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海洋 卷五 進軍印度洋 第二十七章 精妙戰術
    起飛十五分鐘後,先行的ZJ-1與J-25機群到達克拉地峽上空。

    按照楊禹方的安排,飛行高度必須控制在二十米以下。

    在這個高度上,自動飛行儀已經失靈,必須由飛行員手動控制。雖然有夜視儀,但是在如此低的高度上飛行,仍然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在超低空,夜視儀的最大可視距離不會超過兩公里,而對於J-25這樣的戰鬥機來說,每秒鐘就能飛行三百米以上,所以飛行員只有六秒的反應時間。雖然ZJ-1的速度慢一些,飛行員大約有十秒的反應時間,但是預警機更加笨重,更不容易控制。

    對預警機飛行員來說,挑戰更大,因為預警機在設計的時候,就沒有考慮過在超低空進行高速突防,平常訓練的時候,也沒有做出相應要求。按照海航的標準,駕駛預警機的是沒有通過考核的戰鬥機飛行員。

    為了安全起見,在安排戰術的時候,楊禹方讓J-25在前方領飛。

    這樣一來,ZJ-1的飛行員可以沿著J-25的飛行路線前進,如果前方有障礙,比如過於高大的樹木或者是高壓電線,J-25會首先規避,ZJ-1的飛行員能夠獲得額外的十多秒反應時間。

    所幸的是,克拉地峽非常狹窄。

    作為馬來半島上最狹窄的地方,克拉地峽最窄處只有五十多公里,J-25在三分鐘之內就能飛過去,ZJ-1也最多只需要五分鐘。

    驚心動魄的幾分鐘,讓二十二架戰機上的飛行員都出了身冷汗。

    …四十五分,J-15B機群到達克拉地峽上空。

    因為戰機太多,所以分成了六個小機群,依次沿著J-25開闢的航線通過。

    與J-25相比,J-15B在超低空飛行時,反而更加輕鬆一些。不是J-15B更加敏捷,而是在滿載起飛時,J-15B比執行護航任務的J-25重十四噸,翼載高出百分之三十五,因此低空飛行的穩定性更好,不容易受到低空紊流影響。這與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重載卡車比小轎車更加平穩是一個道理。

    此外,J-15B是多用途戰鬥機,平常訓練就以超低空突防為主。

    只是,所有掛架上都攜帶了彈藥後,J-15B的低空飛行速度在每小時九百公里左右,僅比ZJ-1快一點,比J-25慢多了。

    …五十分不到,最後一批J-15B越過克拉地峽,進入印度洋。

    此時,前出的J-25機群已經在印度洋上飛行了將近三百公里,離布萊爾港不到七百公里了。

    在安排護航任務的時候,楊禹方把重點放在了前進掩護上。

    主要就是,兩艘航母上只有四十架J-25,留下必要的防空戰鬥機之後,最多只能出動二十架。如果把這二十架分成兩批,一批前進掩護、一批伴隨護航,那麼任何一批戰鬥機都無法保證奪取制空權。

    此外,J-15B本來就是機動性能非常出色的戰鬥機,在拋掉反艦導彈之後,能與印度與日本的任何一種戰鬥機交戰。因為有足夠多的外掛點,所以在攜帶四枚反艦導彈與一具大型副油箱之後,J-15B還能攜帶兩枚PL-12D與四枚PL-11C,有足夠的自衛火力,不需要直接掩護。

    既然是前進掩護,J-25就要負責奪取戰場制空權。

    關鍵不是投入多少戰鬥機,而是指揮與情報支援能否到位。

    這時候,ZJ-1的重要性顯現了出來。

    每架ZJ-1上有四套空戰指揮系統,必要的時候,副駕駛也能指揮空戰,以雙線路指揮模式,最多能同時指揮十架戰鬥機。也就是說,兩架ZJ-1正好能指揮二十架J-25,確保把戰鬥機達到最大作戰效率。

    在爭奪制空權的時候,ZJ-1將全力引導J-25。

    只有在J-15B機群到達攻擊區域,準備發射反艦導彈的時候,才會有一架ZJ-1把雷達調整到對海搜索模式,為J-15B機群鎖定聯合艦隊,提供進行攻擊的火控數據,協助攻擊機群完成打擊行動。

    從這套戰術安排上,就能看出ZJ-1的重要性。

    如果沒有ZJ-1,不但J-25難以奪取制空權,還不得不增派偵察機,為攻擊機群提供戰術情報。

    只是,這套戰術也存在一個問題,即難以達到突然性。

    不管是ZJ-1啟動雷達,還是J-25到達布萊爾港上空,都會被敵人發現,從而讓敵人察覺到逼近的危險。

    針對這個問題,楊禹方充分利用了ZJ-1的先進性能。

    準確的說,是性能先進的相控陣雷達。

    ZJ-1是繼美國的E-2E之後,第一種採用主被動雙模式相控陣雷達的艦載預警機。

    這種雷達的主要用途,就是讓機群出其不意的發動進攻。

    在艦隊防空作戰中,被動工作模式基本上沒有用處,因為敵人已經找到了艦隊,就不會在乎艦隊上空的預警機了。此外,被動工作模式下,雷達的探測精度、目標捕獲能力等重要性能指標都不夠理想,只能引導戰鬥機進行空戰,無法提供更多的支援,比如為戰鬥機提供火控數據。只有在主動工作模式下,預警機的效能才能完全發揮出來,成為左右空戰勝負的關鍵因素。

