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色生香 第六卷 第十九章 有朋自遠方來(上)
    正月農曆年很快的過去了。

    吃完了路威和文化城天路學院大食堂的師傅們特意給劇組的人們送來的手工湯圓之後沒幾天,歷經八個月之久,自華星集團創立以來拍攝期最長的一部電影——《雙槍老太婆》終於在西北高原上宣告正式封鏡殺景了。

    當慶祝的香檳灑在黃土地上時,劇組的許多人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在高亢的信天游歌聲中,易青與連隊指尋員以及許多熟識了的官兵擁抱告別;給戰士們開送別感謝晚會的那個晚上,大家都唱了許多歌、喝了許多酒,一個個酩酊大醉,華星集團的許多工作人員更是同一些戰士結下了難忘的友誼。

    ……

    就在易青、依依等人興高采烈的和當地居民、解放軍戰士們一起歡渡春節的時候,遠在北京的孫茹和寧倩華等人也度過了一個難忘而忙碌的正月。

    年三十晚上,在國內沒什麼親人的孫茹和寶叔,受寧倩華的母親陳書芬女士的邀請,在寧倩華香港的半山別墅上參加一場盛大的新春嘉年華酒會。香港華星的孔儒、李想、單少玉、陳雲可、吳明玉等人一同列席參加。

    在酒會結束後的第二天,孫茹和寧倩華去了香港華星。孫茹代表易青和董事會聽取了孔儒的2015-2016的商務年度地述職報告。

    這一年孔儒和李想、單少玉干的相當不錯。雖然沒有易青領導下的香港華星創業高峰期的那兩年那樣高地票房利潤,但是詹姆斯那邊的美國市場已經穩定,賽揚的海外音像製品也相當的能賺錢。所以香港華星這一年的幾部電影又給華星賺了幾億美圓。如今的華星集團是家底厚實,不愁年關了。

    孫茹跟孔儒等香港華星的高層細談了一個下午,關鍵是告知易青和她這一階段在國內所做的事情。一樣是中印電影合作帶動泛亞電影聯盟的事;還有就是華星集團受委託參與國家在西北的新影城建設計劃地工程。

    孫茹反覆強調了這兩件事情,是華星集團目前的重中之中。一切其他的事、其他地目標都必須無條件的給這兩件事情讓路。在這兩件事中,尤其是後面一件,香港華星的地位至關重要。

    雖然易素已經屬意路家父子的天路建築集團,希望把西北新影城建設工程這支標交給這個集團公司來做;但是標地究竟花落誰家,最後還得政府來定,雖然易景和華星能在其中起不小的作用,但是也要標過了才知道。因此,要想保證華星集團在這件事中地主導影響地位,非得有龐大的財力不可。

    到最後無論天路集團是否中標,華星集團都要在政府扶植下成立一個專為西北新影城而運作的專項基金。面向股市,向民眾集資。而根據這幾年新通過地有關新法,在證券市場運作基金。至少要提供運作資金相等或以上的資產保證,否則就會失去基金的主導權。

    正因為如此,所以香港華星一定要穩,不能亂。北京華星才拍了幾部戲,沒賺什麼錢;未來成立了新影城工程基金。是要拿香港華星做抵押保證的;所以這兩年香港華星至少要做到不賠不賺,千萬不能賠錢或者以其他什麼方式貶值,不然就會影響到全盤大計了。

    其實在之前孔儒也已經聽易青說過這方面的考慮了。非常清楚自己肩膀上的擔子有多重。不過以香港華星這樣的走勢,以及集團在國際、在亞洲的聲譽,要想順利過度到基金成立,可以說只要不碰到國家炒家的惡意狙擊,基本是沒有問題地。

    作完了報告、說完了正事,孔儒在大家低頭絮絮的討論時,隨口對孫茹問了一句,道:「對了,後來那個馮麗麗怎麼處理了?我好長時間沒跟易青聯繫了。還一點不知道呢!」

    「處理?」孫茹驚訝的問道:「是易青的那個行政助理嗎?我也不太清楚,不過不是說她自己向易青辭職了嗎?」

    孔儒一楞,立刻意識到自己問了個不該問的蠢問題,很有可能孫茹根本不清楚怎麼回事——不過這件事十分奇怪,以易素和孫茹的關係,不管怎麼想,易青也沒有理由刻意向孫茹隱瞞些什麼呀?

