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於意傷感地對夫人說:「你為我生了五個女兒,緊要關頭卻沒有男丁可以派上用場,奈何!」
幼女緹縈,年方十五歲,挺身而出,願意隨父起解西入長安,一路上照顧老父的行程,更要上書皇帝,願入官為奴,以贖父罪。
全家人抱著渺茫的希望,收拾簡單衣物。父女倆在解差的催促下,踏上了未可知的命運之途,這是漢文帝十三年秋天的事。
淳於意雖然知道,漢文帝是個非常賢明的天子,然而他住在深宮中,年僅十五歲的、未見過世面的女兒,能夠見到皇帝麼?皇帝會相信她的話麼?
幾乎沒有什麼希望,淳於意帶著絕望的心情,走到長安,走進大牢。
還在路途中,淳於意就反覆檢討自己的言行,發覺都是自己的古怪脾氣惹出的禍端,因此利用投驛站的休息機會,著實為慕名求醫的人,診治了不少疑難雜症。
而緹縈也反覆思索,寫好了上書皇帝的狀紙。
然而,這個只有十五歲的鄉間女孩,到長安市後,在繁華的大都市面前,立即覺得手足無措,投訴無門,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東鑽西碰,始終不得要領。
終於有好心的官差告訴她,最近皇帝會外出打獵。
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但很明顯,困難重重。
試想皇帝出獵,必定是車騎絡繹,旌旗蔽空,隨從如雲,行動如風馳電掣。一個弱女子要想犯顏攔駕,上書救父,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另外,犯顏一定會驚擾聖駕,攔駕更是絆阻皇帝的車騎前進。兩者都是大不敬的舉動,惟一的後果就是殺頭抄家。倘若犯顏當時被認為是刺客,立即格殺,什麼上書救父,都成了泡影。
然而緹縈抱定一死的決心,認真地準備上書行動,選定灞橋作為她犯顏上書的地方。
這是一個秋意蕭瑟的清晨,形單影隻,衣衫單薄,滿面愁容的緹縈,跪在路的中心,雙手高舉預先準備好的書狀,靜等皇帝車騎的到來,這場面很有些悲壯的成分。
遠處塵土飛揚,漸行漸近。皇帝的車騎,終於出現在眼前。
左右武士像拎小雞一樣,把瘦小的緹縈押到皇帝跟前。漢文帝看到的是一個淚流滿面的弱女子,內心深處立即湧起一股憐惜的心念,便吩咐左右接過她的書狀,並不許為難她。
狀紙上寫道:「妾父為吏齊中,皆稱其廉平。今坐法當刑,妾傷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雖後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也。妾願沒入為官家奴婢,願贖父刑罪,使得自新。」
漢高祖總計有八個兒子,呂後砍砍殺殺,薄姬帶著當時年僅八歲的兒子劉恆{漢文帝},北上酷寒荒涼的代郡就國,十多年在邊地飽嘗艱苦。
憂患中成長的歲月,讓文帝深知骨肉親情的可貴,更親身體驗過民間疾苦的情狀,如今貴為天子,仍然時時以臨深履薄的心情,戒慎恐懼的態度,小心翼翼地使用君權治理國家。
閱罷書狀,再看著眼前這個淒苦無助的小女子,不就是當年自己倉皇離京時的化身麼?
