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董卓大傳 第四卷 第四十七章 綁票犯魯肅
    「二位先生高才,聲名遠播,肅與太師都仰慕已久,今日得見,足慰三生矣。」魯肅誠懇的說道。

    得知那丑書生就是龐統,而那黑瘦書生就是徐庶,魯肅激動得幾乎說話都哆嗦,而馬忠跟著康鵬也有一段時間了,康鵬也曾命令他動用暗月組的力量尋找此二人,雖然一直沒有找到,但龐統與徐庶的名字卻深深印在他腦海中。馬忠也不遲疑,立即上去給龐統賠禮道歉,告昨天冒犯之罪,龐統雖然不太領情,可在徐庶勸解下還是接受了馬忠的道歉,又在魯肅必恭必敬的邀請下與徐庶一同來到董卓軍使者團下榻的館驛。

    剛進館驛,魯肅命僕人擺開盛大酒筵,又命護衛嚴守屋外,不使談話外洩,便展開如彈簧之舌,試圖替康鵬拉攏龐統與徐庶。賓主落座後,魯肅即向龐統與徐庶說出康鵬對他們的仰慕之情,不料龐統和徐庶反而大吃一驚,徐庶驚道:「董太師身份何等尊貴,竟然知道我們這些山村布衣?」

    「太師何止知道二位先生?」魯肅笑道:「太師還知道龐先生字士元,道號鳳雛;徐先生字元直,還有一個化名叫單福,家中還有老母在堂,而且侍母至孝。」

    徐庶面上變色,魯肅給他的話打擊太大了,單福那個化名是他剛給自己取的,就連好友龐統都沒叫熟。龐統也收起狂傲之色,驚呼道:「不可能!鳳雛這個道名是我老師水鏡先生給我取的,而且是十天前方才賜與我,董太師他難道能未卜先知嗎?」

    魯肅自己也很奇怪,攤手道:「原因在下也不知道,但你們的名字確實是董太師一年前就對在下再三提及,稱讚二位先生有經天緯地之才,並反覆交代在下,不管見到二位先生中的任何一位,都要禮敬恭迎,不得怠慢。」

    龐統和徐庶目瞪口呆,幾乎不敢相信的耳朵,但見魯肅那幅誠實君子的模樣,二人卻不得不信。半晌,二人才異口同聲道:「董太師,神人也!」

    魯肅一笑,舉杯道:「二位先生勿驚,太師之高瞻遠矚,博學多才,遠遠超過世人想像,日子長了,二位先生就知道了。來,魯肅敬二位先生一杯。」龐統與徐庶仍然驚疑不定,但還是陪著魯肅將杯中美酒一飲而盡。

    酒過三巡,魯肅便試探道:「二位先生的大名太師早已知曉,眼下天下不平,太師有心匡扶亂世,還百姓安寧,卻苦於手下缺乏良材,求賢若渴卻因士林敵視太師,一直沒有進展,以至就連魯肅這樣的庸才都竊居高位,魯肅心中實在不安。不知二位先生可有興趣入仕,魯肅願為二位先生保薦?」

    龐統與徐庶對視一眼,龐統繼續喝酒,徐庶卻低聲道:「子敬先生,聽聞你非士林出身,乃是白身致仕,傳言可是當真?還有,你可知道士元兄昨日為何試探於你?」

    「魯肅確實不是士林出身,只是喜讀兵書,愛舞刀弄劍,蒙太師不棄,這才入仕為官。」魯肅老實答道:「昨日魯肅也非有心拉攏鳳雛先生,只是太師再三交代魯肅要禮賢下士,不可因人貧窮而輕賤之,魯肅所以才替鳳雛先生解圍,並無他意。」

    徐庶鼓掌道:「這就對了。」徐庶頓了頓,盯著魯肅的眼睛道:「子敬兄,你可知道,徐庶也是白身?士元兄雖是士林,家道卻已中落數代,與徐庶相差無幾,我們空有一身抱負,卻因不是士族出身,各方諸侯都只喜歡用士族大家,看不起我們這些出身寒微的學子,所以我們一直不能發揮生平所學,一身本領只能埋藏荒野。我二人久聞董太師用人不問出身,只問才幹,又將雍並涼三州治理成人間天堂,我二人雖有心去投太師,但又怕被傳言所誤,所以士元兄才一直跟蹤先生,昨日更故意試探先生,就是想試驗傳言真假,還望子敬兄勿怪。」

