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海洋 卷八 戰火燒四方 第四十三章 南亞明珠
    二零三九年,絕對是二零三五年之後,最為關鍵的一年。

    在這一年裡,全球糧食產量比二零三八年增長了百分之十五,中國的糧食產量就佔到了全球總產量的百分之二十三。同樣在這一年裡,中美在印度的博弈達到了白熱化程度,美國企業以兵不刃血的方式控制了印度最主要的公共基礎設施專營權,取得了大勝,而中國企業在印度的生存變得異常艱難。

    最有標誌性的,就是美國企業在二零三九年七月份,控制了印度電力公司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權,三個後印度工業用電價格暴漲百分之三十五,美國企業以聯營的方式,以較為低廉的價格購買電力,而中資企業卻要承受漲價帶來的影響。結果就是,在當年就有三千多家中資企業宣佈破產。

    這種排他性經濟行為,在這個時代並不罕見。

    問題是,這次美國過界了,而且直接動了中國的蛋糕,準確的說是數量眾多的中國民營企業的蛋糕。

    跟二十多年前相比,中國民營企業已經發展壯大。

    根據中國官方在二零三九年第一季度公佈的經濟調查數據,民營企業已經佔到全國總資本的百分之九十二,貢獻了百分之九十四的稅收、提供了百分之九十七的企業就業崗位,其中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所佔比重高達百分之六十四,第二產業、即工業為百分之三十二,第一產業、即農業僅為百分之四。

    可以說,中國已經基本上完成了市場化,國營企業基本上退出了經濟舞台。

    與之相對應的,中國企業家的政治地位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全國代表大會中所佔比例高達百分之三十七,僅次於行政部門,比軍方高出了十三個百分點,另外民間人士還佔了百分之十一。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民營企業家擁有很大的政治發言權,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國家基本政策。

    現在,中國民營企業在印度的利益受到了損害,中國的政策自然會出現重大變化。

    只是,時機對中國非常不利。

    在二零三九年接下來的幾個月內,全球氣候變化較為溫和,特別是在北半球,經歷了年初的雪災之後,夏秋兩季沒有出現嚴重自然災害,不但美國與加拿大秋糧大豐收,歐洲與獨聯體也實現了糧食大豐收。

    到二零三九年底,全球餘糧已經高達四點五億噸。

    也就是說,即便在二零四零年再次遭遇嚴重自然災害,比如暴風雪再次光臨北半球,糧食供應也不會出現較大問題。

    美國企業大舉進軍印度的另外一個結果就是:印度經濟進入了恢復性增長期。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日戰爭的第二個受害者就是印度。雖然戰後,扶桑成為中國的特殊行政區,但是在戰爭期間,印度的日資企業幾乎全部倒閉,僅存的幾家也在戰後不久被印度當局查收。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在印度排第二位的海外投資斷絕,接著發生的全球性自然災害加劇了印度的經濟困境。

    根據印度官方的統計結果,到二零三九年六月底,印度經濟規模比中日戰爭爆發前萎縮了百分之六十。在二零三六年初,印度的失業率高達百分之六十七,也就是說三分之二的印度人找不到工作。如果不是印度有一定的工業基礎,在拯救行動中分攤到了任務,恐怕印度經濟將在二零三六年中旬崩潰。拯救行動結束之後,即在二零三七年第二季度,印度的失業率高達百分之四十,超過三分之一的印度人只能靠政府救濟度日。即便到二零三九年,印度的失業率也在百分之二十以上。

    這意味著什麼?

    作為一個城市化率不到百分之五十的准工業國,如果把限制的農業勞動力算上,印度的失業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此外,在印度的城市裡,還有一億到兩億「職業乞丐」,等於有將近百分之六十的印度人沒有工作。

    當然,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應出,印度擁有難以估量的發展潛力。

    更重要的是,到二零三九年底,印度的文化普及率已經超過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七十八的男性與百分之二十六的女性都能讀書寫字,而這些人在經過簡單培訓之後,都能勝任普通工業崗位。

    可以說,印度的戰略價值遠遠超過了日本與東南亞。

    二零四零年初,全球氣候事務組織專門委託中美歐的三家大型調查公司,對全球一百八十多個國家與地區進行人口普查,通過對一千二百萬份調查報告進行分析,估算出全球人口總量為四十二億,正負偏差在百分之一點五以內。也就是說,到二零四零年初,全球人口總量在四十一億四千萬到四十二億六千萬之間,比二零三四年降低了百分之四十七,勞動力總量則降低了百分之五十六。