又想到如此嬌弱的女子,為著營救父親,竟然冒死上書,這種膽識與孝心著實令人感動,於是當面赦免了她父親的刑罪。
第二天,文帝下了一道詔書:「詩曰:『愷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過,教未施而刑已加焉。夫刑至斷肢體,刻肌肽,終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豈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
淳於意既蒙赦免罪刑,真是喜出望外。父女雙雙望闕,叩謝恩典以後,便歡天喜地相偕返回臨淄,從此痛改驕矜作風,專心濟世救人。病人上門,隨到隨看,視病猶親,慇勤周到,贏得口碑載道。而緹縈上書救父的孝行,更是傳遍宇內,留下千古美名。
當然,出現在這裡的緹縈,只是個主腦創造出來的高智能NPC,跟歷代名女的隱藏任務有關。
她有一件極厲害的法寶,叫做乾坤針,長三寸五分,能使人法力盡失。
高峰跟緹縈寒暄了幾句,便祭出各種法寶,跟她周旋起來。
不久,緹縈支持不住,跳過一邊,淡然一笑:「好吧,我認輸了。」
高峰呵呵笑道:「既然如此,我們趕緊去找任務物品。」
便摟著緹縈的纖腰,化為一道青光,全速飛向瀛洲台。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峰和緹縈已經來到瀛洲台,挑戰歷代名將。
這次刷新出來的名將,是南宋的韓世忠。
他是陝西省綏德縣人,字良臣,身材魁偉,勇猛過人。
韓世忠出身貧寒,十八歲應募從軍。他英勇善戰,胸懷韜略,在抗擊西夏和金的戰爭中,為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在平定各地的叛亂中也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他為官正派,不肯依附丞相秦檜,為岳飛遭陷害而鳴不平。死後被贈為太師,追封通義郡王。
孝宗時,又追封蘄王,謚號忠武,配饗高宗廟廷。
公元1089年,韓世宗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年輕時勇氣過人,能騎未馴服的馬駒,好喝酒、不受約束。
十八歲應募參軍,身體魁梧,風度瀟灑,雙目有神,時而挽三百斤強弓飛馬射箭,時而舞鐵槊急馳峭壁之間,勇冠三軍。
崇寧四年{1105年},西夏擾邊。世忠所在部隊抵銀州{在今陝西米脂西北馬湖峪}御邊抵敵。
韓世忠斬將奪關,西夏軍大敗。經略上報其功,為童貫所疑,「止補一資」。
後又立戰功,方補進義副尉。繼以功轉進武副尉。
宣和二年{1120年},江南發生方臘起義。韓世忠以偏將隨王淵出兵鎮壓,以伏兵擊敗起義軍,王淵讚他:「真萬人敵也。」
他又乘勢追擊方臘至睦州清溪桐,俘獲方臘,以功轉承節郎。
宣和三年,韓世宗隨劉延慶出兵燕山{今北京市郊},收復被金所掠失地。當時宋軍被金兵一擊即潰,惟獨世忠率五十餘騎,抵滹沱河,出敵不意,擊敗金兵。
又隨軍擊山東、河北小股地方武裝起義,以功轉武節郎。
宋欽宗即帝位{1126年},世宗升武節大夫,因平息山東淄、青亂兵,遷左武大夫、果州團練使。奉詔入朝,授正任單州團練使,率部屯於滹沱河。
後來,真定{今河北正定縣}被金兵所佔。世忠率部趕往趙郡,援守將王淵。金兵到來,攻勢兇猛,糧盡援絕,部下勸世忠突圍而走,他不許。
夜半下大雪,他命敢死士卒三百人突襲敵營,致敵軍自亂,互相攻殺。金兵的主將竟被刺死,金兵盡退,世忠以功遷嘉州防禦使。
康王趙構在濟州{在今山東巨野縣南},金兵大至,約數萬人馬。時世忠部下僅千人,竟然單人獨騎,突入敵營,斬其酋長,金兵大潰。
康王即皇帝位{1127年},授世忠光州觀察使、帶御器械。
韓世宗奏請遷都長安{今西安市},朝臣議論不從。御營建,以世忠任御營左軍統制。
建炎二年{1128年},升為定國軍承宣使,隨高宗至揚州。
金兵攻河南,翟進會合世忠,夜襲悟室營,為敵所敗,轉戰汴州,與翟進有了矛盾。
帝召世忠還,授鄜延路副總管,加平寇左將軍,屯軍於淮陽{今江蘇清江市西古泗水西岸},被金將粘罕敗於沭陽{今江蘇沭陽縣}。
三年,高宗移蹕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世忠從海道趕往行在。平苗傅、劉正彥叛亂,高宗手書「忠勇」二字賜,授檢校少保、武勝、昭慶軍節度使。
金兀朮將大舉南犯,高宗召諸將議移蹕於何地,張俊等勸高宗自鄂、岳往長沙。
世忠反對說:「國家已失河北、山東,若又棄江、淮,更有何地?」
帝即以世忠為浙西制置使,守鎮江{今江蘇鎮江市}。
兀朮分兵渡長江,宋軍各路守將皆敗,世忠亦退保江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