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色生香 第二卷 第四章 他的頭上有光環
    易青看著滿場期待的目光,從容的說道:“楊嫻兒同學說任何人或者物,都是美術的大前提下的綜合體。那麼請問,假如我們現在用一個鏡頭來表現一個人在吃西冷牛排,是不是可以把這個鏡頭理解為,這個人的肉體和牛肉、馬鈴薯是綜合體呢?”

    “哈哈哈哈……”

    文學系和導演系的學生哄堂爆笑。

    孫茹也笑得直搖頭,她剛才聽了楊嫻兒的話,覺得頭頭是道,怎麼被易青這麼輕描淡寫的一駁,立刻變得平平無奇了?

    易青接著道:“那麼從楊嫻兒同學的邏輯出發,鏡頭上這個人身上穿的衣物,也是在美術的前提下,成為這人身軀頭顱的綜合體,同時也成為牛肉和土豆的統一體咯?”

    底下笑得更大聲了。

    易青指了指自己的耳朵,笑道:“電影除了是眼睛的藝術之外,至少還是耳朵的藝術,所以我們說現代電影是視聽結合的藝術。因此,楊嫻兒同學的觀念似乎只適用於無聲電影默片時代……”

    “哈哈哈哈……”

    “呵呵呵……”

    楊嫻兒尷尬的看著台下笑成一團的人群,沒想到自己從小學習美術積累出的一些最為得意的心得,在易青犀利的詞鋒面前竟是不堪一擊,人家好象還沒怎麼發力,四兩撥千斤,三兩下就占了上風。

    易青等大家笑了一一陣子,接著道:“之所以會鬧出這種笑話,是因為楊嫻兒同學所發表的宏論中,有矯枉過正的地方。我也同意美術與電影是平等的創作,也同意藝術的表現形式沒有高下從屬之分,但是楊嫻兒同學在這個基礎上走到了另一個極端,推出了唯美術論,進而推出了唯藝術論,甚至提出了‘人是藝術的動物’這樣的觀點。”

    “……楊嫻兒同學引述了電影家們對於電影是造型藝術的種種宏論,足見她的所學廣博,令人欽佩。但是,電影家說的不一定就是對的,有時可能是錯的,更有可能,是過時的!”

    “……啊?”

    “哇……”

    各系學生一片嘩然!

    要知道電影學院是最崇拜大師的地方,多年來的校風使得這個學校的師生自矜自傲的最根本原因就是,認為現在最紅最紅的演員導演不過跟自己在同一水平,無論多牛也不值得去要一個簽名;而從前那些已有定論的大師們不同,值得自己向他們致敬——正是這種學術傳統造就了一代代傑出的中國電影人,電影學院到好萊塢去的華人學生最後無一例外全成了最頂級的美國電影人,被稱為電影學院學術成就與美國資本的完美結合,也是源於這種深厚的積澱。

    現在易青公然批評那些電影家,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早二十年,這種離經叛道的言論恐怕會引來全校老教師老專家們的一致討伐了。

    易青顯得有些激動,大聲道:“如果所謂大師和專家就是不容懷疑的,那麼電影的世界怎麼可能再出現新的大師。大師們縱然不能有錯,但必然已經過時了!”

    鴉雀無聲,死一般的沉寂。

    “好!”

    突然一陣轟雷般的喝彩聲猛然在人群中炸響,無論是導演系還是美術系,無論的是誰,前排後排的學生全都激動的站了起來,潮水一般的掌聲震得小小的劇場嗡嗡回聲!

    易青微笑著示意大家坐下,接著說道:“歐洲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先鋒派電影家們,將電影作為動態的造型藝術或動態的抽象繪畫去實踐,屏棄“莫裡哀精神”,屏棄了人!結果把電影帶進了死胡同,這就從另一方面證明電影不是他們所認為的那種繪畫或造型藝術!”