    「太好了。」魯肅大喜,絲毫不在意龐統與徐庶以前對自己的懷疑,抱拳道:「既然二位先生有心歸依太師,那就請二位與魯肅一起返回成都,太師一定會重用二位先生,讓二位大展手腳。」

    徐庶一笑,龐統卻搶先說道:「慢著,我們去成都可以,但醜話說在前面,我二人心願很高,胃口也不小,子敬先生還是先說太師能封我們什麼官,我們再作決定不遲。」

    「二位想要什麼官?」魯肅答道。

    龐統盯著魯肅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說道:「我要子敬先生你的位置,西涼軍副軍師,兼朝廷少常!」

    肅眼皮都不眨一下,立即答道:「魯肅退位讓賢。」

    龐統注視魯肅良久,見魯肅目光清澈之至,絲毫沒有動怒,更沒有緊張神色。龐統搖頭歎氣,與徐庶一起離席下拜,「子敬兄心胸坦蕩,吾等不及也。太師能有子敬兄這樣的屬下,由此可見,太師的心胸也必然高尚,吾等願隨子敬兄一起去投太師,效犬馬之勞。」

    魯肅忙將二人扶起,喜道:「既如此,事不宜遲,肅這就命人收拾行李,一起回成都。」

    「慢!」龐統笑道:「空手去見太師,吾等就算獲用也心中不安,何況子敬兄此來,不是要阻攔劉表與劉焉結盟嗎?豈能大事未成就空手回去?」

    魯肅歎道:「魯肅無能,荊益同盟已成覆水之局,沒有挽回的餘地,這次,魯肅不知將有如何面對太師了。」

    「覆水未必不能收。」徐庶微笑道:「我與士元早就估計荊州士子對太師恨之入骨,子敬兄計劃很難成功,所以給子敬兄想好了一個主意,或許可讓劉表無暇西進,讓太師為難。」

    ……當夜,魯肅與龐統、徐庶飲酒至深夜,而在驛館外監視董卓軍使者團的荊州細作也困得不行,偷懶打了個盹,不料他們稍不留意,驛館中便火頭四起,濃煙蔽天,忽然燃起沖天大火,荊州細作大驚,忙上去查看,無奈火勢太大,人不能進,荊州細作人等及附近居民本想救火,卻被聞信趕來的荊州士林阻攔,眼睜睜看著大火蔓延,直到將驛館燒成灰燼……第二天正午,大火方被撲熄,荊州官府、軍方、士林都派人去火場查看,但燒了一夜的大火,十幾間館驛及周圍民房都被燒得乾乾淨淨,那還能有什麼屍體留下,只是發現一些類似骨灰的骨頭殘塊。消息送到劉表那裡,劉表的第一反應——益州方面下的手!道理很簡單,兩國相爭,不斬來使,荊州沒必要殺魯肅而遭天下人唾棄,又完全激怒董卓,魯肅被火燒死,唯一能得利的只有益州。

    劉表的謀士也這麼想,蒯良更悄悄向鄭度打聽,但鄭度堅決否認是自己幹的,但在蒯良等人看來,這更是鄭度心虛的表現——因為魯肅在襄陽被殺,荊州和益州就成了拴在一根稻草上的螞蚱,再也無法脫離同盟。蒯良等人也不是笨蛋,馬上向劉表建議,搶在益州之前把魯肅的死信通知董卓,以洗清荊州的嫌疑,並派人嚴密監視益州使團,只要找出一點蛛絲馬跡,立即就把鄭度的罪行公佈天下——順便再敲詐劉焉一把。劉表許之,並從此暗恨劉焉。

    第三天,也就是初平四年的二月初三,是劉表後妻蔡氏亡母的忌日,本來在往年,都是由劉表陪著蔡氏到襄陽城東的蔡母陵前祭拜的,無奈今年劉表因為出兵救援益州的事而忙碌,實在抽不開身,只得派小舅子蔡和保護蔡氏及劉表年僅三歲的愛子劉琮前往。

