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販子在唐朝 第四卷 范陽經會 第五章 擊缶而歌
    說罷孔穎達出席經論之事,盧祖安卻歎一口氣,對盧夫人說:「唉,只是邀請你家那三醉老爺子一事,卻是未成。據派去崔家送信的下人說,老爺子的面都沒見著,吃了個閉門羹回來。」

    盧夫人一聽就笑了說:「那個老怪……老爺子啊,我就說了,肯定是請不出來的。吃個閉門羹還是好的,要真見著了,不定怎麼給捲出來呢。」

    盧祖安聽了,也是連連歎氣。

    盧鴻一聽頗為奇怪,按說以盧家的面子也不算差,父親更是崔家的姑爺,怎麼會這等事上,崔家人還不來捧場的。

    盧夫人想起這位老爺子來,也是忍不住笑,便一一講給盧鴻聽。

    這位老爺子本是崔族內一位怪才,自小博覽群書,過目不望,但為人行事,卻頗與常人不同。一來最喜飲酒,每日必得三醉,因此上自號三醉道人;二來最喜與人辯論經文義理,口下不留情面。他本人經義純熟,學問上卻略有偏激之處。這位崔三醉老人有言:「上古以降,只有老子李耳,為第一人;孔丘周文,能解易注詩,堪為二等;那韓非、商君、墨子等人,碌碌之輩而已;若莊生、孟子,便是拾人牙唾,大言欺世;佛學之流,全是妄言,只堪焚以為爨。若讓老夫遇上,定當直撾其面,說得彼等無言以對!」只是你要與他辯經,還得是他看得上的人,等閒之輩,他卻不屑理你。三來更有意思的是,這位三醉老爺子,不喜與俗人來往。居然不要崔家人供奉,自己在城外一處小山上,開荒種糧。所得糧米,一半自食,一半釀酒,活脫脫便如一個當世陶淵明一般。但這位老爺子年紀既長,輩份亦高,名氣更是極大,比起鄭家三老,也是不惶多讓。

    這次范陽經會,盧家自然是有意張大聲望。因本族中兩個名宿,於前幾年時相繼離世,其餘雖有精通經史之人,但多為盧祖安這一輩上的,聲望難於鄭族三老比肩。盧鴻雖然此次玄壇講經大出風頭,畢竟年紀太小,難以服眾。因此盧家便廣邀各地名流集聚此會,以為經會抬高身價。

    崔三醉本人聲望既高,其治《老子》、《易》等頗多建樹,只是性格古怪。雖然喜歡辯論,卻多是任性而為,從未曾參加過這等規模經會。因此盧祖安便想請了來,為經會放一異彩。本想兩家關係頗近,又托了內兄從中出力,不想還是未能成行。

    看盧祖安唉聲歎氣的樣子,盧夫人忍住笑,便講起這崔三醉當年的一件趣事來。

    這崔三醉老爺子自耕自種,所得糧米,自食之外,方才釀酒,因此所得也自有限。有一年,有一個遊學的書生,不知怎麼聞得崔老爺子這些怪癖,便寫了一篇文字,請崔老爺子過目。文字內容,便是專罵孟子。這書生也當真有才,文筆犀利,入木三分,一下子便得了老爺子的歡心,請入相見。二人坐談數日,最可喜那書生也嗜好杯中之物,這下老爺子更是高興,便將釀就的好酒盡數取出,每日與書生暢談闊飲,對罵孟子。數日之後,所釀酒盡皆告磬,書生這才告別,飄然而去。

    第二年,這書生又來相訪。這次他寫了一篇罵莊子的文字,依然文華燦然。崔老爺子見了大笑著對書生說:「尊駕這篇文字固是極佳。只是上次論道,罈酒俱盡,後半年極其寂寞,勉強捱過。今次卻是不敢相請了。」

    盧鴻聽了,也不由笑了半日。之後卻說:「這崔三醉老爺子確實是個妙人。孩兒倒是有心走一趟,或許能請這位老爺子出山,也未可知。」

    盧祖安並盧夫人聽了,均想自己這個兒子每有非常之舉,若說胸中才華,也不下於人。若他說要去請崔三醉,說不定還真可能把那老怪物弄出來。

    博陵城外,西山半腰,幾棵高大松柏之下,掩映著竹籬石牆,環繞幾間小小茅屋。

    茅屋之中,卻有一個老者,赤著兩隻腳,踞坐於蒲團之上。只見他頭上斜插了一股荊釵,身上一件洗得發白的道袍,斜架著一個大酒罈,以掌擊壇,漫然放歌道: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此時正值中午,旁邊兩個小童卻是不以為意,斜倚在一邊昏昏欲睡,由得老者自歌自樂。

    老者正自歡娛之時,忽然那柴門為人「吱呀」推開。有個少年推門昂然直入,朗聲說道:「竹籬茅舍,把酒放歌,本是逸林雅事。只是前輩杯酒獨酌,嶺上白雲空對,不覺得辜負良辰麼?」

    此時那小童一下子驚醒過來,便有一個過來說道:「你這少年好生無禮!不經主人通喚,排門直入,言語孟浪,還不快快出去!」

    老者卻是伸手止住那童子,醉目朦朧,斜睥少年說:「杯酒雖淡,內中自有乾坤;白雲或空,相對亦解風情。那少年,此中真意,你小小年紀,卻是難曉其味。」

    少年哈哈一笑,也不管其他,自顧行至老者面前坐下,雙手抱膝吟道:

    生者百歲,相去幾何。

    歡樂苦短,憂愁實多。

    何如尊酒,日往煙蘿。

    花覆茅簷,疏雨相過。

    倒酒既盡,杖藜行歌。

    孰不有古,南山峨峨。

    老者聽著,朦朧的眼中漸漸清明,手下卻不自覺地擊壇相應。待少年吟罷,不由呵呵笑道:「不想小友,卻是解人。不知可堪飲麼?」

    少年說:「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有何不可?只是晚輩,卻有點小小毛病,道是『三不飲』」。

    老者聽了,呵呵笑道:「好,好,小友果是妙人。願聞其詳。」

    說罷,卻從身邊拿出一個破碗來,自壇中注入半碗濁酒,龍飲鯨吸般一氣飲下,呼出一口酒氣,滿臉陶然。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