    人群中再也坐不住了,一陣陣議論紛紛。

    “……難道不是嗎?在今天,誰還記得法國電影,誰還記得意大利電影、蘇聯電影?除了我們這些膜拜大師的專業人士,普通的民眾,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觀眾受眾,誰還知道法國是電影誕生的地方?人們只知道美國電影,只知道好萊塢,甚至只知道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戛納做為世界第一電影節的地位漸漸被奧斯卡取代,甚至連世界最高藝術含金量的電影節也說不上了,這難道還不值得深思?”

    “……事實根本在雄辯的證明,歷史早在不停的昭示,我們所景仰的那些電影大師們,在電影誕生的一開始,給這門藝術選擇了一條錯誤的曲折的路!為了藝術而藝術,就著藝術做藝術,根本是條行不通的死路!”

    張叔萍和兩位教授默然對視了一眼,這個觀點早已經超出了他們事先對今天比試的想象,不但超越了電影美術的范圍,而提升到了對整個傳統電影藝術系統的顛覆了。沒想到一個二十不到的年輕人,居然有這麼大的能量和野心!

    易青旁若無人,語氣激昂的繼續說道:“無論是電影還是美術,還是文學、音樂、舞蹈……任何一種藝術形式,歸根結底,都是為‘人’服務的!楊嫻兒同學將藝術凌駕於人之上,認為人是藝術的動物,這是我無法同意的!”

    “……人,不是藝術的動物,恰恰相反,藝術是服務於人的!無論我們如何的醉心於藝術,都不該淪為藝術的奴隸。比如說這兩幅畫,”說著易青指著楊嫻兒的那幅《恐怖的車房》道:“這幅作品用超現實的用光和用色,營造出了使人感到恐怖的感覺,是很高明的藝術手法。但是試問,如果一只貓一只狗一只牛看見這個作品會感覺恐怖嗎?不會!只有人,只有我們人才會從詭異的光聯想到車房裡可能有什麼古怪可怕的東西,從而感受到恐懼!”

    “……第五代導演在電影學院的時候,就提出了用關注電影的造型意識顛覆原本的敘事意識,把電影從單純的講故事,從依附文學與戲劇的誤區裡解脫出來,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進步。但是時至今日,大家難道沒有發現嗎,無論是張一謀,還是陳凱哥,從九十年代末開始他們都已經意識到了,單純的把電影理解為造型藝術是片面的,因此他們不斷的嘗試商業片,張一謀的《英雄》、陳凱哥的《無極》,盡管都不太成功,但是至少說明他們意識到了自己的誤區!”

    “……藝術起源於人!藝術因人而存在!藝術理當為人群而服務,藝術理當為大多數的、草根階層的人服務!如果藝術只是小眾用來誇耀和自傲的手段,如果電影藝術只是為歐洲那些喜歡看純藝術電影的上流觀眾所存在的,那麼電影藝術必將一步步走向衰亡!”

    “……我們要拍的,就是文盲也能感受到震撼的電影!這,就是我最為一個熱愛藝術並有志獻身藝術的青年人的心聲;這,就是我的人本主義藝術觀!”

    所有的人都呆住了。

    在唯藝術至上的電影學院,這番話簡直是對以往大多數觀念的徹底顛覆。電影學院有太多看不起下層觀眾的人,太多認為大多數不懂藝術的人不值得尊重的人。而易青卻說要為‘人’而拍電影,還提出人本主義這個口號……

    如果說楊嫻兒的話令人佩服,那麼易青的話每一句每個字都象敲進了年輕學生們的心裡。振聾發聵,真正的振聾發聵!每個人都在重新審視自己對藝術和對電影的根本認知。

    良久,從評判席上首先響起了掌聲。

    張叔萍凝視著易青,一下一頓,一下一頓的拍起了手……

    不論同意不同意易青的話,這些話必將在電影學院引發長久熱烈的討論。在張叔萍的帶領下,所有的人用熱烈的掌聲表達了對易青這種探索精神的肯定。

    人本主義的藝術創作觀,多麼驚人的想法!

