃過,最後目光停留在陳文琦的臉上,目光之中一色怒意一閃而過,他盯著陳文琦道:「當年太祖洪武皇帝頒下聖諭,分封諸子為藩王,是「遵古先哲王之制」1父王秉承太祖聖諭就位於北平,有何不妥,偏偏爾等奸佞小人不遵從祖宗法制,無中生有,口口聲聲罵我父王為逆賊,若非我父王,大明天下何來如此安定,百姓如來安居樂業!「
蕭琴點了點頭,心道:「看來這人就是燕王的第三子朱高燧了,歷史上的他依仗朱棣驕貫,多行不法,後來有和漢王朱高煦謀奪嫡,並且在朱棣病重的時候,他的護衛指揮孟賢等人勾結欽天監王射成及內侍楊慶的養子偽造遺詔,打算毒死朱棣,廢太子朱高熾,立他為皇帝。但沒想到總旗王瑜姻親高以正為孟賢策畫陰謀後告訴王瑜,王瑜立刻上告朱棣,不久,孟賢就被遞捕,得偽詔,伏誅,而王瑜就陛為遼海衛千戶。
事發後,朱棣問罪於他,他心中害怕嚇得不敢說話!救助於朱高熾,方才免於一死。想不到這麼一個人,此刻倒有些皇家子弟的風範!「 蕭琴冷笑了一聲,目光注視的場 上的一舉一動,這會兒聽得朱高燧繼續道:「爾等對太祖分封諸子就藩之事多有異議,難不成諸位想效仿解縉、葉伯巨等人不成?」這話語頗有威脅之意。一旁的朱高熾聽了微微皺了皺眉頭正想出言喝止,不料在場之人除了陳文琦、那綠意少女等江湖人士面露訝色之外,一同而來的幾名官兵卻面露懼怕之色——
蕭琴微微感到奇怪,江湖人士懼怕官府這是自古使然,所謂民不與官鬥,但那幾名官兵卻是奉命捉拿朱家三兄弟,本應理直氣壯,何以聽朱高燧提起葉伯巨、解縉會嚇成這樣?「心中不解,腦中迅速的回憶著這段歷史,想了半響,才恍然大悟,原來當年朱元璋有感於大明江山不穩定,效仿漢朝劉邦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大封諸子為藩王,對這種分封的弊端,一些有遠見的大臣早就看出來了,只是很少有人敢公開說。文士解縉率直敢言,他「數上封事,所言分封勢重,萬一不幸,必有厲長、吳潞濞之虞」。但朱元璋卻沒採納,後來便沒人提起,本來這事也就過去了,不料,偏偏就有不怕死的人,洪武九年,因天象出現異常情況,舊世稱為星變,封建社會人們認為是上天示警,標誌著國有大難或天下有不平之事。朱元璋遂下詔,要天下人士上書朝廷,指出政治得失或不公之處,提出批評或建議。平遙縣的訓導伯巨讀詔書後決心針對朝廷得失,上書指明關乎國政典憲的一些大弊端,勸諫皇帝 。對朋友們講:我認為當今天下所能造成大禍患的有三件大事,兩件事容易看清但爆發遲,一件事難以看清卻爆發早,即使皇帝不下詔求言,我也有心上書言明,何況皇帝明白下令要人們大膽直言 ,我決心上書奏明所看到的問題。遂起草《奉詔陳言疏》,疾呼當今之事,所過者有三:分封太侈也 ,用刑太繁也,求治太速也。批評朱元璋錯誤地對待有知識者和文人 。看到葉伯巨2的奏疏 ,直斥其忌 ,氣得大叫:小子間吾骨肉,速速逮來,我要親手將他射死!於是派官兵星夜奔馳 ,將葉伯巨解往南京。抵京後朝中大臣才知其言引起帝怒,有心保護,由丞相趁朱元璋高興時上奏葉伯巨逮到,並請求讓刑部審訊治罪,朱元璋同意。伯巨被關在刑部監獄,受盡虐待,活活餓死。此段歷史發生不久,故而人人皆知,那幾名官兵身在官場,對這段歷史自是熟知。葉伯巨的下場早有耳聞,眼下雖奉命緝拿燕王三子,但伴君如伴虎,況且新皇帝登基之初,便以昭告天下遵循祖制,說不定哪天心血來潮,念起了親情,那葉伯巨便是前車之鑒!故而此刻人人自危!「
