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東昇 第二卷 風捲雲湧 第三十五章太平新城
    四月,整個遼東都在忙於春耕、播種。[]這一年一季的農事,對於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約百萬百姓來說,是頭等重要的大事。無論是努爾哈赤轄下的阿哈,還是千山堡境內的百姓、降兵,也跟遼東都司所轄衛所旗軍一樣,將手頭所有的雜事統統放下,專心伺候地裡的莊稼。不論種植的是哪一種糧食,都將是土地主人全家一年的希望。這種與天氣密切相關的農事活動,使得頻繁的戰亂也遵循著自然規律,無論哪一次戰事,要麼趕在春耕之前,要麼之後,勝敗兩方都需要趁著這唯一的季節留下一年的基礎,自然秋收時更是如此。

    千山堡在做完農事之後,開始修築太平哨新城。千山堡的管事們被抽調十名到太平哨協調各項事宜,數千名太平哨的村民們參與修築城牆的工程。沿著畫好的城基,幾乎是在新城四面同時開工,而內部的建築也隨即起建,臨水的碼頭,也由趙四的幾個徒弟籌劃監督修築。因事先已張榜公佈了新城城內的規劃,所有軍事、民事區域都得到妥善設置,讓這些多數未見過大城的太平哨村民開了眼界。新城城址便在數個村子之間,遠近相差無幾,村民們被告知會在城內擁有一所大宅,佈置得比村民原有的房屋更齊全也更合理。這些都是無償提供,按各村原來的順序依次安置,讓那些已經彼此熟悉的左鄰右舍在新城裡依然比鄰而居。每家每戶都將擁有一口獨立的水井,並且千山堡城內首次出現的環衛措施也都在榜上公佈,這讓那些經歷過一些世面的老人看出了其中的好處,言傳之下,這新城的形象更是猛升一級。在看到城內規劃出的大片市場區域時,一些原本有過從商經驗的人家紛紛打聽那些鋪面的獲取條件,但這並未得到回答,只是說待城建好之後,會張榜公佈。另外,一所新的學堂也在城中佔有一片區域,這倒沒有隱瞞,每戶人家的孩童都可進入學堂,且吃住全部免費。千山學堂的情形已經被傳得廣,不僅識字,還要教授各種技能,這使得不論原來是女真族還是漢族人,都對這產生濃厚的興趣,這在遼東,或許也是第一所不為科考而設立的公學。況且,那些實用技能更能吸引平常人家的關注,有門手藝在身,走到哪裡都是餓不著的,這條最樸實的道理,是人人皆知的。更讓新城引起轟動的,是陳芷雲帶著幾位夫子前來查看新校址的那一天。這位千山堡最為神秘的女子,千山學堂的管事,傳說中蘇將軍未來的夫人,穿著與千山堡人一樣的粗布衣衫,只在領口衣襟處看得出一些裝飾,大大方方地騎在馬上,在新校址處與其餘幾個管事商議修築之事。這在大明朝還是少見的拋頭露面,儘管平常人家的女人不可能做到大門不出,但這大戶人家的小姐卻還是很難見到。如今陳芷雲不僅不加遮掩地出現在眾人面前,甚至連說話都是那麼自然,彷彿天生便是千山堡中的一員。這個效果不論是刻意還是偶然,對於新城是更加引人注目。以至後來,連未曾規劃在內的較遠處的村子,也提出要搬進城裡,甚至說不需要免費提供,他們可以自己修建。這又使得新城規劃人員的忙碌又增加幾分,商議如何解決這類新出現的問題。

    對於計劃內免費搬遷的村民,僅僅是要求村民參與修築工程,千山堡沒有太多的糧食拿出來作為酬勞,但顯然,這個使人擔心的問題並未出現,所有村民都積極參與修築工程,並且那些提出申請的,也都帶著家人前來報名,只求在千山堡同意之後,能第一批被安置進新城。此時農事已畢,田里的活兒並不多,新城只要求每戶出一人即可,這本是為了避免因修築新城為繞連村民自家的顧慮,但實際上每戶人家都不止去了一人,這讓一些狩獵與採集山貨的工作受到一定影響,但駐紮在太平哨的騎兵們將狩獵活動幾乎全都攬了去,這本就與其例行整訓密切相連。另一方面,村裡原有的孤兒寡母,也按照一戶給予安置,即便那些沒有男人的人家,也是一併對待。在大明朝女人是不被算在戶籍之中的,更不要說這種按戶安置的事情。這樣並不張揚只管做實事的風格,讓千山堡日漸明晰的平等概念越發具備存在的基礎。由被視為善心,到本就該如此。