    張叔萍贊許的望著易青道:“雖然不是太成熟,但是我依然能夠感覺到,你的這些話啟迪和印證了一些我以前的想法。現代電影總是無法在商業化和藝術層次上求得平衡,你的所謂藝術為人服務的人本主義思想,很值得我們琢磨。”

    “所以,”張叔萍跟兩邊的兩位教授商量了一下,道:“你剛才的駁論也很精彩,我們一致裁定……”

    “先生!”易青猛得打斷了張叔萍的話,道:“兩位教授,我個人對楊嫻兒同學在藝術純理念上的高度和造詣也非常的欽佩,請允許我跟她比完三局,您幾位再做最後的裁定可以嗎?”

    “呵呵呵,”美術系的主任王洪海教授拍手道:“我們應該為易青同學這種屬於男性風度的高雅表現鼓掌!”

    好樣兒的!易青這小子!孫茹在底下笑瞇了眼,導演系的學生帶頭鼓起掌來。

    王教授和中央美院的劉教授商議了一下,點點頭,道:“第三場的題目是我和劉教授事先預備好的,張先生不知道,呵呵。”

    張叔萍面現微笑,既然他不知道,那兩位客氣禮貌的教授一定是用自己的電影作品作為考題了。

    王教授指著兩人道:“張先生和王家偉先生的作品《東邪西毒》你們都看過吧,這部電影很有特色,你們就以這個片子的美術設計為題,各抒己見吧!”

    張叔萍道:“這次,男士先來。不用避忌,大膽的說。”

    易青點了點頭,他閉上眼回憶了一下。暑假裡,他還碰巧把這個片子又看了兩遍,這種小資意味比較濃的電影正是易青這種藝術青年最喜歡的格調。

    不過十秒中,易青睜開了眼,開始說道:“《東邪西毒》算是另類武俠片,影片的美術風格天馬行空,表現了一種對電影空間的思索——這是這部影片最有特色的地方,即是說電影是否能抽離故事本身而僅僅為了表達某種意念而存在。所以這個片子有很多觀眾認為看完不知道要講些什麼,不知道說得什麼故事。其實嚴格說,這個電影根本沒有故事!”

    張叔萍點了點頭,對電影空間的探索確實是王家偉提出來的,也是刻意的不要情節,如果不是有一大票豪華的近乎奢侈的明星陣容,這個電影根本不可能有普通觀眾肯去看。

    易青接著道:“這個作品沒有確定的時間地點,可以發生在有華人的任何朝代、任何有沙漠的地方。西毒的故鄉白陀山和東邪的隱所桃花島,都只是作為抽象的表意符號出現在電影裡。影片整體的美術風格詭譎華美,虛幻艷麗,與音樂風格相得益彰,成就了影片華麗卻不耽溺、雅致卻不單調、繁復卻不流俗的視覺基調。”

    三位教授交換了一下眼色,他們以為易青已經說完了,這是中規中矩的回答,基本符合學院大三大四學生的平均水平。

    王洪海剛要說點什麼,誰知易青思索著又說了下去:“,《東邪西毒》中對比度極強的誇張色彩足以使觀者放大幾倍瞳孔。故事走向、人物關系變化都處在一個虛幻空間,與他以往影片中香港都市的浮靡燥動感覺不同,幾乎沒有人間煙火氣。這樣設置場景的文化心理原因,大約與人們常說的香港文化特性有關,具有與生俱來的無根感,沒有歷史感、歸屬感。置身荒漠,已經沒有熱烈期望探求太多東西。所以最後,歐陽峰終於看著茅屋毀滅在熊熊大火中,起身回白陀山頤養天年。”

    “……《東邪西毒》裡面的場景又有開放和封閉兩種,穿插出現,調劑氣氛,表達情緒。場景與人物性格有緊密關聯。最重要的開放場景就是歐陽峰終日面對的沙漠。沙漠隨一天陽光的角度變換色彩和照度,有不同的明暗、虛實層次。而嫂子寄托對歐陽峰思念的男孩,出現的方式也是面對無邊大海。”

