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色生香 第二卷 第十四章 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將次睡到凌晨三、四點鐘,易青醒了。慢慢的坐了起來感覺了一下,只是有點頭重腳輕,不過人家都說茅台酒醉後不上頭,酒醒不頭疼,還真有點道理。

    易青想了一下,才回憶起來自己是在楊嫻兒家裡,晚上那頓飯吃的真是酣暢淋漓。

    喧鬧熱烈之後的沉靜格外的引人幽思,易青覺得自己好像睡不著了。

    他穿上自己的外套,走到窗前推開窗戶。

    窗外松濤陣陣,竹籟蟲聲。易青靜靜的站著,忽然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一年之前天天為高考發愁的時候,怎會想到今天自己會在一個國家高級將領的家裡跟他一起大吃大喝,還醉倒在人家客房裡。

    短短一年光陰,自己從當初那個為了逃避數學高考而北上拚搏的懵懂小子變成了電影學院的導演系狀元。

    自己也不再是當初那個莽撞衝動,以一己之好惡定人之是非的傻小子了,羅綱的事和今天楊首長的事似乎教會了他如何客觀的去看待這個世界上的人和事。

    現實生活畢竟不是以前在網上看的那些YY小說,很難想像會有絕對的好人或者絕對的壞人。紅塵中的芸芸眾生只是為了各自不同的立場,為了達到實現的目的和慾望在奮鬥著。

    而我,應該去走一條怎樣的路呢?學生時代最大的目標只是高考,現在目標達到了,前途竟是一片茫然,真羨慕依依,至少她知道自己熱愛什麼,想要達到什麼……

    許多男人似乎都是在一夜之間成熟起來的。

    易青想著想著,又有些睏倦了,他和衣倒在床上,迷迷糊糊的又再睡去。

    ……

    清早,易青隱隱聽見楊仲的聲音似乎是在向楊首長父女倆辭行。

    易青趕緊整理好衣服跑下來,跟楊仲告別。

    楊仲抱住他結結實實的捶了幾下,道:「好了,等我下次探親假回來找你喝酒。」

    楊首長道:「行啦,別婆婆媽媽的,易青過來吃早飯。」

    易青依依不捨的目送楊仲出了院門,到北京以後,楊仲是他交得第一個性情相投的哥們兒,不知道再見把臂同飲是在何年何月。

    羅綱和楊嫻兒趕緊幫著炊事員把早飯擺好,對易青道:「我們得抓緊點兒,不然趕不上這周第一場電影了。」

    這個月全是電影節的安排,電影學院的學生主要是看電影、寫跟自己本專業有關的評論,然後再上一點文化課。

    易青點點頭,跟楊首長問了早上好,坐到楊嫻兒旁邊。

    楊首長的胃口還是一貫的好,喝了兩大碗小米粥,還吃了兩個大花卷。

    易青昨晚卻吃的有點兒傷食,他只喝了一碗粥,吃了點醬菜紅腸。就想起手機一晚上沒開,不知道依依她們有沒有找他。

    他掏出手機按了開機,屏幕一亮,一連幾條短信跳了上來,只有一條是依依的,叫他早點睡。其他幾條全是孫茹發來的,語氣不善。

    最後一條是這樣的:「你們倒好,跑去躲逍遙,我一個人在這裡受氣!趕緊回來,出事情了。居然敢關機,你今天別讓我碰到!」

    易青苦笑了一下,把手機拿給楊嫻兒看。這個孫大小姐,顛三倒四的又叫他回來又不能讓她看到。

    楊嫻兒看了,疑惑的道:「能有什麼事?難道是比賽的事出什麼問題了?」

    羅綱把碗一放,道:「我們快走!」

    易青也覺得不對,道:「今天上午要發佈美術比賽的題目,不知道會有什麼事。」

    三人跟楊首長說了一聲,出門坐上昨天來時的車子。一路向電影學院而去。

    ……

    趕到學校的時候,禮堂裡只有稀稀拉拉幾個人,時間還有差不多還有一個鐘頭才開始。

    易青剛要拿出手機來打給孫茹,忽然抬頭看見孫茹跟著幾個學生會的幹部,有文學系有管理系的,還有他們導演班的一群學生,一邊激烈的爭論著,一邊向這邊走來。