注1:朱元璋分封諸子為藩王,口口聲聲說是「遵古先哲王之制」,我們不妨簡單回顧一下古代帝王是怎樣搞分封的,看看朱元璋又作了哪些損益。
漢朝建立後,劉邦也實行分封,起初是同姓王和異姓王並存,後將異姓王漸次削奪,只保留同姓王。這些同姓王在封國內有政治、經濟、軍事大權,後來終於造成「吳楚七國之亂」,旗號是「清君側」,實際上是要奪皇位。晉初大封同姓子弟為王,且握有軍政實權,後釀成「八王之亂」。唐代雖也封皇室子弟為王,但「有名號而無國邑」,都要住在京城的宅院裡,由宦官進行管理。宋代大體沿用了唐代的做法,只是稍作改動。宋代封王只及自身,不得世襲,可以像庶民子弟一樣,參加科舉考試為官。元代封皇子為王,派往各行中書省,專制一方,儼然是地方上的軍政首領,明顯帶有民族壓迫的色彩。
2:葉伯巨,字居升,元末明初浙江寧海人。元末即有文名,弱冠游於卿大夫之間。明洪武初年以通經學入國子監學習。洪武八年(1375),明太祖朱元璋下詔,選國子監學生分赴北方任職,宣政教化,廢元末輕文之陋俗,振興民間讀書風氣。伯巨被分發山西,任平遙儒學訓導。洪武九年(1376年)上書,稱天下可患者三事:分封太侈、用刑太繁、求治太急。太祖盛怒,謂其離間骨肉,下刑部獄,瘐死。
注3:在這裡小景要說上一句,下面的這段內容並非小景為了湊字數,而是讓各位讀者瞭解葉伯巨這個人。這只是一個小人,但正是這個小人才看到了朱元璋精心設計的藩王守衛不妥之處,膽敢冒著生命危險而上了一封萬言書!
小景認為一個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卻不懼生死的人才是偉大的人,而早在五百年前一個叫葉伯巨的小人就做到了,所以他才偉大。
下面就是他的歷史載文:
洪武九年星變,詔求直言。伯巨上書,略曰: 臣觀當今之事,太過者三:分封太侈也,用刑太繁也,求治太速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三國之一,上下等差,各有定分,所以強幹弱枝,遏亂源而崇治本耳。今裂土分封,使諸王各有分地,蓋懲宋、元孤立,宗室不競之弊。而秦、晉、燕、齊、梁、楚、吳、蜀諸國,無不連邑數十。城郭宮室亞於天子之都,優之以甲兵衛士之盛。臣恐數世之後,尾大不掉,然後削其地而奪之權,則必生觖望。甚者緣間而起,防之無及矣。議者曰:『諸王皆天子骨肉,分地雖廣,立法雖侈,豈有抗衡之理?』臣竊以為不然。何不觀於漢、晉之事乎?孝景,高帝之孫也;七國諸王,皆景帝之同祖父兄弟子孫也。一削其地,則遽構兵西向。晉之諸王,皆武帝親子孫也,易世之後,迭相攻伐,遂成劉、石之患。由此言之,分封逾制,禍患立生。援古證今,昭昭然矣。此臣所以為太過者也。
昔賈誼勸漢文帝,盡分諸國之地,空置之以待諸王子孫。向使文帝早從誼言,則必無七國之禍。願及諸王未之國之先,節其都邑之制,減其衛兵,限其疆理,亦以待封諸王之子孫。此制一定,然後諸王有賢且才者入為輔相,其餘世為籓屏,與國同休。割一時之恩,制萬世之利,消天變而安社稷,莫先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