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
李唐軍進入洛陽城已經半月有餘,尉遲敬德、王君廓、可達志眾將在洛陽好好休整一番,再行出擊。
如此順利就能拿下這個象徵著華夏權威的巨都,是他們之前完全想像不到,但又一心期盼的願望,現在輕易實現了,多少還覺得有些不實。本來局遲敬德還以為會有慘烈的巷戰,或者亂民的暴動,以華夏軍民心和,這是極具可能的,李唐軍曾針對這些可能,作出種種的策略。可是,那一切舉措都不需要。
留下來的洛陽百姓,對李唐軍的到來雖然沒有太好的臉色,但是也沒有任何反抗的跡象。相反,他們很多人都帶著畏懼和不安,儘管李唐軍多次張貼告示,表示自己許多的善意,但這些人卻始終麻木,將信將疑地看著告示,又默默無聲地離開。
街上如果沒有必要出門,看不見一個漫步的人。
所有人都在街道上蕭瑟畏縮著身子,低頭疾走。
昔日熱鬧輝煌的洛陽,幾乎變成了一個死城,一股壓抑的氣氛籠罩全城,讓人喘不過氣來。不再有歡笑和笑語,不再有喧嚷熱鬧的早集,不再有高聲叫賣的小商,不再有散步的老人和晨讀的童菲,不再有齊刷刷迎著朝陽邁步的士兵……
洛陽,還是那個洛陽。可是現在的洛陽,又不再是以前那個洛陽……
直到現在,留下來的洛陽人,才明白到一個事實。洛陽,並不是因為洛陽人而繁榮興旺,並不是因為洛陽這個地方而繁華昌盛,而是因為華夏軍,而是因為徐聖王。
因為他的存在,所以,洛陽才與眾不同。
沒有了徐聖王和華夏軍的存在,洛陽與普天下所有的城池再沒有兩樣。
堅決擁護華夏軍,決心追隨徐聖王的洛陽人已經離開,他們帶去了洛陽的熱鬧和富強,帶去了洛陽的活力和生機。現在,有很多洛陽人很後悔為什麼沒有像那些人一樣,為什麼沒有離開,為什麼要因為錢財留在這個精神荒蕪的洛陽之地。
快樂、安全、驕傲,這些東西,用多少錢也買不到,用多少金銀也換不來。
李唐軍在進入洛陽之後,忽然有一種疲憊,就連很多將領也打心底感覺到一般。多少天苦苦拚殺,多少天流血犧牲,意想攻下洛陽,於凶悍的華夏軍手中奪取這個世間第一大城都。
在風陵渡口,華夏軍就像受傷的老虎,雖然遍體鱗傷,可是李唐軍每一個人都咬緊牙關,才將頑強的他們擊倒,那一刻,李唐軍每一個人的心中,都非常的自豪。
天下無敵的華夏軍,讓自己擊敗了!何等的榮譽,何等的自豪,何等的驕傲!一路上,李唐軍馬不停蹄,披星戴月地趕到洛陽城下,發現只有三千不足的士兵站在城外等著,他們沒有據城而守,儘管洛陽是天下最高大雄偉最易守難攻的天下巨城,但是李唐軍發現,洛陽城在華夏軍士兵的眼中,比不上在地面上挖的一道半人深的土壕。
他們夢寐以求想攻下的洛陽城,對手卻覺得連守禦的價值都沒有。拱手相送,他們寧願在城外,面對著世間最強悍的玄甲虎賁正面對沖,浴血奮戰,也不願意站在城頭放箭,抵禦李唐軍的進攻。儘管只要他們守在洛陽城頭,就算不防禦,李唐軍也需要幾天時間的準備才能攻上去。
可是,華夏軍的士兵沒有……李唐全體將軍最渴望攻取的洛陽巨都,在華夏軍的士兵心中,不過是隨手可棄的城池。
唯一攔阻李唐軍的,是一個忠於職守的華夏軍城門兵。
讓李唐士兵感到羞辱的是,這名城門兵也沒有攻擊或者防禦,任憑對手任意格殺,也沒有還擊。他,只是忠於職守,也許把他放到世間任何一個城池,也會作出同樣的舉動,而不是為了身後的洛陽。
洛陽城,所有追隨華夏軍的民眾都走了。
他們帶走了整個洛陽的靈魂和生機,沒有了這些人,留下來的人就像行屍走肉一般。李唐士兵看見這些人,忽然明白華夏軍的士兵為什麼不站在城頭上防禦,而在城外挖幾條小壕溝來作戰。
因為,留下來的洛陽人,不值得為他們流血,不值得為他們犧牲。
華夏士兵可以戰死,華夏士兵可以犧牲,但他們的鮮血,不會為了叛徒或者拋棄自己的民眾而流……華夏軍的士兵,是如此的驕傲!