    只有在進攻中,被動工作模式才能派上用場。

    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讓機群以保持無線電靜默,悄悄逼近目標。如果執行攻擊任務的是隱身戰鬥機,效果更加力量。即便是非隱身戰鬥機,也可以採用超低空突防的方式,在預警機的引導下,避開敵人的防空雷達。

    利用ZJ-1的這個能力,楊禹方精心安排了攻擊戰術。

    J-25到達布萊爾港附近後,如果空中沒有敵機,或者敵機沒有構成威脅,就不用急著奪取制空權。J-15B機群將在離布萊爾港三百五十公里的地方發射反艦導彈,只需要ZJ-1提前五分鐘啟動雷達,獲取戰術信息。重型超音速反艦導彈只需要十分鐘就能到達,因此聯合艦隊最多有十五分鐘的防空準備時間,而二十架J-25有足夠的能力在這十五分鐘之內,阻止敵機升空。僅僅依靠戰艦上的防空系統、以及布萊爾港的防空部隊,肯定無法攔截四十架戰鬥機發射的一百六十枚重型反艦導彈。

    當然,也有可能出現另外一種情況,即布萊爾港上空到處都是敵機。

    遇到這種情況,J-25機群將減速,在J-15B機群發射導彈前十五分鐘才在ZJ-1的指揮下前去爭奪制空權,在J-15B發射了導彈之後,立即撤出戰鬥,避免在激烈空戰中遭受太大損失。

    要知道,如果J-25與J-15B在布萊爾港附近被擊落,飛行員就算跳傘逃生,要麼成為戰俘,要麼成為鯊魚的早點。

    在安排這套戰術的時候,楊禹方不得不賭把運氣。

    聯合艦隊裡沒有艦載預警機,最多只有幾架預警直升機,而且很有可能是印度海軍的預警直升機,因為日本海軍沒有裝備預警直升機。顯然,預警直升機的有限探測能力,根本發現不了J-25。

    最大的威脅,來自印度空軍的「費爾康」預警機。

    所幸的是,印度空軍只有四架「費爾康」,而且只能部署在本土空軍基地。即便這四架預警機全部參戰,也無法保證隨時讓一架在布萊爾港上空巡邏。因為還要為印日聯合艦隊提供支持,所以印度空軍不一定會把「費爾康」派往布萊爾港。按照楊禹方的判斷,印度空軍的預警機很有可能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南面,跟隨「維拉特」號航母戰鬥群活動,最多在巡邏的時候,往北飛一點,探測區域覆蓋到布萊爾港。顯然,這沒有任何意義,因為「費爾康」不可能發現三百公里外的J-25,也不可能發現超低空飛行的J-15B,根本探測不到來襲機群。

    如果楊禹方的判斷沒有錯,那麼J-25機群就會採用第一套作戰方案。

    沒有預警機支持,僅靠地面防空雷達或者是預警直升機,印度與日本出動再多的防空戰鬥機也沒用。

    最好的結果就是,在ZJ-1讓雷達以主動模式工作,開始獲取戰術信息時,聯合艦隊才發現逼近的危險。如果兩艘小型航母正在補充燃油,搭載的F-35B又沒有轉移到鄰近的印度空軍基地,J-25就沒有必要參戰,J-15B機群將在毫無阻攔的情況下發射導彈,然後轉向返航。

    當然,這只是理想情況,而現實與理想肯定存在差距。

    在中國艦隊出動的攻擊機群進入印度洋上空時,今井利村已經察覺到了危險,因為他沒有收到中國艦隊進入馬六甲海峽、或者是巽他海峽的消息,情報本部的偵察衛星也連續三次沒有找到中國艦隊了。

    雖然不能排除中國艦隊減速的可能性,但是今井利村有理由相信,中國艦隊只要還在向馬六甲海峽或者巽他海峽前進,就不會減速,因為戰爭已經爆發,中國海軍再不積極,就將錯過進軍印度洋的機會。

    中國艦隊肯定在某個地方,說不定正在準備攻擊聯合艦隊。

    問題是,中國艦隊到底在哪裡?

    今井利村首先想到了被牧浩洋否決的戰術,即動用大型加油機,延長艦載戰鬥機的作戰半徑,讓艦隊呆在安全海域。

    只是,情報本部已經證明,中國空軍與海軍的大型加油機都在機場,沒有升空。

    是不是中國軍隊耍鬼把戲,拿民航客機冒充大型加油機。

    要知道,中國軍隊的大型加油機就是由國產大型客機改裝的,在外形上沒有區別,重新塗裝後就能欺騙偵察衛星。

    只是,這個推斷也被否決了,因為在過去二十四小時內,那些大型加油機都沒升空。

    如果中國軍隊耍鬼把戲,就得讓加油機在空中盤旋二十四小時,這顯然不可能。

    越是想不通,今井利村越是擔憂。這讓他想起了東海戰爭,想起了中國軍隊創造的那些難以讓人相信的奇跡。

    更多到,地址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