    不過今天的孔儒,可是個經歷過人世滄桑,非常懂得做人處世的「過來人」,非常清楚什麼事該問,什麼事不該問或者沒必要多問——也許是有什麼不得已的苦衷或者其他什麼原因,易青顯然是瞞著孫茹把馬麗麗給「處理」了。

    當下孔儒連忙打個哈哈,把話題岔了開去。在孫茹看來,失去馬麗麗這樣的人才未免可惜,不過既然易青都放她走了,對孫茹來說,不過是公司一次正常的人事調任而已,也沒有太放在心上。

    從香港回到北京,孫茹沒來得及好好的享受一下北京濃郁的節日氣氛,立刻又陷入新一輪的忙碌中去了。

    受中國政府文化部、廣電集團、北影集團的委託,華星集團和印度三大影都的各個影業公司的談判已經談了三輪了,許多細則都已經商定,就等簽約了。

    在易青去完成那個政治任務的這八個月裡,孫茹一直在忙著進行和印度人的談判,現在終於到了尾聲。

    農曆年剛過,文化部和廣電、北影的人就接到印度大使館的通知,印度三大影都(尾買、馬德拉斯、加爾各答)的十大影業集團的首腦,都已經先後抵達了北京。

    於是這一整個春節,孫茹都和韓山平等官員,忙著接待和應酬這幫印度三哥哥。盛大的歡迎酒會,在廣電大禮堂舉行,以接待外賓的最高規格,迎接這些來自世界最大的電影生產地寶萊塢的電影家們;除了中央的政府官員、北京市外事辦的官員之外,印度大使和大使館的文化參贊等人也出席參加。

    原本孫茹已經和他們的手下人談過的一些細節,現在又要不厭其煩的再跟這些印度人的頭頭腦腦再談一遍。不過原則上,雙方合作的意向已經非常明確了,可以說萬事具備,只差簽約。

    最後,分管外事文化交流的文化部副部長代表政府宣佈,由中影集團、華星集團、博南電影集團、華裔公司代表文化部、代表中方,同印度十大影業進行談判以及最後的簽約,中方的談判代表,除了中影集團董事長韓山平之外,第二人由華星集團董事會推舉——只有這兩人有代表政府、代表文化部及廣電的權力,簽約有效;其他的中國企業只是以企業資格參與這次的電影文化產業合作交流。

    行百里者半九十。幾個月來的忙碌,終於到了最後要見成果的緊要關頭,孫茹一身的疲憊都化做了滿心的喜悅欣慰。

    可就在這關鍵時刻,孫茹卻病了……

    ……

    北京三月。

    春雨貴如油。雨後的北京首都機場,空氣顯得格外清新。

    剛剛在家鄉陪母親過了一個快樂安寧的春節的小雲,此時正站在大廳通道外的接機口上,靜靜的看著魚貫而出的人流,尋找期待著那個自己熟悉的身影。

    和小雲同來的,除了她自己的隨身助理,還有華星集團的其他幾位工作人員,運送器材的大車也來了兩輛。人數的優勢把幾批尾隨而至的狗仔隊攔在圈圈之外,小雲也得以鬆了口氣,摘下圍巾和墨鏡——她現在一看到媒體的人馬就本能的心悸害怕。

    遠遠的,站在最前面接機的同事已經和包機回來的劇組同事碰頭了,笑鬧的歡聲已經傳了過來。先下飛機的一般都是扛著器材、拎著大包小包的工作人員——這些人主要都是道具、美工組的人,在楊嫻兒的帶領下興高采烈的和接機的公司同事打著招呼開著玩笑——終於又回到北京了!回家真好!

    小雲分開人群,不停的向前擠去。終於,在人群簇擁的中心,看到了易青、依依、小意等人,她欣喜的擠了上去,沒等易青反應過來,重重的在他胸膛上擂了幾拳。

    「去了這麼多月才回來!上次不是說你春節前就能拍完回來嗎?大話精!」小雲嗔怒的薄責埋怨著,突然發現依依正笑吟吟的看著自己和易青,連忙掩飾似的補充道:「你不回來我就沒戲拍,這兩個月閒得我都悶死了!」

    沒等易青說什麼,小意先自高興的叫了起來,道:「冬雲姐!我在蘭州看到你的第二張專輯了,正版哦!我還買了一張,你要給我簽名哦!」

    易青笑道:「你現在也是演而優則唱的兩棲天後了,還不知足?怎麼就你來了?小茹和寧姐呢?」

    小雲噘了噘嘴道:「小茹病了;寧姐一個人忙得八隻手都不夠用,哪有時間來?」

    「小茹病了?」依依急道:「怎麼回事?身體那麼好的人怎麼突然病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