    易青認得跟孫茹吵做一團的那個女生是文學系大三的活躍分子,也是電影學院學報的學生主編。

    「……說一千道一萬,你就是不應該不顧大局,把這種文章發出來!」孫茹看樣子是動了真氣了。

    「人家也是電影學院的學生,我有什麼理由拒絕不發人家的稿子;再說她寫的沒有道理嗎?人家寫的都對!諱疾忌醫的結果只是病入膏肓!」

    「一個日本人,在中日比賽期間寫這種文章,是什麼居心你看不出來嗎?你還去迎合她?」孫茹眼睛都紅了。

    「算了,跟你沒什麼好說的。我覺得我沒做錯什麼,而且,你應該把人家的文章好好拿去看一看!我們只堅持真理,不管她是誰說的,更不管她是哪國人。」

    那女生說完,直接轉了個方向,向她自己系裡同學那個方向走了過去。

    孫茹手裡捏著一份當期的電影學院學報雜誌,看見了易青他們,一臉氣惱的走了過來,把雜誌往易青懷裡一摔,坐下不說話了。

    易青拿起雜誌一看,有一頁高高的折起一個角,他和楊嫻兒對看了一眼,一起坐下來,翻開那一頁——

    文章標題是「誰在侵略」?下面一個破折號,寫著「並答北大《清韻》電影社各位同學們」;最顯眼的是作者名上寫著,「(日)前田芝子」。

    易青一怔,問孫茹道:「日本人?我們學校的?」

    「留學生部的。」孫茹冷笑道:「看看吧,受教育啊!」

    易青定了定神,認真的看了起來。

    作為一個日本人,這個前田芝子的中文真的是太好了,文章很流暢。她先引述了北大電影社那期刊物裡阿鼠的關於中日電影調查報告的觀點,進行了系統的反駁。

    「……所謂文化侵略,根本是中國電影人對中國國民素質低下的砌詞狡辯。中國民眾之中,從來沒有形成過電影文化,更談不上有任何的電影修養。」

    「……日本電影從來就沒有佔領過中國市場,談何侵略?而中國觀眾根本也不具備自己的電影修養,一個連本體都不存在的東西,談何侵略?」

    「……今天的中國觀眾,不過是西方『和平演變』下可憐的犧牲品,中國的電影市場不過是美國的低檔電影傾銷地。中國觀眾不過是一群被美國強勢快餐文化洗腦後的可憐人。」

    「……任何國家的民眾都不會像中國人這樣,對著外來的垃圾大聲叫好,對本國的藝術工作者卻無情的嘲諷和貶低漫罵!韓國的導演,在國際上地位和水平遠遠不如中國的導演,但是韓國電影人在韓國是國寶,而中國的電影人,是中國人爭相踐踏的對象;韓國的觀眾,即使看不懂自己國家的電影,或者根本不打算去看,他們也會買票,僅僅只是為了捍衛自己國家的電影,捍衛本民族的榮譽!」

    「……說日本文化侵略,為什麼不說是中國人對外來的事物有特殊的崇拜和近乎奴性的喜好?是日本侵略了中國嗎?是好萊塢侵略了中國嗎?還是中國觀眾自己想要日本的動漫和美國的大片?一個不愛自己國家的藝術的民族,一個對本土電影毫無感情的民族,一個喪失了傳統藝術靈魂的民族,有什麼資格要求外國人來尊重這個民族的藝術和電影?」

    「……中國人為什麼哈日哈韓?為什麼對美國大片不分青紅皂白的叫好,對本國電影不論青紅皂白的百般羞辱?我希望北大的同學和今天年輕一代的中國電影人瞭解清楚,是誰搞垮了中國電影,是你們中國人自己!而不是日本人或者美國人!」

    ……

    「強盜邏輯!」易青氣得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一腳踹翻了面前的椅子,嘩嚓嚓一聲巨響,嚇得周圍的學生全看了過來。

    易青看東西是非常快的,他全看完了,而且全會背了,楊嫻兒還沒看一小段,所以她也嚇了一大跳,從他手裡拿過文章來看。

    易青一肚子邪火,就是沒地方發洩,他真想過去把那個文學系的女生拖過來臭罵一頓,問問她幹嗎要發這種指著中國人鼻子罵的文章,可是理智又告訴他,作為一本學術理論刊物,前田芝子的這篇文章確實是很有見地的。