    “……歐陽峰自命放蕩不羈,無所約束,適合在這種環境裡生長。沙漠並非光禿禿,暈黃光調裡,有山,有幾棵樹(具體數目視情節或情緒需要而定),在獨孤求敗練劍的水邊,大量的俯拍鏡頭裡,水中綠色樹影班駁,水邊白色衣袂飄飛,造成強烈視覺沖擊力。

    “……最重要的封閉場景當屬歐陽峰的小屋內景,情節推進、人物關系發展都是在這裡進行。而桃花幾次出現的有水的山谷,也可看作是一個封閉空間。歐陽峰的嫂子自始至終都是出現在封閉的屋子裡,頂多靠在窗邊望屋外世界。暗示心理壓抑一直無法排遣,直到郁郁而終。她實際上在封閉中拒絕了幸福。”

    “……《東邪西毒》裡,每個人物都獨具特色。西毒歐陽峰開頭亮相即“用構圖形式的本身暗示內容表現的含義”,不規則構圖表明他心態的失衡、不平,他的衣飾黑白相間,以後都是玄色與白色呼應,整體基調看起來凝重而單純,暗示一種矛盾性格,既有真誠又有陰冷一面。”

    “……東邪黃藥師的基調以黃色為主,也許與姓氏有關,還有就是“東邪”後來在東方,用五行色來看,東方是一種“木”文化,主色應該是青藍色,但如果兼具中部(土文化區)特色,則代表色為黃色。黃色在東方傳統色彩觀裡,應該是尊貴的,代表最高智慧和文明,與沙漠色彩很有親和力。黃藥師黃袍黃衫,獨立嶺頭的逆光身影英姿勃發,開始出現也是反常規的特寫鏡頭,與歐陽峰方向相對。”

    “……男性角色裡,盲武士和洪七都是落拓劍客裝束,盲武士衣裝裡都有幾分憂郁。二人服裝主色都是藍色,前者更暗,可能因為命運更沉重。他一直惦記著回家鄉看桃花,可惜“春來遍是桃花水”時他已經成為“聽別人說話的屍體”。洪七更簡單更直接,他的藍色也是簡單直接,也更明朗。”

    “……慕容燕出現時,男裝,白色和中性色為主,造型化妝都凸顯男性陽剛特征;慕容嫣的服裝則有嫣紅、靛紫、豆綠、淡藍等鮮艷色彩,質感也柔軟輕盈,突出女性溫婉嫵媚。總有鳥籠作為前景,投射在臉上紋路,可以理解為逃避,逃避內心的痛苦。後來得道成為“獨孤求敗”後,成為一身白衣,以示割裂與塵世關系。”

    “……有特殊意義的人物,盲武士的妻子桃花,出現的主要場景是有水的山澗。開始是中性色麻衣,後來是粉紅色,紅唇,配合打在臉上的水中光影,還有棗紅馬,無論光色,都美侖美奐。盲武士死時一陣驚鳥飛過,宛若桃花飛舞。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桃花”寄予著影片中盲武士和黃藥師不同的情感。而桃花所在的山谷,也有逃避之意,古人詩中都表達過對桃花和桃花源的感慨。李白曾寫過“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和“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的句子。”

    “……西毒的嫂子出現之處多為紅色調,身著紅衣,手拈紅花,紅唇鮮艷,但是有種青春逝去、的淒美。“今年落花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群鳥驚飛處,生命已然凋落。可惜,生命最美好的日子,也沒有心愛的人陪伴。“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

    “……而執著要用一頭驢子一籃雞蛋給弟弟報仇的楊采妮扮演的女孩,裝束以暗色為主,有一種苦難中的堅定。最後得遇洪七,終於如願以償。”

    ……

    ……!!!!!!

