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和只是輕輕地說道:「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李健看了看馬和,馬和也看了看李健:「看什麼啊!你不會理解的。
不過也許以後會的。
走吧,進去看看。」
可是李健卻沒有動,馬和拉了拉李健,李健還是沒有動。
說道:「和和,你看那個桿子。」
馬也看到了一根很高,很高的桿子,桿子的下面是無數的經幡,上面也飄動著經幡。
李健喃喃的說道:「這個好像和我在聖湖看到的那根高桿是一樣。真的。」
馬和看了看李健:「真的嗎?」
李健失魂落魄的點了點頭。
車田千代說道:「也很正常,他既然來過拉薩,自然會來朝拜覺悟佛。
我們還是進去看看吧。」
馬和拉著李健,向大昭寺走去。
李健還是一副傻傻的樣子,喃喃的自語道:「真他媽神了,我還以為他們扯淡呢,沒想到真能看見。
拉姆納錯聖湖真是神了。」
馬和搖了搖頭:「這小子,才反應過來,看你信不信。」
幾個人走進了大昭寺內。
大昭寺內雖然人頭攢動,可是並不吵雜。
人們很有秩序的往裡面走。
幾個人走過一個大天井的院子。
二樓上面掛著八吉祥的帷幔。
平措次仁指著院子中間的一個白色大花盆,裡面是五顏六色的小花。
雖然不大,可是顏色鮮艷,倔強的開放著。
、
平措說道:「這就是格桑花,高原的有名的格桑花。」
幾個人都聽過格桑花的大名,可是都沒有見過。
沒想到就是這樣平凡而艷麗的小花。
車田千代蹲在了花盆邊上,驚歎道:「好美。好美的小花啊。」
大家都覺得很漂亮。
看了一陣。
幾個人向寺內走去。
扎西不在,平措次仁充當了解說員,平措邊走邊說道:「大昭寺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西藏現存最古老的土木結構建築,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佈局規式。
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爾、印度的建築風格,成為藏式宗教建築的千古典範。
我們西藏的寺院多數歸屬於某一藏傳佛教教派,而大昭寺則是各教派共尊的神聖寺院。
西藏政教合一之後,『噶廈』的政府機構也設在大昭寺內。」
說著平措走到了前面,帶著幾個人一直走了進去。
幾個人一走進去,就聞到了酥油和藏香的味道。
那味道很重,剛剛進去,幾個人都有點不習慣。
寺廟裡面的光線並不明朗,只是個處跳動的酥油燈和蠟燭的光亮。
一種宗教的神秘感在幾個人的心中飄蕩。
平措用不大的聲音介紹到:「大昭寺建造時曾以山羊馱土,因而最初的佛殿曾被命名為『羊土神變寺』。
1409年,格魯教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為歌頌釋迦牟尼的功德,召集藏傳佛教各派僧眾,在寺院舉行了傳昭大法會,後寺院改名為大昭寺。
也有觀點認為早在9世紀時已改稱大昭寺。
清朝時,大昭寺曾被稱為『伊克昭廟』。」
李健皺了皺眉頭:「這羊也能幹這樣的活?