    這一天的天氣不錯,艷陽高照,又正值春暖花開,蔡和帶著五十名親兵跟在蔡氏車後,有說有笑的來到蔡母墓前,蔡母的幕穴臨近襄江,江上漁舟點點,道旁風景如畫,蔡和因為給老媽上祭而不能抱著小妾睡覺的壞心情也煙消雲散。

    到得墓前,蔡和本已轉好的心情又大壞,因為在他老娘墓前樹林後的江邊竟然停有兩艘漁船,正在點火生炊,蔡和大怒罵道:「那來的不長眼的東西?不知道這是我們蔡家的陵園嗎?去幾個人,把那些沒長眼的狗東西攆走。」

    蔡氏也憤憤道:「混蛋東西,竟然敢在我家陵墓前生火,把我家陵前的草木引燃了怎麼辦?去把他們打一頓,看以後誰還敢到太歲頭上動土!」

    主母發話,那幫荊州軍立即衝過去十幾人,罵罵咧咧去趕那些漁家,不料那幫荊州軍士兵去了,卻老半天不見回來,蔡和等人又被樹林阻隔,只能遠遠看到那些漁船還停在那裡,看不到其他動靜。蔡和大怒,吩咐道:「再去幾個人,看是那幫兔崽子是不是跌斷腿了,怎麼半天不見回來?」

    又過去十幾個人,可和上次一樣,又是去了半天不見動靜,蔡和更是惱怒,對蔡氏說道:「妹妹,你先在這裡安坐,我親自過去,把那些不知死活的漁人砍了,再把那些傢伙抓後來。」言罷,蔡和帶上二十名士兵大搖大擺的衝進樹林。

    進得樹林深處,蔡和發現不對,自己帶來的人怎麼越來越少?自己分明是帶了二十人進林,現在怎麼只剩下不到十人了?忽然間,蔡和看到地上有血跡,不等蔡和逃跑,密林中忽然竄出二、三十名黑衣蒙面人,手執刀劍,不由分說上前就對蔡和等人一陣亂砍,其中一名中等身材的黑衣蒙面人竄到蔡和面前,抬刀就砍蔡和,蔡和慌忙閃躲,不料那黑衣人動作極為靈活,翻手刀把就砸在蔡和額頭,頓時被砸暈過去。

    蔡和醒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被捆在樹上,嘴被一塊破布堵住,帶來的手下全部被殺,屍體躺得到處都是,他的妹妹蔡氏和外甥劉琮也被那幫黑衣人拖到林中,拉扯之間,容貌妖嬈的蔡氏衣服被撕得稀爛,露出大片雪白肌膚,惹得那幫黑衣人發出陣陣淫笑,不少黑衣人的大手也不規矩的在蔡氏身上胡亂揉捏,更有人直接把手伸進蔡氏內衣游動。

    開始砸暈蔡和那黑衣人操著江口音對蔡和說道:「告訴劉表,想要他的老婆不被我們九江男人千人騎萬人壓,就把乖乖江夏讓給我們,否則,不光他老婆要作婊子,他兒子也性命難保。」言罷,那黑衣人把一封書信往蔡和懷裡一塞,押著蔡氏與劉琮登船張帆而去。

    天全黑了,劉表見愛妻與愛子遲遲不歸,開始劉表以為老婆是回了娘家,派人去蔡家打聽,蔡家的人卻反問蔡和的去向,僕人回報劉表,劉表這才慌了神,忙派人去尋找,終於把已經被江風吹得炎炎一息的蔡和救回來,同時帶回那封信。

    信是孫堅寫給劉表的,內容很簡單,大意是孫堅覺得江陵處在九江上游,對九江威脅太大,希望劉表能本著同僚大臣的友愛精神,把小小的、僅有二十六萬人口、又緊扼襄江彙集長江入口、戰略位置不那麼重要的江夏借給九江三、四十年,到時候一定歸還。如果劉表不答應,那他孫堅軍中正缺營妓,也不會讓一個三歲小孩浪費糧食……看完來信,劉表氣得七竅生煙,大吼道:「快馬通知黃祖,叫他撤軍,給我打下九江!」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章,《嫁禍》。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