    易青整整說了半個小時!而且還沒有停,一部電影他才說到一半,已經說了不下二十處用色用光的優缺點,而且描述詳細的似乎一邊看著電影一邊說一樣……

    全場人都傻了。

    易青站在那裡一邊思索一邊隨口敘述,其實他無心炫耀,他只是盡可能的在腦子裡回憶鏡頭,然後根據影片的鏡頭在腦子裡過小電影般的影象來一個個的盡可能多說一點是一點。

    連張叔萍都訝然張大了嘴。

    即使是他自己也不可能把這部電影記得這麼清楚!上千個鏡頭,當時做的時候倒是做了這麼多美術方案,但是隔了這麼久,自己也沒辦法全記得。

    而易青現在就象手裡拿著自己當初做的那些圖紙在照著念一樣。如果是剛剛看完這部影片發表觀感還說的過去,可是就是剛看完,誰又能記得這麼多鏡頭?

    這、這……這是多麼恐怖的記憶力!這是人腦還是電腦?

    除了早知道易青這種特異功能的謝曉京教授和孫茹以外,所有的人嘴都張得可以塞進一個鴨蛋。

    神了,太神了!

    易青的講述終於停止,這一口氣,講了一個小時零三分鍾。

    幾位教授都在心裡衡量了一下,自己如果把《東邪西毒》看十遍,再花一個晚上來寫教案、備課,不知道能不能給學生做一堂這樣的講座。

    易青說的內容是不希奇的,那些色調用光課堂上都有教,雖然大一學生沒學到這個程度,但是不過說明他自學成才,興趣廣泛而已。

    恐怖的是這種記憶鏡頭的能力。

    易青說完了,靜靜的站在那裡,等著所有人沖驚愕中蘇醒過來。

    楊嫻兒呆呆的站在那裡……

    她從易青身上感到了一種奇特而熟悉的氣息。

    她的父兄在指揮千軍萬馬之時,正象易青此刻這樣,雄心萬丈,傲視天下。

    恍惚中,楊嫻兒有一種錯覺,這個男人,他的頭上似乎是有光環的!那種蓬勃的形而上的激情,永遠無法測知深度的對藝術的慧悟,如同一個浩大的宇宙一樣。

    男人不就應該如此嗎?

    她不得不承認,有一些男人,天生就具備某種領袖的氣質,他的話語,天生就能征服人心。

    因為她家族中的男人太過優秀,從小她就看不起外面的那些男人。她認為男人能做到的她能做的更好,並且一直用父親要求堂兄們的標准來要求自己。

    因此她對待其他異性總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非常的傲慢。堂兄們都笑稱她這種酷似日爾曼女郎般的傲慢為“法西斯式的傲慢”。

    其實私心裡,她之所以渴望自己是男兒身,還是因為羨慕堂兄們的優秀,那種沛然粗獷的男兒英氣,是她內心深處最眷戀的。

    今天,一個象她的父兄一樣高傲的男人、同樣充滿著煽動性和感染力的男人站在她的面前,令她心頭鹿撞,失去了方寸。

    聽說每一個日爾曼女郎都會對第一次戰勝她、征服她的那個男人產生深度的崇拜。

    楊嫻兒看著易青,終於艱難的說道:“不用再比。我服了!能夠輸在你這樣的人手裡,我連輸都輸得非常驕傲。”

    幸好張叔萍讓易青先說,如果剛才讓她先開口,根本連易青的二十分之一都說不到,白白出丑。

    隨著楊嫻兒這一聲艱難的“我服了”,轟天價的掌聲、喝彩聲爆炸般的響了起來。孫茹和幾個起哄的導演班同學在人群中高聲叫道:“易青!易青——”

    “易青!易青!易青!易青……易青——”

    “易青……易青……易青……易青——”

    大家的臉興奮的紅撲撲的,盛大的沙龍成了一個狂歡的派對,連一些年輕的老師、助教也加入了這個瘋狂的行列。

    在人群的歡呼和掌聲中,剛剛給央視版《神雕俠侶》在各大衛視拍完廣告回到北京的美女劉一菲,悄悄的登上了台,在主持人的耳邊說了幾句話,然後向張叔萍先生頷首致意。

    張叔萍也知道這個大陸炙手可熱的當紅小花旦,微笑的點了點頭。

    劉一菲曼聲道:“對不起,請大家靜一靜。”