    這就是身為中國人的無奈。易青現在特別能理解當年霍元甲、陳真他們被指為東亞病夫時的那種心情。

    新中國建國五十幾年了,但是在文化產業方面,今天的中國依然跟八國聯軍的時代沒有什麼區別,至少在電影方面是這樣。

    今天的中國,依然是西方國家廉價的勞動力來源和低級商品傾銷地。大量優秀的中國電影人,從學校畢業以後被美國人以低於本國薪資水平的價格請走;然後,美國人再把自己本國最垃圾的電影傾銷到中國來。

    不過,前田芝子偷換了一個概念,所謂日本電影沒有佔領中國市場,不是因為他們不想佔領,他們千方百計搞臭中國的本土電影,結果後來卻發現打錯了算盤。

    別說中國人民在民族感情上根本不可能大批的接受日本電影,更何況中國是新聞和文化產品管制的社會,政府不讓日本電影進口,日本電影再好也是白搭。

    事實上,無論日本電影這幾年在國際上多麼吃香,中國觀眾對他們也是一無所知,不受影響。只是,日本早期的工作後來便宜了美國人。

    從《泰坦尼克》號開始,美國電影開始進入中國市場。就像喬治報告指出的那樣,美國人根本沒有注重在中國的票房,事實上他們只是向中國人傾銷他們的價值觀念,推銷一種美國式的思維方式,來「和平演變」中國的年輕人,所以他們才對美國大片在中國被盜版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前田芝子無疑是在說,中國被文化侵略是因為中國自己的落後,就像當年日本軍部說因為中國人太低劣了,所以他們要來「大東亞共榮」一樣,是典型的強盜邏輯。

    她無疑是用這種方式告訴易青等人和所有關心中國電影的人,你們贏了跟日本的全部比賽也沒有用,你們依然是文化上任人魚肉的民族,你們的觀眾永遠不會理解和你們,你們拍得東西再好,本土的觀眾也不會接受!

    孫茹之所以生氣就是因為這個,前田芝子的目的非常明顯,就是要打擊易青這邊這些人的士氣,不然幹嗎在電影學院的學報上發表?

    可惜,前田芝子太不瞭解中國人了。如果是日本那種欺軟怕硬崇拜強者的民族,這樣鐵一般的事實也許就讓他們屈服了;但是中國歷來就是個善良的「防守型」民族,從來都是要被人欺負到無路可走了,才奮起反擊,而且欺壓越狠,反擊越強烈。

    易青這種個性的人就是中國人這種性格的典型代表,平時嘻嘻哈哈怎麼都可以,但是日本人把事情挑釁到這個份兒上了,易青他更是非要贏這個比賽不可!

    這時,禮堂裡的人已經漸漸多了起來。再過了一會兒,五國評審在校領導的陪同下有說有笑的進來了。

    大家全體安靜下來以後。校領導宣佈本周電影節的安排,要看哪些哪些電影,有些什麼活動安排。

    最後的壓軸戲,當然是大家很期待的中日第二場比賽。

    法國評審雅克宣佈介紹兩國學生參賽選手,楊嫻兒應聲起來,向全場致敬。

    輪到日本方面介紹選手了,雅克說完,翻譯立刻譯道:「日本參加本次電影短片美術設計比賽的是——本院的研究生前田芝子同學。」

    青一聲冷笑,他其實早有預感,這個前田芝子搞這麼多事,顯然是她自己跟比賽有關。

    楊嫻兒昂然而立,注視著日本留學生方陣,看見那邊站起來一個女生。

    「是她?」楊嫻兒捅了捅易青,道:「快看。」

    易青探頭望去,站起來的這個女生,也就是前田芝子,正是昨天下午他們在電腦特效工作室裡見到的那個很有書卷氣的戴眼鏡女生。也就是說,楊嫻兒那天所說的她在器材和工作室方面的優勢已經不存在了。留學生可以優先使用學校的器材和場館,這是學校的規定。

    楊嫻兒低著頭,把手裡的學報捲成一個細得不能再細的筒,悄悄的咬牙道:「我這次不讓她輸的抬不起頭來,我就去死!」

    這時,美國的評審要宣佈本周比賽的題目了——

    「本周美術競賽的題目是——萬里長城!中國有句古話,叫不到長城非好漢,長城的雄偉壯觀給人以無限想像的空間,是作為美術競賽的理想選題……」

    美國評審後來說了什麼易青根本沒聽進去,心裡翻來覆去的只是在想剛才的那篇文章。

    他不得不承認,前田芝子說的在某些方面還是有一點道理的,在中國有種奇怪的現象,很多人愛中國,卻不愛中國電影。

    中國觀眾在看奧運會的時候,看中國足球看女排的時候,民族榮譽感都特別強,對本國運動員的愛完全是盲目的。這才是正常現象,愛國本來就是盲目的,只要事關自己國家的榮譽,不過中國足球多爛,中國田徑項目多差,中國觀眾也會為本國觀眾叫好。

