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當海盜 第五章 第三十四節 向歐洲傾銷
    成欣(原美聯集團總裁助理)從倫敦發往舊金山的電報,又通過吳良之手轉到了北京。這份電報的重要性在龍劍銘看來,絲毫不遜色於從戰場上傳來的急電。正因為這樣,一夥子人又在三更半夜地聚集在紫禁城裡就這封電報的內容展開了討論。

    在海上顛簸了三個月的第一批商品在普利茅斯港登陸了!

    「陛下,要不我去一趟英國?現在日本和朝鮮的政局已經穩定下來了,日本的工業轉型工作已基本完成。我去倫敦幫成欣一把,這批商品的銷售對我們實在太重要了。」方維志是主動請纓的,在與會眾人中,只有他見識過龍劍銘在美國傾銷商品時的手段,也只有他有一定工業品銷售組織經驗。

    「不用,成欣能行!要不舊金山那邊也不會只派他去倫敦打前站了,有他在那裡我放心。日本那邊,你還要下點心的,蔡副總司令有報告來,說兩個日本師團並不穩定,究其原因還在北京城裡養病的睦仁(明治天皇)和日本列島上存在的仇華情緒。民族融合,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吶!改變一個人在世間的身份地位很容易,可要改變他的習慣就很難,何況是改變一個民族幾千萬人的思維常態和民族習慣呢?朝日總監這個位置很不好做啊。」龍劍銘當然不會把方維志放到倫敦去,那是方維志的官方身份太顯眼,做為大中華帝國的第四號政治人物去到英國,那應該是雙邊政治交往上的大事!這個事件對國際局勢的影響力,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的。當然,龍劍銘理解方維志的心情,也理解方維志的年輕與不那麼成熟。

    「宏明太急了一點。憑成欣在美國這幾年的歷練,又有美國的身份背景,處理這個事情起來,比樹大招風的你要方便不少。怎麼說,這批貨物在明面上還是美國資本在中國的產品嘛,你一出馬,性質就全變了。」岑春煊也說起了方維志的欠考慮,不過他可沒有帶半分的惡意。在他的兩個高等顧問官中,算私人友誼,他和方維志之間的感情就比和楊度的要深。

    龍劍銘點了點頭,做了一個讓方維志少安毋躁的動作,接著岑春煊的話頭說了下去:「總理說得對,等這批商品銷售出去以後,在英國、法國形成市場需求時,英國人會主動邀請你這個高等顧問官去倫敦的。話說回來,最近在朝鮮和日本都有什麼舉動?」

    「朝鮮方面的工作比較單一一點。畢竟朝鮮脫離帝國時間不長,國民普遍對帝國有好感,因此各項政策措施實行起來阻力不大。倒是李熙最近提出讓朝鮮軍出兵參加中俄戰爭的要求,這個,我也轉給了總參。」方維志說著,向李義安和聶文青的座位那邊攤了下手掌。「日本的問題,就要尖銳得多。國防軍協助野津軍團鎮壓了暴亂,從美國進口的糧食也大量進港派發,饑荒問題暫時解決了,只要這一季的收成不壞,日本人就能夠吃飽肚子。現在要解決的是對山縣、東鄉等人的處理問題,還有是對日本皇室的安排問題。這裡面,就要考慮伊籐內閣的接受度和舊日本軍人中普遍存在的復仇情緒。文化工作在盡量通過伊籐政府出面做,現在,從小學開始教授漢語。爭取50年內在日本普及漢語,廢止日語。有一個方面的問題需要國內做好配合工作,隨著日本工業的轉型,大批的日本技術工人及家屬開始向長江口流動,相關的問題應該得到妥善的解決。我建議在非核心技術工廠可以招納日本工人。在日本人聚居的地方開辦專門的學校。教化,是一個長期的工作,短期內絕對不應該引發中日間的民族矛盾。」方維志一說到自己職責內的事情就來了勁,順便把本來應該在稍低層面的會議上討論的問題也提了出來。其目的,無非是想引起龍劍銘的足夠重視罷了。