    新太平哨城規劃得比千山堡還要大,築城仍然是從土牆開始,數千人的勞作,讓修築速度日漸加快,外圈的築牆在一天天增高,而城內各個區域內的大批工匠則將一座座房屋搭建起來,整整齊齊地排列在尚且空著一般的城牆之內。這種風景讓四面八方的村民都尋著各種藉口前來觀看,不多時日,與太平哨村民一番細聊之後,提出申請者更多,按胡顯成的初步合計,除了太平哨本地的三千多人口外,還有近兩千多人、四百多戶申請入住。太平哨附近仍有大片的土地足夠這些新來者開墾,只是考慮到事先預計的木料一類的原料不足,這些申請只被告知等待消息,不過話裡的意思還是明確的,只是要等上一陣子。但那些打定主意要住進城裡的人並不會在一旁閒觀,而是紛紛加入到沒有酬勞的隊伍中,這城早一日修好,自己便能早一日住進去。

    當然,這種情景是最好的預計,但那些商舖的處置卻不好明確答覆,只能再拖一拖。而一向在渾江渡口北岸實現其商業大族夢想的古裡甲,在得知太平哨新城的消息後,不顧路途險惡,竟然丟下還在海西的商隊族人,趕到千山堡,要求無論如何要在新城裡給古裡甲及其族人留下幾所宅院,當然,鋪面也是要的。

    這種敏感的商業觸覺讓蘇翎稍稍感到吃驚,這位女真族的小部族首領,居然在短短的一年之內便學會了抓住商機的本事。要知道古裡甲的商隊不過是一路換貨的馱隊罷了,怎的也學著估算這新城未來的商業收益了?那古裡甲便直言相告,說是在朝鮮的一位叫海鞔的熟人一番說辭才讓其有了這番舉止。這令蘇翎產生幾分警覺,細問之下,才知那海鞔是在鴨綠江對岸一帶也走著商隊的商人,與古裡甲也是相識不久。蘇翎將古裡甲的事情交給胡顯成處置,自己則將目光放到對岸的朝鮮境內。

    在一些較為配合的朝鮮降兵的幫助下,蘇翎很快便弄清了對岸的一些情況,卻是比他預計的要好的多。千山堡的商路一直以鴨綠江為血脈,從鎮江堡的胡德昌處,一直延伸到京城,再到南京、浙江等地,這朝鮮一帶,則完全沒有交涉。在蘇翎眼裡,千山堡所需與朝鮮一樣,兩方並沒有太多需要互換的貨物。此時蘇翎才知道一個叫滿浦鎮的地方,就在集安對岸,卻也是一處商貨往來密集之所。在蘇翎控制渾江渡口以北之前,那努爾哈赤便從派遣商隊過江貿易,不過在蘇翎將觸角伸出之後,不僅斷了努爾哈赤的這條商路,且因千山堡壟斷了渾江渡口以北的貿易,這集安與滿浦鎮的往來才漸漸沒落,讓原本就不多的商貿往來幾乎陷入停頓。蘇翎的目光一直投向的是南方與西方,這隔壁鄰居卻是少用心思。如今這一情況的瞭解,讓蘇翎即刻下令派遣一支約五百人的騎兵,其中多數是新入伍的明軍與朝鮮人,前往集安修建堡寨。此地僅僅是一處小村莊,以算是在蘇翎的控制之下,但這般受到重視還是頭一回。蘇翎再次修築堡寨,將渾江口處的航路再延伸到集安,再次開啟對朝鮮的商貿往來。不過,這都是後話,只能在日後才會得到收效。

    無數屯田新村已經將數萬畝新墾農田都播下了種子,這是千山堡另一項較為費力的工程。那些降兵們大多對農事不太在行,蘇翎不得不加派人手給予指導,否則按降兵們的速度,怕是就要誤了節氣。這些兵從軍日久,就算是懂得農事的,也大多不耐地裡的力氣活兒。但這贖金的規矩便是如此,既然當初不想加入千山堡騎兵,這般勞作便必不可少。再加上吃食上的一些顯著的差別,倒沒造成降兵們的逃亡與騷亂,反而多了近三層的人提出入伍請求。在這些兵看來,做這些農活真不如當兵。以前不論是如何想的,此時都起勁兒的埋怨自己,就算蘇翎所部來歷不明,不願糊里糊塗地替別人打仗,可眼下是什麼處境?再說,到哪兒不是打仗?就算是在遼東明軍之中,這仗打不打還能由自己說了算?明白這一點的人逐日增多,到整個農事完畢,經過篩選的新兵又達千人。

    這數萬畝農田的預期收成,讓蘇翎對未來的年景抱有樂觀的看法,此時軍營中已經響起軍歌的此起彼伏聲,讓蘇翎的心情格外輕鬆。就在蘇翎這邊大舉修城,擴展糧食產出時,那邊的努爾哈赤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