在接收華夏軍一切的時候,李唐士兵發現華夏軍什麼也沒有帶走。
國庫裡,竟然還有一堆堆分配好的金銀。上面標明,哪些金銀用於洛陽的慶典,哪些金銀用於百姓的救濟,哪些金銀用於學堂義捨的興建,哪些金銀用於必要時租用馬車船隻運作的補貼,哪些金銀用於應對天災人禍的預防……看著那一庫金銀,看著李唐士兵哄搶一空的舉動,看著那些猶如野獸般的喘息叫罵和揮刀相向的搶取暴動,看著黃金白銀洗劫一空而剩下滿地的書藉圖紙,看著那些留守工匠農民輕蔑的眼神……
房玄齡杜如晦放聲大哭,哭得天崩地裂。
與他們同樣流淚不止的,還有龐玉和長孫無忌,還有李唐諸多派來接手洛陽的官員。
犯了錯誤的士兵可以處斬,搶走的金銀也可以追回,但是,再多的人頭和鮮血,也挽回不了那些鄙夷的眼神和冰冷的人心。當華夏軍在撤走後,他們還留有滿庫的金銀來給李唐軍維持洛陽正常運作,而李唐軍的士兵,卻它們搶入自己的懷中,像強盜一樣。
走在受萬民捐款而鋪建出來的『萬民路』,走入天下最得人心徐聖王的宮殿,房玄齡杜如晦發現這裡比不上長安城富商大戶的家。
走進華夏百官辦公的廂間,看著那些茶杯和文房四寶都擺得整整齊齊的案面,看著每一張桌面都註明何職何務的紙張,他們的手腳在顫抖……這是他們夢想一樣任職理政,雖然簡陋,但這個地方卻是真正為國為民的處所,這裡辦公的官員,是真正為民請命以民為子的青天老爺……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華夏之主,還有華夏官員,竟然用這種言語自喻。對於自己的功跡,華夏聖王沒有大吹大擂,對於屬下百官,沒有封侯封爵,也沒有賞金賞銀,徐聖王他只是寫了一首詩銘來暗中嘉勉自己和官員。房玄齡杜如晦撫著「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的銘刻,愴然而淚下。
一國之君,一朝之臣,竟然身在如此簡陋的地方為萬民操勞。
徐聖王是世間最不具王者禮儀的君王,可是,他卻是最受世間百姓尊敬愛戴的君王。洛陽城中,富戶千萬,身居廣廈高樓,於最熱鬧的中心,有高百丈的大廈,也有寬闊數里的廣場,可是身為帝王之所,百官朝拜之庭,卻簡陋如斯。
無雕一龍一鳳,無刻一功一跡,無鋪一氈一席,無描一畫一圖。在道路兩邊,密密麻麻,銘刻著萬民的姓名。
這是徐聖王要百官在上朝時,無忘萬民心血的舉措。房玄齡與杜如晦走在萬民路上,第一次感覺到步履維艱,第一次感覺到冥冥萬民的注目,第一次感覺到雙肩職責的沉重……這,才是為官之道。
走進華夏的朝堂,映入眼中,是徐聖王的龍案。它,沒有高高在上,而與百官是如此的近;它沒有明黃金碧,金雕玉砌,僅僅只是一張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石案。材料,與外面萬民路鋪地的石料一模一樣。
比起李唐高高在上金碧輝煌的龍座,比起長安王宮主殿的豪華大氣。這裡,只能用『寒酸』兩個字來形容。
倒是百官兩邊站立的中間,擺著六個小案,據留守的工匠說是讓百官坐下辦公的。這讓房玄齡和杜如晦簡直傻了眼,在君王面前,有臣子坐的地方嗎?普天之下,恐怕只有這個不喜王儀的徐聖王,才會如此愛護自己的臣子,才會關心自己的臣子站著書寫是否疲累……
這裡很簡陋,不像一個朝堂。卻是房玄齡與杜如晦夢想中的朝堂,在這種簡陋又貼心地方,沒有什麼不可直言,沒有什麼可以顧忌,
他們設想華夏名臣魏征站在百官之首,向徐聖王朗朗而諫的情形……如果,自己決心侍奉的君主,也像徐聖王一樣,會偷偷地用萬民捐獻出來興建宮殿的錢,挪用去修學堂義捨,那該是多好啊……
「請問兩位是不是房相杜公?」得到認定後,留守的幾名工匠搬來一疊卷宗,又捧來文房四寶道:「這是貞貞皇后和魏公留下給你們的,說洛陽還有許多事項沒有辦法完成,請兩位繼續。對了,魏公說如果兩位疲憊,可以到他和福成大人的位子去辦公。魏公他們的位置就在左廂之首,房相杜公請自便……小人們告退。」
「這些是?」杜如晦看見其中一個卷宗上寫著關於洛陽與長安商人貿易因為戰事中斷的賠償和尾款,上面寫明賠償的金額與商人的名稱,貨品的來源與價值,甚至列出賠償的金銀位於國庫中的那一行那一列。
房玄齡手上的其中一張,則是徐聖王與李唐太上皇李淵訂下的火炮貿易,關於材料,資金,工匠,廠所和鑄方等無一不全。
兩人越看,手中越是顫抖。男兒淚,又一次湧出……
自己待對方如賊,然而對方卻待自己如賓。念念不忘的,不是戰事廝殺,而是當日的承諾;念念不忘的是,不是金銀的得失,而是萬民的得失。
兩相比較,李唐與華夏相差,何其之遠。
房玄齡與杜如晦對視一眼,皆覺臉上發燒,羞愧難容,心腑陣陣發苦,有口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