    「這些意見很好,可以這麼說,對日戰爭還沒有結束,甚至只是剛剛開始!軍事上的成功不代表政治上的成功,政治上的初步勝利不代表我們就能在這上面停頓。教化於無形,是古人所提倡的最高教育境界。對一個民族而言,特別是日本民族,要弱化其獨立性和暴力性,要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民族意識改變等全方位著手。這些,需要交流!需要日本人到中國來,需要中國人到日本去。總理,請在會後就日本來華人員制定相應的優惠待遇,特別是那種舉家遷移的人!我們需要日本的產業工人群體,不需要日本的獨立性。以後,化學工業的原材料制備主要放在日本,建築材料也在日本生產,高耗能的工業門類除冶金外,也都可以考慮在日本建立生產基地。」龍劍銘神色平靜地說著,絲毫沒有被自己歹毒的用心所動。在他的思想裡,有從1932年開始的日本侵華戰爭的烙印,有磨滅不掉的南京大屠殺的記憶,潛意識裡,日本人就是野獸。對待野獸,必須用非常文明的方法……可以想像10年後,標榜著山清水美,古韻悠悠的日本會變成什麼樣?一定是臭水橫流、濃煙滾滾、傳統文化被「工業文明」所取代的「新日本」。對此,龍劍銘準備在良心深處背負一個「破壞世界文化」的罪名。

    而事實上,與會眾人大多數還不能理解這位皇帝的意思。在他們心裡,龍劍銘對日本似乎好得有點過分了!要知道,在大建設中的中國,化工、建材、金屬加工等行業是能賺大錢的,這都搞到日本去了,中國不就賺得少了嗎?

    因此,很多人露出了不理解的神情。

    方維志清楚,他作為朝日總監,自然知道龍劍銘打得是什麼樣的算盤。這些行業往日本搬遷,一是利用日本廉價的工人(註:日本工人的待遇在1945年以前一直是全世界最低的,比中國勞工的待遇好不了多少。)。躲避國內顧布的最低工資標準,牟取更大的利潤;二是利用日本豐富的已建和在建小水電站資源;三是穩定日本國民情緒,製造一種大中華帝國真心實意為日本人造福的印象;四是這些行業產生的廢煙、廢水、廢渣可以避免在中國產生副作用……這些,是方維志這個一直負責工業建設的高等顧問很明瞭的。說白了,皇帝打算把日本搞成污染大、效益低下、隱性盤剝日本勞動力的一個基地!在這個基地初具規模的時候,也是日本人喪失經濟獨立性,必須倚賴帝國的時候!

    「好像有點跑題了,還是回到歐洲問題上來。我並不擔心成欣的實力。在美聯鍛煉了這麼長時間,在南美和澳洲礦產資源收購中也嶄露頭角的他,一定可以勝任打開歐洲市場的任務。我擔心的是,在紡織品加工、成衣生產、塑料日用品、汽車、軍械、電器產品等方面的生產展開情況。樂觀一點估計,兩個月內,從歐洲來的訂單會把我們的工廠塞滿!工業戰線,必須做好準備。安邦,張家港工業區的建設進行得怎麼樣?咱們今後可就指著這個工業區和四川給國家建設提供資金了。」龍劍銘在給會意微笑的方維志點了下頭後,把話題又扯了回來。歐洲市場是重頭戲,是未來10年中國發展國力的最大市場資源。

    「陛下,張家港工業區除大型的鋼鐵公司外,其他的企業都已陸續建成並投入生產。大量的礦石也從南美和澳洲由美聯遠洋運到港口,生產的前期準備工作基本就緒。煉油廠已經取代四川巴萬煉油廠地骨幹地位,開始為國防軍和民用車輛提供燃料。噢,原油全部是美聯和美孚提供的平價和低價優質原油,這方面,美聯集團可吃了不小的虧。」鄭安邦盡量揀了一些簡單的來匯報。實際上更詳細的資料他是會在私下裡直接給龍劍銘匯報的。比如張家港造船廠接了多少國外的軍艦訂單,如何轉移資金投入到軒轅計劃中,軍工集團(成都兵工廠、漢陽兵工廠等)接了多少訂單,電氣生產企業有多少的海外市場收益預算等等……這些情況,最適合自己和王鏞、朱其琛一起搞個完整的資料,再拿去給龍劍銘批閱。