    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結果,甚至因此而沒有公佈於眾。

    勞動力大量減少的直接結果就是,全球總體生產力大幅度降低,而以西方世界為主的經濟體系再也無維持下去了。

    要知道,在勞動力嚴重緊缺的情況下,西方國家再也不可能通過佔據高端領域來剝削其他國家。說得直接一點,就是西方為主的發達國家再也不可能維持原來的消費水準,必須過上節衣縮食的日子。

    事實上,這些影響已經顯現出來。

    比如在美國,受進口萎縮影響,初級工業已經佔到工業總規模的百分之二十一,在歐盟達到了百分之二十九,在中國則佔到了百分之三十以上。在社會消費總量上,美國萎縮了百分之三十,歐盟萎縮了百分之二十七,中國則萎縮了百分之三十六。在具有標誌性的第三產業規模上,美國縮小到了百分之七十一,歐盟縮小到了百分之六十九,中國則只有百分之六十四。

    這些數據無一例外的表明,各主要國家的生產效率都大幅度降低。

    相對而言,中美歐的降低幅度還不是很明顯,因為在勞動力減少的同時,科技也在飛速發展,抵消了部分負面影響。比如在中國,得益於可控聚變核技術,僅電力產業的生產效率就提高了百分之一百八十,而農業工廠更是把農業的生產效率提高了幾十倍,釋放出了大量農業人口。

    在其他國家,生產力減少產生的負面影響極為嚴重。

    最為提出的就是俄羅斯,人口總量由二零三四年的一點零六億降到八千二百萬,社會總體生產效率降低了百分之三十以上,在生活物資匱乏的情況下,大量勞動力不得不從事農業與初級工業等低效率產業。

    在這個大背景下,印度的重要性顯得非常突出。

    雖然根據全球氣候事務組織做的調查,二零四零年初,印度的人口總量在九億到十億之間,比預期的少得多,可用勞動力不到四億,也比預期的少得多,但是印度仍然是世界性的人口大國,而且是勞動力最多的國家。要知道,雖然中國的人口總量在十億以上,比印度稍微高一點,但是可用勞動力僅有三億四千萬,而且這個情況在未來二十年之內,也就是在二零三八年到二零四零的嬰兒潮產生影響之前,中國的勞動力總量都不會得到增長,甚至會逐漸減少。

    當時,就有人提出,二十一世紀下半頁屬於印度。

    暫且不說是否有道理,但是有一點非常明確,那就是誰控制了印度,誰就能在未來二十年內掌握戰略主動權。

    當然,這僅指中國與美國。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中國與美國在南亞地區的戰略矛盾不可調和,而且很快就會因為全球性自然災害過去而白熱化。

    鬥爭的方式有很多種,戰爭只是最後的手段。

    二零四零年二月四日,黎平寇對新德里進行了正式訪問,而他也是第一次印度洋戰爭之後第一位正式訪問印度的中國國家元首。

    在新德里,黎平寇沒有提出「糧食換土地」,因為糧食已經不是問題了。

    當時,他只提到了一點,即世界各國企業在印度享有同等的權力與地位,不應該受到任何歧視。

    黎平寇的主張,得到了歐盟與俄羅斯的支持與歡迎。

    只是,美國對此並不買賬,而且印度當局的態度也很曖昧。至於印度國內民眾,更是把黎平寇的主張看成了二十一世紀的「門戶開放政策」,認為中國在印度搞經濟殖民,妄圖控制印度的經濟命脈。

    顯然,印度平民非常愚蠢,或者說是印度的新聞媒體已經被美國控制了。

    要知道,在印度搞經濟殖民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即便在二零三九年之前,中國企業也沒有在印度的社會公共基礎領域佔據主導地位,更沒有獲得影響印度經濟的能力,而現在美國企業已經在電力、電信、城市供水、鐵路交通,甚至包括民營醫院、私立學校、輿論宣傳等方面擁有了絕對主導權。

    當然,美國企業也因此獲得了影響印度政權的能力。

    黎平寇的提議,只是為了增強印度的市場化程度,讓更多的企業有機會進入印度,通過競爭為印度平民提供更好的生活與工作。

    到此,中美在印度的戰略鬥爭進入直接交手階段。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