    雖然電影學院比劉一菲漂亮的,象她一個檔次的女生也為數不少,但是她身上的那種氣質,那種“明星味”,還是異常搶眼,尤其搶男生的眼。

    劉一菲道:“大家好,我是電影學院表演學院2006級的畢業生,今年剛剛畢業,已經拍了幾部電視劇。”

    底下一片友好的笑聲,現在中國看電視的人恐怕大多數都知道“神仙姐姐”和“小龍女”劉一菲了,但是回到母校她還是謙虛的自稱是本院的學生。

    劉一菲梨渦淺現,看著易青道:“今天導演系的易青師弟表現如此精彩,確實令人驚訝。所以我個人在這裡宣布一下,如果將來易青……不是,如果易導將來拍膠片的話,我願意為易導拍戲,收我當時一半的片酬就行,演不了女一號,女三號四號都可以!”

    “哇!”

    幸虧沒有八卦媒體在,要不明天可是個大消息。

    大家又是一陣歡呼。

    表演系的霍教授、崔新清老師、王敬松老師在底下都呵呵大笑,這個劉一菲,以前在學院就是個小精靈,做了明星還是這麼湊趣。

    “好,我宣布,今天的沙龍比試,2006級導演系易青同學獲勝!”主持人大聲的宣布道:“大家可以盡情的吃東西、喝飲料慶祝!我們十五分鍾以後放一片純藝術實驗電影,作為今天電影美術沙龍的壓軸節目!”

    “哦哦哦!哇……”

    一片哄鬧聲中,易青被導演系的男生擁了下來。孫茹沖上去對著易青就是一個熱烈的擁抱,引來一片口哨聲。

    孫茹這才意識到自己有點忘形,放手紅著臉道:“今晚你挺……挺帥的,給我們班爭臉了,不枉本小姐平日裡對你多番教導……”

    “這個理由太牽強了吧!”導演系的兩個搗蛋鬼開始起哄——

    “妹妹,你有心事你就說了吧……”

    “哥哥,你今天好威猛哦,搞得人家心亂亂的……”

    孫茹氣得臉都發燙了,正好趁機脫身,指著那兩個倒霉鬼罵道:“給我立正別動!”

    哪有人那麼傻等著挨大小姐的回旋側踢的,兩人鬼叫著逃進了人群。

    易青走到長桌前拿起兩杯橙汁,在人群裡找楊嫻兒,左右前後都看不到。

    這時,劇場的幕布緩緩的放了下來,背後的投影機把光打在幕布上,大燈一暗,小燈一亮,電影開始了。

    今晚沙龍准備的是一部美國電影《純藝術》(HighArt)。這部電影是專門涉及電影美術的一些理念,可以理解為當代美術中的攝影,理解攝影作為一個藝術門類的制作和運作機制,特別是了解當代攝影藝術家的工作情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參考。

    《純藝術》於1998年由美國“十月電影”公司(OctoberFilms)推出,制片人多麗amp;#8226;豪爾(DolyHall),編劇及導演為麗莎amp;#8226;科洛登科(LisaCholodenko),獲當年“太陽之舞電影節”評委特別獎。作品的女主人公瑟德(Syd)由澳大利亞新秀瑞達amp;#8226;米西爾(RadhaMitchell)出演。

    《純藝術》與好萊塢的快節奏大異其趣,反倒有點象歐洲電影,尤其是法國電影,注重心理表現。這部電影節奏緩慢,用好萊塢的影評術語說,屬“催眠”一類。正好,在催眠狀態下讓個人的心理流程,同非個人的群體行為發生互動,是當代美術中攝影的一個方面,這也有助於通過電影認識攝影。尤其適合一個安靜幽雅的沙龍聚會時放。

    人群裡漸漸安靜下來,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下來欣賞電影。在這個學校只要有電影,大家就會自發的安靜下來,氣氛非常好。

    易青還在人群裡找楊嫻兒。忽然看見劇場小門簾子一挑,看背影是個女生出去了。

    易青心中一動,端著兩杯果汁悄悄的跟了出去。

    **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