    1906年7月21日,倫敦的街頭出現了一股狂熱的風潮!不由自主地捲入這股風潮的,不僅僅有普通的市民,還有紳士貴族,軍人官員,甚至包括白金漢宮裡高高在上的愛德華國王。

    剛剛在中國出現的「金龍」牌高級轎車,以比美國「林肯牌」優越的性能和莊重典雅的外型贏得了英國政府和王室的親睞。而傳說中大中華帝國皇室和政府高級官員都是乘坐這種轎車的消息,更讓這些人不顧2200英鎊一輛的昂貴價格瘋狂地搶購。

    貴族婦女們更喜歡中國人帶來的新型面料,這種面料的質感跟絲緞差不多,卻不像絲綢一樣怕水、易起皺……

    普通的英國人更關注那些實用的東西,塑料水桶、塑料面盆、塑料杯子,還有電風扇、更亮更耐用的電燈……等等一些價廉物美的生活用品。

    工廠主們欣喜地看到以前美聯集團很吝嗇供應歐洲市場的各種機械加工設備出現在中國人的商品堆裡;也看到適合自尼身份的轎年品種——中華牌轎車僅僅以500英鎊的價格出售,而維修則便利到可以在遍佈英國中等以上城市的福特汽車維修服務部完美的解決問題。

    精明的商人沒有參與倫敦街頭的搶購,而是一窩蜂地走到普利茅斯港,打聽到中國人在港口的倉庫所在,各自向自己心儀的目標撲去!時間,就是金錢。早一步搶在別人前面和中國人達成交易,讓那些憨厚而聰明的中國人收下自己的錢是賺錢的關鍵。

    成欣,沒有動用什麼廣告手段。只不過在倫敦街頭找了個寬敞的所在開了個現場展示會而已,就製造了這股風潮。對他來說,真正需要砸大筆廣告費的時候,他可以眉毛都不動一下的成百萬美元的狠狠砸下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把全英的報紙廣告都控制起來;在不需要廣告的時候,他絕對不會動用一個銅板。

    跟龍劍銘與洛克菲勒的那次談判,讓成欣在商業運作上成熟了不少。在事後龍劍銘和吳良的點撥下,他知道了如何從更大的範圍,這個範圍可以大到全世界,從更深的層次,這個層次包括了從最低級的平民到最高級的統治者,找到潛在的商業利益,製造人們對新商品的狂熱需求。

    有什麼方式比把「金龍」和「中華」汽車開到倫敦的大街上,與那些醜陋的英國、德國、法國製造的汽車排一起比較更具有廣告效應呢?

    有什麼比一個尊貴的夫人在拿起了混紡面料時的由衷驚歎更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呢?

    有什麼在這個炎熱的夏天看到搖頭電風扇呼呼地送著涼風更令人驚喜呢?

    在英國這個大市場上,賣掉整整四條萬噸商船上的貨物,這樣的工作對成欣來說實在是很輕鬆。真正艱巨的任務,是要在形形色色的英國紳士和奸狡巨猾的商人之中遴選出恰當的代理人。當然,這個任務的艱巨性在於:成欣不得不在擁擠在旅店門外的人群中去找到他們,而這些擁擠在旅店的人們,都想得到中國人的親睞,贏得代理人的地位。

    英國政府的官員們,在自己購買了中國人的商品後開始反思起來。從本質上來講,英國的政府是聚集著商人利益的政府,這個政府,就是為英國的商業利益服務的。它可以在英國商品和西班牙商品發生競爭,在殖民地問題上與西班牙發生矛盾時,悍然挑戰當年的海上強國;它也可以因為在遠東的中國傾銷鴉片被阻止的原因,勞師遠征,向中國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戰爭……

    應該說,英國人把經濟、政治、軍事三者的關係最先參透,也最先運用,並由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奠定了當今世界第一大國的基礎。因此,英國的政府官員們對遭受商品傾銷是很敏感的。現在,這種苗頭已經在中國商品登陸普利茅斯後出現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