    可是中國電影卻不是這樣,中國電影拍的不好要罵,拍得好也要罵;票房不高要罵,票房高也要罵。有的罵要罵,沒的罵也要罵,而且為了罵而罵,彷彿不罵中國電影和中國導演就不能彰顯自己的水平一樣。

    要是罵的有道理也就罷了,可是氾濫在國內的批評意見,全是莫名其妙的的謾罵居多。要說藝術含量,中國電影即使最差的幾年,也連連在國際上拿獎;要說票房,張一謀的《英雄》國內票房2.5億,北美1.167億美元,而且是當月全球電影票房冠軍。但是國內觀眾一邊追著看,一邊還是要罵,好萊塢同期的《哈利amp;#8226;波特》和《指環王3》票房都差《英雄》一大截,可是《英雄》在國內依然是罵聲滔天。

    想像一下,好比一個中國球員,代表中國去國際比賽,不管贏球還是輸球,中國人自己不但不喊加油,反而在看台上指著他破口大罵,那這不是太可怕了嗎?

    造成這樣的情況,固然是有日本和美國的文化侵略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我們中國薄弱的文化產業和一系列經濟原因和歷史原因造成的。

    就算退一萬步說,中國電影真像一些不瞭解情況的觀眾認為的那樣爛,那也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電影,就像中國的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一樣,在國際上代表的是中國人自己的臉面,為什麼我們要拿鞋蹭自己的臉呢?

    有時候,中國人真應該學學韓國人的護短,保護一下自己國家民族的文化產業,本來就夠薄弱了,本來就不如人了,要是自己再糟蹋著玩,中國真的就永遠只配做人家的低級傾銷地了。

    美國電影再好,那是美國人民的。你再怎麼捧怎麼愛也不會變成我們中國人自己的。

    這時,易青突然眼前一亮,一個想法在他心裡萌生了。

    早上的晨會已經結束,主席台已經撤掉,開始準備熄燈放今天第一片電影了。

    今天看的是一片比較老的日本電影,巖井俊二導演的《情書》。這片子易青他們上課時早看過了,易青使了個眼色,悄悄的拉著孫茹和楊嫻兒、羅綱,四人偷偷溜出禮堂,跑到外面。

    易青道:「我想到這場比賽要拍點什麼了!」

    楊嫻兒道:「長城啊,還能怎麼拍?叫羅綱去採點素材回來,拍點長城的景色,我拿回來做美術方案嘍!」

    易青搖頭道:「這只是習慣性的思維!今天那個前田芝子的文章啟發了我。」

    「什麼?」孫茹來了興趣,問道:「還跟她有關?」

    「是!」易青慨然道:「我們一直把振興中國電影當作中國電影人的事,事實上,保護我們本民族的文化和文化產業,應該是我們全民族全中國人民的事!一方面,中國的電影人要更貼近生活,貼近基層的人民,拍出老百姓愛看的電影;另一方面,我們中國人更應該知道如何團結在一起,抵抗外來的文化侵略,建立起我們自己的文化人格!」

    「這跟長城有什麼關係?」羅綱還是一片茫然。

    「對啊!」孫茹眼睛一亮,欣喜的道:「長城就一定是那幾塊磚頭嗎?以長城為題就一定是拍實物的長城嗎?長城對中華民族來說,首先應該是一種精神,一種團結在一起,反擊侵略,抵抗外侮的精神!」

    「這個創意好。」楊嫻兒道:「找一些群眾演員來,搞一些行為藝術造型,做成虛影,到時候拼在長城的素材後面!用虛實結合的方式,用長城的城牆來暗喻人民的團結。我們不但要在戰爭年代抵抗外來的侵略,在和平年代更不能像一盤散沙一樣任人魚肉,更要像一座無形的長城一樣,保護我們的文化產業,保護我們的民族遺產,保護我們的傳統精神!這樣一來,引入了行為藝術的造型和電腦特效結合在一起,美術設計上的空間一下子就拓寬了。」

    「對了!」易青道:「長城不僅僅是一堆磚頭,長城就在我們每個人心中!我們要做的主題就像國歌裡唱得那樣,用我們的血肉去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