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翰卿寫少女思念情人,是那樣的柔情婉轉,美麗動人:
「想鬼病最關心,似宿酒迷春睡。繞晴雪楊花陌上,趁春風燕子樓西。拋閃殺我年少人,辜負了這韶華日。早是離愁添縈系,更那堪景物狼藉。愁心驚一聲鳥啼,薄命趁一春事已,香魂逐一片花飛。」
再如他寫遊子飄零,抒發出懷才不遇的感情,流落他鄉的感慨,特別能引起封建時代失意文士的共鳴:
「雕簷外紅日低,畫棟畔彩雲飛。十二欄干,欄干在天外倚。淚水盼秋水長天遠際,歸心似落霞孤騖齊飛。則我這襄陽倦容苦思歸。我這裡憑欄望,母親那裡倚門悲……怎奈我身貧歸未得。」
這樣一位情致淒婉的男士,能得到女士的青睞,自然不在話下,更何況是朱小姬這樣有才情的女孩。
在元末擾攘的世局中,物阜民豐的江南起初尚能維持粗安的局面,但漸漸地姑蘇也嗅到了紛亂與烽火的氣息,朱小姬隨同俞家遷移到武林{今日杭州}。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朱小姬常常坐著畫舫,徜徉於風光明媚的湖上,穿梭於田田荷葉之中。
一天,朱小姬忽然見到長堤綠蔭中有人在向自己頻頻招手,駛近定睛一看,竟是自己日夜牽掛的情人。異地重逢,倍感親切。而完全陌生而新鮮的環境,使昔日的顧慮及藩籬盡形拆除。
他們爽朗地笑著,熱情地互道分別後的一切。
當天晚上,朱小姬便隨同鄭翰卿,回到他寄居的西陵韓莊。
明月為證,兩人的情感居然有了破格、意外、瘋狂的發展。
正如在旁邊看得分明的陳伯孺,在贈給朱小姬的詩中所說:
「相逢剛道不魂消,搶得人和曲未調;蓮子有心張靜婉,柳枝無力董妖嬈。春風綺閣流蘇帳,夜月高樓碧玉蕭;莫憶西陵松柏下,斷腸只合在今宵。」
這時,俞家的老太爺已經過世,朱小姬似乎並沒有受到俞家第二代的太多約束。加上初到杭州,人生地不熟,俞家也已失去了往日的氣勢與排場。
朱小姬只是簡簡單單地向俞家打聲招呼,便在西陵韓莊一住月餘。
鄭翰卿輕憐蜜意,朱小姬更是柔情萬種。鄭翰卿曾以犀釵相贈,朱小姬見後驚歎:「此吾母夢征也,吾二人繾綣難捨,此或系天意乎?!!」
朱小姬以「天意」來打動鄭翰卿,也正是她的聰明伶俐處。
鄭翰卿看到既已如此,於是出重資向俞家行聘。
朱小姬被以贖身的形式脫離了俞家,正式成為鄭家的媳婦。
她脫下艷麗的服裝,親自操持家務,在西子湖畔夫唱婦隨,過著人間天上的幸福生活。
當時杭州城有一個著名的以寫詩聞名的歌姬叫周月卿,因事被牽連而受到官府的追捕,四處藏匿,驚恐萬狀。朱小姬曾與周月卿有過文字上的交情,就暗示丈夫予以援手。
鄭翰卿本是官場上的人物,又與杭城守令有交往,於是寫了二首絕句,為周月卿求情:
其一:不掃娥眉暗自傷,准憐多病老徐娘;腰肢剩有梅花瘦,刺史看時也斷腸。
其二:高矗朱龍北苑邊,閒人湖上逗春煙;使君打鴨渾閒事,一夜鴛鴦飛上天。
由於鄭翰卿的幫助,周月卿的事總算解決了,這在杭州城的風月場上,留下一段佳話。
稍後,鄭翰卿與家人一同到天目山的苕溪,朱小姬因略染風寒而沒有一同前往。
閒居無事,便動了到俞家走走的念頭。
俞家的少爺們,終於又看到已由少女長成少婦的朱小姬。見她豐潤模樣,眼明臉靜,嬌艷與媚嬈更勝從前,不禁為之怦然心動,邪念頓起。
他們竟不惜買通幾個惡少,在朱小姬回家的路上將她劫持。關在幽室中的朱小姬,面對俞家少爺們的騷擾,悲憤莫名,剪斷秀髮,毀損服飾,表示「吾寧死而不受辱」的堅貞氣節。
半個月後,鄭翰卿從苕溪回來,得知愛妻竟被俞家劫奪幽禁,只得再次求救於杭州城的守令。