    努爾哈赤將擄掠來的人口盡數分賞給八旗旗主及其家族,也在各處農莊裡大舉墾荒種田。當然其面積與規模都要遠遠大於千山堡,只是種地的人,身份不同。千山堡所有種地者都是自願,那些降兵儘管不喜卻仍然是自願耕種,無人強迫。這算得上是某種意義上的以工換糧,總之是不幹活便沒有糧食食用。而努爾哈赤卻沒有這般花樣,不聽從者一律殺掉。努爾哈赤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八旗兵身上,但他仍然感到己方的糧食產出不夠後金所用,目光再次向南方遙望。至於千山堡,努爾哈赤眼下還看不上那並不能給其帶來好處的地方,何況那兒還有數千精銳武力,與其費力打一仗,還不如去打所獲更多的地方。此時的後金,衡量標準就是這麼簡單,而且,有效。

    努爾哈赤的後金旗號是在薩爾滸之後,才真正對外宣揚,在此之前不過是自家人屋裡炫耀罷了。號稱梟雄的努爾哈赤大勝之後依然是一副搶劫者的姿態,不斷派遣人馬往遼東境內試探,一旦抵抗稍弱,便搶回所需的糧食、人口、馬匹、器皿等,充實自己倉庫中日漸減少的財富。與千山堡相同的是,努爾哈赤的庫藏中堆滿了人參、藥材、毛皮等山貨。這些不管是八旗麾下旗丁的出產,還是分佈各處被征服部族的進獻,都因與遼東商路的斷絕而充溢於庫,甚至連努爾哈赤自己都不想再收了。儘管努爾哈赤拚命想辦法督促後金的手工業生產,收攬銀、革、木、鐵等各種工匠,盡量多地製造各式工具、器皿以及麻布等。但後金境內的製造所出遠遠達不到所需的程度,甚至出現「銀賤而諸物騰貴」。據傳言所說,後金境內的蟒緞一匹原不過四、五兩,現已上漲至二百兩,貴出四、五十倍。而人參、貂皮等則賣不出去,努爾哈赤對遼東邊境的殺掠,也無人能到後金境內來購買。即便出現上述高達數十倍利的機會,也沒有任何商人敢於拿命去換。撫順、清河等地不過是稍大一些的擄掠行動,所獲再多,也不足以滿足八旗的需要。甚至到了旗下百姓無布製衣的地步,而八旗旗主們,也不能保證自己家族內的所有人都能穿上錦緞,讓顯赫身份成了一句空話。這些內情遼東絲毫不知,蘇翎也並未將哨探深入到後金內部,很多情形,都是從千山堡的實際情形推斷出來。千山堡尚且能夠保持著鴨綠江水路的商貿進出,而即將開市的集安也就帶來商貨流動,這都將比努爾哈赤的窘境要寬鬆得多。但千山堡目前不流通銀兩的現象極不正常,這在最初還可用糧食代替一切,隨著人口增長,包括太平哨新城的修築,甚至那規劃中的市場,都在提醒著千山堡的高級武官們,努爾哈赤的難處,千山堡也即將面對。

    努爾哈赤的解決辦法,是不斷衝擊遼東邊境掠奪,小城小堡得不到滿足,勢必將目光瞄向大城大堡,那裡面有大批的糧食、布匹、金銀、人口,如同撫順一樣,只要打破城牆,一切便進入囊中。這般做法,讓號稱的「後金」形象顯然不像努爾哈赤自己所稱的那般高大勇猛,甚至那些降了的漢人,也未對其稱王的狂妄看成是多大的事兒。這些當然不會被記入史籍,歷史顯然是經過一番挑揀的。這些舉止、行動自然也不會被大明朝朝廷所看重,這薩爾滸戰敗雖然是事實,卻並不表示大明朝會對一個昔日極北之地的小小衛所指揮俯首相對。兩邊都是處心積慮,各有各的麻煩,卻各自又在做著一番盤算,這戰事不會太遠,遼東戰火勢必又要燃起。

    對於千山堡,整個大勢卻依舊是出於夾縫之中,那兩方都知道千山堡的存在。努爾哈赤是心知肚明,但不想做賠本的買賣,或許等到實在沒地方搶了,再來收拾蘇翎,而另一方,對千山堡是壓根兒視作無物,無人理睬。努爾哈赤鬧出這麼大的動靜,尚且不會給予重視,何況一個小小的千山堡,隨便哪個衛所便比千山堡強上數倍。

    千山堡偏安一隅,勉強維持著平安無事,內裡雖變化繁多,但對於大勢卻毫無影響。但安穩不會是這個時代的產物,千山堡也不會在努爾哈赤的推動下保持太久的平靜,總會有某種觸動,將水面的波紋掀成滔天巨浪。

    【收藏、推薦,謝謝】

    ——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