真想看看。」
平措笑了笑,繼續說道:「藏族人民有一個『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的說法,大昭寺在拉薩市具有中心地位,不僅是地理位置上的,也是社會生活層面的。
環大昭寺內中心的釋迦牟尼佛殿一圈稱為『囊廓』,環大昭寺外牆一圈稱為『八廓』,大昭寺外輻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
以大昭寺為中心,將布達拉宮、藥王山、小昭寺包括進來的一大圈稱為『林廓』。
這從內到外的三個環型,便是藏民們行轉經儀式的路線。」
馬和點了點頭:「怪不得外面的街道,叫做八廓街。這便是由來了。」
每走幾步,就會有供奉的神佛。
幾個人的眼睛都要看不過來了。
平措雖然沒有當過喇嘛,可是對於大昭寺卻很是熟悉,介紹到:「入大殿左右各有兩尊巨大的佛像。
左側為紅教創始人密宗大師蓮花生,他本來是印度的佛學家,公元八世紀進藏,在他入藏以後藏區開始出現密宗。
右側是未來佛。
大殿通道入口處右側是關於大昭寺建寺故事的壁畫,它生動形象地繪出了公元7世紀時的早期布達拉宮的樣子,以及當年填湖建大昭寺的情景。
要瞭解大昭寺,要瞭解7世紀時的拉薩,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就一定要先看這幅壁畫。
從左向右依順時針旋轉遊覽。
第一間小殿,裡面供有宗喀巴及其八大弟子,此八位弟子都為弘揚黃教作出了巨大貢獻。
一世**和一世**都位於八大弟子之列。
黃教六大寺廟,甘丹寺為宗喀巴本人親建,哲蚌寺、色拉、扎什倫布寺均為其弟子所建。
一座白塔矗立在西牆與北牆拐角之處,據說這座白塔是在修建大昭寺之前,從臥塘湖中所顯現出來的。
南側第一間小殿,端坐著八大『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一藥師佛。
緊挨小殿,是手置耳側,瘦骨嶙峋的白教創始人之一一米拉日巴的塑像。
再行數步,小殿內置三世佛。
轉過來第二間殿是觀世音殿。
我們西藏人供養佛的方式很虔誠,在殿內經常能遇到當地一些家庭給觀世音菩薩臉上塗金粉。
此殿右側有松贊干布及尺尊、文成公主塑像。
在藏民族的心目中,他們三個不僅僅是普通的國王和王后,他們是菩薩變成了國王和王后來教化藏族人的。
兩位公主體貌端莊,其中前面髮髻高挽、典型的大唐女子就是文成公主。」
車田千代在文成公主的塑像停留了一陣,愣愣地看了好一會兒。
直到車田名澤拉了拉她,才有跟著幾個人走下去。
平措次仁繼續說道:「在南牆與東牆拐 彎之處,有宗喀巴及其他教派的諸位宗師.東牆第一間佛殿是無量光佛。
這裡還可以看到公元7世紀的檀木的門框和上面精美的雕刻.另外釋迦牟尼殿前也有和這裡同樣7世紀的木柱,一共8根.大昭寺2000年剛剛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諸多的條件中,最關鍵的就是這些木雕,因為在西藏其它任何寺院都看不到,只有在大昭寺有。
這些木雕現在已經像鐵一樣堅硬了,敲一下,還會發出金屬之聲。
畢竟是經歷了1400年的風風雨雨過來的傳世國寶。
再往下的佛殿裡有拉薩十分出名的一尊強巴佛。
強巴佛殿外面的五位高僧就是薩迦五祖。
藏族佛教雖然是一個整體,但後來由於實踐和方式上有所不同.形成了四大教派:寧瑪、薩迦、格舉、格魯.薩迦派影響最大時曾經統治了整個藏區,也就是薩迦王朝。
薩迦王朝五個法王裡面最後一個叫八思巴,就是在最右邊的一個,是他把藏傳佛教文化傳給中原,介紹給漢族和蒙古族。
後來八思巴又成了蒙古汗王忽必烈的帝師,也就是元朝的國師。
他創造了蒙文,井把佛教文化帶給了蒙古族。」
在一個鐵鏈子做成的門簾的前面平措次仁站住了腳步,對幾個人說道:「這就是文成公主帶到這裡來的覺悟佛。
此像是釋迦牟尼在世時,按照釋迦牟尼本人形象塑造的。
等像塑好後,那些弟子有幸請佛祖釋迦牟尼自己給自己的佛像開光加持。
藏族人認為它珍貴,不僅僅是因為它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最重要的是認為見到這個佛和見到1048年前的佛祖沒有區別。
世上只有3尊釋迦牟尼等身佛像。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世時反對偶像崇拜,不立寺供像。
在他臨終時釋迦牟尼只同意以自己三個不同年齡時的模樣塑像,並親自為塑像繪圖。
這三尊佛像中,以12歲時釋迦牟尼身為皇子的鎏金銅像最為精美與尊貴。
該佛像後從古印度流入中國,又經唐代文成公主帶入西藏,原供於小昭寺。
小昭寺主供的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原供於大昭寺,也是這三尊珍貴佛像之一。
後,兩尊等身像被交換位置,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遂被供奉在大昭寺至今。」
現在這個時段,是不對外開放的。
幾個人只能在一個平台上,對著裡面的佛像磕了幾個頭。
這才轉出了一層馬上到了二層。
在平台上俯視大昭寺廣場以及遠眺布達拉宮,輝煌的建築在耀眼的陽光中光茫四射,燦爛無比。
二層上還有一個小茶座幾個人尋了位置,要了一大壺酥油茶坐了下來。
一邊享受這午後的陽光,一邊欣賞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