這位老朋友不急不慢地笑問鄭翰卿:「早一向你為別人求情,乃有打鳴驚鴛鴦之語,不意遂成奇讖,今日報應到你自己的頭上來了!」
鄭翰卿失去了朱小姬,自然是方寸大亂,失魂落魄,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杭州城內的上流社會不見了朱小姬,也為之驚詫不已。
杭州城守令在玩笑開夠之後,立即下令緝捕數名惡少以及俞家少爺們,並且將朱小姬斷給鄭翰卿。鄭翰卿官司勝訴,朱小姬的憐才解佩,終於得到法律的承認。
鄭輸卿也不再留戀風花雪月,攜同朱小姬到了地處荒僻的閩中定居。
此時四方豪傑並起,元朝搖搖欲墜,但閩中始終未被刀兵之災所波及。十年後朱小姬陸續為鄭家生下三子,當年西子湖上的友人陳伯孺特地寫詩寄給他們:
「秋葉何須倩作媒,畫堂紅拂肯憐才;榮陽公子遺鞭過,湘浦佳人解佩來。繡戶星稠杯合巹,玉閨春早鏡安台;只緣十斛明珠換,掌上於今有蚌胎。」
當然,出現在這裡的朱小姬,只是主腦創造出來的高智能NPC,跟歷代名女的隱藏任務有關。
她有一件極厲害的法寶,叫做風袋,可以放出黑風,削人骨肉。
高峰跟朱小姬寒暄幾句,便祭出各種法寶,跟她周旋起來。
不久,朱小姬支持不住,跳過一邊,淡然一笑:「好吧,我認輸了。」
高峰呵呵笑道:「既然如此,我們趕緊去找任務物品吧。」
便摟著朱小姬的纖腰,化為一道青光,全速飛向瀛洲台。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峰和朱小姬已經來到瀛洲台,挑戰歷代名將。
這次刷新出來的名將,是唐朝的李光弼。
李光弼是唐朝的營州柳城{今遼寧省朝陽}人,契丹族人。
李光弼於唐天寶十五年{756年}初,經郭子儀推薦為河東節度副使,率兵東出井陘{今河北井陘西北},參與平定安史之亂。
他先後攻破常山{今河北正定}、九門{今河北城西北}、趙郡{今河北趙縣}等地。
五月,李光弼與郭子儀會師常山,乘敵疲憊出擊,大敗史思明部於嘉山{今河北曲陽境},進圍博陵{今河北定縣},軍威大振,使河北十餘郡皆殺叛吏歸唐。
至德二年{757年},史思明、蔡希德等率眾十萬,進攻北都太原{今太原西南}。
北都留守李光弼所部不滿萬人,先在城外鑿壕,又以挖出的土作坯數十萬,加固城壘。當敵攻城時,用大炮發巨石猛擊,還暗掘地道陷敵,不斷襲擊叛軍,使之不敢接近。
史思明北返,李光弼乘隙出擊,大敗蔡希德,殲其部眾七萬,既守住了太原,又保證了唐軍左翼的安全。
乾元二年七月,李光弼任天下兵馬副元帥。史思明軍,突然渡河,陷汴州{今開封},逼洛陽。
李光弼因兵力懸殊,乃棄洛陽,守河陽{今河南孟縣南},威脅叛軍側翼,使其不敢西進。隨後伺機出戰,挫敗了叛軍對河陽三城的進攻,殲敵二萬。
上元二年{761年},朝廷強令收復洛陽,李光弼不得已而出兵。當時叛軍尚銳,加之大將僕固懷恩違反節度,因而兵敗邙山{今洛陽北},退保聞喜{今山西聞喜東北}。
後復任河南諸道副元帥,出鎮臨淮,統河南諸道兵反攻叛軍,配合僕固懷恩等收復洛陽。
此外,李光弼曾經參與鎮壓浙東袁晁領導的農民起義軍。
廣德二年,他因受朝廷猜疑,抑鬱而死。
史書中贊曰:「李光弼生戎虜之緒,沉鷙有守。遭祿山變,拔任兵柄,其策敵制勝不世出,賞信罰明,士卒爭奮,毅然有古良將風。」
史家稱他「與郭子儀齊名,世稱李郭,而戰功推為中興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